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评估新生儿低剂量头颅CT扫描的图像质量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颅脑病变需行CT检查的新生儿80例随机等分成2组,分别行常规剂量和低剂量CT扫描,常规剂量组管电流为180mAs,低剂量组为60mAs,其余参数为管电压120kV,1.5秒/360度,层厚、层间距7mm,轴位扫描,1X3幅图像。记录各组的CT吸收剂量指数(CTDIw);由3位医师采用盲法评判两组扫描剂量的图像质量。结果常规组的CTDIw为45.8mGy,60mA组的CTDIw为9.6mGy,低剂量扫描组的CT吸收剂量指数(CTDIw)仅相当于常规剂量的21.0%,所用图像基本都满足了临床需要。结论螺旋CT应用降低管电流的方法在新生儿头颅扫描时可明显降低射线剂量,并可获得满足临床诊断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肺部病变复查中作用。方法选择52例肺部疾病患者且需要多次复查者,同时行常规剂量(160 mAs)和局部低剂量(20 mAs,其他参数与常规剂量相同)两种扫描,将两次得到的图像进行病灶的客观征象比较,并在复查时仅行局部低剂量扫描,所得图像与前次局部低剂量扫描所得图像对比以观察疗效。非肺癌患者临床痊愈时行常规剂量和局部低剂量两种扫描,或低剂量扫描发现病灶消失后立即行常规剂量扫描,并做对比。结果两种扫描方式发现病灶的数量、大小和病灶的钙化、空洞、支气管气相及边缘的一些征象显示无明显差异;同时受检者所受的X线辐射剂量明显下降。结论低剂量CT肺部扫描是非常有价值的技术,可以广泛的应用于肺部病变复查当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并探讨低剂量多层螺旋CT对转移性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8例转移性肺肿瘤患者进行常规剂量和低剂量螺旋CT扫描,比较常规剂量和低剂量螺旋CT对转移性肺肿瘤检出率的差异。结果 68例转移性肺肿瘤患者,经常规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共发现840个结节,其中,782个肯定是转移结节,检出率为93.10%;经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共发现826个结节,其中,755个肯定是转移结节,检出率为91.4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对直径≤5mm、6~10mm及>10mm的转移结节的检出率分别为89.90%、92.26%和100.0%;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对直径≤5mm、6~10mm及>10mm的转移结节的检出率分别为86.53%、91.01%和100.0%;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CT可以代替常规剂量作为筛查肺转移瘤的工具。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肺部低剂量同常规剂量的螺旋CT所扫描的X线的放射剂量结果进行对比。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到本院就诊的30例肺部肿瘤患者作为该次临床实验研究的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的15例实验对象使用肺部低剂量螺旋CT进行扫描;对照组的15例实验对象使用常规剂量的螺旋CT进行扫描,而后计算出两种扫描方法的DLP、毫安秒以及X线放射的计量值。结果对比两组实验对象的计量值参数,实验组的放射剂量指数明显要低于对照组的放射剂量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部低剂量螺旋CT所扫描得出的放射剂量指数比常规剂量螺旋CT所扫描得出的放射剂量指数低,非常适用于肺癌疾病人群的早期临床诊疗,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MSCT)扫描方式对头部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100例头部CT检查受检者按扫描方式不同分成2组,每组50例。其中轴位常规扫描组:4i/周、扫描层厚5mm、重建层厚1.25mm;螺旋扫描组:层厚5mm、重建层厚0.625 mm、螺距0.531:1、床速10.62;其余两组扫描参数相同。记录每次扫描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值(DLP)、有效剂量(ED)及扫描时间,并对两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轴位常规扫描组ED平均为3.88mSv,螺旋扫描组ED平均为4.72 mSv,相比较轴位常规扫描辐射剂量下降约18%,轴位常规扫描图像比螺旋扫描图像更为清楚。结论 MSCT轴位常规扫描与螺旋扫描图像均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轴位常规扫描辐射剂量比螺旋扫描低,图像质量更为清楚,有利于X线球管的散热和保护。  相似文献   

6.
冯丰吟  郑兆华  邓家秀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3):3211-3212,I0004
目的探讨眼眶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对图像质量及眼晶状体所受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对60例受检者设置不同扫描条件进行轴位CT扫描,A组采用120kV、120mA,B组采用120kV、50mA,C组采用120kV、30mA进行扫描,评价三组图像质量和受检者眼晶状体所受的辐射剂量(CTDIv01)。结果A组图像评质量分为(11.2±0.7)分,高于c组的(4.9±.I.8)分(t=12.634,P〈0.05),与B组的(10.6±1.1)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CTDIv01分别为18.32mGy、7.63mGy和4.58mGy,B组和C组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25、14.037,均P〈0.05);B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眶多层螺旋CT低剂量(120kV、50mA)扫描既可保证眼眶部病变的影像质量,又可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进行体检的240例肺癌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各120例,其中A组患者行常规DR检查后进行螺旋CT低剂量扫描,B组患者行螺旋CT常规剂量扫描,探讨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A组患者在行螺旋CT低剂量扫描后,结节检出率及肺癌诊断准确性均较DR摄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进行螺旋CT低剂量扫描的辐射剂量显著低于B组常规剂量扫描的辐射剂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旋CT低剂量扫描肺部,提高肺部疾病尤其是肺癌的检出率,同时能降低辐射剂量,值得在肺癌高危患者筛查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阳明  徐开燕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6):2405-2406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在颌面外伤中的应用,评估其图像质量.方法:对21例受检者在行常规剂量(160 mAs)螺旋CT扫描后,在骨折区行低剂量(30 mAs)螺旋CT扫描;由2名医师盲法评价图像质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低剂量螺旋CT骨窗图像质量与常规剂量螺旋CT图像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可以满足诊断需要.结论: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颌面外伤中的应用是可行的,可以保证图像质量并有效地保护病人.  相似文献   

9.
