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MSCs-Exo)对高糖致腹膜间皮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MET-5A细胞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不予处理)、高糖组(高糖处理)、共培养组(高糖和MSCs-Exo共培养),通过CCK-8法选用效果最明显的高糖浓度和MSCs-Exo浓度,各组分别处理24 h后收集细胞和上清液。CCK-8法测定各组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qRT-PCR检测细胞因子IL-6、TNF-α的表达,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L-6的水平。结果高糖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细胞凋亡率、IL-6和TNF-α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与高糖组相比,共培养组细胞增殖能力提高(P<0.001),细胞凋亡率、IL-6和TNF-α的表达则明显下调(P<0.05)。结论 高糖对腹膜间皮细胞有明显的促凋亡和促炎作用,MSCs-Exo可以促进腹膜间皮细胞的增殖,抑制高糖刺激下细胞凋亡的发生和炎症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过程中地塞米松对腹膜表面层、间皮细胞形态和腹膜功能的影响.方法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第1组大鼠不接受任何注射即行腹膜动力学实验;第2组以4.25%的高糖透析液透析;第3组(地米1组)腹腔内注射4.25%的透析液并加入地塞米松(剂量为0.1 mg/kg),每天1次,连续7d;第4组(地米2组)腹腔内连续注射透析液2周,第1周为普通4.25%透析液,第2周始用上述剂量地塞米松的透析液继续透析1周.以上各组在停止透析48 h后行腹膜动力学实验.然后取前腹壁组织行光镜及电镜检查.结果腹腔注射4.25%的透析液7 d后,腹膜功能呈高通透性,腹膜表面层明显变薄及疏松,腹膜组织呈明显慢性纤维化改变.使用了加入地塞米松透析液的两组动物其腹膜表面层、间皮细胞形态和腹膜功能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腹腔注射地塞米松对腹膜表面层、间皮细胞形态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明显改善大鼠高通透腹膜的转运功能.  相似文献   

3.
复方丹参缓释系统植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复方丹参缓释系统局部植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机理。[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0只,制作股骨头坏死模型后,分为CPC组、CPC/丹参缓释系统组及对照组。于治疗后1、2、3和4周取标本,行HE染色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免疫组化染色,记录空骨陷窝率、VEGF阳性血管率、VEGF阳性成骨细胞率、VEGF阳性软骨细胞率。[结果]CPC/丹参缓释组空骨陷窝率较对照组及单纯CPC组明显降低,VEGF阳性血管率、VEGF阳性成骨细胞率、VEGF阳性软骨细胞率较其他2组明显增加(P<0.01,P<0.05)。[结论]CPC丹参缓释系统通过中药的局部缓释,可促进VEGF等细胞因子的分泌刺激血管内皮的增殖、分化,促进血管的生长和修复,从而改善、重建股骨头局部微循环,促进骨坏死修复。  相似文献   

4.
