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性,45岁,因浮肿3年余、腹泻2年、加重伴腹胀2个月于2011年9月收入本院。患者2008年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轻度可凹性水肿,晨轻暮重,伴下肢乏力,无发热、盗汗,无咳嗽咯痰、胸闷心悸、尿量减少、尿色异常及尿中泡沫增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nm23-H1和c-myc在肾上腺皮质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为临床早期诊断肾上腺皮质癌、判断肾上腺皮质癌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nm23-H1和c-myc在肾上腺皮质癌、肾上腺皮质腺瘤、瘤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nm23-H1在肾上腺皮质癌表达与肾上腺皮质腺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肾上腺皮质癌转移组表达程度与无转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myc在肾上腺皮质癌表达高于肾上腺皮质腺瘤和瘤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m23-H1、c-myc在肾上腺皮质癌中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nm23-H1可作为判别肾上腺皮质癌预后的检测指标。c-myc可能参与肾上腺皮质癌的发生、发展,检测c-myc对鉴别肾上腺皮质癌、肾上腺皮质腺瘤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47岁,因“双下肢水肿7年,间断腹泻2年余”于2010年4月18日入住本院消化科。患者自2003年起出现双足踝处可凹性水肿,逐渐累及双侧小腿,伴颜面及眼睑轻度水肿,休息后减轻;体力较前下降,无发热、气短、血压升高、腹胀、纳差、尿色及尿量改变,未就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 体积较大且无分泌性的肾上腺皮质腺瘤伴 囊性变的报道较为少见,在基层工作中,受机器及超声医生主观认识的限制,易发生误诊.现将该病例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29岁。主因间断性下肢水肿0.5年加重伴腹胀1个月于2006年9月5日入院。患者于2006年3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肢指凹性水肿,呈进行性加重,眼睑及面部无水肿,尿量无明显变化,无心悸、胸闷,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肾炎”经治疗(具体不详)后,下肢水肿消退,未再治疗。1个月前患者再次出现双下肢指凹性水肿,并出现腹胀,日渐加重,遂到北京某医院就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nm23-H 1和c-myc在肾上腺皮质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为临床早期诊断肾上腺皮质癌、判断肾上腺皮质癌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nm23-H 1和c-myc在肾上腺皮质癌、肾上腺皮质腺瘤、瘤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nm23-H 1在肾上腺皮质癌表达与肾上腺皮质腺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肾上腺皮质癌转移组表达程度与无转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myc在肾上腺皮质癌表达高于肾上腺皮质腺瘤和瘤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nm23-Hl、c-myc在肾上腺皮质癌中表达无相关性(P >0.05).结论:nm23-H1可作为判别肾上腺皮质癌预后的检测指标.c-myc可能参与肾上腺皮质癌的发生、发展,检测c-myc对鉴别肾上腺皮质癌、肾上腺皮质腺瘤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腺瘤特别是导致肾上腺生殖器综合征的皮质腺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30例肾上腺皮质腺瘤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显微镜下观察标本组织学形态、细胞异型程度及核分裂象,并随访部分病人生存情况。结果光镜下,28例肾上腺皮质腺瘤由占较大比例的胞浆透亮的细胞和少量的胞浆嗜酸性细胞构成,其中3例可见脂肪瘤样和髓脂肪瘤样化生,1例可见奇异核,但核分裂象罕见。随访10例病人均生存良好。伴肾上腺生殖器综合征的2例病人光镜下均出现了明显的核异型,伴奇异核细胞及多核瘤巨细胞出现,可见较多的核分裂象,甚至病理性核分裂象;随访此2例病人均未见复发。结论伴肾上腺生殖器综合征的肾上腺皮质腺瘤有较高程度的异质性,应重视其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病历摘要 患者女,19岁,因关节肿痛2个月、蝶形红斑7 d、发热1 d于2006年10月19日入院.患者于2006年8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多关节肿痛伴晨僵.并出现心悸,双下肢对称性可凹性水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肾上腺皮质不同性质及功能病变组织的端粒酶表达。方法利用放射自显影为基础的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方法,对29例肾上腺皮质腺瘤(8例皮质醇增多症,17例醛固酮增多症,4例无功能腺瘤)、5例肾上腺皮质增生(临床表现为皮质醇增多症)、2例肾上腺皮质癌、4例正常肾上腺皮质组织的端粒酶表达进行检测。结果29例肾上腺皮质腺瘤、5例肾上腺皮质增生组织和4例正常肾上腺皮质标本未见端粒酶表达,2例肾上腺皮质癌组织呈现明显端粒酶表达。结论肾上腺皮质腺瘤及增生组织端粒酶表达呈阴性;端粒酶可作为对肾上腺恶性病变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肿瘤标志。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48岁,因“腹胀、胸闷2周,加重伴呼吸困难1周”于2011年9月入院。患者2周前无诱因出现上腹饱胀及胸闷,伴食欲下降。无发热、呕吐,无咳嗽、胸痛。于当地医院行胃镜提示:萎缩性胃炎伴糜烂,幽门螺杆菌(HP)阴性;胸片未见异常。予奥关拉唑口服,症状仍持续加重,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夜间不能平卧,伴咳嗽、咯白色泡沫痰,偶有痰中带血丝,伴双下肢可凹性水肿,尿量减少。心脏彩色超声示:大量心包积液,少量腹水;CT示:双侧胸腔、心包大量积液,支气管炎伴左肺炎性改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肾上腺皮质腺瘤发生学,为临床治疗方式的改进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了39例肾上腺皮质腺瘤(20例醛固酮症,10例库欣综合征,9例无功能腺瘤),10例正常肾上腺皮质的3种神经内分泌指标:神经丝蛋白(NF)、神经特异性烯化酶(NSE)、突触胞蛋白(SYN)的阳性表达。结果 10例正常肾上腺皮质仅2例NSE在肾上腺皮质球状带有少量阳性表达。39例肾上腺皮质腺瘤NF阳性14例(35.89%)。NSE阳性26例(66.66%)。SYN阳性24例(61.53%)。以3种不同临床表现形式的肾上腺皮质腺瘤的神经内分泌指标阳性表达率差异无显性意义(P>0.05)。结论 肾上腺皮质腺瘤相对正常肾上腺皮质有神经内分泌分化;3种不同临床表现形式的肾上腺皮质腺瘤,其神经内分泌蛋白表达差异无显性变化。  相似文献   

