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分析补肾活血方对骨质疏松大鼠腰椎骨矿物质密度和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KP)、血清骨原交联及I型胶原N端前肽( PI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雌性SD大鼠60只,采用卵巢去势法复制骨质疏松大鼠动物模型。建模成功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雌二醇组与对照组各20只。中药组:将补肾活血方煎煮,过滤,蒸发,浓缩,最终溶液浓度0.25g/ml,生药含量8.0g/ml,将药物补肾活血方按人与大鼠体表面积折算动物等效药量,按生药25g/(kg· d),灌胃。连续灌胃12周。雌二醇组给予戊酸雌二醇片灌胃;对照组同期给予等量的葡萄糖生理盐水灌胃。12周后利用骨密度仪测量腰椎骨密度,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放射免疫法测定骨钙素( BGP)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AKP、血清骨原交联、I型胶原N端前肽( PINP)水平。结果治疗后,中药组与雌二醇组腰椎骨密度测量[(0.253±0.023)vs(0.247±0.014)g/c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雌二醇组腰椎骨密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201±0.019)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3组BGP、AKP、骨原交联及PI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后中药组及雌二醇组的BGP水平高于手术前,AKP水平、骨原交联及PINP水平低于手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中药组及雌二醇组BGP、AKP、骨原交联及PI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含药血清能提高骨质疏松大鼠血清BGP水平,降低AKP、骨原交联及PINP水平,增加骨密度,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中药复骨方对糖皮质激素致骨质疏松骨折模型大鼠骨代谢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基础组、模型组及治疗组各16只.基础组仅给予肌内注射生理盐水1 mg/kg,模型组和治疗组予肌内注射地塞米松1 mg/kg,1次/d,3次/周,用药8周建立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GIOP)模型.第8周末对3组大鼠手术造成单侧股骨闭合性骨折,骨折处采用金属内固定,复制GIOP骨折模型.术后第2天开始治疗组中药复骨方药液灌胃,持续8周.检测大鼠血清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指标,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量大鼠股骨骨密度.结果 骨折术前,模型组大鼠骨密度值为(0.219±0.013)g/cm2,基础组骨密度值为(0.283±0.015)g/cm2,模型组骨密度值明显低于基础组(t=12.8970,P<0.05).实验16周末,治疗组股骨全长骨骨密度为(0.265±0.014)g/cm2,高于模型组(t=9.8403,P<0.05).实验12周末,治疗组大鼠血清Ca为(2.35±0.19) mmol/L、P为(2.47±0.23) mmol/L、ALP为(196.74±25.38) U/L及BGP为(1.33±0.25) μg/L,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复骨方可显著提高GIOP骨折大鼠股骨骨密度,升高GIOP骨折大鼠血清Ca、P、ALP及BGP活性,促进骨形成,有助于GIOP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3.
槲皮素对去卵巢大鼠生殖系统及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槲皮素在体内的雌激素样作用。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48只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SHAM)、单纯去卵巢组(OVX)、17β-雌二醇组[ERT,0.1mg/(kg·d)]、高剂量槲皮素组[QH,300mg/(kg·d)]、中剂量槲皮素组[QM,150mg/(kg·d)]、低剂量槲皮素组[QL,75mg/(kg·d)]。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切除双侧卵巢,术后1周开始给药,连续16周。给药期间每天观察阴道脱落细胞涂片。处死大鼠后,测量子宫重量计算子宫系数,病理切片观察子宫内膜及腺体,测量腰椎和股骨骨密度。结果槲皮素能使去卵巢大鼠阴道上皮细胞角化、子宫系数增加、腺体及内膜增生,骨密度增加(P〈0.05)。结论槲皮素在去卵巢大鼠体内具有弱雌激素样作用,能减轻雌激素缺乏导致的生殖系统萎缩,且能防止骨量丢失。