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不同糖代谢状态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围手术期及胰岛素抵抗的变化.方法 以择期行CCABG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糖代谢状况分为空腹血糖正常组(正常对照组,n=20)、空腹血糖受损组(n=20)和糖尿病组(n=20).各组患者于围手术期各时点(术前、麻醉后体外循环前、体外循环开始后5 min、复温后10 min、鱼精蛋白中和后5 min、体外循环后2 h、术后第3天和第7天)采集血样检测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稳态模型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空腹血糖受损组和糖尿病组手术前HOMA-IR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正常对照组和空腹血糖受损组体外循环开始后5 min及其后各时点空腹血糖水平和HOMA-IR均较手术前显著升高(P<0.05);在糖尿病组,体外循环开始后5 min空腹血糖水平及HOMA-IR均较手术前显著升高(P<0.05),但术后第7天的空腹血糖水平及术后第3、7天的HOMA-IR与手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CABG围手术期冠心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抵抗加重.了解患者术前的糖代谢状况,有利于采取积极且合理的措施纠正糖代谢失衡及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2.
检测老年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患者133例的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冠心病、心肌梗塞的LPO比对照组明显上升(P<0.01);冠心病、心肌梗塞及脑梗塞的SOD比对照组及糖尿病组明显降低(P<0.01);冠心病及脑梗塞GSH-PX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GSH-PX/LPO在冠心病、心肌梗塞、脑梗塞和糖尿病都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均为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不同糖代谢状态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围手术期及胰岛素抵抗的变化.方法 以择期行CCABG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糖代谢状况分为空腹血糖正常组(正常对照组,n=20)、空腹血糖受损组(n=20)和糖尿病组(n=20).各组患者于围手术期各时点(术前、麻醉后体外循环前、体外循环开始后5 min、复温后10 min、鱼精蛋白中和后5 min、体外循环后2 h、术后第3天和第7天)采集血样检测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稳态模型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空腹血糖受损组和糖尿病组手术前HOMA-IR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正常对照组和空腹血糖受损组体外循环开始后5 min及其后各时点空腹血糖水平和HOMA-IR均较手术前显著升高(P<0.05);在糖尿病组,体外循环开始后5 min空腹血糖水平及HOMA-IR均较手术前显著升高(P<0.05),但术后第7天的空腹血糖水平及术后第3、7天的HOMA-IR与手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CABG围手术期冠心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抵抗加重.了解患者术前的糖代谢状况,有利于采取积极且合理的措施纠正糖代谢失衡及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陈旧性心脲梗死(MI)患者新近发生冠状动脉事件的相关因素。方法 按照治疗方法,将346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陈旧性心脲梗死患者分为磺脲类组,胰岛素组,二甲双胍类组,单纯饮食疗法组,分析各组治疗后新近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新近冠状动脉事件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增加1岁危险率1.02)、吸烟(危险率1.36)、高血压病(危险率1.05)、LDL增高(危险率1.53)、HDL降低(危险率1.72)、使用磺脲类药物(危险率1.35)。结论 老年糖尿病合并陈旧性MI患者在饮食控制的基础上应选择胰岛素或二甲双胍类药物治疗,严格控制血压,积极降低LDL,提高HDL,避免单纯使用磺脲类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汉族冠心病患者中乙醛脱氢酶2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多态性与心肌梗死(MI)的相关性。方法:对231例冠心病患者采用多聚酶链反应分析ALDH2基因G487A多态性。并根据基因型分两组,ALDH2基因GG型组(n=145)和AA/AG型组(n=86),比较两组间MI发病率、心血管病传统危险因素和饮酒量等指标的差异,以评价MI的危险因素。结果:ALDH2基因AA/AG型组MI、糖尿病发病率明显高于GG型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调整年龄、性别、吸烟、心血管病家族史、总胆固醇、糖尿病后,发现AA/AG型是MI的独立危险因素(OR=3.42, P<0.01),而在回归分析中再引入高血压病这一自变量后,AA/AG型与MI的相关性下降(OR=3.03,P=0.03),进一步引入饮酒量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两个自变量后,ALDH2基因型与MI间不再存在相关性(P=0.23)。结论:ALDH2基因AA/AG型是MI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可能通过改变血压、饮酒量和HDL-C水平影响MI发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医源性胰岛素不同剂量对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冠脉事件发生是否关联.方法 对53例使用胰岛素治疗的中年2型耱尿病并伴发冠脉事件的患者进行血清胰岛素和C肽测量,结合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别以病变冠状动脉记分和病变冠状动脉支数为因变量,血清胰岛素和C肽测量为自变量,进行单元直线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糖尿病合并冠脉事件组血清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该组患者日均胰岛素用量多数在30 IU以上;冠脉事件组胰岛素及C肽含量与病变冠状动脉记分呈显著正相关,病变冠状动脉支数与血清胰岛素和C肽呈正相关,并有浓度递增关系.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胰岛素和C肽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独立相关;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胰岛素及C肽呈正相关;血清胰岛素和C肽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独立相关.结论 医源性胰岛素的剂量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事件的病理生理急性改变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Objective: Bererine has been used to treat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because of its hypoglycemic effect. In this report, we compared the intrinsic tyrosine kinase activities of erythrocyte insulin receptors from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with or without stimulation by berberine in vitro. Methods-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insulin receptors were obtained from soluble human erythrocytes, and the insulin receptors were partially purified by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The tyrosine kinase activity was measured by the exogenous substrate phosphorylation. Results: Both the membrane tyrosine kinase activity and the purified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activity from diabetic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those of normal individuals (reduced by 67.4% and 47.2%, respectively). After incubation with berbefine, there is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the activity of membrane tyrosine kinase for diabetic patients ( a 150% increase). Berefine had no effect on the tyrosine kinase activity of purified insulin receptors. Conclusion: We concluded from these results that berbefine was able to improve the insulin sensitivity by increasing the protein tyrosine kinase activity of membrane-bound insulin receptors from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上海市中心城区社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发生和控制情况,分析其与体力活动(职业和运动)强度的关系。