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眩晕案林某某 ,女 ,35岁 ,1995年 8月 5日诊。患者 1a前因脑外伤后致头痛头晕 ,时发时止 ,平素少食乏力 ,视物昏花 ,发作时头目昏眩 ,恶心呕吐。经西医检查诊为脑外伤综合症。发作时静滴甘露醇症状有所减轻 ,但时有发作。诊见面色、口唇紫暗 ,面部、眼睑浮肿 ,舌红暗体胖大 ,苔白厚腻 ,脉迟涩。证属湿瘀互结 ,方用当归芍药散方。处方 :当归、泽泻、川芎各 30 g,白芍、茯苓、白术各 2 0 g,水煎服每日 1剂。服药 5剂后眩晕减轻 ,头痛消失 ,未见恶心呕吐。继服 6剂 ,眩晕消失 ,面部眼睑浮肿均消失 ,它症亦明显减轻 ,原方各药量减半继服 1个…  相似文献   

2.
1 偏头痛患者 ,女 ,4 2岁 ,1998年 10月就诊。患者右侧头痛 ,痛以额颞部为甚 ,伴有头晕耳鸣、心烦易怒、口苦咽干、恶心欲吐 ,舌红 ,苔腻微黄 ,脉弦滑。证属胆郁痰扰 ,治宜清胆涤痰。处方 :黄连 12 g、半夏 10 g、竹茹10 g、陈皮 10 g、茯苓 12 g、甘草 6 g、龙胆草 6 g、白蒺藜10 g、枳实 10 g。服药 8剂 ,头痛减轻 ,继服 6剂 ,已告痊愈。2 美尼尔氏综合征患者 ,女 ,30岁 ,1999年 8月就诊。患美尼尔氏综合征 2年 ,此次因劳累复发 ,发作时剧烈旋转 ,视物旋转 ,伴恶心、耳鸣、胸脘痞满、心悸、舌红 ,苔黄腻 ,脉弦。证属肝胆气郁 ,痰热上扰…  相似文献   

3.
笔者用补阳还五汤治疗顽固性偏头痛、全身性瘙痒多例,均获良效,现介绍如下. 1偏头痛 杨某,男,52岁,1 998年3月1 9日初诊.患者频繁发作头痛半年余,曾在济宁市某医院行多种检查,诊断为偏头痛持续状态.先后服用卡马西平、麦角胺等药物效果不显,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加丹参液可暂时缓解,但停药后头痛复发.今来我院要求服中药治疗.现患者头痛绵绵10余天,以额顶部空痛为主,时有钻痛感,伴头晕,心烦,纳少神倦,面色无华,舌淡紫,苔薄白,脉细涩.证属气血不足,脑窍失养,病久挟淤.治宜益气养血,活血止痛.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丹参各30g,党参、白术、赤芍、川芎各12g,当归、桃仁、红花、白芷、蔓荆子各10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服5剂后自觉额顶部空痛感大减,钻痛消失;服至10剂痛止,饮食量增加.守方续服5剂,以巩固疗效.随访半年,未再发作.  相似文献   

4.
张某,女,43岁,2012年11月15日初诊。2个月前劳累后出现头晕,反复发作无定时,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几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头晕发作时不能行走,休息后稍有好转,头部转动时头晕加重,时有头痛、双上肢麻木、偶有恶心、耳鸣、视物旋转,服西比灵、盐酸氟桂利嗪症状未见明显好转,于当地医院予以针灸推拿治疗后好转,但症状反复发作。1月前复发加重,头晕、头痛,视物旋转,双上肢麻木,恶心、呕吐,喉中痰多易咯,纳可,眠差,二便调。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血脂3项偏高,  相似文献   

5.
<正> 治疗方法 头痛速愈汤基本方:川芎30g,生地黄20g,白芷、僵蚕、当归各10g,细辛4g,全蝎、生甘草各6g,蜈蚣2条。如伴眩晕者加天麻10g;伴烦躁易怒者加龙胆草6g;凡偏头痛患者,在头痛发作期间服上方每日1剂,浓煎两遍,去渣取汁约1000ml,混匀,分2次服,连服4d为1疗程。  相似文献   

