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青年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月神经内科收治的60例青年脑梗死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照组为60例青年健康体检者,比较两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青年脑梗死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脑梗塞组和健康体检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别为(23.45±5.52)μmol/L、(11.75±4.74)μmol/L,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分别为43例(71.6%)、11例(18.3%)。脑梗死组男性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阳性率高于女性。男性32例,女性11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阳性率分别为92.4%、44.0%。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青年脑梗死独立的重要危险因子。对有脑血管病倾向的青年患者可常规检查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对预防和治疗脑梗塞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在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于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66例脑血管疾病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23例脑出血患者为脑出血组,43例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根据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的原理,测量3组受试者在空腹状态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对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脑出血组(19.03±3.79)μmol/L、脑梗死组(18.96±3.85)μmol/L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3.98±4.06)μmol/L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组与脑梗死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在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同型半胱氨酸与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卒中发生关系.方法 测定患脑梗死者88例和脑出血者86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脑梗死(脑血栓形成组与腔隙性梗死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脑出血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脑血栓形成组与腔隙性梗死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性比脑出血的危险性可能性会增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脑出血之间关系 .方法:选择脑出血患者98例,并选12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他们空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浓度.结果:脑出血组Hcy含量为(18.40±9.10) μmol/L,较对照组(13.92±4.13) μmo l/L高 ,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与脑出血密切相关 ,是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卒中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丽云 《吉林医学》2010,31(22):3743-3744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35例脑卒中患者(其中急性脑梗死95例,脑出血40例)和45例对照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脑卒中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急性脑梗塞患者近期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将151例初发急性脑梗塞患者根据其空腹高半胱氨酸(hcy)值分为非高同型半胱氨酸(NHhcy)组94例及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组57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BI指数评分,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追踪观察。结果 NHhcy组及Hhcy组在入院时、1个月、3个月NIHSS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研究结果没有证据表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近期神经功能恢复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王朝刚  尹明才 《中外医疗》2014,33(2):62-62,64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塞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76例进入实验组,及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76例进入对照组,分别测量两组的空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实验组空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塞相关,相对危险度OR为9.225(95%CI2.50—34.3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梗塞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高血压及其合并脑出血的关系。方法选择单纯高血压患者作为A组;单纯脑出血患者作为B组;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作为C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D组,测定他们空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浓度。结果A组、B组、C组血浆Hcy水平均较对照组D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组分别与A组、B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高血压及其合并脑出血患者中明显升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otal homocysteine,tHcy)水平变化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检测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糖尿病肾病组30例,单纯糖尿病组30例)及3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浆tHcy、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肾病组血浆tHcy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存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同型半胱氨酸在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对因胸痛而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91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支以上主要血管狭窄程度≥50%)和正常对照组。并对血管病变行Gensini积分。取空腹静脉血利用高效液相层析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分别比较冠心病组与正常对照组,冠状动脉单支、双支、三支血管病变与正常对照组之间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无差异。结果冠心病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46.4%vs10%,X2=12.1,P<0.01)。不论是单支、双支、还是三支血管病变,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三支血管病变组高于单支或双支病变组(P<0.05)。而单支、双支血管病变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随着Gensini积分的增加而升高。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检出率高。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逐步升高的趋势。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一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冠心病及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方法 对60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与72例单纯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进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测定.结果 冠心病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为20.34±5.27 umol·L-1,明显高于高血压组14.03±7.12 umol·L-1(P<0.01).结论 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方法:取空腹静脉血利用高效液相层析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利用高分辨率超声仪测定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动脉粥样硬化的定义为内膜中层厚度(IMT)≥1.3 mm,根据超声结果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IMT≥1.3 mm)和对照组(IMT<1.3 mm).