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鳞癌单纯手术、术后放化疗和单纯放疗等3种治疗方式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对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对87例胸段食管鳞癌3种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淋巴结转移率44.82%(39/87)。淋巴结转移率与肿瘤部位、临床分期和分化程度等有关(P<0.05);术后放化疗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低于单纯手术组、单纯放疗组(P均<0.05);术后放化疗组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单纯手术和单纯放疗组(P<0.05)。结论术后放化疗是防止食管鳞癌术后局部复发和淋巴结转移的有效治疗方式。肿瘤部位、临床分期和分化程度是影响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素;治疗方式与淋巴结转移率密切相关,是影响食管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原因。对单纯行放疗的中晚期胸下段食管鳞癌,建议照射膈下淋巴引流区,以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鳞癌术后复发模式,临床病理指标与复发模式的关系及术后辅助治疗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随访资料,行手术治疗的胸段食管鳞癌256 例,全部病例均按TNM分期(1997年UICC分期法),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全组中141 例术后复发(55.08%),复发平均时间15.1 个月(4~58个月),其中淋巴结转移82例(58.16%);血行性转移15例(10.64%);混合型转移(血行转移伴淋巴结转移或吻合口复发)26例(18.44%);吻合口复发18例(12.77%)。 胸段食管癌术后复发与肿瘤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局部淋巴结转移相关(P=0.034,P=0.037,P=0.004)。 胸上段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主要发生于颈部;胸下段食管癌术后腹部及中、下纵隔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大于上纵隔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率;胸中段食管癌术后上纵隔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大于中、下纵隔和腹部。辅助放化疗组淋巴结转移及吻合口复发33例,与无辅助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辅助放化疗组血行及混合转移13例,与无辅助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5)。 结论:胸段食管鳞癌术后复发主要为局部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局部淋巴结转移与术后复发相关;胸上段食管癌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率高,胸下段食管癌术后腹部淋巴结转移率高;术后放化疗治疗对局部控制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中老年(50岁以上)食管鳞癌患者术后生存和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和随访资料,通过Kap lan-M e ier曲线和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评估与生存相关因素。结果中老年食管鳞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28.37%。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分化程度、体重减轻、术前并发症、病变长度、手术方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术后临床分期、术前低蛋白、术前放化疗与5年生存率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术前低蛋白、分化程度、病变长度、手术方式、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术前放化疗等是影响中晚期食管鳞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中老年食管癌多数属于中晚期,根治性手术切除有一定难度,在可耐受情况下,积极行术前放化疗可以提高生存率。而术前低蛋白、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手术方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等可能预测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胸段食管鳞癌双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的转移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探讨合理的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对120例临床资料完整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双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患者喉返神经旁旁淋巴结转移率为34.2%(41/120),其中左侧20.8%,右侧15.8%。影响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因素有肿瘤部位、浸润深度和组织分化程度,而与年龄、性别、肿瘤长度无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51.2%(21,41),明显高于无喉返神经转移组13.9%(11/79)(P〈0.01)。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患者术后局部复发为8.3%,同期非三野清扫食管癌手术组3年局部复发率为18%。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食管癌患者3年生存期为29.3%,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58.2%(P〈0.05)。结论:所有胸段食管鳞癌均应行双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有助于提高根治的彻底性、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检测喉返神经淋巴结有助于指导食管癌患者是否行颈淋巴清扫术。  相似文献   

5.
339例中晚期胸段食管鳞癌术后生存评价及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中晚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术后生存和预后的因素。方法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回顾性分析新疆肿瘤医院行胸段食管癌根治术339例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中晚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总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49%、41.94%、23.12%,单因素分析显示体重减轻、血红蛋白水平、术前白蛋白水平、淋巴结转移个数、侵润深度、术后病理分期、脉管瘤栓与生存时间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侵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个数、术后病理分期、术前白蛋白水平是影响中晚期胸段食管鳞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肿瘤侵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个数、术后病理分期、术前白蛋白水平是影响中晚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Ivor-Lewis 手术后辅助放疗对胸中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性复发的预防作用,旨在于提高食管癌手术的局部控制率。方法:回顾1999年6 月~2004年6 月间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胸外科采用改良Ivor-Lewis手术并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治疗366 例胸中段食管鳞癌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应用SPSS13.0 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Kaplan-meier 法计算复发率;Log-rank 检验比较复发率差异;Cox 回归分析判定手术后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术后3 年内,366 例患者中105 例(28.7%)发生淋巴结转移,占全部复发患者的52.2%(105/201)。 181 例辅助放疗患者中,37例发生淋巴结转移(20.4%),与单纯化疗和未经系统性辅助治疗患者相比,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降低(P<0.05)。 103 例单纯化疗患者中,33例发生淋巴结转移(32.0%),低于未经手术后辅助治疗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 Cox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的T 分类、淋巴结转移和手术后辅助放疗是术后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改良Ivor-Lewis 手术无严重的手术后并发症。术后辅助放疗患者的局部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降低。肿瘤的T 分类、淋巴结转移和手术后辅助放疗是术后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Ivor-Lewis 手术辅助术后放疗,是对胸中段食管鳞癌实现预防淋巴结转移性复发的有效候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特点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方法对170例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淋巴结转移率为46.5%(79/170),大于4枚淋巴结转移率为17.6%(30/170)。淋巴结转移率与肿瘤部位、病理分期、分化程度有关(P<0.05)。T3、T4期食管癌膈下淋巴结转移率高,分别为15.2%、29.6%。结论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率与位置、病理分期、分化程度有关,对单纯行放疗的中晚期胸下段食管鳞状细胞癌,建议照射膈下淋巴结引流区。  相似文献   

8.