12.
女,67岁。自己扪及左上腹无痛性包块一天,于1992年11月5日入院。无高血压史。查体:BP15.92/11.97kPa。腹平软,深吸气时左上腹可扪及直径10cm圆形肿块,无触痛,表面光滑,边界清楚。B超检查:左上腹肝、脾、肾间有7.4cm×6.8cm圆形肿块,边界清楚,包膜完整,内部回声欠均质。手术见:于胃、脾、胰、肾间有8cm×7cm圆形肿瘤,由腹膜后突向腹腔内。切开腹膜,分离切除有完整包膜的肿瘤。术中术后血压平稳,14天痊愈出院。病理报告:左肾上腺皮质腺瘤伴出血坏死及囊性变。肾上腺皮质腺瘤分为有内分泌作用的功能性肿瘤和无内分泌作用的非功能性肿瘤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37岁,因“发热、胸痛、双下肢水肿25d”于2009年12月8日入院。患者于25d前无诱因出现发热,最高39℃,伴畏寒、寒战。伴心前区及胸骨下段疼痛,持续性,与呼吸相关,无咳嗽、咯痰。于外院查X线胸片示“双肺下野片状模糊影,考虑肺炎”,予美洛西林抗感染治疗,无缓解。继之出现呼吸困难,夜间不能平卧,上2层楼即感气短.伴干咳,双下肢可凹性水肿,无尿量减少。18d前出现心悸,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首都医院1980~1981年经蝶窦显微外科治疗分泌性垂体腺瘤23例疗效,其中男、女各2及21例,年龄21~44(30)岁,病程1~15(6.2)年。临床病理诊断为催乳素(PRL)腺瘤、生长素(GH)腺瘤及促肾上腺皮质素(ACTH)腺瘤各12、8及3例。手术采用哈代  相似文献   

15.
<正>垂体腺瘤发生于垂体前叶组织,以良性瘤居多.约占颅内肿瘤的6~18%.根据分泌激素的特点可分为:1.功能型.包括生长激素腺瘤、催乳素腺瘤、促肾上腺皮质腺瘤、促甲状腺激素腺瘤、促性腺激素腺瘤.混合腺瘤等.2.无功能型.约占垂体腺瘤的20—35%.  相似文献   

16.
宋士超  徐丽  杨文增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5):120-120,125,F0003
目的探讨肾上腺黑色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例行腹腔镜双侧肾上腺肿物切除术的肾上腺黑色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血压平稳,无复发及其他不适,病理诊断为左侧肾上腺皮质腺瘤,右侧肾上腺黑色腺瘤。结论肾上腺黑色腺瘤是肾上腺皮质腺瘤的一种,在临床上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多为无功能腺瘤,有功能肾上腺皮质黑腺瘤在临床极少见,术前CT及MRI甚至PET检查很难明确,需术后病理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首都医院1963~1982年69例原发醛固酮增多症,其中53例为孤立性肾上腺皮质腺瘤,16例为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后者占本组23.2%。增生与腺瘤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均相似,年龄上腺癌以20~50岁居多(92.6%)而增生年龄分布较广(14~55岁);血、尿醛固酮值两组间由于例数较少故无显著差异;血醛固酮卧位值与立位值比较则可作为两组  相似文献   

18.
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腺瘤是一种极其罕见的肾上腺良性肿瘤,自1986年Kakimoto等[1]首次报道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腺瘤以来,国内外文献[2-5]报道不足200例。目前,对其诊断标准和生物学行为的判定仍未达成共识,大多为体检偶然发现。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共收治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腺瘤患者11例,作者对该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农民.53岁·因心累半年,于1989年11月来我院就诊.否认冶游史.体检:一般情况好,无明显呼吸困难,血压18.9/9.33kPa,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收缩早中期Ⅳ级喷射性杂音及叹气样舒张早中期杂音;无股动脉枪击音及毛细血管搏动;肝肋下4cm,质中、有压痛;肝颈回流征阳性,下肢无凹性水肿、心电图诊断为左室肥大伴劳损,X片发现左房及双室增大,以左室增大明显,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84岁,汉族,农民,以"反复咳、痰、喘6年,加重伴水肿1周"为主诉入院。入院查体:T36.8℃,P86min^-1,R21 min^-1,BP 120mmHg/80mmHg,神志清,精神差,颜面及四肢中度水肿,口唇发绀,颈静脉充盈。胸廓对称,三凹症阴性,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性啰音。心界无明显扩大,心音可,律齐,未闻及杂音。腹部未及异常。双下肢中度水肿。辅助检查示: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电轴右偏移,右心室肥厚,顺钟向转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