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49.1%/9.8% X2=14.6 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相关(OR=2.011,P=0.033).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检出率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是预测颈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急性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天理  张茁 《北京医学》2005,27(3):129-131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tHcy)水平在急性脑梗死和脑出血者中的变化.方法192例急性卒中患者,平均发病时间36h,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结果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平均水平:116例脑梗死患者Hcy为(23.21±9.56)μmol/L和76例脑出血患者为tHcy(21.76±9.90)μmol/L)中,都高于正常值.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学分布:心源性栓塞22例(19.0%,Hcy 22.1μmol/L);动脉硬化性血栓形成56例(48.3%,Hcy 24.5μmol/L);腔隙性梗死33例(28.5%,Hcy 23.1μmol/L);原因不明5例(4.3%,Hcy 17.3μmol/L),各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在缺血性卒中的各个亚型和出血性卒中中均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00例脑出血患者为观察组,另外选取100例健康者为正常组,各组均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查,比较两组的化验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升高者92例,异常检出率为92%;观察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平均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于脑出血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慢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 ,了解血液透析 (聚砜膜F7透析器 )对慢性血液透析病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1 1例慢性血液透析患者 ,分别于透析前后 1 0min采取血样 ,另选 30例正常志愿者为对照组 ,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 ,肝素抗凝 ,于 30min内低温离心 7min(70 0g) ,分离血浆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 :①慢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透前为 (2 9.5 3± 1 3.5 9) μmol/L及透后为 (2 1 .30± 1 0 .81 ) μmol/L ,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1 3.5 4±4 .4 9) μmol/L(P <0 .0 1 ) ;②慢性血液透析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透析后较透析前明显降低 (P <0 .0 1 )。结论 :①慢性肾功能不全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平均水平高于正常人 ;②血液透析 (聚砜膜F7透析器 )可以降低慢性肾功能不全血液透析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 ,对同型半胱氨酸有清除作用 ,但不能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降至正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青年脑梗塞患者的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纤维蛋白(Fbg)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86例中青年脑梗塞患者和56例健康体检者血浆Hcy、hs-CRP及Fbg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中青年脑梗塞组的血浆Hcy、hs-CRP及Fbg水平水平较健康正常组明显上升(P0.01),阳性检出率也高于健康正常组。结论 Hcy、hs-CRP及Fbg在中青年脑梗塞患者明显上升,可作为预测中青年脑梗塞发生、发展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7.
陈戈  李丽丝 《吉林医学》2012,(34):7452-7453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血管性痴呆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选择血管性痴呆患者共100例,作为痴呆组,其中轻度痴呆36例,中度痴呆患者47例,重度痴呆患者17例。同时选择同期脑梗死非痴呆患者100例,作为梗死组,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上述三组对象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痴呆症患者进行认知评估,采用简易精神智能状态量表进行评分。结果:三组之间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不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痴呆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梗死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痴呆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别高于轻度痴呆患者中度痴呆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痴呆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轻度痴呆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是血管性痴呆可能是导致血管性痴呆的一个危险因素,随着痴呆程度升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也升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测有助于了解血管性痴呆严重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试验探究并分析脑梗塞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0例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塞患者作为试验组,选取本院健康体检者2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探究患者体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脑梗塞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组研究影响中,脑梗塞患者体内的ALT水平、AST水平、GGT水平和GLU水平均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梗塞患者的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健康者,脑梗塞患者体内的ALT水平、AST水平、GGT水平和GLU水平均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深静脉血栓病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 ,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深静脉血栓 (DVT )形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 (FPIA)测定 78例深静脉血栓病人和 95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结果 :空腹状态深静脉血栓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 (13 .1± 7.6) μmol L ,明显高于对照组 (10 .6± 4.2 ) μmol L(P <0 .0 5)。蛋氨酸负荷试验后深静脉血栓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 (41.6± 14 .8) μmol L ,显著高于对照组 (3 5.3± 13 .9) μmol L(P <0 .0 5)。轻中度升高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加了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性 (禁食后比数比OR =2 .995%CI 1.1~ 9.7;蛋氨酸负荷试验后比数比OR =3 .595%CI 1.3~ 10 .8)。结论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深静脉血栓形成密切相关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HHcy)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脑梗死和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月~2013年3月收治脑梗死患者84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至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84例作为对照组。2组均展开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测定并进行对比。结果:经测定,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整体水平分别为16.9±3.4μmol/L、10.0±1.9μmol/L,观察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观察组中,男性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女性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梗死患者中,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且男性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