6.
血府逐瘀汤临床运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运升 《陕西中医》2001,22(9):568-568
1 偏头痛 李某 ,男 ,3 0岁 ,干部 ,1 997年 7月 2 1日诊。患者 2年前开始头痛 ,右侧为甚 ,初起轻微 ,痛至阵发。近半年来头痛发作较频 ,尤以春夏发作较剧。此次发作已一周余 ,痛势不减 ,痛甚时如锥刺 ,舌质暗红、苔薄白 ,脉弦细。西医检查颅神经及眼底正常无运动感觉障碍 ,反射正常 ,无椎体束征。颅脑检查 :中线波无明显偏移 ,诊断为偏头痛 ,证属气滞血瘀。治宜活血化瘀 ,行气止痛。处方 :当归、红花、生地、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枳壳各 1 2 g,柴胡、桃仁、甘草各 1 0 g,上方服 3剂症状减轻 ,及至 1 2剂尽 ,患者告知病已痊愈 ,追访年…  相似文献   

7.
穴位注射治疗血管性偏头痛120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1993年~1997年,我们采用穴位注射治疗血管性偏头痛120例,镇痛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20例中男56例,女64例;年龄18~63岁,平均378岁;病程10天~20年。12 诊断标准(1)反复发作性血管性偏头痛,每次发作的性质和过程相似,至少5次以上,发作间歇期正常。(2)发作性头痛至少具备以下各点中的二项:(a)位于一侧;(b)搏动性;(c)严重头痛必须卧床,中度头痛影响工作,轻度头痛不影响工作;(d)登楼梯或相似的日常体力活动加重。(3)头痛发作时常伴有头晕,恶心及呕吐,视物不清,视觉疲劳等症状。(4)血小板聚集试验升高。(5)脑电图…  相似文献   

8.
3年来,笔者通过中西医结合辨病与辨证并举,治疗因眼疾所致的头痛,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1充血性青光眼急性发作头痛 毛某,男,63岁,1996年3月10日初诊,因情绪不舒,复感外寒,突然发生左侧偏头痛,伴呕吐数次,左眼视物不清,两天未进食.眼科检查诊断:充血性青光眼急性发作期(左眼),经眼科处理后,眼压下降,头痛呕吐稍减,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辨证为肝胃虚寒,升降失调,寒浊上逆.治以温经散寒,降逆止痛,方选吴茱萸汤加减.药用吴茱萸、川芎各15g,干姜、桂枝、法夏、防风、荆芥、陈皮各12g,蒿本20g,党参30g,细辛3g,甘草6g.服2剂后眼部及全身症状基本消失,唯左眼视力仅有光感,继续眼科治疗,内服吴茱萸汤加减.10天后,眼压瞳孔正常,左眼胀痛及偏头痛无复发.  相似文献   

9.
<正> 治疗方药:制附子60克,食盐30克(为1剂量)。分别研末,各分成6包,每次各服1包,每日2次,饭后冲服。阳虚头痛,服1剂后头痛仍未缓解者,间隔3~5日,可持上方再服1剂,但不宜连续久服。治疗结果:本组治疗36例,痊愈27例,显效9例。病案举例:李某,女,47岁,干部。发作性左侧偏头痛15年,加重半年,每次发作与情绪波动有关。曾在某医院诊断为“屈光不正所致神经性头痛”,配镜矫正视力,仍头痛。后又按“偏头痛”常服“去痛  相似文献   

10.
宋新安 《中医杂志》2006,47(4):257-257
笔者曾接诊一位50岁女性牙痛患者,经辨证属胃火牙痛,遂遵清胃散方开中药3剂煎服。患者复诊时诉牙痛减轻,但出现头晕、头痛、心烦症状。测血压为140/95mmHg(1mmHg-0.133kPa)。问患者是否原有高血压病,患者否定。思虑再三,自认为辨证无误,药症相符,牙痛减轻,守方继服3剂。复诊患者牙痛止,但头痛、头晕、心烦较前加重。再测血压为150/100mmHg。  相似文献   

