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80岁以上高龄老年性聋患者高刺激速率ABR的检查结果并分析其特点,并为老年人后循环缺血及中枢神经系统衰老提供诊断依据。方法选取54例(共108耳)高龄老年性聋患者,全部受试者年龄均大于80岁,平均年龄88.17±4.99岁。每位受试者分别接受高强度下刺激速率为11.1次/s和51.1次/s的短声诱发ABR检查。分析比较在两种不同刺激速率下Ⅰ、Ⅲ、Ⅴ波的峰潜伏期(peak latency,PL),Ⅰ~Ⅲ、Ⅲ~Ⅴ、Ⅰ~Ⅴ波的峰间期(inter-peak la-tency,IPL)。计算高、低刺激速率下峰间期的差值(ΔIPL),并与国内已报道的正常青年人参考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高龄老年性聋患者ABR波形分化差,信噪比低;2、刺激速率为51.1次/s时波Ⅰ、Ⅲ、Ⅴ的PL及Ⅰ~Ⅲ、Ⅲ~Ⅴ、Ⅰ~Ⅴ的IPL分别为1.66±0.17、4.06±0.20、6.16±0.20、2.41±0.19、2.10±0.20、4.50±0.19ms,11.1次/s下分别为1.57±0.16、3.87±0.19、5.86±0.19、2.30±0.18、1.99±0.15、4.29±0.16ms,高刺激速率下各参数显著延长。3、两种刺激速率下高龄老年性聋患者Ⅰ~Ⅲ、Ⅲ~Ⅴ、Ⅰ~Ⅴ的ΔIPL分别为0.11±0.18、0.11±0.19、0.22±0.10ms,且男性ΔIPLⅠ~Ⅲ明显高于女性;ΔIPLⅠ~Ⅴ显著高于正常青年参考值(P<0.001)。4、两种刺激速率下,高龄老年性聋患者波Ⅰ、Ⅲ、Ⅴ的PL比正常青年组均有明显差异(P<0.05);而51.1次/s刺激速率下高龄老年性聋患者波Ⅰ~Ⅲ、Ⅰ~Ⅴ的IPL,以及11.1次/s时Ⅰ~Ⅲ、Ⅲ~Ⅴ的IPL与正常青年人群参考值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80岁以上高龄老年性聋患者的高刺激速率ABR各波形分化较差,与低刺激速率相比,各波峰潜伏期及峰间期明显延长,ΔIPLⅠ~Ⅴ显著高于正常青年参考值。高刺激速率ABR可作为老年人群后循环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衰老临床诊断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高刺激率听觉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测对青年急性耳鸣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青年急性耳鸣58耳与正常青年44耳,分别进行高、低刺激率ABR检测,比较波Ⅰ、Ⅲ、Ⅴ的潜伏期(peaklatency,PL)和Ⅰ~Ⅲ、Ⅲ~Ⅴ和Ⅰ~Ⅴ峰间潜伏期(interpeak latency,IPL)及两种刺激速率PL差值(ΔPL)、IPL差值(ΔIPL)。结果采用51.1次/s与11.1次/s的波PL及IPL的差值作为分析参数:耳鸣组波ⅠPL差值较正常组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ⅤIPL差值较正常组延长,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正常组与耳鸣组高、低刺激率ABRⅠ~ⅤIPL差值〉0.272ms的耳数分别为1耳和28耳。结论高刺激率ABR较常规ABR对青年急性耳鸣的检测更为敏感,可作为耳鸣患者的一种临床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分析听力正常的耳鸣患者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与高刺激率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的特征,探讨其在耳鸣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耳鼻咽喉科门诊听力正常的青年耳鸣患者31例(46耳)为耳鸣组,另外选取听力结果正常的青年无耳鸣者25例(50耳)为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纯音听阈测定、声导抗测听、DPOAE和高低刺激率ABR的检测,对比两组受试者DPOAE各频检出率和信噪比以及高低刺激率ABR各波潜伏期(PL)、波间期(IPL)、波幅以及两种刺激速率下的潜伏期和波间期差值(△PL和△IPL)。 结果 DPOAE各频检出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信噪比在8 kHz,耳鸣组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刺激率ABR结果中,不同刺激速率下两组Ⅰ、Ⅲ、Ⅴ波波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高刺激速率下,耳鸣组Ⅰ~Ⅴ IPL较对照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刺激速率下,耳鸣组Ⅰ△PL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鸣组Ⅴ△PL、Ⅰ~Ⅴ△IPL较对照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DPOAE与高刺激率ABR可作为诊断耳鸣的一种客观检查方法,其对耳鸣的早期评估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增加ABR刺激速率,可提高耳鸣检测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正常婴儿听性脑干反应(ABR)潜伏期及阈值正常值范围,为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美国ICS CHARTR诱发电位仪对40例(80耳)听力正常的婴儿和20例听力正常成人进行ABR检测,根据年龄分为A组(3~4月龄)、B组(5~6月龄)、对照组。