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约10%~25%的结直肠癌患者在确诊时伴有肝转移的发生(同时性),30%~50%的结直肠癌患者在获得根治术后发生肝转移(异时性) [1] ,将结肠癌和肝转移同时或分次切除是其治疗的主要手段.医院从2003年12月-2008年11月收治结肠癌肝转移患者21例,现将临床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以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11例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1例患者3、5年生存率分别为64.0%(71/111)和49.5%(55/111).有淋巴结转移者5年生存率(42.3%,30/71)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62.5%,25/40)(P=0.002),有脉管侵犯者5年生存率(39.7%,25/63)显著低于无脉管侵犯者(62.5%,30/48)(P=0.025).肝转移灶个数≤3个者5年生存率(53.2%,50/94)显著高于>3个者(29.4%,5/17)(P=0.021).肝转移灶局限于半肝者5年生存率(51.0%,53/104)显著高于左右肝者(28.6%,2/7)(P=0.001).结论 手术切除是惟一可能治愈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方法.原发灶无淋巴结转移、无脉管侵犯、肝转移灶不超过3个、转移范围局限于半肝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3.
正据了解,肝脏是结/直肠癌远处转移最常见的器官,肝转移也是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认为,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只有通过手术根治性切除才可能获得治愈。然而,70%~90%的患者在确诊肝转移时已经属于癌症晚期,失去根治性切除的机会。没有手术机会,是不是就等于无技可施呢?随着对肠癌生物学特性的认识、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循证医学证据的丰富以及临床医生操作技能的提升,肝转移瘤微创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位居全球恶性肿瘤第三位[1].肝脏是结直肠癌血行转移最主要的靶器官,首次确诊时已有15% ~ 25%的患者发生肝转移,20%~25%的患者在术后不同时间发生肝转移,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is,CRLM)是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1],也成为临床治疗的难点.然而,近年临床上通过建立多学科综合团队(MDT)的综合诊疗,实行手术切除联合全身、区域化疗或靶向治疗等方案,已使CRLM患者5年生存率由以往的30%~35%提高到45%~60%[2],明显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延长了生存期.本文以肝转移灶能否切除为依据,将CRLM分为可切除、潜在可切除、不可切除三类,综合国内外文献对CRLM最新治疗动态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选取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后,加入卡培他滨维持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采用抽签法对其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采用联合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联合化疗治疗之后停药14d,行维持治疗(卡培他滨),经2个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组间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远期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3.3%高于对照组26.7%,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访1年时,观察组生存率93.3%高于对照组70.0%,数据差异显著(P<0.05);随访2年时,观察组生存率83.3%高于对照组56.7%,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治疗时,在联合化疗后实施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可获得较为明显的临床疗效,远期生存率明显更高,可在临床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TE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T E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54例,化疗3-4周期后观察疗效.结果 临床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74.1%(40/54),临床获益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病情稳定)92.6%(50/54),病理完全缓解率7.4%(4/54).46(85.2%)例获根治性手术.中位随访时间40个月,总生存率为74.1%(40/54),无瘤生存率为55.6%(30/54).结论 TE新辅助化疗能降低局部晚期乳腺癌术前TNM分期,使部分患者重获根治性手术机会,有较高缓解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人晚期直肠癌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4年收治的65例晚期直肠癌的临床资料。结果均为DukesD期或肝转移病例。行Hartmann’s术式26例,单腔乙状结肠造口术14例,双腔乙状结肠造口16例,肝转移癌切除12例。其中直肠上动脉置管化疗19例,肝动脉置管化疗15例。行Hartmann’s术式者3年生存率为34%(9/26),肝动脉置管化疗组和直肠上动脉置管化疗组平均生存期为(20±3.17)月,未切除或未行肝动脉置管化疗的肝转移癌及非手术治疗组平均生存期(10±1.77)月。两组具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姑息性手术和乙状结肠造口术主要用于治疗晚期直肠癌。不能切除的原发灶或肝转移灶可选择肝动脉或直肠上动脉置管化疗。肝动脉置管化疗,新化疗药草酸铂、希罗达的使用,可以提高转移癌切除率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T)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51例GTT患者应用CMV方案(卡铂、氨甲蝶呤、长春新碱)及"双枪方案"(5-氟尿嘧啶、更生霉素)两种化疗方案的治疗效果及联合手术治疗的疗效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1例GTT患者,完全缓解率88.05%。其中,CMV方案完全缓解率87.78%(79/90),"双枪方案"完全缓解率83.82%(57/68),两组间完全缓解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耐药性的产生有显著性差异(P<0.05),化疗副反应中,口腔溃疡、腹泻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纯化疗完全缓解率86.08%(136/158),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完全缓解率91.40%(85/93)。结论:CMV化疗方案,效果肯定,不易产生耐药性,且化疗副反应轻,临床较易执行,可作为一种治疗选择。对于具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化疗后联合手术治疗,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9.
