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5 毫秒
1.
目的:比较SPECT与MRI检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脑缺血改变的灵敏度。方法:随机取临床明确的诊断为TIA的患者38例,分别作头部SPECT及MRI检查,比较两组诊断TIA后脑缺血改变的阳性率。结果:应用SPECT诊断TIA后脑缺血改变的阳性率为97.4%,应用MRI诊断的阳性率为10.5%,有明显差别(P0.01)。结论:SPECT在检查TIA后脑缺血改变的方面上优于MRI检查。  相似文献   

2.
游洪  姜淑娥  游栋 《吉林医学》2010,(26):4509-4510
目的:比较颅脑外伤术后患者实施早期、个体化、程序化的综合性康复治疗、护理与神经外科术后常规治疗、护理的效果。方法:将9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进行临床对照性研究。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护理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命体征平稳,24~72h后早期介入个体化、程序化的综合性康复治疗与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运动、认知综合功能的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杨申  李妹 《泰山医学院学报》2011,32(12):897-899
目的应用床旁连续脑电图(continuous electroencephalogram,CEEG)监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观察其脑电图表现模式,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连续脑电图表现和颅脑CT的关系,探讨连续脑电图监测对脑梗死急性期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我院神经内科监护室急诊收住的7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连续脑电图监护,入院前及入院后不同时期均行头部CT检查,结果与同时期脑电图作比较。结果 70例脑梗死患者发病6 h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有不同程度异常74.28%,高于CT确诊为脑梗死阳性率58.57%(P〈0.05);24 h后和72 h后EEG异常率与CT诊断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发病早期(6h)EEG诊断价值可能优于CT,为及时有效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颅脑外伤术后病人实施早期、个体化、程序化的综合性康复治疗、护理与神经外科术后常规治疗、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9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进行临床对照性研究,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外科的手术治疗及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急性期病人生命体征平稳24-72h后即给与心理康复及身体康复,对照组实施神经外科病人术后常规治疗护理.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命体征平稳24-72h后早期介入个体化、程序化的综合性康复治疗与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运动、认知综合功能的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进展性颅内血肿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是导致颅脑外伤患者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对于中、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尤其伤后首次CT检查伤后2h以内者,要在之后的6h内行CT复查,以便及时发现PHI,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本院2000年3月至2008年3月,收治外伤性进展性颅内血肿58例,现就其临床特点和诊治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伤后大脑后动脉脑梗塞的早期CT表现,以提高认识. 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2008年6月间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将所见27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大脑后动脉梗塞病例CT表现进行分析. 结果创伤性大脑后动脉梗塞病例27例,占同期颅脑外伤住院病人3877例的0.70%,占同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79例的2.76%.术前大脑后动脉梗塞者3 例,CT检查可见稍低密度改变,术后出现大脑后动脉梗塞的患者,CT检查可见明显的不同程度的低密度改变. 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大脑后动脉梗塞患者CT、MRI扫描早期即有特征性的影像学改变.