11.
黄兆胜 《新中医》1997,29(1):55-55
1 顽固性偏头痛杨××,女,35岁,1995年8月26日初诊。右侧偏头痛反复发作近8年。近年来每于工作劳倦时发作,多为刺痛,伴经行腹痛及习惯性便秘。西医诊断为血管神经性头痛。诊见舌黯红、边有瘀斑,苔薄微黄,脉弦细而涩。治宜活血化瘀,祛风止痛。拟桃红四物汤加味。处方:桃仁9g,红花、川芎各6g,当归10g,生地、赤芍、草决明、钩藤(后下)各15g,全蝎5g,蜈蚣(去头足)2条。3剂,水煎服。药后头痛大减,大便通畅,睡眠改善,精神转佳。守原方连服7剂,头痛全止。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且经行腹痛症亦随之消失。按:本例顽固性偏头痛,病程达8年之久,反复发…  相似文献   

12.
朱秀芳 《江苏中医药》2018,50(12):54-55
正1典型病例陈某,女,35岁。2018年1月15日初诊。主诉:反复右侧偏头痛3年。缘患者3年前熬夜后遇风寒遂出现右侧偏头痛,冷痛不适,经治症状好转,但未能痊愈,若劳累熬夜、遇风则头痛发作剧烈。刻下:右侧偏头痛,每因扭动脖子时加重,眠差,无头晕视物旋转等不适,纳谷一般,恶风畏寒,偶有痰涎,舌淡暗苔薄白,脉弦。辨证:肝经风痰,瘀阻脑窍;治宜祛风化痰,通络止痛。自拟祛风止痛方加减。处方:  相似文献   

13.
例 1.刘某 ,男。右侧头痛 ,痛连前额太阳穴 ,并有局部血管跳动感 ,发作时伴有头晕、恶心、呕吐 ,时作时止 ,止后如常。血压 :2 0 .0 / 13.3k Pa,CT检查未见异常(患者以前有明显外伤脑震荡史 ) ,舌紫、苔薄白 ,脉细涩 ,此属瘀血头痛 ,为瘀血内阻所致 ,治宜养血活血 ,化瘀止痛。药用四物汤化裁 :当归 10 g,熟地 10 g,白芍 10g,川芎 10 g,红花 5g,桃仁 10 g,麝香 1g,菖蒲 8g,羌活 10 g,白芷 10 g,细辛 3g。水煎服 ,日 1剂 ,早晚各 1次复诊 :15剂后 ,自觉症状减轻 ,发作的次数明显减少 ,恶心、呕吐随之消失 ,但发作时仍有头晕 ,舌质红、苔薄白…  相似文献   

14.
王建坤 《山东中医杂志》1996,15(10):455-455
针刺治疗偏头痛30例汶上县第二人民医院(272501)王建坤关键词针刺偏头痛疗效观察偏头痛是指由血管舒缩功能障碍以及某些体液物质暂时改变而引起的发作性头痛。女性多见,在青春发育期发病尤多,且与家族遗传有关。发作时先有颅内动脉收缩,出现视物模糊、偏盲等...  相似文献   

15.
中医治疗偏头痛用药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头痛在临床上很常见,是一种间断性反复发作的,以头部一侧或两侧发作性搏动性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发作前常有闪光、视物模糊、肢体麻木等先兆,同时可伴有神经、精神功能障碍),也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令患者丧失功能的原发性头痛。它属于祖国医学"头风"、"偏头风"、"偏头痛"范畴。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偏头痛发病率8.4—28%,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16.
黄芪、当归入煎剂致过敏反应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昕旭 《陕西中医》2009,30(9):1227-1227
患者武某,女,36岁,汉族,电力系统工人。2007年9月14日因失眠、头痛、纳差前来就诊。辨证为心脾血亏,用养心汤:黄芪15g,当归、川芎各12g,茯苓、半夏曲、柏子仁、炒枣仁、远志、五味子、丹参、防风各9g,炙草6g。3剂,水煎服。服完1剂,面、背、胸部出现少量皮疹并轻度瘙痒,但失眠、头痛略减轻,  相似文献   

