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 研究脑内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 ,初步探讨其起源问题。方法 对 5例脑内恶性淋巴瘤作临床病理形态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  5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 (B细胞型 ) ,其中 2例为中心母细胞型 ,1例为中心细胞一中心母细胞混合型 ,2例为小细胞型。结论 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预后与组织类型有关 ,免疫组化是诊断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类淀粉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特点及病理改变。方法 报告 3例经腓肠神经和皮肤活检证实的病例 ,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特点、病理改变及治疗。结果 本病为慢性进行性周围神经病 ,可伴有心、胃肠、肾等损伤。病理改变示刚果红染色阳性 ,可见类淀粉物沉积于神经内膜、束膜及血管壁外膜 ,有髓及无髓纤维减少 ,节段性脱髓鞘。结论 根据临床特点及周围神经皮肤活检进行诊断 ,肝移植是治疗本病最有前途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临床上少见的脂质沉积性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方法收集我院经光镜和/或电镜检查后确诊的脂质沉积性肌病患者18例,分析其临床表现、肌电图、心肌酶学以及肌肉组织病理活检特点。结果脂质沉积性肌病的主要临床特点为四肢近端肌无力和对运动不耐受;血清肌酶普遍升高;肌电图可呈典型肌源性损害改变;肌肉活检均可见脂质沉积特征性改变。病理示肌纤维内可见大量细小空泡或裂隙形成,油红O染色显示肌纤维内脂滴含量明显增多。结论 LSM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肌无力,病理改变以肌纤维内脂滴沉积为主,小剂量泼尼松龙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4.
颅内蛛网膜囊肿较为少见。作者自1962~1982年共收治6例,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男4例,女2例。年龄4~67岁。病程1~4个月。 临床表现 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噁心、呕  相似文献   

5.
28例中央轴空病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央轴空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临床与病理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中央轴空病患者的临床及肌肉病理资料。结果28例中央轴空病病例中,22例出现明确的肢体肌无力,6例无临床症状;21例伴有骨、关节畸形;18例存在运动发育迟滞;在出生时,11例表现为松软婴儿,8例出现呼吸功能不全。所有病例在肌肉病理上均出现典型的中央轴空结构,部分病例同时出现一定量的偏心轴空以及多轴空结构;22例患者肌肉病理有明确的肌间质纤维化,与出现肌无力的患者相比,无临床症状者病理上出现相对较多的多轴空及偏心轴空,肌肉组织纤维化较轻。结论中央轴空病临床及病理表现可以有着很大的变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出血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病率、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收集122例脑出血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脑出血后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病率23.8%。临床表现主要为心律失常、心电图ST-T改变、心肌酶谱改变及心功能不全。结论脑出血后脑心综合征发病率较高,定时检测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改变对早期识别与预防脑心综合征、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复发胶质瘤恶性进展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10~2015年收治的48例多次手术复发胶质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病理结果中,11例(22.9%)病理结果在第二次手术后发生恶性进展,WHO分级有所提高。结论 复发胶质瘤存在病理结果恶性进展的情况,其影响因素十分复杂,该方向深入研究有助于改善复发胶质瘤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线粒体脑肌病2例临床、影像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2例线粒体脑肌病临床、影像及病理特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两例线粒体脑肌病患者,行头CT、MRI、CTA及病理检查。结果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征支持线粒体脑肌病诊断,经病理证实确诊。结论线粒体脑肌病具有特征临床、影像及病理特点,但早期诊断仍较困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膜瘤的临床与组织学类型、复发、预后的关系。方法:对38例脑膜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理见脑侵润的26例,且其比率与瘤周水肿程度成正比:复发5例。为合体型及血管型。结论:可以通过对脑膜瘤的临床、病理学表现认识、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Guillain-Barre综合征(GBS)的临床、电生理及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19例GBS患者的临床特点、电生理、病理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9例中脱髓鞘型18例,伴有轴索变性1例;临床表现及电生理检查均以髓鞘脱失为主要形式,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结论 本组病例的发病形式主要是原发性脱髓鞘型。电生理检查在GBS的分型中有较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对脑心血管硬化为同一尸检病例的临床与病理之间联系,尚未见报道。现将我院820例尸检的不同病种中,脑心血管均保存完整的有动脉硬化的33例进行了研究。同时从脑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条件与病理所见进行客观对比,以验证临床诊断条件各条的意义。一、一般情况: 性别:男16例,女17例。职业:干部13例,工人3例,农民2例,家属14例,战士1例。年龄:<50岁7例,51—60岁6例,61—70岁10例,70岁以上10例,平均62.42±12.67岁。本组尸检病例除因脑血管病死亡  相似文献   

12.
Melkersson-Rossenthal综合征1例并国内36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Melkersson-Rossenthal综合征(MRS)的认识。方法报告1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特点,并复习了国内已报道的36例MRS的临床和病理特点。结果36例MRS患者均有周围性面瘫,35例有面肿,30例有皱裂舌。9例病程过程中曾被误诊,6例行唇部病理活检均示真皮浅层淋巴细胞弥漫性侵润。结论国内MRS以完全型、病理为淋巴水肿型多见。  相似文献   