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骨金散对去卵巢大鼠骨量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以6月龄雌性大鼠40只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假手术组、去卵巢组、实验组(骨金散治疗组),每组10只.观察骨金散对去卵巢大鼠股骨、腰椎骨、胫骨下端骨密度、血清雌激素(E2)、降钙素(CT)及骨钙素(BGP)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去卵巢大鼠股骨、腰椎骨、胫骨下端骨密度明显降低(P<0.05),血浆BGP水平明显升高(P<0.05),E2、CT水平明显降低(P<0.05).骨金散治疗组可使去卵巢大鼠股骨、腰椎骨、胫骨下端骨密度增加(P<0.05),升高血浆CT水平(P<0.05),降低血清骨钙素水平(P<0.05),但血清E2 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骨金散可通过对CT分泌释放和对BGP的调节,减缓伴随去卵巢所致的骨量丢失,起到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倪杰  侯宇  艾笛  姚琦 《中国药房》2013,(45):4240-4242
目的:研究骨硬化素单链抗体对去卵巢模型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取24只大鼠,手术切除卵巢后l周,用开放手采建立左下肢股骨中段横行骨折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2只,模型组犬鼠鞘内注射磷酸盐缓冲液O.2ml,治疗组大鼠鞘内注射骨硬化素单链抗体2.5mg/kg,每周2次。连续给药1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钙、磷、碱性磷酸酶、骨钙素舍量,左侧股骨的骨密度(BMD)、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间距(Tb.Sp)、骨体积分数(BVF)、结构模型指数(SMI)和形态学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中钙、磷、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含量分别为(1.92±0.54)mmolfL、(1.54±O.61)mmol/L、【64.43±13.92)U/L、(9.04±0.71)ng/ml,治疗组大鼠上述指标含量分别为(2.43±0.28)mmol/L、(1.58±0.26)mmol/L、(79.25±12.49)U/L、(9.57±O.83)ng/ml;模型组大鼠BMD、Tb.Th、Tb.Sp、BVF、SMl分别为(91.51±12.33)mg/cc、(O.09±O.02)mm(O.47±O.22)mm、0.18±0.03、1.42±O.31.治疗组大鼠上述指标分别为(135.15±11.12)mg/cc、(O.01±O.03)toni、(0.34±0.11)mm、0.29±0.01、O.65±O.34。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血清中钙、碱性磷酸酶含量和BMD、BVF均明显增加(P〈O.05),SMI明显减小(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镜下观察治疗组大鼠成骨细胞数量比模型组多。结论:骨硬化素单链抗体对去卵巢模型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杨晖  厉娜  王燕 《中国医药》2010,5(8):748-750
目的探讨长期酒精摄入对中老年男性骨密度、骨代谢指标及抗骨折能力的影响。方法以在我院查体中心进行体检的982例45~79岁的中老年男性为调查对象,如有饮酒史则至少5年,按酒精摄入量分为4个等级:不饮酒,少量饮酒(〈50g/d),中等量饮酒(50g~100g/d),大量饮酒(〉100g/d);按开始饮酒年龄分为〈20岁、20~30岁、〉30岁3个等级。采用统一的问卷进行调查,测定血钙磷及碱性磷酸酶(ALP),放射免疫法测定骨钙素(BGP),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尿脱氧吡啶啉(DPD),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结果①与不饮酒组相比,饮酒者血ALP和骨钙素水平明显降低,且随日酒精摄入量的增加以及开始饮酒年龄的提前而降低更为明显(P〈0.05)。②受试者各组间腰椎骨密度无显著差别,〈50g/d组受试者的股骨颈、Ward’s三角区和大转子骨密度亦无显著改变(P〉0.05),但50~100g/d、〉100g/d组和〈20岁、20~30岁组受试者的股骨颈、Ward’s三角区和大转子骨密度显著降低(P〈0.01),且其抗骨折能力和下肢最大肌力亦显著降低(P〈0.01)。③982例受试者髋部骨密度测定共检出骨质疏松者为423例(47.5%),50~100g/d组和〉100g/d组骨质疏松患病率明显高于不饮酒组和〈50g/d组(P〈0.05);〈20组骨质疏松患病率明显高于小饮酒组、〉30岁组和20~30岁组(P〈0.01)。结论长期大量饮酒可抑制中老年男性骨的转换,降低股骨颈骨密度,从而降低股骨颈的抗骨折能力。  相似文献   

7.