低剂量与常规剂量在颈椎外伤CT扫描中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颈椎外伤患者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方法 162例患者,分别用16排和64排螺旋CT进行颈椎检查扫描:常规剂量42例;低剂量可调管电流高管电压60例;低管电压60例。扫描结束后对所有患者的有效剂量,图像噪声和图像质量做出计算。结果多螺旋CT发现17例颈椎骨折。低剂量可调管电流降低了51%-60%。常规剂量,低剂量高电压和低电压低剂量的平均有效剂量,平均图像噪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名影像科医师主观评估3个检查组的图像质量,在评分上无显著不同。结论对于颈椎损伤的患者进行多螺旋CT低剂量扫描,剂量降低60%-70%时,同常规剂量相比,图像噪声有少量增加外,但主观图像质量评估并没有不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肺部低剂量扫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肺部体检及临床初步诊断为肺部慢性炎症病变、肺部结节病变、肺间质性病变(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间质纤维增生等)的受检者60例,分别行16层螺旋CT肺部常规剂量及低剂量扫描。所有扫描图像由放射科3名高年资医师共同进行盲申法阅片并按平时读片标准对图像质量做出评价。观察比较两种扫描方法对病变诊断以及图像质量影响的差异。结果 3名放射科医师对两种扫描条件下图像的诊断结果均一致,对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认为二者无明显差异,即肉眼分辨不出哪幅图像是常规剂量或低剂量条件下扫描所得。结论多层螺旋CT低剂量肺部扫描在病变诊断及成像质量方面跟常规剂量扫描基本一致,但可显著减少受检者接受的辐射剂量,降低CT运营的成本,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黄冰  杨玲  桂绍高 《江西医药》2014,(11):1147-1149
目的:探讨低剂量64层螺旋CT扫描技术在儿童腺样体肥大中的应用。方法对100例临床疑似腺样体肥大儿童行64层螺旋CT低剂量和常规剂量扫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比两种剂量扫描的鼻咽气腔前后径A/N比值和鼻咽气腔有效气道的前后径(D值)及患者的辐射剂量。结果64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与常规剂量扫描之间鼻咽气腔前后径A/N比值无统计学差异(P=0.981);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鼻咽气腔有效气道的前后径(D值)无统计学差异(P=0.199)。低剂量CT扫描显示儿童鼻咽部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为6.93mGy,常规剂量CTDIvol为27.92mGy。低剂量与常规剂量相比,其CTDIvol降低了约75%的辐射剂量。结论64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腺样体肥大的诊断结果与常规剂量均相同,故64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临床疑似腺样体肥大的患者,完全能替代常规剂量的64层螺旋CT扫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单排螺旋CT行肺低剂量扫描的扫描结果,探讨低剂量扫描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6例受检患者,分别行单层螺旋CT肺低剂量扫描(50mAs)及常规剂量扫描(70mAs),对比两种扫描诊断效果。结果 26例受检者行低剂量及常规剂量扫描均见89个结节,直径大小不同的结节个数均一致,两种剂量检出结节个数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肺低剂量扫描检出结节钙化、毛刺、空泡征象个数分别为5个、9个、3个,常规剂量扫描分别为6个、9个、3个,两种扫描方法差异无显著性(P>0.05);肺低剂量扫描图像平均分为3.49分,常规剂量扫描图像平均分为3.51分,两种扫描方法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单排螺旋CT行肺低剂量扫描,图像质量与常规剂量扫描无很大差别,对肺内结节及结节征象的检出率与常规剂量扫描相近,但低剂量扫描可减少辐射剂量,效果安全可靠,可用于肺癌高危人群早期普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肺部HRCT扫描技术,并与常规HRCT进行比较.方法:美国GE公司产的16层螺旋CT机与GE Sytec-3000CT机分别进行HRCT扫描,16层CT共扫描42例,常规则CT扫描35例,经4位有经验医师与技师就图像噪声,呼吸的及心搏伪影,大气管与血管、纵隔结构及肺小叶显示的满意度进行主观评价.结果:16层螺旋CT与常规CT的HRCT扫描图像在显示大气管与血管、纵隔结构及肺小叶的满意度没有明显差别,而噪声与呼吸及心搏伪影常规CT较16层螺旋CT为多,同时采用16层CT扫描图像的噪声和呼吸及心搏伪影明显降低;射线剂量也明显减低.结论:16层螺旋CT的优势在于不仅是提高了肺部HRCT的扫描速度.还明显减少了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获得高质量的图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上用GE16层螺旋CT进行低剂量肺部体检的效果。方法对健康体检的受检者或肺及纵隔的肿瘤、肺结核、炎症等治疗后复查患者行小毫安低剂量肺部扫描,扫描条件为120kV,20~50mA,并进行标准(std)与肺模式(lung)两种方式重建。结果 228例受检者中,发现病变82例。结论 16层螺旋CT小毫安低剂量肺部普查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齐志民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4):3685-3686,384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的最适宜剂量。方法选取90例COPD患者分成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分别进行常规剂量和低剂量扫描,对照分析其影像学质量。结果90例受检查患者,两种扫描方法均能使影像图质量达到满意要求,且低剂量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t=5.01、6.82,均P〈0.05)。结论COPD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时,低剂量扫描可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又可明显减少对患者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6.