多种生长因子及DMEM培养液对植入脂肪成活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郑丹宁  雷华  李青峰 《中国美容医学》2005,14(1):34-36,i002
目的:初步探索多种生长因子、DMEM培养液对植入脂肪成活率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同条件获取的脂肪颗粒40ml纯化后,等量分5组,分别于生理盐水(对照组)、DMEM液、含20ng/mlbFGF的生理盐水、含2011g/ml IGF-1的生理盐水、含20ng/ml VEGF的生理盐水(以上四组为实验组)中浸润lh。浸润后去杂质,注射于裸鼠背部皮下,每组注射5只裸鼠,每只注射6点,每点0.2ml,15周后,取出移植物,测残留体积和重量,并送病理学检查。方差分析检验比较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移植物残留体积和重量的差异。结果:DMEM组的移植物残留体积和重量明显较对照组多(P<0.05),其他实验组移植物残留体积和重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移植物组织病理学特性无明显差异。结论:DMEM可促进植入脂肪的组织量维持bFGF、IGF-1、VEGF等生长因子在本实验条件下显示出促进植入脂肪成活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下,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biquitin proteasome pathway,UPP)对大鼠腹膜间皮细胞(RPMC)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蛋白表达的影响,并以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为阻断剂,探讨该途径在腹膜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胰蛋白酶消化法原代和传代培养RPMC,经鉴定后第2代用于实验.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1)正常对照组;(2)LPS组:不同浓度LPS(1、10、100 μg/ml)作用24 h,10 μg/ml LPS分别作用于RPMC 0 h、12 h、24 h、48 h;(3)药物组:MG132 0.5,1,2 μmol/L预孵30 min后加10 μg/ml LPS作用24 h.Western印迹测ERK1/2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CTGF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可刺激RPMC p-ERK1/2蛋白的表达增高,24 h是表达高峰(P<0.01),48 h表达量降低,但仍高于正常组(P<0.01);t-ERK1/2各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PS诱导RPMC CTGF蛋白的表达增高,且呈现时间、剂量依赖性(P<0.05).MG132能显著降低LPS所致的腹膜间皮细胞p-ERK1/2、CTGF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MG132可降低由LPS诱导的腹膜间皮细胞p-ERK1/2、CTGF蛋白的表达,提示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参与了腹膜间皮细胞的纤维化发展,阻断该途径有利于防治腹膜纤维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高糖刺激下大鼠腹膜间皮细胞分泌叉头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mRNA)及苦参碱的干预作用,探讨腹膜纤维化发生机制。方法:通过体外培养大鼠腹膜间皮细胞(PMCs),依据加入药物浓度分成5组:2.5%葡萄糖组(n=10,A);2.5%葡萄糖+苦参碱组(n=10,B);4.25%葡萄糖组(n=10,C);4.25%葡萄糖+苦参碱组(n=10,D);空白对照组(仅加不含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分别于第24 h、48 h、72 h收集培养上清液,采用RT-PCR检测FOXP3mRNA的表达,同时观察各组大鼠腹膜间皮细胞光镜下的表现。结果:光镜下,可见对照组和B组腹膜间皮细胞小,呈圆形、梭形或不规则形,生长密集。A、C、D组腹膜间皮细胞大、呈梭形、分布较稀疏;在含2.5%高糖A组,FOXP3mRNA的表达相对水平较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4.25%高糖C组,FOXP3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含苦参碱溶液的B组和D组中,PMCs表达FOXP3mRNA的相对水平B组较A组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较C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碱能拮抗高糖致大鼠腹膜间皮细胞分泌FOXP3mRNA,从而保护腹膜间皮细胞。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褪黑素(melatonin,MT)对大鼠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38只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6只)、腹膜纤维化模型组(8只)、模型+低剂量MT(5mg·kg~(-1)·d~(-1))腹腔给药组(8只)、模型+中剂量MT(10mg·kg~(-1)·d~(-1))腹腔给药组(8只)、模型+高剂量MT(20 mg·kg~(-1)·d~(-1))腹腔给药组(8只)。腹腔注射4.25%腹膜透析液100 ml·kg~(-1)·d~(-1)建立腹膜纤维化大鼠模型。