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0 毫秒
1.
通过标准采样分析法对辽宁丹东市城市生活垃圾进行了为期1 a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垃圾各组分中可腐物含量占35.72%~54.12%,小于17 mm的筛下混合物12.25%~27.60%,无机物9.19%~39.35%,塑料7.12%~27.12%;垃圾的密度209.8~435.7 kg/m3,含水率39.97%~55.12%,高位热值为10 127.6~25 110.2 kJ/kg,低位热值4 812.2~14 794.2 kJ/kg;可腐物和筛下混合物中总N 0.588%~2.132%,总P(P2O5)为0.189%~0.816%,总K(K2O)0.977%~1.596%,重金属Cr 18.11~47.17 mg/kg,Cu 66.79~181.18 mg/kg,Pb 35.16~145.23 mg/kg,Zn 115.22~338.22mg/kg,As为9.32~23.55 mg/kg。并提出堆肥与填埋综合处理是当前丹东市城市生活垃圾最适宜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我国南方某填埋场封场后垃圾的含水率、有机物含量以及渗沥液中污染物浓度等.结果表明,在封场良好的填埋场内垃圾的平均含水率降到30%以下,有机物平均含量降到9.62%;渗沥液中污染物浓度在封场后迅速下降,8a后,COD低于100 mg/L,BOD5低于25 mg/L,氨氮低于65 mg/L.  相似文献   

3.
厨余垃圾是我国生活垃圾的主体组分,淋滤水解是较为适合我国厨余垃圾特性的预处理方式之一。通过中试试验,以分类后的厨余垃圾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淋滤水解+挤压脱水"预处理工艺对厨余垃圾的分离提质效果。结果表明:在淋滤水解阶段,控制淋洗液与厨余垃圾质量比2∶1,在高淋滤强度(淋洗泵每工作5 min停止25 min)下,厨余垃圾的水解效果良好。产生的水解液COD约为75 105 mg/L、VFA浓度约为19 815 mg/L、氨氮浓度约为922 mg/L、出水的pH范围为5.87~6.57,适宜厌氧发酵产沼。对固液分离后的固相进行分析,固相残渣减量率可以达到57.96%,含水率约为33%,低位热值约为10 705 kJ/kg,可以通过焚烧进一步回收能量。可见"淋滤水解+挤压脱水"工艺对于厨余垃圾进行预处理是可行的,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4.
利用中温CSTR厌氧反应器处理餐厨垃圾经机械预处理后的有机浆液,进液COD均值为150 960mg/L,COD去除率达84.1%,厌氧进、出液的pH均值分别是4.5和7.7,厌氧进、出液的TS均值分别为7.5%和2.4%,厌氧反应器的出液VFA为2 000~3 000 mg/L,NH_3-N浓度和碱度(CaCO_3)分别保持在3 700 mg/L和19 000 mg/L左右,厌氧系统运行稳定。研究还表明:每吨餐厨垃圾有机浆液的沼气产量大于60 m~3,沼气中甲烷的含量保持在60%左右,餐厨垃圾有机浆液COD的产气率为0.49 m3/kg。  相似文献   

