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选择性环氧化酶2 (COX-2)抑制剂塞莱昔布对急性白血病(AL)原代细胞增殖、凋亡及促血管新生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收集30例初诊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标本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加入浓度为20、40、60、80、100、120 μmol/L的塞莱昔布培养24、48、72 h后,采用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测定80μmol/L塞莱昔布作用48 h前后促血管新生因子(VEGF、b-FGF、TGF-β) mRNA的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塞莱昔布作用后,细胞增殖均受到明显抑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同一时点不同浓度和同一浓度不同时点的塞莱昔布对AL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的凋亡率(3.98±0.6)%相比,40、60、80 μmol/L塞莱昔布作用24h后凋亡率明显增高,分别为(8.1±0.9)%、(10.97±1.4)%、(19.78±2.3)%,呈剂量依赖性(P<0.01),VEGF、b-FGF和TGF-β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 塞莱昔布能有效抑制AL原代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可能与下调促血管新生因子表达以抑制血管新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塞来昔布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迁移能力及其对MMP-9 mRNA和VEGF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胃癌SGC-7901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及塞来昔布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加入塞来昔布25、50、100μmol/L),处理SGC-7901细胞24 h后,应用损伤修复实验观察塞来昔布对SGC-7901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RT-PCR法检测塞来昔布对SGC-7901细胞MMP-9 mRNA和VEGF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SGC-7901细胞的迁移距离随塞来昔布浓度的增加而减少,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2.33±0.75、245.51±0.58 vs 713.23±0.44,P<0.05)。RT-PCR法检测结果显示,随着塞来昔布处理浓度的增高,胃癌细胞MMP-9 mRNA和VEGF mRNA的表达均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塞来昔布可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迁移,其抗肿瘤机制可能与抑制COX-2下游的MMP-9和VEG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莪术提取物对肝癌细胞系HepG2的抗癌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目的制备莪术提取物莪术油(zedoary turmericoil)和莪术醇(curcumol)的脂质体,并研究其对肝癌细胞系HepG2的作用及机制,为临床上利用莪术提取物治疗肝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机械分散和超声乳化法制备莪术醇脂质体和莪术油脂质体。通过MTT法观察莪术醇和莪术油对HepG2细胞生长的影响;用Hoechst33258/PI双染色、激光共聚焦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采用RT-PCR法测定HepG2细胞中COX-2 mRNA和VEGF mRNA表达情况。结果莪术醇脂质体和莪术油脂质体的包封率分别为86.2%和74.5%。MTT测定结果显示,莪术醇和莪术油都可抑制HepG2细胞增殖。同时,莪术醇和莪术油都能明显引起HepG2细胞凋亡。与对照组相比,莪术醇81mg·L-1剂量组的VEGF mRNA表达量明显减少,莪术醇27、81mg·L-1剂量组的COX-2 mRNA的表达量明显减少。结论莪术提取物能明显抑制体外培养的HepG2细胞生长,并可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HepG2细胞COX-2和VEGF基因表达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戊地昔布对裸鼠食管癌移植瘤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戊地昔布对裸鼠食管癌移植瘤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食管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给予戊地昔布4 wk。剥离瘤结节,计算瘤体体积和肿瘤生长抑制率;FCM法检测移植瘤中的细胞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和FCM法检测COX-2、c-jun和c-fos蛋白的表达变化;RT-PCR检测移植瘤中COX-2 mRNA表达变化。结果①用戊地昔布的裸鼠组,裸鼠体重明显增加,且随用药时间延长,其体重也随之增加。②戊地昔布可明显降低肿瘤重量,肿瘤生长抑制率为45.80%。③戊地昔布可增加肿瘤细胞的凋亡率。④戊地昔布可下调COX-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同时凋亡基因c-jun和c-fos蛋白表达升高。⑤肿瘤组织的凋亡率与COX-2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726,P=0.008),与c-jum、c-fos蛋白表达呈正相关。⑥给予戊地昔布后,裸鼠胃肠上皮细胞形态没有明显异常。结论戊地昔布能够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和诱导凋亡,其机制部分与抑制COX-2表达及上调凋亡基因c-jun,c-fos有关。  相似文献   

5.