建立不同月龄婴儿ABR正常值范围,讨论性别、耳别、月龄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及阈值测定的临床应用。结果80dB nHL短声刺激下,A组A easeBR波Ⅰ、Ⅲ、Ⅴ潜伏期的正常值范围分别是:(1.52±0.19)m s、(4.20±0.20)m s、(6.34±0.26)m s;B组ABR波Ⅰ、Ⅲ、Ⅴ潜伏期的正常值范围分别是:(1.50±0.09)m s、(4.05±0.16)m s、(6.16±0.25)m s;对照组ABR波Ⅰ、Ⅲ、Ⅴ潜伏期的正常值范围分别是:(1.43±0.10)m s、(3.63±0.15)m s、(5.50±0.16)m s。随着月龄的增长,婴儿各波的潜伏期(PL)和波间期(IPL)均缩短;但6月龄时仍未达成人水平。A、B两组各波的潜伏期及波间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Ⅲ、Ⅴ波潜伏期及Ⅰ-Ⅲ、Ⅰ-Ⅴ波间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婴潜伏期和波间期短于男婴(A组内Ⅰ-Ⅲ波间期除外),A组内男女间Ⅴ波潜伏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内男女Ⅲ、Ⅴ波潜伏期及Ⅰ-Ⅴ波间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内左右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月龄组及正常成人ABR反应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建立不同月龄婴儿ABR潜伏期及阈值正常值标准,为听损伤的早期诊断和随访监测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镇静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的有效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30例(60耳)听力正常人(0.5~2 kHz气导平均听阈15.7±4.1 dB HL)为正常组,10例(20耳)感音神经性聋患者(0.5~2 kHz气导平均听阈35.7±8.4 dB HL)为病例组,均进行非镇静ABR测试和镇静ABR测试,比较两种ABR的潜伏期、波间期及反应阈。结果①正常组非镇静ABR波Ⅰ、Ⅲ、Ⅴ潜伏期分别为1.78±0.25、3.96±0.18、6.10±0.33 ms,镇静ABR波Ⅰ、Ⅲ、Ⅴ潜伏期分别为1.62±0.18、3.76±0.20、5.78±0.45 ms,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镇静ABR各波波间期(Ⅰ-Ⅲ1.98±0.32 ms,Ⅲ-Ⅴ2.13±0.37 ms,Ⅰ-Ⅴ4.05±0.08 ms)与镇静ABR各波波间期(Ⅰ-Ⅲ2.10±0.02 ms,Ⅲ-Ⅴ1.98±0.25 ms,Ⅰ-Ⅴ4.02±0.18 m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病例组非镇静ABR波Ⅰ、Ⅲ、Ⅴ波潜伏期分别为1.71±0.29、4.06±0.08、5.90±0.18 ms,镇静ABR波Ⅰ、Ⅲ、Ⅴ潜伏期分别为1.72±0.14 ms、3.76±0.25 ms、5.77±0.59 ms,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镇静ABR各波波间期(Ⅰ-Ⅲ2.18±0.47 ms,Ⅲ-Ⅴ2.03±0.27 ms,Ⅰ-Ⅴ4.15±0.58 ms)与镇静ABR各波波间期(Ⅰ-Ⅲ2.00±0.10 ms,Ⅲ-Ⅴ1.98±0.39 ms,Ⅰ-Ⅴ4.12±0.38 m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非镇静ABR与镇静ABR反应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镇静ABR测试结果与镇静ABR无差异,且波形分化好,易辨别,可方便、有效的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青中年无眩晕、脑血管疾病病史的突发性聋患者高刺激速率听性脑干反应(ABR)的特征。 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就诊的46例青中年突发性聋患者及同期体检的30例听力正常者纳入研究对象。患者均无眩晕、心脑血管疾病病史,单侧发病。对患者患侧、健侧、体检对象双侧进行纯音测听和高(51.1次/s)、低(11.1次/s)刺激速率ABR检测,结果分别纳为患侧组、健侧组、对照组,观察2种刺激速率的ABR Ⅰ~Ⅴ波间期差值(△IPL)水平,比较3组检测结果及异常率。根据患侧△IPL水平,将患者分为患侧正常组、异常组与未引出组,对比3组疗效。根据检测△IPL水平,将患者划分为健侧正常组、异常组与未引出组,对比3组疗效。 结果 健侧组与对照组纯音听阈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侧组、患侧组高刺激速率ABR未引出率及△IPL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健侧组中,高刺激速率ABR未引出或△IPL异常者,其患侧亦表现出高刺激速率ABR未引出或△IPL异常。患侧正常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异常组和未引出组,健侧正常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异常组和未引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青中年无眩晕、心脑血管疾病病史的突发性聋患者,其高、低刺激速率ABR Ⅰ~Ⅴ波△IPL异常或无法引出高刺激速率ABR者较多,且患侧出现上述表现,对侧亦可能存在同样表现。