5.
南方多雨地区村镇垃圾理化特性分析及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镇垃圾管理是美丽乡村建设重要内容,通过垃圾特性分析以选择合适的垃圾处置方式是解决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选择南方多雨地区典型村镇湖北省埠河镇的生活垃圾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当地生活垃圾物理组成、理化特性及重金属含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与当地垃圾填埋场陈腐垃圾以及安徽省小岗村垃圾特性进行对比研究,揭示了生活垃圾在填埋过程中的演化规律及存在的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埠河镇生活垃圾以厨余类(62.0%)为主,含水率为63.6%,有机质含量为83.7%,湿基低位热值为(4269±1271) kJ/kg.填埋过程中陈腐垃圾含水率和有机质含量显著下降,物理组分由以厨余类为主逐渐转变成以橡塑类为主.小岗村生活垃圾中厨余类垃圾含量(73.3%)更高,生活垃圾含水率(76.4%)与有机质含量(85.1%)较高,湿基低位热值为(2829±414) kJ/kg.根据垃圾特性建议埠河镇垃圾处置采取有害垃圾分类收集,其他混合垃圾外运焚烧为主、微好氧填埋为辅的模式;小岗村垃圾处置采取有害垃圾分类收集,易腐垃圾就地堆肥处理,其他垃圾外运焚烧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北京市海淀区六里屯垃圾填埋场的垃圾渗沥液处理的工艺及其处理效果,对UASB、A/O、MBR、纳滤等工段的COD和氨氮的去除效果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当进水COD浓度为2 400~35 150 mg/L和氨氮浓度为1 365~2 586 mg/L时,此组合工艺可稳定高效地去除垃圾渗沥液中的COD与氨氮,且能满足经济、高效地处理垃圾渗沥液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依托于北京市生活垃圾理化特性调查,抽取了城六区、新城、郊区平原农村、功能区具有代表性和稳定性的采样点进行垃圾理化性质调查。得到全年4个季度的垃圾理化特性数据,把这些数据作为研究对象使用SPSS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北京市生活垃圾湿基低位热值影响因素按照贡献值的大小总排名为:可燃烧垃圾塑料砖瓦厨余含水率。可燃烧垃圾含量每提高1%生活垃圾热值就可以提高87.144 k J/kg,垃圾含水率每提高1%生活垃圾热值就将会降低118.693 k J/kg。该研究结果能更好地预测生活垃圾热值随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对提高生活垃圾热值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大连毛茔子垃圾填埋场存量垃圾堆体进行打孔取样,通过分析测定样品粒径分布、物理组成、含水率、pH、渣土有机质、营养物质及重金属含量,探讨对该填埋场存量垃圾进行开挖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毛茔子垃圾填埋场存量垃圾已基本矿化,土质呈弱碱性,达到开采要求。分选后粒径大于30 mm的可燃组分含水率为20%左右,低位热值高达8 568~12 847 kJ/kg,可用于改善垃圾焚烧性能;粒径小于10 mm的渣土中富含氮、磷、钾,但Cr及Cd含量超标50%~70%,可用作城市绿化培植土。同时分析了填埋深度对各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我国南方村镇生活垃圾的基本性质及其采取焚烧处置的可行性,于2015年的4个季节,对我国南方36个典型村镇生活垃圾产生源进行分析,研究其垃圾组分的含量(湿基)、含水率及热值。研究结果为:我国南方村镇生活垃圾湿基组分由高到低为厨余类灰土类橡塑类纸类织物类砖瓦类玻璃类木竹类金属类有害类。南方村镇生活垃圾全组分含水率均值为(40.1±5.2)%。生活垃圾全组分低位热值为(4 152.3±1 911.1)k J/kg,生活垃圾经分选后,虽然整体生活垃圾可燃组分低位热值得到提高,但仍存在部分可燃组分的低位热值达不到要求。为此,南方村镇生活垃圾在采取焚烧处置时需加强管理,加强垃圾稳定化以降低含水率。  相似文献   

10.
采用厌氧生物滤池对焚烧厂垃圾渗沥液进行处理,接种污泥为CSTR消化污泥,在(37±2)℃条件下完成挂膜后,反应器连续稳定运行近6个月。期间通过对COD、NH_3-N、TN、pH、VFA、TIC、VAF/TIC、日产气量及CH_4含量等指标的监测,研究反应器对渗沥液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厌氧生物滤池对渗沥液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很高,当进水COD浓度为49 000~82 000 mg/L,出水COD浓度为3 000~8 000 mg/L,COD去除率基本维持在90%以上;系统运行期间TIC可达10 000 mg/L左右,VFA/TIC基本维持在0.2~0.5,属于厌氧反应器的适宜范围;氨化作用显著,进水NH3-N/TN (40%~70%)明显低于出水NH3-N/TN (85%~99%);产气效率较高,日产气量可达300~400 L,CH4含量约70%。  相似文献   

11.
以年为周期对太原市某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垃圾堆体新鲜垃圾的密度、含水率、物理组成、干基元素含量及热值进行了连续跟踪试验,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计算出几种因素与生活垃圾热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判断几种因素与生活垃圾热值间的相关性大小,得出影响生活垃圾热值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对生活垃圾低位热值有正影响的因素为可燃物含量C含量H含量;对生活垃圾低位热值有负影响的因素为密度含水率O含量灰分含量有机物含量;生活垃圾湿基低位热值影响因素贡献值大小总排名为可燃物含量密度含水率O含量C含量H含量灰分含量有机物含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济南市医院污水处理现状。方法于2002年6月对济南市16家医院排放污水处理前(2001年)和处理后(2002年)的化学耗氧量(COD)、氨氮、磷酸盐浓度和处理后的余氯、粪大肠菌群进行测定,按照GB/T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对处理后污水达标情况进行评价。结果16家医院污水处理前COD、氨氮、磷酸盐平均浓度分别为253.8、47.76、3.134mg/L,超标率分别为81%,88%,100%。处理后COD、氨氮、磷酸盐、余氯平均浓度和粪大肠菌群分别为40.5、6.30、0.580、26.7mg/L,<90个/L,全部达到GB/T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结论医院污水必须经过生化(有的医院是生化处理+絮凝)处理和消毒才能保证其COD、氨氮、磷酸盐等指标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1套从源头对城镇生活污水及易腐生活垃圾进行真空分类收集及快速堆肥的工艺方案,研究了真空收运系统运行参数及堆肥过程中参数调控和除臭.结果表明:真空便器的冲水量约为1 L/次,破碎1 kg垃圾所用水0.4~0.6 L,控制含水率在60%左右、C/N为(30-35):1、pH为6.5~8.3、温度为60-65℃;选用微生物菌种降解-活性炭吸附组合工艺除臭处理后,NH3和H2S的浓度降低为1.60×10-8、1.03×10-7mol/L,NH3和H2S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4.6%和93.5%.  相似文献   