罗格列酮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肾病组(DN组,6只)和罗格列酮组(R组,8只),以正常大鼠(N组,6只)作对照.干预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尿蛋白、血糖、血脂、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变化;用免疫组化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肾脏环氧化酶-2(COX-2)、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的表达.结果 DN组尿蛋白、BUN、SCr、肾脏COX-2蛋白及mRNA水平均较N组明显升高,PPARγ蛋白表达下调;而R组大鼠上述各项检测指标明显逆转;24-h尿蛋白定量分别与COX-2蛋白及mRN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DN组血糖、血脂均显著高于N组,罗格列酮治疗后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 罗格列酮可能通过PPAR途径下调DN大鼠肾脏COX-2表达,发挥不依赖糖脂代谢的直接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艾瑞昔布联合5-氟尿嘧啶(5-Fu)对结肠癌HT-29细胞裸鼠移植瘤侵袭和转移的影响以及与环氧化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关系。方法 40只裸鼠构建人结肠癌HT-29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对照组(0.9%NaCl);艾瑞昔布组[100 mg/(kg·d)];5-Fu组(20 mg/kg);联合用药组[艾瑞昔布100 mg/(kg·d),5-FU 20 mg/kg],艾瑞昔布ig给药,1次/d,5-Fu ip给药,每3天1次,连续给药14 d。实验结束时测量各组裸鼠瘤体大小,并计算抑瘤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COX-2、VEGF-C、MMP-9血清浓度,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COX-2、VEGF-C、MMP-9的m 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瘤体微血管密度(MVD),Westernblotting法检测COX-2、VEGF-C、MMP-9蛋白表达。结果艾瑞昔布组、5-Fu组、联合用药组与对照组比较,抑瘤效果显著,其中以联合用药组抑瘤效果最佳(P<0.05)。艾瑞昔布组、5-Fu组、联合用药组较对照组裸鼠血清COX-2、VEGF-C、MMP-9浓度、瘤体COX-2、VEGF-C、MMP-9的m RNA和其蛋白表达、瘤体MVD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以联合用药组降低最显著(P<0.05)。结论艾瑞昔布联合5-Fu可协同抑制结肠癌裸鼠移植瘤侵袭和转移,增强5-Fu的抗肿瘤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COX-2、VEGF-C、MMP-9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舌鳞状细胞癌患者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C 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B淋巴细胞瘤-2(Bcl-2)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手术切除的40例舌鳞状细胞癌标本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40例正常舌黏膜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COX-2、VEGF、MMP-9和Bcl-2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舌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以及4种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COX-2、VEGF、MMP-9和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1).COX-2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织(P<0.05);VEGF、MMP-9与Bcl-2在有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分期Ⅲ+Ⅳ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分期Ⅰ+Ⅱ期的组织(P<0.05).COX-2、VEGF、MMP-9、Bcl-2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P <0.05,P<0.01).结论 COX-2、VEGF、MMP-9和Bcl-2蛋白参与舌鳞状细胞癌的生长、转移与侵袭,且四者间可能存在相互协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龟板、黄芪、丹参、党参在体外对K562细胞Gγ-珠蛋白mRNA表达的上调作用。方法以K562细胞为体外模型,应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研究药物诱导后Gγ-珠蛋白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龟板、黄芪、丹参、党参作用K562细胞5 d后,Gγ-珠蛋白mRNA的表达增加(最高达3.7倍)。与丁酸钠组比较,黄芪组诱导K562细胞Gγ-珠蛋白基因mRNA的表达可持续3~5 d,而丁酸钠组仅1 d。