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与术后放疗范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胸段食管痛淋巴结转移规律、失败部位,为术后放疗范围提供依据.方法 549例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进入单纯手术组(275例)和术后放疗组(274例).术后放疗组术后3~4周开始双锁骨上淋巴引流Ⅸ和全纵隔放疗50~60 Cy分25~30次5~6 周完成.结果 全组1、2个解剖1)(域淋巴结转移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31.5%、13.9%(P=0.013),单纯手术组淋巴结转移个数≥2个(82例)的分别为24.8%、4.9%(P=0.046).上、中、下段食管癌淋巴结切除均数分别为13、17、20个,上、中、下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6.1%、49.6%、64.9%(χ2=15.51,P<0.01).胸段食管痛食管旁、纵隔、胃周围(贲门左、贲门右、胃小弯)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3.2%、12.4%、30.4%(χ2=79.93,P<0.01),在上、中、下段食管痛中食管旁淋巴结阳性率相似(61.5%、65.6%、64.9%,χ2=0.16,P>0.05).在单纯手术组,纵隔淋巴结转移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失败率上、中段分别为26.7%、29.8%和16.7%、14.3%.上段食管癌吻合口的复发率16.7%明显的高于中、下段(3.1%、7.7%,χ2=9.02,P=0.011).结论 食管癌术后生存率受淋巴结转移区域多少的影响.上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率低可能与淋巴结清扣个数少有关,发牛在食管旁淋巴结转移率最高,且不受病变部位的影响.上、中段食管癌除纵隔、锁骨上区域的复发率高外,上段食管癌的吻合口也很高,这些部位应是术后放疗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 791例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淋巴结的转移规律及特点。结果:1 791例食管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为35.18%,淋巴结转移度为8.33%。基底细胞样鳞癌及腺鳞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及转移度与鳞癌无明显差异(均P>0.05),而腺癌及神经内分泌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及淋巴结转移度明显高于鳞癌(均P<0.05)。肿瘤分化、病变长度、T分期及是否有脉管癌栓是淋巴结转移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并且肿瘤分化、T分期及是否有脉管癌栓是影响N分期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上段食管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要高于中、下段食管癌(P=0.002),而纵隔及腹腔淋巴结转移率在不同部位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肿瘤分化、T分期及是否有脉管癌栓是影响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率及N分期的重要因素;上段食管癌更容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无论肿瘤位置都应加强对腹腔淋巴结的清扫。  相似文献   

10.
