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病例报告患者女 ,3 0岁 ,教师 ,因发热半年余 ,腹胀 1个月于 2 0 0 0年 6月 9日入院。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热 ,T 3 8~ 3 9℃ ,伴头昏头痛 ,食欲减退 ,乏力 ,无腹痛、腹泻、呕吐 ,无咳嗽、胸痛、盗汗 ,无尿频、尿急、尿痛、皮疹、皮肤搔痒、巩膜黄染、尿黄及关节肿痛等症状 ,于当地县医院诊为“伤寒”“甲肝” ,先后予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氯霉素、清开灵、地塞米松等治疗 2 0余天。停用激素后体温回升 ,高热达40℃。 1个月前感乏力、腹胀、上腹不适 ,尿黄如茶色 ,轻度关节疼痛 ,反复出现皮下结节 ,为进一步诊治住入我院。患者平素体… 相似文献
2.
1 病历简介女 ,45岁。因反复发热、咳嗽 1年 ,于 1998年 9月 15日入院。 1997年 8月受凉后发热 ,体温波动于 37.5~ 39.0℃ ,伴咳嗽、咳白粘痰、盗汗 ,1周后来本院就医。X线胸片示左上肺斑片状阴影 ,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 ,血沉 130 mm / h,痰查找结核菌阴性 .按肺结核给予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口服及丁胺卡那霉素静滴 ,1个月后咳嗽渐减轻 ,但仍时有低热 .复查X线胸片示左上肺病灶大部吸收。继续抗结核治疗。 11月初者症状又加剧 ,X线胸片示双肺门影增宽 ,肺 CT示右侧中间支气管旁软组织块影 ,中间支气管腔狭窄 ,疑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转… 相似文献
3.
发热,全血细胞减少,肝脾肿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简介患者女,32岁,职业船民。干咳、头晕、乏力40d,高热1周于1997年5月22日入院。患者于40d前自服含铁补血剂后出现干咳、头晕和乏力,曾在当地医院查血常规、肝功能均在参考值范围内。经抗生素治疗,症状未见好转。1周前突然出现高热,予以“先锋... 相似文献
4.
1病历摘要
患者女,62岁,因持续腹痛、腹泻、血便、发热12 h于2010年3月26日6:30急诊入院。患者于12 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以中上腹明显,呈持续绞痛,疼痛与体位无关,呕吐1次,非喷射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腹泻4次,为少量稀便,起初为黄绿色,后为暗红色血便,无脓血及黏液,无里急后重。伴有发热,体温38℃~39℃,无盗汗、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在当地医院检查白细胞升高,拟诊"急性胃肠炎",给予抑酸、抗炎、解痉、保护胃黏膜等治疗,因症状不能缓解而转入我院。 相似文献
5.
1病历简介女,28岁。因发热8天,恶心、呕吐、尿少伴抽搐6天,昏迷3天,于1998年8月16日入院。既往无重要病史。8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左右,伴头痛。6天前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尿量减少,每日约400ml,体温38-39℃,并抽搐2次,每次持续3-5分钟,发作后意识清。在当地医院先后按上感、痛症、脑炎给青霉素、甘露醇、碳酸氢钠等药物治疗后仍有发热。3天前出现昏迷,二便失禁。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情况。入院查体:T38.7℃,P94/min,R24次/min,BP165/98mmHg(ImmHg=0.1333kPa);昏迷状态;双眼睑轻度水… 相似文献
6.
1 本病例特点1 1 早产儿 ,生后轻度窒息 5分钟 ,其母有自然流产史 ,未做产前检查 ,胎盘大 ,长形 ,约 70 0g ,胎膜不全。羊水混浊 ,有沉淀物。1 2 患儿生后即有发热 ,皮肤损害 ,皮损以手足干性脓疱及指套状脱皮为特点 ,口腔内、眼、鼻腔可见脓性分泌物 ,肝脾肿大 ,轻度黄疸。1 3 血常规白细胞增高 ,血红蛋白偏低。血气示呼吸性酸中毒。低血糖 ,GPT增高。胸片示肺内可见斑片状渗出影 ,长骨X线片示肱骨、股骨干骺端炎。2 应考虑到的疾病2 1 新生儿脓疱疮 本病是新生儿期化脓性皮肤感染 ,皮肤脓疱一般在生后 4~ 10天出现 ,皮肤皱褶处… 相似文献
7.
彩超诊断多囊肾伴有多囊肝、多囊脾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世芬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2,18(11):880-880
患者女,44岁.反复发作性腰痛15年,10年前始无诱因出现头晕、头痛,2年前于医大附院行左侧多囊肾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1病历摘要1.1一般资料女,12岁。主因发作性全身奇痒、发热、多汗12天,于1992年8月22回住我院皮肤科。患者于8月Ic日因上感,服用增效联磺片、感冒通,4天停药。8月13日出现全身皮肤奇痒,伴心悸。每次持续20~30min,间歇l~Zh。8月14日颈部发际处出现大片红斑,全县皮肤呈针刺、麻木样感觉。发热,体温波动在37.ZC~38.5C之间,多汗、食欲减退、人题困难。既往健康,无药物过敏史,无传染病接触史。1.2体检体温37.2C、脉搏98/min,呼吸21/min,BP16/11kPa(0.133=1mmH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急性痛苦面容,神志清楚。耳周… 相似文献
9.