结论龟板、黄芪、丹参、党参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γ蛋白基因诱导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体外丝裂霉素(MMC)联合塞来昔布对浅表性膀胱癌T24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浅表性膀胱癌T24细胞,分为MMC[0(对照组)、2、5、10、25、50μmol/L]组及其与塞来昔布(50μmol/L)混合组,每个浓度5个复孔,采用MTT法检测作用24h后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采用免疫组化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对照组、MMC(50μmol/L)组和混合[塞来昔布+MMC(50μmol/L)]组作用48h细胞中Bcl-2蛋白、作用24h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及作用96h内VEGF蛋白浓度。结果:MMC能明显抑制细胞增殖(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塞来昔布能明显增强MMC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P<0.05);与对照组比较,MMC组和塞来昔布+MMC组细胞中Bcl-2蛋白、VEGF 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且后2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塞来昔布+MMC组细胞中VEGF蛋白浓度随作用时间延长明显降低(P<0.01)。结论:塞来昔布可协同增强MMC抑制T24细胞增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Bcl-2、VEGFmRNA表达水平和抑制细胞分泌VEGF蛋白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李骊华  雷寒 《中国药房》2008,19(16):1216-1219
目的:观察环氧合酶-2(COX-2)在兔主动脉粥样硬化(AS)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OX-2与AS的关系及其抑制剂塞来昔布抗AS的作用。方法:取新西兰兔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胆固醇组(HC)和塞来昔布组(20mg·kg·d-1)。喂养14周后测兔主动脉AS斑块面积及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值,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组化、蛋白印记法检测COX-2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HC组比较,塞来昔布AS斑块面积、内膜/中膜厚度值、COX-2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COX-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蛋白印记)强弱与AS斑块面积显著正相关(r=0·98、0·97、0·96,P均<0·01)。结论:COX-2在AS斑块中表达增强,且与AS的严重程度相关,提示COX-2可作为AS治疗的新靶点,塞来昔布可抑制其表达从而发挥抗AS作用。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探讨脂多糖(LPS)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时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肺组织的核因子-κB(NF-κB)p65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治疗组和塞来昔布组,每组15只。LPS组尾静脉注射LPS(5mg/kg)复制急性肺损伤模型;治疗组注射LPS复制急性肺损伤模型后30min用塞来昔布灌胃(20mg/kg);塞来昔布组不造模,于相同时间点用相同剂量塞来昔布灌胃;对照组不造模、不给药,给等量的生理盐水;各组均于3h后放血处死动物。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分别检测肺组织COX-2、NF-κB p65、iNOS蛋白及NF-κB p65、iNOS mRNA的表达。结果LPS组与对照组相比COX-2、NF-κB p65和iNOS蛋白及NF-κB p65、iNOS 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NF-κB p65、iNOS mRNA和蛋白表达较LPS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急性肺损伤大鼠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配体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浓度和外周血单核细胞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糖尿病组和罗格列酮组,每组10只。糖尿病组和罗格列酮组腹腔注射链脲霉素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后,罗格列酮组以罗格列酮灌胃,5mg·kg^-1·d^-1,共28d,对照组和糖尿病组以等量0.9%氯化钠溶液灌胃,比较治疗前、后的血清MMP-9浓度的变化,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RT-PCR检测MMP-9mRNA的变化。结果:处理28d后血清MMP-9浓度明显降低(P〈0.01),外周血单核细胞MMP-9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结论:罗格列酮可以降低糖尿病大鼠血清MMP-9及外周血单核细胞MMP-9mRNA袁达.提示冀可能通过抑制MMP-9表达稳定动脉粥样锺化斑块.  相似文献   

13.
