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希望水平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Herth希望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对132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进行调查。[结果]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希望水平得分为33.12分±4.20分,家庭人均月收入、心功能分级、合并症种类、家庭关怀度是其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希望水平处于中高等水平,医护人员应根据希望水平的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进一步提高病人的希望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希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Herth希望量表、家庭关怀度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等,对91例18~65岁的住院稳定期COPD患者进行研究.结果 本组患者希望水平得分(35.52±3.18)分.患者的性别、肺功能情况会影响其希望水平,患者的希望水平与其家庭关怀度、社会支持及医学应对方式中的屈服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稳定期COPD患者的希望水平处于中高水平.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患者的家庭关怀度、社会支持,帮助患者有效应对,以提高患者希望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自我感受负担和家庭关怀度现状,并探讨家庭关怀度对病人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和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对204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进行调查。[结果]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自我感受负担得分(32.83±7.89)分,处于中度负担水平;家庭关怀度得分为(5.74±2.03)分;分层回归分析显示:家庭关怀度中的适应度、亲密度、合作度、情感度是影响病人自我感受负担的主要因素。[结论]医护人员可通过提升病人的家庭功能,降低病人的自我感受负担。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肝癌患者希望水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希望水平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对112例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的肝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的肝癌患者希望水平得分为(32.18±5.03)分;应对方式中,面对为(17.12±4.31)分,回避为(15.88±2.60)分,屈服为(11.28±3.11)分;文化程度、家庭经济压力、医疗付费方式以及医学应对方式是患者希望水平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护理人员应从影响患者希望水平因素的角度出发,寻求改善患者应对方式的最佳途径,从而提高患者希望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感知关怀氛围的现状,分析影响护理本科生感知关怀氛围的因素。方法2021年11月—2022年3月选取广东省三所高校在读的934名护理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感知关怀氛围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感知关怀氛围平均得分为169.88±21.36分;其中,同伴关怀维度得分为43.43±6.09分,在校教师关怀维度得分为47.26±6.15分,家庭关怀维度得分为68.11±12.39分,学校关怀维度得分为11.07±2.03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经历、父亲受教育程度、家庭氛围对护理本科生感知关怀氛围水平有影响(P<0.05)。结论护理本科生感知关怀氛围处于较高水平,社会实践活动经历、父亲的受教育程度、家庭氛围是护理本科生感知关怀氛围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外伤患者希望水平及与其家庭关怀度的关系。方法采用Herth希望量表和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对212例脑外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分层回归分析探讨脑外伤患者希望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1脑外伤患者的希望水平总分为(28.55±4.30)分,其中希望水平较低者占18.87%,希望水平中等者占60.38%,希望水平较高者占20.75%;2脑外伤患者家庭关怀度总分为(7.47±1.56)分;3住院时间、家庭收入、亲密度、情感度和适应度是脑外伤患者希望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脑外伤患者希望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家庭关怀度为脑外伤患者希望水平的影响因素,提高家庭关怀度,有利于改善其希望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希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便利抽样选取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胸外科住院治疗的食管癌患者术后96例,采用Herth希望量表、家庭关怀度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食管癌患者希望水平得分为(35.64±2.85)分,患者知情情况、家庭收入水平、家庭关怀度是患者希望水平的影响因素(均P<0.05),且以上三因素均与希望水平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 食管癌患者术后希望水平得分处于中高水平,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家庭关怀度并且适时地告知患者疾病诊断情况,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  相似文献   

8.