指导临床早期积极地采取快速手术减压措施以减少其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脑梗塞发病 2 4h内的CT表现并通过再次阅片加强寻找低密度及脑梗塞其他早期CT征象 ,总结经验以提高早期脑梗塞CT诊断水平。方法 先查阅脑梗塞病历及CT报告 ,找出发病 2 4h内行首次CT检查者 ,记录其CT结果 ,然后复阅存档CT资料 ,比较两次阅片结果。结果 脑梗塞患者 2 4h内CT初、复阅阳性率分别为 64.5 %和 82 .7% ,正确诊断率为 5 5 .3%和 64.4 % ,定位诊断符合率为 85 .7%和77.3%。早期脑梗塞最常见的CT征象为低密度改变 ,其在脑梗塞 2 4h内的发生率初、复阅分别为 64.4 %和73.1% ,正确诊断率为 5 5 .7%和 5 4 .8%。复阅时发现其他早期脑梗塞征 4 6例次 ,定位诊断符合率 78.3%。结论 脑硬塞发病 2 4h内头部CT检查有 5 0 %以上的病人可获确诊 ,诊断主要依据脑实质低密度改变 ,早期征象包括动脉高密度征、占位征、豆状核或皮质结构模糊均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颅脑损伤后局部脑血流(rCBF)动态变化与临床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颅脑损伤病人60例,按照GCS评分标准分成轻型损伤组45例,中型损伤组8例和重型损伤组7例,20例健康员工为对照组,对入选颅脑损伤患者在伤后2 d内、1周及2周后进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与CT检查,并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入院初和伤后1、2周患者SPECT检测影像学异常阳性率高于CT检测(88.3%vs 46.7%,P<0.05),尤其轻型损伤组患者更为明显(84.4%vs28.9%,P<0.01),2周后头部CT显示出血及水肿大部分消退,而SPECT显示多数病人仍有脑血流灌注减低.结论 rCBF的变化反应了脑损伤的程度,SPECT检查所表现的颅脑损伤后rCBF的变化对判定病情及评估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蒋红梅  朱京慈 《重庆医学》2007,36(11):1048-1050
目的 研究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胃肠动力和血浆胃动素(MTL)和血管活性肠肽(VIP)的改变,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胃肠动力障碍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6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重型颅脑损伤组,每组分为伤后6、24、48、72h组,每组8只.每组测定胃排空、肠道传输速率及MTL和VIP含量.结果 大鼠重型颅脑损伤后6、24、48、72h胃排空和肠道传输速率显著减弱,血浆MTL含量显著升高,血浆VIP含量在伤后6h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48h显著下降,至伤后72h逐渐恢复.结论 大鼠重型颅脑损伤后在伤后6h已出现胃肠动力障碍,可持续72h以上,与血浆中MLT和VIP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10.
66例小儿颅脑CT扫描显示了不同疾病所致的CT改变。男42例,女24例,年龄在36天~14岁。CT扫描异常者43例,阳性率为65.2%,其中以脑肿瘤、继发性癫痫阳性率较高。结合临床资料讨论了脑肿瘤、颅内感染、颅脑外伤、癫痫等小儿常见疾病的CT诊断价值和临床诊断治疗的关系。本报告表明CT扫描是很有价值的筛选手段,为小儿脑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69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和CT对比观察,其中脑梗塞56例,起病48h内CT的检出率为40%,显著低于同期SPECT的检出率(87.5%)和起病48h后CT的检出率(88.9%)。9例脑出血两项检查全部阳性。起病48h后检查CT可明显提高脑梗塞的检出率。CT对脑梗塞和脑出血的定位和定性诊断优于SPECT。SPECT对短暂性脑缺血(TIA)的诊断优于CT。SPECT可发现CT未能显示的交叉性小脑联系障碍现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CT、MRI表现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5年2月的88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进行CT和MRI诊断,分别对12h,24h,72h内的患者进行CT、MRI检查,比较CT和MRI检查的检出率及影像学表现。结果随着时间的延长CT检查的患者脑组织水肿逐渐加重,梗死区域脑组织密度不断下降;MRI检查的病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呈明显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MRI的总检出率(97.7%)明显高于CT(75.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入院后患者12h,24h的的检出率(90.9%,100.0%)明显高于CT(45.5%,6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和MRI在72小时检出率均为100%,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MRI检查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检出率明显比CT高,可以准确的判定患者的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13.