方法按照随机化抽样原则,对上海市卢湾区3个社区的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慢性病(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死和糖尿病)的患病情况(疾病诊断以医保病历中的诊断记录为准)及其体力活动强度。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体格、血压测量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了解慢性病相关指标达标情况。分析慢性病的发生和控制与体力活动强度的关系。结果共10 002名居民参与调查,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死和糖尿病的患病率为37.7%,其中近1年仍从事各种职业工作者(就职者)占15%;慢性病患者和非慢性病调查对象的平均体质量指数及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未达到控制目标。职业强度调查和分析显示:低体力强度职业者的慢性病患病率约为中等以上体力强度职业者的2.67倍;慢性病患者中,就职者的血压、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非就职者(P<0.05或P<0.01)。运动强度调查和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参与低强度运动为多,糖尿病患者参与中等强度运动的比例较高。结论对社区居民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加强健康指标控制...  相似文献   

9.
随访连续住院的30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1年~6年,观察增龄、性别、饮酒、饮茶、吸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无痛性心肌缺血、左室肥厚、复杂室性心律失常、血脂增高、遗传史等因素对再发急性心肌梗塞或心源性猝死的影响.经Cox多因素分析提示合并高血压、血清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4.3、无痛性心肌缺血和复杂室性心律失常是促使再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介入治疗对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98例,行介入治疗的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组)96例,未行介入治疗的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照组)10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抑制心室重构的药物,6个月时行心脏超声检查评价心脏功能.结果:介入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与出院时相比心脏收缩功能的改善、心室重构的逆转较出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与出院时相比心脏收缩功能的改善、心室重构的逆转较出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治疗对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功能的改善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各种危险因子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5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和排除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83例,对照组76例。检测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等生化指标,记录体重指数、高血压和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危险因子,分析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代谢综合征各种危险因子与冠脉狭窄指数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HOMA-IR,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相关分析显示HOMA-IR与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和冠脉狭窄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的发病与HOMA-IR、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高血压和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危险因子有相关性(P<0.05或<0.01)。结论胰岛素抵抗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密切正相关;胰岛素抵抗是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股动脉超声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股动脉超声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合并2型糖尿病和不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组,超声观察股动脉血流参数、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指数(PI),并与冠脉造影结果对照。结果:与单纯冠心病患者相比,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股动脉内径和血管阻力指数均增加(P<0.05),IMT及斑块指数随冠脉造影严重程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结论:股动脉超声可以作为诊断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一项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而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633例,合并有糖尿病11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不合并有糖尿病的523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收集病人的一般情况、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资料,观察两组病人在高血压、高血脂、心力衰竭、心电图、心肌缺血症状等方面的发病情况。结果:(1)两组病人在发病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血脂的发病情况无明显差异;心力衰竭的发生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2)心电图异常、无心肌缺血表现和心电图正常、有心肌缺血表现这两种情况在观察组中均较对照组多见。结论:(1)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与心电图正常的冠心病病人多见,如不能及时识别易延误诊治。(2)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心功能损害较重,心力衰竭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置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SES)治疗的远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随机入选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住院期间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行PCI 100例,并入选同时期100例无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行PCI为对照组。随访5年,随访包括心绞痛复发、死亡、心肌梗死、卒中和再次血运重建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结果 两组支架术成功率均为100%。随访率100%,随访5年,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0%、7.0%)、卒中发生率(5%、3.0%)、心源性死亡率(0%、0%)差异无显著性(均为ρ〉0.05)。再次血运重建率(30.0%、14.0%)、非致死性心肌梗塞(6.0%、2.0%)心绞痛复发率(42%、20%)、全因死亡率(10%、2.0%)糖尿病组高于非糖尿病组;但心源性病死率均为0%。结论:老年患者选择性冠脉内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安全,成功率高,远期疗效尚好,但糖尿病仍是远期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5.