食管胸段鳞癌术后预防照射靶区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鳞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特征,了解术后放疗的靶区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食管胸段鳞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部位.结果:140例术后复发转移病例,中位进展时间18.3个月(15.4~21.1个月).吻合口复发占治疗失败13.6%,在所有部位的食管胸段鳞癌中,锁骨上、1~5区和7区淋巴结转移率高.3区、4区转移率从高到低排列是胸中段、胸上段和胸下段食管癌.而上腹部淋巴结转移率从高到低排列是胸下段、胸中段和胸上段食管癌.局部复发是治疗失败的最主要形式.结论:对于食管胸上段和胸中段鳞癌来说,吻合口、锁骨上、1~5区和7区应该作为术后预防照射的靶区,不必包上腹部淋巴结区.而食管胸下段鳞癌吻合口、锁骨上、1~5区和7区和上腹部淋巴结可能是术后预防性放疗的靶区.  相似文献   

11.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率较高,但少有专门报道。本研究分析胸段食管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993年1月—2003年12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行胸段食管鳞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根治术患者1 131例,对术后病理证实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376例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全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33.2%,其中胸上、中及下段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3.7%、33.0%和16.0%。单因素分析显示,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与肿瘤部位、病理分化程度、病变X线长度、pT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个数有关(P<0.05),但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只与肿瘤部位、pT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个数有关(P<0.05)。颈段食管旁淋巴结转移最多见,其次是锁骨上淋巴结转移,颈深淋巴结及咽后淋巴结转移少见;胸上、中及下段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数占该段淋巴结总转移数的比率分别为57.7%、32.0%和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段食管癌右颈部淋巴结转移多于左颈部。结论:影响胸段食管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独立因素是肿瘤部位、pT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数;颈段食管旁淋巴结转移最多见,其次是锁骨上淋巴结转移,颈深淋巴结及咽后淋巴结转移少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影响Ⅱ~Ⅲ期胸段食管鳞癌根治术后三维适形放疗(3D-CRT)预后的病理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44例胸段食管鳞癌术后辅助3D-CRT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以Log 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回归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全组3、5 a总生存率分别为54.1%和45.0%,3、5 a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1.1%、44.6%.中位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分别为46个月和42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脉管癌栓、肿瘤细胞分化程度、N分期、TNM分期和淋巴结引流区域转移组数是影响食管癌术后3D-CRT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的预后因素.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脉管癌栓(P=0.010)、肿瘤细胞分化程度(P=0.009)和N分期(P=0.014)是影响Ⅱ~Ⅲ期胸段食管癌术后3D-CRT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而脉管癌栓(P=0.024)、N分期(P=0.001)和切缘(P=0.034)是影响Ⅱ~Ⅲ期胸段食管癌术后3D-CRT无病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食管癌根治术后3D-CRT能降低局部复发率和提高生存率,脉管癌栓、肿瘤细胞分化程度、N分期是预测食管癌术后3D-CRT生存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食管癌术后复发的治疗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食管癌术后复发患者的治疗方法、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食管癌胸段鳞癌术后复发的1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复发未治63例,单纯放疗77例,单纯化疗25例,放疗+化疗21例。结果:与未治组比较,放疗或合并化疗组复发后生存期较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单纯化疗组无统计学差异(P〈0.01)。COX模型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及复发后的治疗方式是影响生存率的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术后放疗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 从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临床数据库中选取食管癌术后患者。对倾向性匹配前后食管癌术后放疗与未放疗患者的总生存率进行比较评价。结果 从SEER数据库中共筛选出2 561例食管癌患者,匹配后术后放疗组总生存率优于术后未放疗组(P<0.001)。对于淋巴结转移患者,匹配前后术后放疗组总生存率均优于术后未放疗组(P=0.014;P<0.001)。对于淋巴结未转移患者,匹配后2组患者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0)。食管鳞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匹配后术后放疗患者总生存率优于术后未放疗组(P=0.020)。对于淋巴结转移食管鳞癌患者,匹配后术后放疗组总生存率优于术后未放疗组(P=0.005)。对于淋巴结未转移食管鳞癌患者,匹配后2组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0)。结论 对于食管癌术后患者,尤其是对于淋巴结转移患者,术后放疗是可行的治疗方式,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后预防性放疗对食管癌根治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将568例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术后放疗组(326例)和不行放疗的单纯手术组(242例),并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淋巴结转移率、吻合口复发率、术后生存率、血行转移率和吻合口狭窄发生率进行比较。放疗采用60Co术后3~4周开始,双锁骨上区剂量50 Gy/25次分5周,纵隔剂量60 Gy/30次分6周。结果术后放疗组的淋巴结转移率、吻合口复发率分别为12.0%和0.3%,单纯手术组分别为28.1%和4.5%(P〈0.01)。术后放疗组总的1、3、5年生存率为81.0%、60.1%和39.0%,单纯手术组为76.0%、54.5%和31.4%(P〉0.05);而期患者术后放疗组的5年生存率为34.2%,单纯手术组为11.5%(P〈0.01)。术后血行转移发生率术后放疗组为14.4%,单纯手术组为15.2%(P〉0.05)。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术后放疗组为2.5%,单纯手术组为2.1%(P〉0.05)。