杨科 《中国卫生产业》2014,(24):105-106
目的探究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外科手术疗效和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收集自2007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行同时性手术的结直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患者共37例的临床及预后资料,另选取同期内行异时性手术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手术效果和术后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肝转移瘤直径、转移瘤数目、转移瘤分布、原发肿瘤部位等临床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性手术组1、3、5年累积生存率为78.4%、37.8%和10.8%;异时性手术组患者1、3、5年累积生存率为76.0%、36.0%和12.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行同期手术与分期手术术后生存率相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增加,对于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尽量考虑同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学工程》2017,(12):1689-1690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感染对不同部位结直肠癌肝转移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78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HBV感染对不同部位结直肠癌肝转移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HBV阳性患者和HBV阴性患者的结直肠癌肝转移发生率分别为17.9%(10/56)和25.6%(185/7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0)。在左半结直肠癌患者中,HBV阳性患者和阴性患者的结直肠癌肝转移发生率分别为9.1%(4/44)和25.9%(136/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在右半结直肠癌患者中,HBV阳性患者和阴性患者的结直肠癌肝转移发生率分别为50.0%(6/12)和24.7%(49/1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结论 HBV感染主要降低了左半结直肠癌患者肝转移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一维、二维CT和CT容积测量三种方法测量肝转移瘤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 22例肝转移的患者,在介入治疗前和术后3个月行螺旋CT扫描。在CT工作站分别按一维和二维测量横断层面的全部病灶。用容积测量技术去追踪测量每个病灶,将每个病灶的总和归类分为四组,即全效、部分有效、病变进展和病变稳定。结果 在22例肝转移介入治疗前后肿瘤直径和面积的测量结果是一致的。但容积测量8例与一维测量不符,6例与二维测量不符.4例一维和二维测量结果均为部分有效,而容积测量结果为病变稳定。2例一维和二维测量病变稳定者,容积测量则为部分有效。甚至有2例一维、二维测量为病变进展者,容积测量仍为病变稳定。结论 在肝转移瘤介入治疗前后,肿瘤容积测量结果在大多数病人与一维、二维测量结果不一致.因此,若要证实容积测量的优势,还需要大样本的临床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分离、鉴定结直肠癌有无肝转移患者血清中差异蛋白质,筛选诊断肝转移的血清蛋白标志物。方法:根据入组条件,收集结直肠癌无肝转移病例、有肝转移病例,在两组中随机抽取12例血清样本,同组血清等量混合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建立两组血清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用Image—MasterV5.0软件寻找两组差异蛋白质点,MALDI—TOF—MS对差异蛋白质进行鉴定,查询生物信息数据库对差异蛋白质进行初步分析。结果:两组比较差异在2倍以上蛋白质有8种,其中5个蛋白质表达上调,3个蛋白质表达下调;两组每个差异蛋白灰度体平均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数据库搜索鉴定出7种蛋白质,上调的5个蛋白质分别是Transferrin、Complement component C9、RN Adirected DNA polymerase(RNA指导的DNA合成酶)、Conserved hypothetical—protein(假定蛋白质)、SEC14L17 kDa protein;下调的2个蛋白质分别是Haptoglobin和Isoform 1 of Serumalbumin。结论:结直肠癌有无肝转移患者血清中的蛋白质表达谱有一定的差异性,这些差异蛋白质可能成为诊断肝转移的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