张豫 《中外医疗》2014,(16):60-61
目的探讨分析螺旋CT在外伤性脑疝术后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该院收治的37例外伤性脑疝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术后CT检查在诊断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术后24 h复查检出脑梗死6例,24-48 h检出13例,3-6 d检出18例,大面积梗死21例,小灶性梗死16例;5例患者强化CT结果显示为大脑动脉或分支动脉狭窄、闭塞,后期复查出现梗死灶;预后良好率62.16%。结论豆状核轮廓模糊、脑动脉致密血管征、岛带及基底核消失征等CT征象是早期脑梗死的重要指标,临床重视CT影像早期改变,提高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脑缺血灶和脑梗死的CT及MRI相关图像的区别及关系,寻找能够有效协助诊断的影像检查方法,为临床医生提供最有价值的诊断资料.方法:选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174例初诊为脑缺血或者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及MRI检查,对其影像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T共显示病灶总数为131个,诊断115例脑梗死,71例有脑软化,59例未见明显异常;MRI共显示病灶数为305个,MRI诊断163例脑梗死,其中97例有脑软化,114例有脑缺血灶;11例未见明显异常.MRI对于脑梗死病灶的敏感率是CT的2.33倍,MRI检出率为93.6%,CT检出率为66.1%,经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RI检查不仅有助于早期诊断急性脑梗死,而且对颅内缺血灶有极高的诊断价值.缺血灶CT影像显示不佳,MRI可清楚显像;梗死灶CT、MRI均能成功显像,MRI能清楚显示早期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60例外伤性癫痫患者SPECT脑血流显像与CT、EEG、结果的对比分析,旨在评价SPECT局部脑血流显像(rCBF)在癫痫定位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60例外伤性癫痫患者于发作间期进行了^99Tc-ECD SPECT脑血流断层显像和EEG检查,其中同期对60例患者行CT,50例患者MRI扫描。结果 SPECT阳性检出率76.7%明显高于CT的41.7%和MRI的54%(P<0.01),三者间检查吻合率较好,EEG阳性率较高,但定位欠准确。结论 SPECT脑血流显像在对外伤性癫痫灶定位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不同时期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征、影像学检查、手术治疗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差异,探讨其临床诊疗新进展。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22年5月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936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两组:2010年6月至2016年5月为前期组(n=526)、2016年6月至2022年5月为后期组(n=410)。回顾性分析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异物种类、就诊时间、胸部X线片/CT扫描检出率、手术治疗率、胸部X线片/CT扫描诊断正确率、异物嵌顿部位、异物位置变化及术后并发症,比较两组指标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异物种类、就诊时间、胸部X线片/CT扫描检出率、手术治疗率、胸部X线片/CT扫描诊断正确率、异物位置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中异物嵌顿部位及术后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P=0.01)。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前期组比较,后期组异物嵌顿部位在左上支气管下降0.178倍、术后并发症中的肺炎下降0.423倍。结论 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是常见急危重症,及时就诊、正确诊断、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脑灌注成像与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疑似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05例,其中ABI异常组33例,ABI正常组72例。所有患者均行320排动态容积CT全脑灌注扫描,一站式完成颅脑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和CT灌注成像,获得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及延迟(delay)等灌注参数图,由2位高年资的医师共同评价脑灌注图像,计算ABI预测颅脑CT灌注异常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所有患者中有68例出现脑灌注异常,表现为MTT、TTP延长,CBV升高、正常或减低,CBF正常或减低。其中ABI异常组有25例脑灌注异常,ABI正常组有43例脑灌注异常,ABI异常组脑灌注阳性率(75.8%,25/33)高于ABI正常组(59.7%,4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且ABI异常组的相对MTT、相对TTP大于ABI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I预测颅脑CT灌注异常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8%、40.3%、36.8%、78.4%。结论 应用320排动态容积CT全脑灌注扫描可以早期、全面、准确评价脑血管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简便的ABI检查对脑灌注异常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二者联合应用,利于早期预防及治疗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05年3月~2009年12月我科收治的12例确诊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3.3%的患者以头痛为首发表现,其次为意识障碍和癫痫发作,所有患者均有脑脊液压力升高。头颅CT检查的阳性率较低,头颅MRI+MRV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CVST的阳性率,确诊后予抗凝、脱水降颅压及对症治疗,治愈8例,好转3例,死亡1例。结论:对首先持续而严重的头痛,且伴有意识障碍、癫痫的患者,应高度怀疑CVST,头颅MRI+MRV检查是诊断CVST的最佳办法,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乏氧组织显像剂99Tcm-4,9-二氮-2,3,10,10-四甲基十二烷-2,11-二酮肟(HL91)SPECT/CT脑显像检测高血压脑出血出血灶周围乏氧组织的应用价值。方法2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和6例正常人均进行99Tcm-HL91SPECT脑显像,所有研究对象同时进行同机CT扫描。结果22例患者中18例阳性,阳性率为77.78%。4例阴性者分别是3例出血量<15ml的小量脑出血和1例出血量为23.5ml,起病43d行乏氧检查者。对照组6例均为阴性。乏氧区位于出血区周围,少量出现在血肿内,乏氧体积大小与出血量有正相关关系。结论99Tcm-HL91SPECT显像可较好地显示高血压脑出血病病灶周围的乏氧组织,乏氧体积与出血量有密切关系,可应用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