翟鑫祥  董辉  王晶  王永祥 《天津医药》2022,50(3):265-269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对去卵巢大鼠成骨细胞功能活性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醌氧化还原酶1(NQO1)通路的影响。方法 双侧卵巢切除法构建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并分为模型组、雌二醇(0.1 mg/kg)组、黄芪多糖组(20 mg/kg)、黄芪多糖(20 mg/kg)+全反式维甲酸(ARTA,7 mg/kg)组,另选健康大鼠作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灌胃),每组15只,干预8周。采用X线小动物骨密度仪检测大鼠胫骨骨密度、骨矿量,三点弯曲法测定生物力学性质;分离各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并诱导成骨细胞分化,MTT法检测成骨细胞活性,Bradford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邻甲酚酞络合酮法测定钙沉积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骨成型蛋白2(BMP2)、骨钙素(BGP)、骨保护素(OP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Nrf2、HO-1和NQO1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骨密度、骨矿量、最大载量、断裂能、成骨细胞活性、ALP活性、钙沉积量和BMP2、BGP、OPG、SOD、Nrf2、HO-1、NQO1水平降低,MDA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雌二醇组、黄芪多糖组大鼠骨密度、骨矿量、最大载量、断裂能、成骨细胞活性、ALP活性、钙沉积量及BMP2、BGP、OPG、SOD、Nrf2、HO-1、NQO1水平均升高,MDA水平降低(P<0.05),而与黄芪多糖组比较,黄芪多糖+ARTA组大鼠上述指标变化趋势相反(P<0.05)。结论 黄芪多糖可改善去卵巢大鼠成骨细胞功能,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HO-1/NQO1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
复方葛根片对维甲酸诱导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药房》2015,(34):4804-4806
目的:研究复方葛根片对维甲酸致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采用ig维甲酸溶液15 d的方法建立骨质疏松模型;设立正常组。将造模成功后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仙灵骨葆胶囊[0.32 g/(kg·d)]阳性对照组及复方葛根片低、高剂量[0.24、0.4g/(kg·d)]组(n=8),ig 6周。取血清样本测定血清钙(s-Ca)、血清磷(s-P)、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的水平,采用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BMD)、骨矿物质含量(BMC)、骨影面积(BIA)和肌肉含量(MC),并观察骨密质扫描结果。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s-Ca、BMD、BMC、MC水平降低,BGP水平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复方葛根片组各相关指标及骨密质扫描结果均有改善,其中高剂量组s-Ca、s-P、ALP、BMD、MC水平升高,BGP水平降低,低剂量组BMD、MC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复方葛根片可以改善维甲酸致大鼠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对维甲酸致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淫羊藿苷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70ms/kg维甲酸灌胃2周制备大鼠骨质疏松模型。淫羊藿苷组灌胃给予50、100、200mg/kg淫羊藿苷,连续4周。测定血和骨中相关指标;测定骨密度;骨物理学指标和生物力学指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淫羊藿苷组可不同程度的升高血清中Ca2+、P3+浓度(P〈0.01),降低ALP(P〈0.01);升高骨中Ca2+、P3+、Hyp含量(P〈0.05或〈0.01);升高骨密度、湿重、干重(P〈0.01);增加骨中最大弯曲力、抗弯强度、断裂挠度、弹性段终点荷。结论淫羊蓉苷对维甲酸致大鼠骨质疏松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坚骨胶囊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密度(BMD)、生物力学特性,以及血清细胞因子、股骨组织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0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等体积生理盐水),模型组(B组,等体积生理盐水),仙灵骨葆组[C组,468 mg/(kg·d)]及坚骨胶囊高、中、低剂量组[D1组、D2组、D3组,2 184,1 092,546 mg/(kg·d)],各10只。A组大鼠仅切除卵巢周围少许脂肪组织,其余组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术,以复制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建模6周后各组大鼠灌胃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8周。观察大鼠股骨BMD及股骨生物力学特性(最大载荷、骨应力、结构强度)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雌二醇(E2)、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股骨组织中Wnt、β-catenin、淋巴增强因子(LEF)、骨形成蛋白2(BMP-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B组比较,D1组、D2<...  相似文献   

11.