14.
采用Fenton高级氧化技术对含盐量TDS≥3×10~5 mg/L、COD≥1×10~4 mg/L、色度大于2 500倍的污水进行处理,以达到去除COD和色度,消除水体异味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Fenton高级氧化工艺对该超高含盐量、高COD的污水进行处理的最佳工艺参数为pH为3左右(±0.2),n(H_2O)_2∶n(Fe~(2+))投加比为2∶1;反应停留时间为2 h;中试实验过程中,出水COD去除率稳定保持在70%以上,且色度去除率大于80%,系统运行结果完全达到了该水体现阶段处理要求;相比较其它处理工艺,Fenton高级氧化工艺在该类废水的处理中具有运行稳定,设备维护简单,操作简单易行,投资和运行综合成本较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河北省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及污染现状,评价重金属对人体产生的健康风险。方法应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全省范围抽取2 700个行政村,每个村随机选择农田土壤采集1份样品,共2 700份;按照国家标准方法检测样品中铅、镉、铬含量;运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重金属产生的健康风险。结果 2700份样品中重金属含量由高到低为铬(35.01mg/kg)、铅(15.8 mg/kg)、镉(0.1 mg/kg);铅、铬浓度范围分别为0.1~170.6和2.24~140 mg/kg,含量均未超标;镉浓度范围为0.01~10.71 mg/kg,13.74%的样品镉含量超出国家二级标准;镉富集系数最大,为1.33;E市铅、镉和L市铬含量最高,分别为28.8、0.34、76.14 mg/kg;重金属对成人、儿童产生的年均超额危险度由高到低均依次为铬(1.42×10~(-8)、1.42×10~(-8))、镉(0.83×10~(-8)、1.40×10~(-8))、铅(0.92×10~(-10)、8.06×10~(-10)),对儿童产生的年均超额危险度之和(2.91×10~(-8))高于成人(2.83×10~(-8));铅、镉对成人、儿童产生的年均超额危险度地区分布一致,不同市土壤中铬对成人、儿童产生的年均超额危险度一致,均为1.42×10~(-8),均低于可接受水平(10~(-6))。结论河北省农田土壤铅、铬含量和86.26%样品中镉含量符合国家二级标准,E、F、H、K和L市农田土壤面临铅、铬污染,已受到镉污染;重金属对儿童产生的健康风险比成人大;铬是该省土壤产生健康危害的主要污染物,应为优先控制的污染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污水流行病学调查城市地区烟草消费的方法,为大范围烟草消费调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大连市11个污水处理厂,采集和分析污水中烟草活性物质尼古丁的主要代谢产物可替宁的浓度,结合污水厂总服务人口数量和污水流量,反推计算大连地区烟草消费情况。结果污水中可替宁浓度为(0.77~2.82)μg/L,人均每天消费的尼古丁为(0.23~4.17)mg,平均值1.5 mg。应用蒙特卡洛方法分析烟民消费香烟数量,结果表明大连市烟民消费香烟数量95%置信区间为(8.8~28.3)支/天/烟民,中位数为14.9支/天/烟民。结论本研究数据与我国烟草调查数据显示出良好的一致性,表明污水流行病学方法可以用来研究城市地区的烟草消费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荆州市城区生活垃圾的分类调查及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分析,得出垃圾含水率为55%~73%,垃圾密度为200~483 kg/m3,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热值相对较低,为1 070~6 300 kJ/kg.若采用垃圾焚烧处理,需添加辅助燃料.  相似文献   

18.
采用MVC技术处理垃圾中转站新鲜渗沥液,清水产生率达到90%以上,出水的SS低于检测限,CODCr为158~784 mg/L,TOC为14~200 mg/L,NH3-N为2.20~3.10 mg/L,TN为4~133 mg/L,TP为0.01~0.67 mg/L,去除率依次为99.9%、95.39%~99.15%、96.18%~99.83%、76.35%~82.56%、91.41%~99.52%和91.2%~99.9%,该技术对污染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比膜处理技术有更好的工程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9.
对北京市密闭式清洁站垃圾渗沥液进行了取样分析。结果表明:渗沥液为高浓度有机污水,COD为20000~60000mg/L,BOD5为6000-20000mg/L,氨氮为300-500mg/L。渗沥液所含颗粒物介于胶体和超胶体范围。三维荧光光谱(3D—EEM)和红外光谱(FFIR)显示渗沥液污染物多为蛋白质、多糖等物质。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不同电极电化学氧化垃圾渗沥液处理的对比研究,选择以Ti/Ru-Ir作为电极阳极材料,研究了电流密度、氯离子浓度、初始pH对电化学氧化垃圾渗沥液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流密度为30 mA/cm2,氯离子浓度5 000mg/L,pH在8.09的情况下,电解6 h垃圾渗沥液,氨氮去除率达到100%,COD去除率为50%,UV254去除率为61.09%,垃圾渗沥液BOD/COD从0.14提高到0.22,垃圾渗沥液生化性得到极大提高。经济性分析表明垃圾渗沥液电化学处理6 h后,氨氮去除率达到100%时,单位能耗为0.08 kW.h/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