实验第28天行4h腹膜平衡实验(peritoneal equilibration test,PET),量取超滤量(ultrafiltration,UF),检测腹透液尿素氮浓度(dialysate urea nitrogen concentration,D)、血浆尿素氮浓度(plasma urea nitrogen concentration,Purea)、初始腹膜透析液葡萄糖浓度(D0)、4 h后透出液葡萄糖浓度(D4),并计算D/Purea、D4/D0。取大鼠壁层腹膜组织行HE和Masson染色,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胶原Ⅰ(collagenⅠ,Col-Ⅰ)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表达。结果 4 h PET显示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UF和D4/D0明显减少(P0.05),D/Purea明显增加(P0.05);MT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UF和D4/D0明显增加(P0.05),D/Purea明显减少(P0.05);HE和Masson染色显示对照组腹膜菲薄,间皮细胞连接紧密,模型组腹膜明显增厚,部分可见间皮细胞缺失,间皮下可见胶原沉积,MT各给药组上述腹膜病理改变较模型组明显减轻;免疫组化显示模型组TGF-β1、Col-Ⅰ、α-SM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T各给药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MT能通过改善腹膜的结构和功能来发挥其对抗大鼠腹膜纤维化的作用并能抑制TGF-β1、Col-Ⅰ和α-SMA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加味六君子汤对腹膜纤维化大鼠腹膜间皮细胞结构及EMT进程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采用5/6肾切除联合腹腔注射4.25%腹透液及脂多糖(LPS)复制腹膜纤维化大鼠模型,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分别予加味六君子汤有效剂量36 g·kg~(-1)·d~(-1)、9 g·kg~(-1)·d~(-1),西药组予贝那普利有效剂量1.8 mg·kg~(-1)·d~(-1)灌喂。模型组灌服注射用水,每天1次,共4周。光镜观察腹膜组织结构及测量致密层厚度,透射电镜观察腹膜间皮细胞结构,免疫组化法测定腹膜间皮细胞α-SMA及E-cadherin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腹膜致密层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和电镜表现为腹膜明显增厚,间皮细胞脱落,腹膜基质裸露,炎细胞浸润,间皮下纤维组织增生明显。相邻细胞间隙增宽明显。免疫组化显示α-SMA表达明显增高,E-cadherin表达明显降低(P0.05);中药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腹膜致密层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和电镜表现为腹膜稍增厚,间皮细胞脱落少,结构胶完整,间皮下轻度纤维组织增生。相邻细胞间隙稍增宽。免疫组化显示α-SMA表达增高不明显,E-cadherin表达降低不明显(P0.05)。结论:加味六君子汤可以有效保护腹膜间皮细胞形态结构的完整,减少腹膜的致密层厚度,下调α-SMA蛋白表达,上调E-cadherin蛋白表达,抑制腹膜间皮细胞EMT进程,进而拮抗腹膜纤维化,其临床应用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重组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治疗对大鼠游离颗粒脂肪移植存活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36只,分三组,于游离颗粒脂肪移植后分别注入重组的VEGF质粒(目的基因组),空白质粒(空白质粒组)和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组)。于术后7、15、30天分别采集移植的脂肪组织,计算植入物校正重量比并行HE染色观察一般组织病理改变,同时使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组织的VEGF表达水平及微血管密度。结果:目的基因组在移植物重量改变方面显著小于空白质粒组及生理盐水组(P<0.05),其VEGF表达及微血管密度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空白质粒组及生理盐水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此外,在空白质粒组及生理盐水组镜下存在大量囊样脂池、坏死区。结论:皮下注射的转VEGF基因的质粒在组织中能够表达VEGF,并诱导新血管的形成,增加血流灌注,减少移植组织的吸收,促进移植脂肪存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hVEGF165)基因转染对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鉴定人外周血EPCs.实验分脂质体介导pcDNA3.1-hVEGF165质粒转染组,pcDNA3.1空质粒转染组,窄白对照组.ELISA法和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测定各组上清液中VEGF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噻唑蓝(MTT)检测它们对EPCs增殖的影响.结果 FITC-UEA-I和DiI-ac-LDL双染色阳性细胞为正在分化的EPCs,脂质体介导pcDNA3.1-hVEGF165质粒转染组EPCs培养基上清液中VEGF和NO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VEGF质粒转染对EPCs的增殖无明显影响.结论 人外周血EPCs可以成功转染hVEGF165基因.同时能表达一定浓度的VEGF蛋白,并可促进NO的分泌,而对EPCs的活性无明显影响.