红车轴草异黄酮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琦  薛存宽  沈凯  蒋鹏  李颖  曾伶  朱军 《中国药师》2005,8(7):538-540
目的:观察红车轴草异黄酮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的影响.方法:将雌性大鼠去势复制成PMO动物模型,并随机分为6组:即大、中、小剂量红车轴草异黄酮组、阴性对照组、尼尔雌醇组和假手术组.灌胃给药后,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雌三醇(E3)、雌二醇(E2)及骨钙素(BGP)水平,用定量超声法测定股骨超声振幅衰减(BUA),并测定大鼠股骨重量以计算股骨干重指数及灰重/干重.结果:红车轴草异黄酮能使去势大鼠血清E3水平升高,血清BGP水平降低,并提高股骨重量和超声振幅衰减.结论:红车轴草异黄酮通过提高血清雌激素水平,增加成骨细胞活性,降低骨高转换率以及减少骨量丢失等多种途径,能有效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仙葛颗粒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模型的影响,探究其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机制。方法将6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仙葛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尼尔雌醇组共6组。采用卵巢切除的方法制成绝经后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灌胃给药3个月后测定股骨骨密度及降钙素、骨钙素、雌二醇含量,取股骨下段松质骨进行电镜观察。结果仙葛颗粒能明显提高去卵巢大鼠模型血清降钙素、骨钙素和雌二醇水平,显著增加其骨密度值,改善松质骨的微结构。结论仙葛颗粒对骨质疏松症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利维爱和尼尔雌醇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利维爱和尼尔雌醇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模型,4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去卵巢组、尼尔雌醇组和利维爱组。于去卵巢术后1周分别予以利维爱和尼尔雌醇灌胃,10周后观察各组大鼠体重、骨密度及骨形态学的改变,并通过RIA法检测各组大鼠骨组织微环境中细胞因子IL-6和TNF-α的含量。结果:去卵巢组较对照组体重明显增加(P<0.01),骨密度显著下降(P<0.01),骨组织中IL-6、TNF-α含量均显著增高(P<0.01)。尼尔雌醇组体重明显低于去卵巢组(P<0.01)。两组骨密度均显著高于去卵巢组(P<0.01)。骨组织中IL-6、TNF-α含量均显著低于去卵巢组(P<0.01)。但尼尔雌醇组骨密度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尔雌醇较利维爱能更好地抑制去卵巢大鼠的体重增加,二者均能有效预防去卵巢所致大鼠的骨质疏松,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二药均能有效地抑制去卵巢大鼠骨组织微环境中细胞因子IL-6和TNF-α的含量而减少骨丢失。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豆豉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3月龄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雌二醇组及豆豉组,每组8只。手术后1周,通过灌胃将相应药物给予8周。8周后,测量每组的骨矿物质密度(BMD)和子宫指数,利用尿液代谢组学方法鉴定切除卵巢骨质疏松大鼠的生物标记物。结果(1)豆豉可明显增加模型组去卵巢大鼠股骨的BMD、子宫指数,明显降低模型组去卵巢大鼠体质量。(2)确定了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密切相关的23个生物标记物及9条代谢通路。豆豉通过调节多种代谢途径,例如肌醇磷酸代谢、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代谢和嘌呤代谢,可明显对12个生物标记物产生回调作用。结论豆豉能够有效干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发展,该研究为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复制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动物模型,探讨中药骨金散对去卵巢雌性大鼠雌激素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6月龄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去势组和假手术组.去势组切除双侧卵巢,假手术组切除部分脂肪.大鼠去势后1个月,将去势组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雌激素组和骨金散组,雌激素组每日灌服己烯雌酚0.05mg/kg,骨金散组按1.8...  相似文献   

16.