64层螺旋CT不同低剂量扫描在肺部疾病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分别对不同低剂量组的64层螺旋CT扫描图像和CT剂量指数报告进行对照分析研究,以探讨不同低剂量螺旋CT在肺部疾病临床应用的价值。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30例受检者,按扫描管电流不同分为50,30,20mAs3组,每组各10例。年龄30~72岁,平均年龄45.6岁。  相似文献   

17.
多层螺旋CT脊柱低剂量扫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层螺旋CT检查方便快捷、图像分辨率高,已成为首选的检查和诊断手段;但X线辐射对患者的危害也相应增加。在一些医院,对于脊柱损伤和骨盆骨折的患者,CT扫描已经代替平片成为常规的检查方式。欧洲标准认为30%的辐射累积剂量来自诊断放射学的检查,北美国家人群接受的医用辐射剂量超过半数是来自于CT检查。为了降低CT的辐射剂量,国内外学者已经开始探讨对检查部位进行低剂量扫描。本文就对脊柱损伤患者CT检查的危害,优化扫描参数及降低CT检查辐射剂量等方面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常规剂量与低剂量胸部扫描诊断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肺结核患者,分别进行16排螺旋CT常规剂量和低剂量CT胸部扫描。比较两种剂量的诊断价值。结果常规剂量CT扫描的诊断准确率为91.67%(55/60),与低剂量CT扫描的90.00%(54/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01, P>0.05)。低剂量CT扫描的CT剂量指数和剂量长度乘积分别为(30.6±4.1)mGy、(36.7±5.2)mGy·cm,均低于常规剂量CT扫描的(42.1±5.7)mGy、(122.6±22.9)mGy·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和低剂量CT扫描的结节、空洞、实变、钙化、胸膜粘连征象显示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156、0.3229、0.0234、0.0013、0.1885, P>0.05);低剂量CT扫描的毛刺、磨玻璃影显示率低于常规剂量CT扫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9419、3.9813, P<0.05)。结论 16排螺旋CT常规剂量与低剂量胸部扫描在肺结核的临床诊断中均能取得满意的诊断效果,但相比而言低剂量扫描在控制辐射剂量方面效果更为确切,建议在临床上应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成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颅脑CT低剂量扫描的可行性。方法 5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使用Neuviz Bual双排螺旋CT机,初诊时行管电压120kV,管电流常规剂量260mAs。复查时使用120kV,低剂量组采用140mAs,100mAs,80mAs行全颅脑扫描,并对扫描的图像进行优良率、噪声值评价,比较图像质量。结果常规剂量与低剂量图像质量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80mAs低剂量扫描时噪声值为(5.62±0.56)HU,常规剂量噪声值为(3.12±0.26)HU,两种剂量噪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140mAs、100mAs、80mAs与常规剂量扫描序列辐射剂量比较剂量明显降低。低剂量(80mAs)组完成的患者CT图像仍可以满足诊断要求。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复查的患者进行低剂量扫描是可行的。即第1次颅脑CT扫描图像用常规剂量,患者复查可以酌情使用140mAs、100mAs、80mAs。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讨论低剂量CT扫描在胸部穿刺活检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局限性。方法回顾分析了2009年8月至2010年9月在16层CT引导下行胸部穿刺活检术患者共80例,其中常规剂量扫描A组(200mA,重建层厚2.0mm,螺距16mm/rot)和低剂量扫描B组(10mA,重建层厚2.0mm,螺距23mm/rot)的患者各40例,比较两组穿刺CT扫描剂量、图像质量和穿刺结果成功率以及并发症之间的关系。结果常规剂量扫描组CT吸收剂量加权指数CTDIw和平均剂量长度乘积DLP分别为(23.64±2.41)mGy和(172.37±17.63)mGy*cm,穿刺成功率为90%;低剂量扫描组CT吸收剂量加权指数CTDIw和平均剂量长度乘积DLP分别为(1.22±0.12)mGy和(8.56±0.88)mGy*cm,穿刺成功率为85%,两组的辐射剂量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而穿刺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1),图像质量分级均能满足穿刺活检的需要,均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低剂量CT扫描引导胸部穿刺活检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技术,可以大大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