结论术后预防性放疗能降低食管癌根治术后的局部复发率和延长期患者的术后生存率,且不增加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回顾性分析改良Ivor Lewis手术或Sweet手术后辅助放化疗治疗胸段食管鳞癌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914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按不同术式分为改良Ivor-Lewis手术组(n=424例)和Sweet手术组(n=490);其中Ⅱ期及以上患者按术后有无联合放化疗分为单纯手术组(n=297)与术后辅助放化疗组(n=446)。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OS),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及术后是否联合放化疗患者的生存差异,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改良Ivor-Lewis术组与Sweet术组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3%、63.7%、44.5%和90.2%、64.9%、45.0%。单纯手术组与术后辅助放化疗组的中位OS分别为36.1个月和46.1个月(P=0.004)。改良Ivor Lewis术组单纯手术者和术后辅助放化疗者的中位OS分别为34.6个月和46.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Sweet术组单纯手术者和术后辅助放化疗者的中位OS分别为37.0个月和 45.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2种术式无论是单纯手术亚组之间或术后联合放化疗亚组之间的中位O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Ivor-Lewis术Ⅱ期患者术后接受放化疗的中位OS较单纯手术者并未明显获益(P>0.05),在Sweet术Ⅱ期患者中也得到相似结果(P>0.05);Ⅲ期及以上患者术后接受辅助放化疗,其中位OS相较单纯手术者获得改善(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年龄、组织学分化程度、切端、癌栓、浸润深度、阳性淋巴结数、UICC 分期、是否接受术后辅助放化疗均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而手术方式的选择与预后无关(P>0.05)。结论改良Ivor-Lewis术和Sweet术均可选择作为胸段食管鳞癌的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对于Ⅲ期及以上患者,术后辅助放化疗能够有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强度和淋巴结清扫手术方式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Lu ZM  Zhang H  Wang MH  Cui DH  Yang YQ  Huang HZ 《癌症》2006,25(5):604-608
背景与目的:淋巴结转移强度包括淋巴结转移数量和淋巴结转移度。淋巴结转移度即术后病理证实的淋巴结转移数和切除淋巴结数的比值。这两个指标是评估食管癌分期和预后的重要指标。本研究探讨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强度以及影响淋巴结转移强度的因素,进而探讨淋巴结清扫术式。方法: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手术切除的120例食管鳞癌患者,术中按美国胸科协会(AST)Casson修订淋巴结分组清扫淋巴结。结果:120例胸段食管鳞癌清扫淋巴结2631个,平均每例22个。胸上段食管鳞癌向颈部转移的淋巴结转移度(20.9%)大于胸中段(12.9%)和胸下段食管癌(6.8%)(P<0.05)。胸下段淋巴结向腹部胃周转移淋巴结转移度(37.5%)大于胸中段(17.5%)和胸上段食管癌(7.1%)(P<0.05)。隆突淋巴结转移以中段多见。食管癌浸润深度、食管癌分化、食管环壁生长程度与淋巴结转移强度显著相关(P<0.05),食管癌病变长度与转移强度不相关(P>0.05)。经右胸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后生存时间优于经左胸二野淋巴结清扫术(P<0.05)。结论:食管癌术中应注意淋巴结转移强度高的区域淋巴结清扫。食管癌浸润深度、食管癌分化、食管环壁生长程度是影响淋巴结转移强度的重要因素。在胸段食管癌淋巴清扫手术中,经右胸三野淋巴结清扫明显优于经左胸二野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8.
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与放疗意义探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 了解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探讨胸段食管癌放疗临床靶区的设计。方法 对首程治疗行颈、胸、腹3个野根治术的胸段食管鳞癌患者621例,标记各部位清扫的淋巴结分别送检,进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了解淋巴结转移规律,为食管癌放疗临床靶区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结果 胸上、中、下段食管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2.9%、27.9%和7.9%,上纵隔的分别为31.2%、24.0%和10.1%,中纵隔的分别为14.3%、29.7%和33.7%,下纵隔的分别为1.3%、4.0%和19.1%,腹部的分别为11.7%、25.1%和55.1%。胸部各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长度愈长、肿瘤分化越低、肿瘤浸润越深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率也愈高(P〈0.05)。结论 胸上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以颈段食管旁、锁骨上、上中纵隔转移多见,胸中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具有明显的上下双向转移和跳跃性转移特点,胸下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以腹部、中下纵隔转移多见。建议胸上段食管癌临床靶区的范围上界包括颈段食管旁及锁骨上、下界包括隆突下的淋巴结引流区,胸下段食管癌临床靶区的范围上界至隆突水平、下界包括胃左血管旁的淋巴结引流区,胸中段食管癌临床靶区的范围应根据具体情况设定。  相似文献   

19.
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特点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探讨食管癌术后合理的放射治疗范围。方法 对97例单纯手术切除的胸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淋巴结转移率37.1%。转移度14.4%,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为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的深度和长度则影响不大。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36%,(13/36)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3年生存率54%(33/61)。结论 食管癌术后应该辅助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影响中老年(50岁以上)食管鳞癌患者术后生存和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和随访资料,通过Kap lan-M e ier曲线和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评估与生存相关因素。结果中老年食管鳞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28.37%。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分化程度、体重减轻、术前并发症、病变长度、手术方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术后临床分期、术前低蛋白、术前放化疗与5年生存率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术前低蛋白、分化程度、病变长度、手术方式、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术前放化疗等是影响中晚期食管鳞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中老年食管癌多数属于中晚期,根治性手术切除有一定难度,在可耐受情况下,积极行术前放化疗可以提高生存率。而术前低蛋白、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手术方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等可能预测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