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VEGF165基因和EPCs结合治疗缺血性疾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疏血通注射液对大鼠背部随意型皮瓣存活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大鼠McFarlane皮瓣制作方法,将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疏血通实验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实验组每只每天腹腔注射疏血通注射液1.5mL/kg,对照组每只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5mL/kg。术后第7天处死大鼠分别进行皮瓣存活面积比的检测,并取皮瓣近、中、远区组织切片光镜下观察,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术后7d,实验组皮瓣的存活面积比为(72.52±2.23)%,对照组皮瓣的存活面积比为(50.36±2.37)%,实验组存活面积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中区皮瓣的组织水肿、炎症细胞浸润情况明显比对照组减轻,并且出现大量的新生血管,中区新生血管密度(27.42±4.21)个/mm^2,与对照组(17.45±5.43)个/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VEGF表达量为4731.24±448.99,对照组为2466.01±80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可能通过增加VEGF表达等途径,促进皮瓣新生血管增生,改善皮瓣血供,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改善大鼠随意型皮瓣的存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siRNA干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对人肾细胞癌细胞株(ACHN)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化学合成针对VEGF的小干扰RNA,通过脂质体转染至ACHN中,利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内VEGF的表达,采用台盼蓝拒染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用MTT比色分析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IR),用TUNEL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率(AR).结果:生长曲线提示,与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相比,siRNA1组、siRNA2组ACHN细胞的生长明显减慢 在24 h、48 h、72 h,siRNA1的增殖抑制率为10.6%、18.0%、27.1%,siRNA2增殖抑制率为18.9%、32.7%、40.3%,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P〈0.05) siRNA1组的细胞凋亡率为10.7%、15.2%、20.3%,siRNA2组的细胞凋亡率为17.3%、26.2%、37.4%,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P〈0.05) siRNA1组、siRNA2组VEG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其中siRNA2对ACHN细胞的IR、AR和VEGF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均显著高于siRNA1组(P〈0.05).结论:VEGF在肾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化学合成的VEGF-siRNA能特异性抑制肾细胞癌ACHN细胞株中VEGF的表达,抑制细胞生长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对于VEGF基因高表达的肾细胞癌患者,针对VEGF的RNAi技术有望成为肾细胞癌新的基因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移植对角膜碱烧伤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我院2005-2010年期间收治严重角膜碱烧伤(角膜缘干细胞缺陷)17例24眼,其中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移植9例11眼,羊膜移植8例13眼.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及手术后均行裂隙灯检查,观察角膜上皮、组织浸润、新生血管情况,对两组患者角膜新生血管情况进行评分和比较.结果:术后两组角膜新生血管评分均较手术前明显减少(P〈0.05).在术后第21天,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移植和羊膜移植组角膜新生血管评分分别为(1.410±0.765)分和(2.500±0.961)分,术后第60天分别为(1.770±0.832)分和(2.820±0.947)分.在术后两个评价时间点,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移植组均较羊膜移植组角膜新生血管显著减少,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移植组和羊膜移植组术后第60天新生血管评分均较术后第21天稍高,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表明两组角膜新生血管在移植3周后基本保持稳定.