患侧及健侧存在上述表现可能导致患者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气、骨导ABR测试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1例(246耳)分泌性中耳炎(OME组)和60例(120耳)正常儿童(正常对照组)气、骨导ABR检测结果。结果①OME组气导ABR波V反应阈正常59耳(23.98%),轻度异常96耳(39.02%),中度异常91耳(36.99%);ABR波Ⅰ、Ⅲ、Ⅴ潜伏期正常22耳(8.94%),各波潜伏期延长224耳(91.06%),Ⅰ-Ⅴ波间期无明显改变156耳(63.41%),Ⅰ-Ⅴ波间期缩短90耳(36.59%);波Ⅴ反应阈正常和轻度异常组Ⅰ-Ⅴ波间期无明显改变,中度异常组Ⅰ-Ⅴ波间期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OME组骨导ABR波V反应阈及35dB nHL刺激强度下各波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反应阈正常195耳(79.27%),异常51耳(20.73%),反应阈异常者波Ⅰ、Ⅲ、Ⅴ潜伏期也较正常组及反应阈正常者明显延长(P<0.05)。结论大多数分泌性中耳炎儿童的气导ABR反应阈轻、中度异常但骨导ABR反应阈正常,少数患儿气导ABR反应阈中度异常且骨导ABR反应阈轻度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 获取6月龄内婴儿的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正常值范围并分析其特点.方法 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对听力正常、出生40天~7月龄的60例婴儿进行ABR检测,根据平均年龄分为A(6周龄)、B(3月龄)、C(6月龄)组,每组20例(40耳);对照组为听力正常的成人20例(40耳),平均年龄25.2岁.对各组的ABR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各组100 dB nHL ABR的波Ⅰ、Ⅲ、Ⅴ潜伏期的正常值范围分别为:A组:1.49±0.08、4.42±0.16、6.61±0.25 ms;B组:1.47±0.07、4.35±0.20、6.50±0.25 ms;C组:1.45±0.07、4.17±0.15、6.32±0.22 ms;对照组:1.45±0.07、3.79±0.11、5.49±0.20 ms;三组婴儿80 dB nHL ABR的波Ⅰ、Ⅲ、Ⅴ潜伏期的正常值范围分别为:A组:1.63±0.08、4.52±0.17、6.74±0.26 ms;B组:1.64±0.11、4.44±0.20、6.67±0.26 ms;C组:1.60±0.11、4.27±0.16、6.43±0.24 ms.随刺激声强度降低,ABR各波潜伏期延长.各月龄组婴儿的波Ⅲ、Ⅴ潜伏期、Ⅰ-Ⅲ、Ⅰ-Ⅴ波间期均比成人延长,且随婴儿月龄增加逐渐缩短,但6月龄时仍未达到成人水平.各月龄组ABR反应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月龄婴儿的波Ⅰ潜伏期与成人相近;各月龄婴儿的ABR反应阈无明显差异,且与成人相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水合氯醛麻醉对成年豚鼠听性脑干反应检测的影响.方法 分别在清醒状态(w aking state,W)及水合氯醛(chloral hydrate,CH)麻醉状态下对20只健康成年雄性白色豚鼠进行短声(click)诱发的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测,以引出率最高的波来判断反应阈值,比较两种状态下90 dB peSPL刺激声强下ABR各波的潜伏期、波间期及不同强度下的Ⅱ 、Ⅲ 、Ⅳ波振幅及引出率.结果 20只豚鼠水合氯醛麻醉状态与清醒状态下ABR反应阈分别为25.50±2.76、28.5±3.66 dB peSP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合氯醛麻醉状态下ABR各波潜伏期较清醒状态均延长,Ⅲ 、Ⅳ 、Ⅴ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 、Ⅱ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合氯醛麻醉状态下Ⅰ-Ⅴ 、Ⅲ-Ⅳ 、Ⅳ-Ⅴ波间期较清醒状态下延长(P<0.05),而Ⅰ-Ⅱ 、Ⅱ-Ⅲ波间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合氯醛麻醉状态和清醒状态均显示波Ⅱ振幅及引出率最高;水合氯醛麻醉状态波Ⅱ 、Ⅲ振幅在高强度刺激声时较清醒状态高,而波Ⅳ振幅较清醒状态低(P<0.05).结论 水合氯醛麻醉及清醒状态下豚鼠ABR反应阈无明显差异,但水合氯醛麻醉会使豚鼠ABR的波Ⅲ 、Ⅳ 、Ⅴ潜伏期明显延长,并对振幅产生影响;豚鼠ABR波Ⅱ出现率最高,可以Ⅱ波判断反应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颅脑外伤后持续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患者的脑干功能。方法 对25例(50耳)PVS患者行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测,对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结果 PVS患者的ABR异常率为66%,其改变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Ⅰ~Ⅴ各波的异常或分化不良,甚至波形缺如;波Ⅰ、Ⅲ、Ⅴ潜伏期(peak latency,PL)延长,Ⅰ—Ⅴ波间期(interpeak latency,IPL)延长,双侧波Ⅴ潜伏期的耳间差(inter—aural latency difference,ILD)增大;Ⅲ—Ⅴ与Ⅰ—Ⅲ波间期之比大于1。结论 PVS患者的ABR结果呈多样性改变,反映了植物状态下存在不同程度的脑干损害,为其诊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