杨波  王孟孟  孙林  钟柯  李洁  杨洪涛 《天津医药》2021,49(7):699-705
目的 探讨扶肾方对尿毒症腹膜透析大鼠的腹膜超滤功能及腹膜组织Notch1、delta-样配体4(Dll4)、Notch胞内域(NICD)、Hes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扶肾方低剂量组(模型+扶肾方324 g/L灌胃)、扶肾方高剂量组(模型+扶肾方648 g/L灌胃)和塞来昔布组(模型+塞来昔布1.8 g/L灌胃),每组10只。规律腹腔注射腹膜透析液4周,行腹膜平衡实验计算超滤量后处死大鼠,取腹膜组织,HE染色观察腹膜形态学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蛋白印迹法检测Notch1、Dll4、NICD、Hes1、VEGF、VEGFR-2的mRNA和蛋白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p-VEGFR-2的蛋白水平。结果 模型组、扶肾方低剂量组、扶肾方高剂量组及塞来昔布组大鼠腹膜超滤量明显低于正常组,扶肾方高剂量组与塞来昔布组超滤量高于模型组和扶肾方低剂量组,塞来昔布组超滤量低于扶肾方高剂量组(P<0.05)。腹膜HE染色显示,扶肾方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大鼠腹膜新生血管较模型组明显减少。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腹膜组织Notch1、Dll4、NICD、Hes1 mRNA及蛋白表达均下调,VEGFR-2、VEGF mRNA及VEGFR-2、p-VEGFR-2、VEGF蛋白表达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扶肾方低剂量组NICD、Hes1 mRNA及Notch1、Dll4、NICD、Hes1蛋白表达上调,VEGFR-2、VEGF mRNA及VEGFR-2、p-VEGFR-2、VEGF蛋白表达下调(P<0.05);扶肾方高剂量组Notch1、Dll4、NICD、Hes1 mRNA及Dll4、Hes1蛋白表达上调,VEGFR-2、VEGF mRNA及VEGFR-2、p-VEGFR-2、VEGF蛋白表达下调(P<0.05);塞来昔布组Notch1 mRNA及Notch1、Dll4蛋白表达上调,VEGFR-2、VEGF mRNA及p-VEGFR-2、VEGFR-2、VEGF蛋白表达下调(P<0.05)。结论 扶肾方可改善腹膜超滤功能,该作用可能与上调腹膜组织Notch1、Dll4、NICD、Hes1 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VEGFR-2、VEGF mRNA及VEGFR-2、p-VEGFR-2、VEGF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实验性结肠癌的化学预防作用及其与环氧化酶-2(COX-2)表达的关系。方法:以二甲肼(1-2 dimethylhydrazine,DMH)40mg/kg皮下注射+1%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水溶液饮用诱导形成大鼠结肠癌模型,观察罗格列酮(0.75mg.kg-1.d-1,1周5d)和美洛昔康(1.35mg.kg-1.d-1,1周5d)灌服、连续16周对大鼠体重、异常隐窝灶(ACF)和结肠癌发生率的影响。采用四甲基谷氮蓝法(MTT)研究罗格列酮和美洛昔康抑制培养的人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的量-效和时-效关系;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罗格列酮组细胞COX-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罗格列酮明显改善DMH+DSS诱癌过程中大鼠的恶液质状态并阻遏体重减轻,显著减少实验第10周大鼠结肠ACF数和明显降低结肠癌的发生率;其作用与美洛昔康组相似。罗格列酮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明显抑制Lovo细胞增殖,其作用6h、12h和24h的IC50均显著小于美洛昔康。罗格列酮呈浓度依赖性降低Lo-vo细胞中COX-2蛋白表达。结论:罗格列酮能抑制DMH和DSS联合使用诱导大鼠早期ACF的形成和结肠癌发生,其作用途径可能与抑制COX-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复方竹叶石膏颗粒对家兔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环氧化酶-2(COX-2)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0只雄性家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复方竹叶石膏颗粒组、康复新液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余3组均给予6 mV-X射线对家兔食管单次照射32 Gy.给药组于照射前1周给药至照射结束后7d,4组均于照射后第7天留取家兔全长食管,检测COX-2与MMP-2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单纯照射组中COX-2与MMP-2 mRNA与蛋白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复方竹叶石膏颗粒组和康复新液组均低于单纯照射组,且复方竹叶石膏颗粒组低于康复新液组(P<0.05).结论 复方竹叶石膏颗粒能降低COX-2与MMP-2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从而发挥对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重型颅脑创伤大鼠脑组织中COX-2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及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成年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脑创伤组、塞来昔布治疗组、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2只.建立大鼠重型闭合性颅脑创伤模型,各组均在相应的时间点处死取材,应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COX-2及Caspase-3蛋白表达.再取24只大鼠随机分为脑创伤组、塞来昔布治疗组、假手术组及正常对照组,进行水迷宫测试.结果:脑创伤组COX-2及Caspase-3的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塞来昔布治疗组的COX-2及Caspase-3水平低于脑创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创伤组大鼠脑创伤后7~10d搜索平台所需的时间均大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塞来昔布对大鼠重型颅脑创伤有脑保护作用,其可降低COX-2、Caspase-3的表达,抑制脑损伤后的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能够改善脑创伤后的学习记忆障碍.  相似文献   

17.