结论: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移植对严重的角膜碱烧伤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明显好于羊膜移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移植外源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对小鼠急性肾损伤(AKI)炎性微环境的影响及对肾组织的修复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孕后期C57BL/6雌性小鼠的UC-MSCs。另取雌性C57BL/6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KI组、AKI+MSC移植组,每组20只。AKI组和AKI+MSC组用微型动脉夹夹闭小鼠双侧肾蒂45 min复制AKI模型,并于模型制备成功时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0.2 ml(AKI组)或1&#215;106 UC-MSCs(AKI+MSC组)。于第2天和第7天每组活杀10只小鼠,取眼球血及肾组织,检测血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水平;肾组织行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检测肾组织匀浆中促炎因子IL-1β、TNF-α、干扰素-1(IFN-1)及抗炎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IL-10、B淋巴细胞瘤-2(Bcl-2)的水平。结果:2 d时AKI组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胞质空泡性变,BUN和Cr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造模成功后肾小管受损严重,7 d稍有减轻;AKI+MSC移植组小鼠肾功能在2 d时较AKI组有所恢复,肾组织病理学变化明显减轻(P<0.01),7 d基本恢复正常。ELISA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AKI组各时间点肾组织匀浆中促炎因子的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5),抗炎因子的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2 d较7 d更加明显。各时间点AKI+MSC组抗炎因子的水平较AKI组明显升高,促炎因子的水平明显下降,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P<0.05),7d较2 d改善更明显。结论:MSC可通过减轻AKI肾组织炎症反应,调节损伤肾脏组织微环境中的细胞因子水平发挥保护肾损害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bcl-2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和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2例结肠癌患者手术切除后石蜡包埋标本中VEGF、TGF—β1、bcl-2的表达,并根据血管内皮计数判定微血管密度(MVD)。结果结肠癌组织中VEGF、TGF—β1与bcl-2表达主要见于细胞胞浆内,较正常结肠组织表达明显增高。VEGF,bcl-2阳性的结肠癌组织MVD值明显高于VEGF,bcl-2阴性组织中MVD值(P〈0.01);TGF—β1阳性癌组织与TGF—β1阴性癌组织MVD值无明显差异性。结论结肠癌组织中VEGF、TGF-β1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血管的形成,bcl-2抑制肿瘤细胞凋亡,VEGF和TGF—β1与bcl-2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胰腺微循环障碍加重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N组)、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组(AEP组)及急性坏死型胰腺炎组(ANP组)。于建模后6、12和24h,分别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的VEGF、TNF-α及淀粉酶(AMY)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胰腺组织中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比较。结果:AEP组与ANP组胰腺组织中各时相点VEGF染色评分均明显高于N组(P〈0.05);建模6hANP组的评分显著高于AEP组(P〈0.05),而12和24hANP组的评分均明显低于AEP组(P〈0.05)。ANP组和AEP组血清VEGF、TNF-α与AMY含量均显著高于N组(P〈O05);ANP组与AEP组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EP组建模24hVEGF含量和12hAMY含量与AN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GF与TNF-α(正相关(P〈O.05)。结论:VEGF作为相对独立的微循环影响因素与全身炎症反应呈正相关,但在胰腺微循环障碍持续加重期,胰腺组织及血管内皮细胞严重受损,VEGF表达减少,胰腺坏死病变难以逆转。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索拉菲尼(Sorafenib)对大鼠Walker-256移植性肝癌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Walker-256移植性肝癌大鼠随机分为4组(n=16):A组(对照组);B组(索拉菲尼低剂量组);C组(索拉菲尼中剂量组);D组(索拉菲尼高剂量组),另设E组(正常组,n=8)。