1病历摘要患者,男,58岁,干部,住郊区。因发热5日,皮下出血2日于1999年8月16日入院。患者5日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发热,体温38℃至39℃,无寒战,无头痛、眼眶后痛、腰痛,在当地医院拟诊“感冒”,予“青霉素、阿昔洛韦、地塞米松”等治疗,3日前热退,继续治疗。2日前出现全身散在皮下出血,查“部分凝血活酶时间80s,凝血酶原时间40s,血小板80×109/L”,无血尿、尿痛等,尿量无明显减少。予“静脉滴注血小板、血浆等”,但症状无改善,复查血小板80×109/L,遂入我院求治。起病以来,精神… 相似文献
10.
11.
12.
1 病历摘要患者女 ,3 4岁 ,农民。近 7个月来反复发热、乏力、贫血、脾肿大 ,当地乡医院疑诊“白血病”于 1 993年5月 2 0日转入我院。患者于 7个月前开始发热 ,体温在 3 7 5~ 3 9℃ ,使用抗感染、退热药物后体温下降 ,停药后体温上升 ,伴头昏、乏力、劳动后心悸。无盗汗 ,无黑便 ,月经周期正常 ,经量略少。当地乡医院多次查血红蛋白为 60~ 80g/L。入院时查体 :体温 3 7 5℃ ,神志清楚 ,贫血貌 ,胸骨无压痛 ,两肺听诊无异常 ,心率 96次 /分 ,律齐 ,胸骨左缘 2~ 3肋间可闻及机器样连续性杂音。心尖区未闻及杂音 ,肝肋下未触及 ,脾肋下4… 相似文献
13.
14.
肝、脾肿大是发热性疾病较常见的阳性体征.作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一部分,脾肿大常与肝和淋巴结肿大合并存在.发热伴肝、脾肿大往往提示病因是一种系统性疾病(见表1),而非局部因素所致.肝、脾肿大的病因大体可分为系统性感染和非感染性系统性疾病两大类. 相似文献
15.
病例摘要 患者女,53岁。因中上腹阵痛伴间断呕吐1月余,于1998年10月9日入院。入院前五月余曾进食“大枣”,其后出现阵发性中上腹胀痛,间断呕吐胃内容物和苦水,吐后腹痛缓解。服“氟哌酸”、“胃舒平”等,症状仍不断出现。近日来乏力易倦、食欲减退、消瘦明显。入院前1周中上腹痛加重,呕吐增多,大便搪稀,便次增多。本次发病后无黄疸、发热、暖气、烧心、呕血、便血等症状。患者既往体健,曾有“胃炎”史,无肝炎和结核病史。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 体检:体温36.8℃,血压110/70mmHg。神志清楚,巩膜无黄染… 相似文献
16.
病历摘要
患者男,13岁,主因"发烧、腹痛10余天"于2007年8月入住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既往史:患者于2004年5月因腹部膨隆半年入院检查,肝脾大,WBC 148.9×109/L,PLT 1135×109/L.外周血涂片原始粒细胞、幼稚粒细胞稍多,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多见. 相似文献
17.
郝凤成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7,10(3):294-295
肝外伤术后并发症较多,其并发症往往以早期发热为先兆。预防肝外伤术后发热及其对发热原因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我院自1995年8月至2005年8月共收治肝外伤75例,其中术后48h内死亡4例,存活的71例患者中发热超过7d者35例(46.70%)。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18岁。因厌食、纳差、呕吐、乏力、咳嗽、消瘦5kg,1个月而来科就诊。询问病史,既往身体健康,近来感胃胀,无发热。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慢性病容。心脏、肺部检查无异常。腹部触诊肝肋下可及1.5cm,脾肋下1cm,腹部无压痛。实验室检查:红细胞5.0×1212/L,白细胞:5.0×109/L,总胆红素21.4umol/L,球蛋白37.7g/L,白蛋白54.1g/L,ALT 177U/L,AST 128U/L;乙肝血清标志物:HBsAb(+)。丙肝抗体HCV(-),戊肝抗体HEVIgM(-)。门诊诊断:肝炎?(甲型?庚型?)。 相似文献
19.
结缔组织病曾称胶原性疾病 ,系结缔组织广泛性、炎性变和纤维蛋白样物质沉积所致。与发热相关的小儿常见的结缔组织病有风湿热、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川崎病 ;少见的有血清病、幼年型皮肌炎、渗出性多形红斑、结节性多动脉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结节性脂膜炎、干燥综合征等。现述如下 :1 风湿热发热一般都不太高 ,且热型不规则 ,少数可见短期高热 ,多为长期持续性低热 ,持续约 3~ 4周 ,临床上以心脏炎 (心肌炎、心内膜炎、心包炎 ) ,多发性关节炎、舞蹈症、环形红斑、皮下结节为其特征 ,目前仍沿用修改的Jones风湿热… 相似文献
20.
肝豆状核变性脾切除术后病人发热规律的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脾切除术后病人体温升高的规律并分析其原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64例肝豆状核变性脾切除术后病人的2周体温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组63例(98.44%)有不同程度发热,50例术后12h体温开始升高,占79.37%;术后3天体温≥38.5℃29例,占46.03%;发热超过1周32例,占50.79%。结论肝豆状核变性脾切除术后应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分析引起发热的原因及相关因素并采取有效降温措施,实施护理干预,可降低发热的程度与缩短持续时间,减少发热给机体带来的损害,减轻病人及家属心理负担,取得配合以达到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