蒋莉  蒋艳 《肿瘤药学》2011,(3):216-219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抑制剂(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于A549肺癌细胞增殖及其小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加不同浓度塞来昔布与A549肺癌细胞共培养,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A549细胞移植入BALB/c裸小鼠皮下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隔日腹腔注射塞来昔布30mg.kg^-1,对照组隔日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24d后处死移植瘤小鼠,计算抑瘤率,RT-PCR检测移植瘤组织中COX一2和VEGFmRNA表达水平,同时酶联免疫检测小鼠血清中MMP-9浓度,免疫组化检测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塞来昔布在体外对细胞株A549的生长抑制作用呈剂量、时间依赖性,且经塞来昔布作用后,A549细胞G0/G1期比例增加,S、G2/M期比例下降。在体实验显示,塞来昔布具有明显的抑制A549肺癌移植瘤增殖的作用,同时能抑制移植瘤组织中COX-2、VEGF表达,降低血清MMP-9浓度,减少移植瘤中微血管密度(P〈0.05)。结论塞来昔布在体内外均可显著抑制A549肺癌细胞的增殖,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降低癌细胞侵袭能力是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8.
张涛 《天津医药》2012,40(6):590-593
目的 在分子生物学水平进一步研究颅脑创伤后炎症反应变化,探讨选择性环氧合酶(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大鼠重型颅脑创伤后学习记忆功能及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Marmarou 的方法建立大鼠重型闭合性颅脑创伤模型, 将成年Wistar 大鼠48 只随机分为脑创伤组、塞来昔布治疗组、假手术组、正常对照组,各组均在相应的时间点处死取材,应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COX-2及Caspase- 3蛋白表达。再取 24 只大鼠随机分为脑创伤组、塞来昔布治疗组、假手术组及正常对照组,进行水迷宫测试。结果 脑创伤后大鼠脑内COX-2及Caspase- 3蛋白表达增加,塞来昔布治疗组COX-2 及Caspase- 3蛋白表达高峰明显下调,与脑创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第9、10天水迷宫测试的潜伏期明显缩短,与脑创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OX-2 抑制剂塞来昔布对大鼠重型颅脑创伤有脑保护作用,降低COX-2、caspase-3的表达,抑制脑损伤后的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能够改善其伤后学习记忆障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白血病细胞株HL-60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天然抑制剂-2(TIMP-2)的表达及细胞因子干扰素(IFN-γ)对MMP-2和TIMP-2转录水平的调节。方法分别在HL-60细胞生长的不同时期(1~5d)收集细胞,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白血病细胞株HL-60中MMP-2和TIMP-2 mRNA的表达水平;以不同浓度的IFN-γ作用于HL-60细胞,24、48h后RT-PCR检测MMP-2和TIMP-2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细胞接种后24h MMP-2的mRNA水平最高。IFN-γ各个浓度组对MMP-2 mRNA表达均有抑制作用(P<0.05),且随着作用浓度的增高mRNA表达减少;能够增强TIMP-2mRNA表达(P<0.05)。结论明确了白血病细胞株HL-60株在转录水平表达MMP-2和TIMP-2;IFN-γ对MMP-2 mRNA水平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TIMP-1mRNA水平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配体罗格列酮(RSG)对肺腺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调节作用,旨在进一步揭示PPARγ抑制肺腺癌血管生成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给予不同浓度RSG作用24 h后,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VEGF蛋白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PARγ、VEGF mRNA的表达。结果RT-PCR及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A549细胞存在PPARγmRNA和蛋白的表达。RSG呈浓度依赖方式上调PPARγ的表达;1.25μmol.L-1RSG处理组VEGF mRNA表达明显下调,10μmol.L-1RSG下调作用最强,≥20μmol.L-1RSG下调作用减弱,100μmol.L-1RSG对VEGF mRNA表达下调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PARγ阻断剂GW 9662明显减弱了RSG下调VEGF的作用(P<0.01或P<0.05,n=6)。结论PPARγ的活化可抑制肺腺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部分PPARγ途径下调VEGF的表达而实现的。提示PPARγ可能是肺腺癌血管生成治疗的1个新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