所有大鼠于术后20d取静脉血,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红素(TB)含量;分离出肝内瘤块,称量其质量、测量其体积,计算出肿瘤的质量抑制率、体积抑制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瘤旁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水平,并对VEGF及MVD行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对索拉菲尼各组剩余8只大鼠,观察其生存时间。结果索拉菲尼各剂量组大鼠血清ALT、AST、TB普遍低于对照组(P0.05);C、D组大鼠瘤块体积、质量均小于A组,生存时间长于A组(P0.05);索拉菲尼各剂量组大鼠瘤旁组织肿瘤细胞坏死程度较A组明显,癌灶周边肝脏细胞受累坏死程度较A组轻;各剂量组瘤旁组织VEGF阳性率、MVD计数小于A组(P0.01);大鼠瘤旁组织VEGF与MVD高度相关(P0.01),相关系数rp=0.843。结论索拉菲尼通过抑制肝癌大鼠瘤旁组织VEGF合成,降低瘤旁组织微血管密度、抑制瘤旁组织微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减轻肿瘤对正常肝细胞的损害作用及肝功损害,延长大鼠生存期限,对大鼠移植性肝癌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肾疏宁对腹膜纤维化大鼠腹膜功能、腹膜组织基质积聚、新生血管、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骨形态蛋白-7(BMP-7)表达的影响。方法:腹膜透析液+阿霉素注射法诱发SD大鼠腹膜透析腹膜纤维化模型,依体重随机分为4组,1.5%腹膜透析液模型组、4.25%腹膜透析液模型组、1.5%腹膜透析液+肾疏宁干预组及4.25%腹膜透析液+肾疏宁干预组,每组各15只,另设空白对照组(对照组,15只)。1.5%腹膜透析液+肾疏宁干预组及4.25%腹膜透析液+肾疏宁干预组予肾疏宁(按43.93g.kg-1.d-1)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检测腹透液葡萄糖浓度,计算超滤量(UF)及葡萄糖转运量(MGT)。观察腹膜病理形态学改变,分析腹膜厚度、腹膜血管计数、腹膜纤维连接蛋白(FN)及CTGF、VEGF、HGF、BMP-7表达。结果:治疗第6周末,1.5%腹膜透析液+肾疏宁干预组及4.25%腹膜透析液+肾疏宁干预组腹膜透析腹膜纤维化大鼠超滤量(-3.26±14.17)ml及(-2.04±10.74)ml、葡萄糖转运量(18.12±0.81)mmol/kg及(16.14±1.20)mmol/kg、腹膜厚度(74.68±15.33)μm及(211.75±58.23)μm、腹膜血管计数(8.21±2.66)个/mm2及(13.70±4.71)个/mm2、FN(152.47±36.94)%及(231.49±53.49)%、CTGF(708.67±127.22)%及(791.20±126.37)%、VEGF(0.42±0.08)%及(0.50±0.09)%、HGF(245.71±24.38)%及(222.05±23.43)%、BMP-7(351.27±31.99)%及(284.43±26.82)%,与同浓度透析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肾疏宁可能通过调控CTGF、VEGF、HGF、BMP-7表达,阻抑基质过度积聚及新生血管生成,进而延缓腹膜透析大鼠腹膜纤维化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海藻酸钙敷料对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只。制作大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模型,在创面局部以海藻酸钙敷料(实验组)或干棉纱布(对照组)包扎,观察伤后3、7、14 d创面愈合率的变化;于伤后3、7、14 d取创面组织,石蜡包埋、切片、分别行HE和Masson染色,计算血管横断面面积与肉芽组织面积的比值、肉芽组织厚度和胶原蛋白含量(胶原面积与创面面积比值)。结果:术后第3天时实验组大鼠较对照组创面愈合率明显增加(P〈0.05)。术后第3天实验组与对照组肉芽组织厚度[分别为(1 540.0±118.5)μm和(1 504.6±131.8)μm,P〉0.05]和新生肉芽组织血管面积与肉芽组织面积之比[分别为0.118±0.007和0.113±0.007,P〉0.05)差异均无显著性,但术后3 d实验组胶原蛋白面积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分别为(45.7±5.3)%和(11.6±2.5)%,P〈0.05];术后第7天实验组以上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第14天时这种趋势依然存在(P〈0.05)。结论:海藻酸钙能提高伤口皮肤组织内的胶原蛋白含量,加速创面肉芽组织形成,促进伤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皮肤组织扩张过程中注射脂肪来源干细胞对扩张皮瓣回缩率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新西兰大白兔的脂肪,体外分离、培养并传代脂肪来源干细胞,行免疫细胞化学表面标志物及表皮细胞诱导分化鉴定,并利用EdU染色对脂肪来源干细胞进行标记;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只;在兔背部埋置-30ml扩张器;实验组在扩张皮下注射1ml脂肪来源干细胞悬液,细胞密度为5×106^/ml;对照组仅注射1ml无血清DMEM培养基;常规组织扩张至预期容量;切取扩张组织,观察切片厚度及组织学变化;计算两组回缩率并作统计学分析;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对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内皮细胞特异性标记物(CD31)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扩张皮瓣回缩率明显降低(P〈0.05);组织学显示,实验组扩张皮肤厚度大于对照组(P〈0.05);免疫组化显示,实验组CD31、VEGF表达量增多,毛细血管增生明显。结论脂肪来源干细胞能够促进新生血管生成及皮肤组织再生,很大程度地减少了扩张皮肤组织的回缩率,从而提高了皮肤扩张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