13.
营养不良患者乳头体的神经病理研究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营养不良患者乳头体的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选择8例营养不良患者和6例无营养不良患者的尸检脑组织标本,作乳头体、海马、颞叶、额叶、扣带回、小脑上蚓、齿状核和基底节的光镜检查,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营养不良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有多种病理改变,乳头体的病理改变为神经细胞缺血性改变7例,神经细胞脱失4例,间质水肿7例,血管增生4例,胶质增生7例。临床表现为嗜睡、昏迷。乳头体的病理改变与营养不良病程长短有关。结论营养不良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有多种病理改变,乳头体的病理改变与临床的意识障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脊髓栓系综合征(TCS)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本病的病因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TCS患儿200例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临床症状、磁共振检查结果、病理结果。结果单纯型囊肿22例,成熟型畸胎瘤18例,表皮样囊肿34例,脂肪瘤15例,脊膜膨出59例,脊髓脊膜膨出27例,纤维组织及脂肪组织增生25例。结论脊髓栓系综合征多由先天性发育异常而来,应加强预防胚胎发育早期的神经发育畸形,以降低TCS患儿的出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提高对Melkersson Rossenthal综合征 (MRS)的认识。方法 报告 1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特点 ,并复习了国内已报道的 3 6例MRS的临床和病理特点。结果  3 6例MRS患者均有周围性面瘫 ,3 5例有面肿 ,3 0例有皱裂舌。 9例病程过程中曾被误诊 ,6例行唇部病理活检均示真皮浅层淋巴细胞弥漫性侵润。结论 国内MRS以完全型、病理为淋巴水肿型多见  相似文献   

16.
背景:以往的研究表明,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及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患者中,升高的抗心磷脂抗体滴度与血管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及反复流产的发生明显相关。但有关抗心磷脂在狼疮性肾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的研究报道却不完全统一。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在中国狼疮性肾炎患者中的阳性率及临床意义。 设计:前瞻性单一样本的随访观察。 单位: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香蜜湖风湿病分院,广东医学院深圳风湿病研究所。 对象:选择2001-03/2003-10于深圳市第四医院香蜜湖风湿病分院风湿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狼疮性肾炎患者97例。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学会(ACR)1997年修订的狼疮性肾炎的诊断和分类标准。纳入对象均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 方法:记录患者入院后的临床资料和辅助检查结果。应用酶联免疫吸收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判断标准为测定值超过100 U/mL。大剂量口服强的松联合环磷酰胺静脉冲击治疗以诱导缓解,然后逐渐将强的松减量,将环磷酰胺换成硫唑嘌呤以维持疗效。同时使用其它药物控制可能合并的高血压、高血脂与关节痛等症状。每半年对纳入对象进行定期随访,记录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共3年。 主要观察指标:患者的性别、年龄、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活动指数、血栓形成、病理妊娠等临床表现及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结果。 结果:实验共纳入狼疮性肾炎患者97例,83例进入结果分析,14例脱落。在入选的97例患者中,其发病后被确诊时抗心磷脂抗体阳性者有38例(39%),高血压,血小板减少及雷诺现象在伴有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的狼疮性肾炎患者中更为常见。IgG型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狼疮性肾炎患者更易发生血管血栓形成;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狼疮性肾炎患者更易发生流产、早产和死胎以及慢性肾功能不全恶化。 结论:抗心磷脂抗体在狼疮性肾炎患者中的阳性率为39%,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的患者更易出现高血压,血小板减少及雷诺现象,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对预测狼疮性肾炎出现血管血栓形成、病理妊娠及慢性肾功能不全恶化可能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脑心康颗粒剂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上选择脑梗死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对照组80例,分别服用脑心康颗粒剂及尼莫地平片,疗程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神经功能缺损评定(CSS)及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的积分改变、血液流变学、纤维蛋白原等各项指标.结果临床观察表明脑心康颗粒剂能改善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临床症状积分,降低CSS积分,提高MMSE积分及改善血液流变学.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临床症状积分、CSS积分、血粘度高切等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脑心康颗粒剂是治疗脑梗死的有效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NT)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和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9年1月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53例DNT合并癫痫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次全切除9例,全切除23例,扩大切除21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均为DNT,其中合并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20例、海马硬化4例、神经节细胞...  相似文献   

19.
腓骨肌萎缩症的临床特点与心肌酶学改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腓骨肌萎缩症的临床特点、心肌酶学改变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34例腓骨肌萎缩症患者的临床特点、肌电图(EMG)、神经传导速度(NCV)、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神经肌肉活检及心肌酶学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患者中有8例肌酸激酶(CK)升高(231.6~883IU/L),CK正常组与增高组之间的性别组成、发病年龄、病程、阳性家族史、手部肌肉受累、感觉障碍、腱反射改变及骨骼畸形情况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腓骨肌萎缩症患者可以出现心肌酶学增高,心肌酶学正常组与增高组临床表现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是急性脑血管病和冠状动脉疾患的最常见的病因和共同的病理基础,两者间必然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在解剖、生理、病理和临床等方面,在心脑之间均构成了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在临床上就心脑血管病相互关系问题进行探讨,当会有不少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尤其有利于心脑血管病的共同防治工作。本文仅就近年来我院内科和神经科的67例住院和急诊心-脑血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