刘国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8):1331-1332
目的:探讨踩臂指数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483例(年龄≥60岁)经冠脉造影诊断的冠心病患者,分为PAD组(ABI≤0.9,n=144)和非PAD组(ABI>0.9,n=339),随访1年。结果:PAD组共发生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住院、冠状动脉血运重建)49例(34.0%),高于PAD组的59例(17.4%);(P=0.001)。预测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为:ABI(OR=2.45),糖尿病(OR=2.01),年龄(OR=1.74),陈旧心肌梗死(OR=1.65)。结论:ABI是预测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和探讨急性心梗(AMI)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与AMI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凝血酶法测定300例AMI患者及30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AMI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AMI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性别、族别(汉族、维吾尔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AMI患者中高脂血症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甘油三酯(r=0.862,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625,P〈0.05)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861,P〈0.01)有很强的相关性。AMI患者中其他危险因素与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关系为:吸烟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不吸烟者(P〈0.01);高龄组的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低龄组(P〈0.05);合并糖尿病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无合并糖尿病者(P〈0.05);合并高血压患者与无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是一个主要的AMI危险因素,有效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对预防和治疗AMI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戈吉祥  高华  孙萍  姚萱 《医学综述》2011,17(15):2373-2375
目的通过监测冠心病患者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的水平,并根据这两项结果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稳态模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方法收集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组19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组1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1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16例,正常对照组20例。各组患者均在入院24 h内抽取清晨安静平卧状态下的空腹肘静脉血,其中留取血清标本测定FPG、FINS。结果 FINSI、SI、HOMA-IR水平在STEMT、NSTEMT、UAP、SAP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在冠心病患者中普遍存在,且随着患者病情的加重,胰岛素抵抗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蛋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TRR)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对175例正常人群、240例2型糖尿病、176例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脑梗塞104例、合并冠心病61例、糖尿病足11例)、87例非糖尿病的大血管病变组人群MTRR的A66G进行基因分析.比较上述各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有无差异.结果 4组间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显著性 (P>0.05),但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有显著性 (P<0.05),其中2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组AA基因型频率低于正常人群和单纯大血管病变组(P<0.05),AG基因型频率高于正常人群和单纯大血管病变组(P<0.05).结论 MTRR A66G基因多态性可能与2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的发生相关,AG基因型可能是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AA基因型可能是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糖耐量水平冠心病(CHD)患者中胰岛素抵抗(IR)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影响。方法:22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均在入院后进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依据OGTT结果分为糖耐量正常组(NGT组)112例、糖耐量异常组(IGT组)56例、2型糖尿病组(DM组)60例,采用自我平衡模型分析法指数(HOMA)评价胰岛素抵抗指标,采用Gensini积分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结果:DM组和IGT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明显高于NGT组(P<0.05),而DM组和IGT组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胰岛素抵抗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成正相关。结论:糖耐量异常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高于糖耐量正常者,并且随着胰岛素抵抗程度加重而加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MS)的临床特征及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及肾脏损害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257例,分为合并代谢综合征组(MS组,120例)和非代谢综合征组(非MS组,137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下肢动脉硬化、脑梗死的发病情况。结果代谢综合征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抵抗值、胆固醇、三酰甘油均较非代谢综合征组明显增高,MS组β细胞功能较非MS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代谢综合征组患者尿酸及尿白蛋白排泄率较非代谢综合征组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代谢综合征组冠心病的发病比例显著高于非代谢综合征组(P<0.05)。结论与非代谢综合征组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比较,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β细胞功能较差、胰岛素抵抗及肾脏损害较重,冠心病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