张祎  王璋琳  王继红  王永乐 《全科护理》2020,18(21):2755-2758
[目的]探讨癌症病人希望水平与领悟社会支持、家庭关怀度的相关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Herth希望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家庭关怀度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癌症病人总体希望水平得分为(36.13±3.39)分;年龄、住院次数、家庭人均月收入、文化程度、费用支付方式、居住地等对癌症病人希望水平有影响(P0.05);病人希望水平与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和各维度均呈正相关(P0.01);希望水平与家庭关怀度部分维度之间呈正相关(P0.01)。[结论]领悟社会支持与家庭关怀度是影响癌症病人希望水平的重要因素,医护人员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升病人的希望水平,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发作频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对60例急诊留观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调查,包括心力衰竭发作频率和心力衰竭发病诱因,采用自我护理行为和家庭关怀度问卷对其调查,并分析发作频率的影响因素。结果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发作频率中位数为1.47次/年,发病诱因(4.00±1.47)条,自我护理行为得分为(6.35±2.56)分,家庭功能得分为(6.73±2.75)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仅年龄与慢性心力衰竭发作频率呈显著相关。结论建议对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加强预防心力衰竭发作的针对性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王众  高卫利   《护理与康复》2021,20(12):6-10
目的 调查中青年甲状腺癌患者自我表露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172例中青年甲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痛苦自我表露指数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进行调查,分析患者自我表露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患者中文版痛苦自我表露指数量表得分为(37.59±9.02)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得分为(12.03±5.47)分,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得分为(6.41±2.38)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文化程度、自我感觉经济状况、家庭功能及抑郁程度是中青年甲状腺癌患者自我表露的影响因素.结论 中青年甲状腺癌患者自我表露行为处于中等水平,受患者文化程度、自我感觉经济状况、家庭功能及抑郁程度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家庭关怀度对接受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HIV/AIDS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便利抽取112例在门诊接受国家免费HAART 1~95个月的HIV/AIDS患者,采用家庭关怀指数问卷和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MMAS-8)调查其家庭关怀度及服药依从性,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家庭关怀度及各维度对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结果 :HAART的HIV/AIDS患者家庭关怀度总分为(7.26±2.75)分,其中家庭关怀良好占62.5%;HAART的HIV/AIDS患者服药依从性得分为(6.94±1.20)分,其中依从性好占33.9%,中等及以下占66.1%;家庭关怀总分及家庭关怀度中的适应度、合作度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是HIV/AIDS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论 :家庭关怀度是影响HIV/AIDS患者HAART依从性的重要因素,可通过鼓励患者家属与其共同面对感染HIV的事实,共同作出服药的决定,及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式,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家庭关怀度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炎症性肠病生活质量量表(IBDQ)及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对符合诊断标准的1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评估,根据APGAR的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APGAR评分在0-6分72例为家庭关怀度障碍组,平均得分(2.94±1.56)分,7-10分78例为家庭关怀度良好组,平均得分(7.62±1.41)分,然后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结果家庭关怀度良好组IBDQ总分(196.38±27.46)分及肠道症状(60.80±8.74)、情感功能(71.91±10.48)、社会功能(36.37±8.23)3个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家庭关怀障碍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良好的家庭关怀度能提高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肠道症状,给患者提供强有力的社会支撑及情感支持,对改善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某三级甲等医院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住院患者的生存质量现状,分析PDR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为改善PDR患者生存质量提供参考方向。方法对2019年3月—5月长沙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眼科病房的97例PDR患者,采用自编一般社会人口学调查表、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存质量问卷(SQOL-VI)、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97例PDR患者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存质量问卷总得分为(90.65±23.01)分,其中,症状与视功能维度得分为(32.53±11.28)分;社会活动维度得分为(19.72±7.74)分;身体机能维度得分为(20.58±5.29)分。②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积极应对方式维度得分为(34.48±9.05)分;消极应对方式维度得分(26.55±9.41)分。③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最后进入生存质量的因素有自理能力、家庭月收入、积极应对方式、左眼视力。纳入症状与视功能维度的变量有左眼视力;纳入社会活动维度的变量有自理能力、家庭月收入、发病年龄、积极应对方式;纳入精神心理维度的变量有积极应对方式、左眼视力、家庭月收入、发病年龄。结论 PDR患者总体生存质量较差且有待提高。影响PDR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有自理能力、家庭月收入、积极应对方式及左眼视力,可以考虑加强患者自理能力,从引导患者积极应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健康教育入手,尽早控制PDR的进程,减少失明的发生,提高PDR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家庭关怀度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量表(FAI)和心理幸福感量表(PWE)对10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家庭关怀度与心理幸福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本组老年慢性病患者FAI总评分为(5.73±2.51)分,家庭关怀度高者PWE总评分高于家庭关怀度低者(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PWE与FAI得分呈高度正相关性(P0.01)。