17.
半夏白术天麻汤临床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华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3):104-104
1耳鸣 患者,男,47岁,2007年10月24日就诊。诉突然耳鸣,伴头晕2天。2天前低头干活时突然耳鸣,视物旋转,恶心欲吐,出汗,五官科检查诊断为梅尼埃病,患者要求中药治疗,诊见舌淡略胖,边有齿痕,苔白滑,脉滑。辨证风痰雍盛,上蒙清窍,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12g、炒白术12g、茯苓10g、陈皮12鼻、天麻10g、竹茹6g、生姜6g、泽泻12g、甘草6g,服1剂后症状减轻,3剂后耳鸣大减,眩晕消失,服1周后诸症消失。  相似文献   

18.
神精性头痛在临床上特别常见,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神精性头痛多发生在青年人和中年人之间.临床表现为偏头痛、头痛、头皮痛、头晕、视物不清或头痛急性发作(排除内外因),或间歇性头痛,往往病人大多不太在意.这种头痛轻微的有几分钟,症状较轻,无需治疗也会慢慢缓解,有的头痛时间长,范围也在慢慢扩大,逐渐发展前额或两侧太阳穴,在精神紧张时可遍及整个头部,并且发作的次数多、时间长.  相似文献   

19.
1 病历介绍   患者,27岁,2001年9月20日初诊.患者于1 a前坠地,造成闭合性脑损伤,在某医院救治2个月余,病愈出院.1周后患者自觉头痛头晕,难以忍受,回院复查,诊断为“脑震荡后遗症“.后经中西医多方治疗1 a余无显效,遂转入我门诊部治疗.患者诉1 a来头痛头晕,头痛如刺、如跳,持续难忍,多位于前额及眉棱处.查体:体温37.1 ℃,面色憔悴,唇暗目黑,心肺(-),肝脾未及,头部未触及包块,舌质紫暗,舌边有瘀斑,苔白滑,脉弦而细涩.辨证为久病入络、脑络不通、瘀阻脉络,治宜养血活血、化瘀通络、理气止痛,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味:桃仁12 g、红花15 g、当归12 g、川芎15 g、生地10 g、赤芍12 g、牛膝10 g、柴胡10 g、白芷10 g、生甘草12 g.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5剂.9月26日二诊:眩晕止,头痛时发时止,时轻时重,痛时无明显固定部位,舌质略暗,脉沉细.前方去桃仁、红花,加黄芪30 g、延胡索12 g以补气生血、理气止痛,继服6剂.10月3日三诊:头痛大减,面色红润,舌质略红,脉沉有力.前方(二诊)去牛膝、柴胡,继服20余剂痊愈.又服血府逐瘀口服液,6个月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20.
偏头痛是一种周期性发作的神经 -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头痛 ,以反复发作的偏侧头痛或双侧头痛为特征 ,属中医头风范畴。笔者多年来采用头痛散吸入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 ,现介绍如下。1 方药组成川芎 6 0 g,乳香 6 0 g,丁香 6 0 g,白芷 6 0 g,辛夷 6 0 g,冰片30 g,全蝎 30 g,细辛 30 g。2 用法以上 8味共研极细末 ,装 5 m l玻璃瓶 ,密封备用。偏头痛发作时用头痛散一支 ,首先令患者口含凉水 ,然后取适量药末塞鼻 ,左侧头痛塞右侧 ,右侧头痛塞左侧 ,一般 30 m in,痛止停药。3 体会偏头痛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 ,近年的研究发现 ,颅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