目的:复制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动物模型,探讨中药骨金散对去卵巢雌性大鼠血清Ⅰ型胶原交联N-端肽(NTX)和骨组织Ⅰ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6月龄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去势组和假手术组。去势组切除双侧卵巢,假手术组切除部分脂肪。大鼠去势后1个月,将去势组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雌激素组和骨金散组,雌激素组每日灌服己烯雌酚0.05m g/kg,骨金散组按1.8g/kg剂量灌服骨金散,其余各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2个月后,酶联免疫吸附法测量血清碱性磷酸酶(ALP)、NTX水平,RT-PCR方法检测右侧股骨骨组织Ⅰ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清ALP、NTX含量明显升高(P〈0.01),Ⅰ型胶原mRNA水平显著下降(P〈0.01)。雌激素组和骨金散组大鼠体内的ALP、NTX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骨金散组大鼠体内的ALP水平高于雌激素组(P〈0.05)。雌激素组和骨金散组实验大鼠骨组织中Ⅰ型胶原蛋白mRNA表达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骨金散可减轻去卵巢大鼠ALP、NTX水平的提高,上调骨组织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水平,这可能与其治疗骨质疏松的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造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amenopausal osteopomsis,PMOP)的大鼠动物模型,研究异普黄酮(Ipriflavone,Ip)对卵巢切除大鼠腰椎护骨素(OPG)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其预防和治疗PMOP的作用机制。方法:6月龄未交配健康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4JD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卵巢切除组(OVX),OVX+戊酸雌二醇组(E2)和OVX+Ip组(Ip)。灌胃13周后处死动物,第四腰椎行骨组织形态计量指标测定,第二腰椎采用RT—PCR方法,对OPG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OVX组大鼠较假手术组骨小梁体积百分比(TBV%)显著下降;类骨质体积百分比(OSV%)明显升高(P〈0.05);E2和Ip均可使OVX大鼠的TBV%明显升高,OSV%明显下降;OPG mRNA表达水平在OVX大鼠骨组织中下调,与假手术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E2和IP均可上调OVX大鼠骨组织OPG mRNA表达水平(P〈0.05)。结论:实验成功制造了大鼠PMOP模型;E2和Ip均通过抑制骨转换发挥预防和治疗PMOP的作用;PMOP的发生与OPG有关,Ip和E2一样,其预防和治疗骨吸收效应很可能是通过OPG介导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鹿角脱盘胶原蛋白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鹿角脱盘胶原蛋白高、中、低剂量组。采用摘除双侧卵巢法建立骨质疏松模型,术后7 d开始给药,连续给药90 d,检测大鼠骨密度、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羟脯氨酸(Hyp)含量,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骨力学、体重和脏器系数等。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鹿角脱盘胶原蛋白治疗后大鼠骨密度显著增加、血清中ALP活性降低、Hyp含量升高,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及骨力学指标显著改善。体重和脏器系数无显著影响。结论鹿角脱盘胶原蛋白对去卵巢所致的骨质疏松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对于趋势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探究不同剂量及不同时期口服阿司匹林对骨质疏松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取42只6个月龄的雌性wistar大鼠,随机选取6只作为假手术组(A),余36只作为去势组。去势组分为阿司匹林预防组:去势对照组(B),去势阿司匹林(8.92 mg/kg)组(C),去势阿司匹林(26.75 mg/kg)组(D)和阿司匹林治疗组:去势对照(E),阿司匹林(8.92 mg/kg)组(F),阿司匹林组(26.75 mg/kg)组(G)。预防组于去势后3 d给予不同剂量阿司匹林灌胃,治疗组于去势后12周灌胃。对42只大鼠双侧股骨干进行取材,对双侧股骨干行生物力学测定,右股骨干行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观察骨密度变化。结果①骨密度:预防组B组的骨密度值较A、C、D明显下降;治疗组E组的骨密度值较A、F、G组明显下降(P<0.05)。②生物力学:预防部分与治疗部分的去势对照组较假手术组、去势8.92 mg/kg组及去势26.75 mg/kg的三点弯曲载荷显著降低(P<0.05)。预防组与治疗组同剂量间比较,预防组的最大破坏应力指标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阿司匹林能增加去势大鼠的骨密度,增加骨质生物力学强度。  相似文献   

20.
不同疗程阿仑膦酸钠对去卵巢大鼠骨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阿仑膦酸钠 (固邦 )不同疗程对去卵巢大鼠所致骨质疏松的骨计量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用 3mon龄♀SD大鼠 ,阿仑膦酸盐 1mg·kg- 1 ·d- 1 ,分别灌胃给药 30d和 90d ,体内双荧光标记。实验终止时处死大鼠 ,取左侧胫骨近心端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 去卵巢大鼠骨小梁面积百分率分别减少 2 5 % (30d)和 62 % (90d) ,出现骨吸收大于骨形成的高转换型骨质疏松 ;阿仑膦酸钠 30d和 90d均完全对抗去卵巢大鼠的骨高转换。与OVX组比较 ,阿仑膦酸钠作用 30d骨量增加 45 % ,90d骨量增加2 1 9% ,有效防止去卵巢后骨质疏松。结论 阿仑膦酸钠 30d和 90d均通过抑制骨吸收和骨高转换对去卵巢大鼠有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 ,而阿仑膦酸钠 90d的作用比 30d的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