结论:老年慢性病患者家庭关怀度低是影响其心理幸福感的重要变量因素,因此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家庭关怀度有助于增强其心理幸福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家庭关怀度对脑梗死患者抑郁的影响。方法采用家庭关怀指数问卷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36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脑梗死患者家庭关怀度总分为(6.29±1.41)分;②脑梗死患者抑郁量表得分为(22.39±2.23)分,其中205例(56.94%)得分>20分;③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亲密度、情感度和适应度共同解释脑梗死患者抑郁总变异的35.2%。结论脑梗死患者的抑郁情况应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家庭关怀度中的亲密度、情感度和适应度是脑梗死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护理人员可尝试通过提高患者家庭关怀度改善其抑郁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血液透析患者的希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希望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本院的115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一般情况和希望量表的调查.结果血液透析患者的希望总分为(33.73±4.94)分,其中与他人保持密切的态度维度得分最高(11.37±1.82)分,而采用积极的行动维度得分最低(11.12±1.69)分;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家庭人均月收入、合并症种类、文化程度.各统计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的希望属中等偏上水平,家庭人均月收入、合并症种类及文化程度是患者希望水平的影响因素.提示政府及相关部门应为血液透析患者提供经济支援,医护人员应为血液透析患者提供透析相关知识,并加强慢性病的管理,从而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家庭关怀度对口服华法林的老年房颤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便利抽取122例在青岛市某三甲综合性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的老年房颤患者,采用家庭关怀指数问卷和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MMAS-8)调查其家庭关怀度和华法林服药依从性。采用Pearson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家庭关怀度对老年房颤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结果:老年房颤患者家庭关怀度总分为(6. 47±2. 44)分,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为亲密度(1. 67±0. 66)分、合作度(1. 60±0. 64)分、情感度(1. 59±0. 65)分、适应度(1. 59±0. 64)分、成长度(1. 55±0. 62)分;服药依从性分为(4. 65±2. 06)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服药时间、服药种数、家庭关怀度对华法林服药依从性有影响,可解释华法林服药依从性总变异的69. 7%。结论:家庭关怀度是老年房颤患者口服华法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可通过鼓励家属提醒患者服药,协助患者定期及时检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提高患者华法林的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王瑾 《当代护士》2018,(4):32-34
目的了解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境状态与家庭关怀度现状及二者相关性。方法使用《简明心境量表》及《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对27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比较年龄、性别、心功能级别、婚姻状况、心境状态分级与患者家庭关怀度的关系。结果270例患者中,心境状态得分为(44.02±13.67)分,62.30%患者处于低等水平,关怀度指数为(5.93±2.42)分,31.12%患者存在家庭关怀缺失;不同年龄、性别、心功能级别、婚姻状况、患者的心境水平与家庭关怀度总分及其各维度差异均无统计学家意义(P0.05);低心境状态水平患者APGAR评分为(5.56±1.75)分,高心境状态水平患者APGAR评分为(8.37±2.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64,P0.05);低心境状态水平、高心境状态水平F值为6.255(P0.05),心境状态对患者适应度、合作度、成长度、情感度和亲密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境状态较差,其心境状态与家庭关怀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社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社会支持现状,探讨其与家庭康复运动行为的相关性,为今后的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在本院心脏科接受治疗的1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社会支持量表和康复训练依从性量表评估患者的社会支持和康复训练依从性状况。结果慢性心衰患者社会支持总分为(39.23±6.44)分,得分范围25~61分,主观支持得分为(17.45±3.74)分,客观支持得分为(6.71±1.84)分,对支持利用度得分为(5.47±2.27)分;患者依从性总得分为(43.21±8.08)分,身体锻炼依从得分(22.29±4.25)分,康复锻炼注意事项依从得分(11.28±1.71)分,寻求建议依从得分(8.35±1.64)分;Perso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与社会支持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P0.05);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心功能、社会支持均可影响患者家庭康复运动行为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结论社会支持与康复锻炼行为具有相关性,社会支持度较高的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较高,提示临床医护人员在对心衰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时,应提高对患者社会支持水平的重视,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策略,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疾病感知控制与希望水平的相关性。方法:2019年1月1日~7月31日,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滨州市某三甲医院心血管内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10例,采用修订版控制态度量表(CAS-R)和Herth希望量表(HHI)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AS-R总分为(27.17±3.97)分,HHI总分为(36.87±4.05)分;感知控制总分与希望水平总分呈正相关(r=0.51,P0.05),采取积极行动维度得分与感知控制总得分呈正相关(r=0.53,P0.05),自我效能维度得分与希望水平总分呈正相关(r=0.45,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疾病感知控制力处于中等水平,希望水平较高,护理人员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积极应对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