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因素,并提出相应护理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ICU进行救治的690例置人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分析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690例中心静脉导管患者中97例(14.06%)发生导管相关感染.单腔导管置入患者中发生感染21例(8.07%),双腔导管置入患者中76例(17.67%)发生相关感染,置管类型与相关感染发生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股静脉穿刺置管患者中有40例(20.41%)发生相关感染;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患者中有38例(17.43%)发生相关感染,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患者中有19例(6.88%)发生相关感染,穿刺置管的部位与相关感染的发生之间有相关性(P<0.05).结论:防范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规章,严密消毒穿刺部位,尽可能应用单腔导管和锁骨下静脉置管,提高护理人员和置管人员的业务水平,可以减少相关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ICU患者不同穿刺部位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情况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ICU住院的420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20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中,有28例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6.67%。股静脉穿刺组导管相关性感染高于锁骨下静脉穿刺组(P<0.05),股静脉穿刺组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平均时间早于锁骨下静脉穿刺组(P<0.05)。结论 ICU患者股静脉置管的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高,发生感染时间更早;可采取针对性护理对策,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0):4790-4791
选取收治的65例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比较采用不同导管穿刺患者所引发的感染情况,研究具体护理对策。锁骨下静脉穿刺导管感染率低于颈内静脉穿刺和股静脉穿刺(P<0.05);短时间置管感染率低于长时间置管(P<0.05);单腔置管感染率低于双腔导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心静脉导管穿刺需严格采用无菌技术,加强穿刺部位皮肤护理,采用单腔置管并缩短置管时间,能够有效降低导管相关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ICU中心静脉置管患者感染的观察与分析,找出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9月至2010年3月,在ICU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观察并记录其年龄、性别、置管部位、导管放置时间、穿刺点周围皮肤情况、导管性质、管腔数量、有无静脉营养等内容。护士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结合动态护理记录单实施有针对性的导管护理并及早反馈相关信息。结果患者年龄(58.1±18.9)岁,置管天数(8.76±6.89)d。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105例,其中77例次锁骨下静脉置管,23例次颈内静脉置管,6例次颈内静脉置入漂浮导管。中心静脉导管感染4例,置管时间分别为3、14、18、21 d,感染率为3.8%,每1 000个导管日感染率3.95。结论 ICU患者病情危重,严格掌握中心静脉置管适应症;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动态护理记录单进行导管常规评价,对症护理,缩短留置时间;严格的无菌技术是控制导管感染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对预防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影响。方法将实施中心静脉置管的重症患者7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中心静脉置管护理,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并对2组CRBSI发生率、平均住院日及中心静脉导管带管天数进行比较。结果实施集束化护理后,观察组CRBSI发生率为5.1%,低于对照组的20.5%;观察组ICU平均住院日及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天数低于对照组。结论集束化护理可降低CRBSI发生率,并间接缩短患者ICU平均住院日及中心静脉导管带管天数,对预防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ICU中心静脉置管时间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ICU中心静脉置管时间与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的因果关系。方法分析ICU中心静脉置管151例患者的导管相关感染(CRI)情况。结果共发生感染23例,感染率15.2%;导管相关血行感染(CRBSI)发生3例,感染率1.98%;感染发生率2.1/千导管置管日。感染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回归分析显示:导管留置时间与感染率之间存在一定联系(r^2=0.81),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29)。结论未发现ICU中心静脉置管时间与导管感染有明确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ICU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ICU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的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以便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预防感染.方法 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监测2006年1月-2007年12月ICU内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患病情况,分析常见致病菌及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共监测符合条件的ICU住院患者762例,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52例,患病率6.8%,导管相关性感染率9.34例次/1000导管日,经患者评价病情严重程度调整法调整后,为2.72例次/1 000导管日.致病菌以G+菌为主,占44%;G-菌次之,占31%;真菌第3位,占25%.经单因素分析,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患者置管时间、免疫功能、病情严重程度、插管时机.结论 ICU是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的重点部门,应重视目标性监测工作.严格中心静脉置管护理,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缩短置管时间.加强医务人员手和穿刺部位消毒,对控制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并分析神经外科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护理方法.方法:随机抽取560例行深静脉置管患者,于治疗结束后取导管尖端进行细菌培养,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引起神经外科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病原菌中,葡萄球菌占65.2%,真菌占16.7%;深静脉置管15~21 d、22~28 d、≥29 d患者导管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4.5%、35.6%和65.3%;深静脉置管时间愈长,导管感染发生率越高(P<0.01);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及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导管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4.8%、18.0%,均高于颅内肿瘤切除手术及化疗患者(P<0.01);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及经贵要静脉穿刺置管患者感染发生率均低于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患者(P<0.01).结论:严格深静脉置管护理和缩短留置时间对防止神经外科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我院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ICU于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562例患者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的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感染发生与各项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与有无合并基础疾病无相关性(P0.05),而患者来源科别、导管留置时间、固定方式、穿刺部位及患者年龄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显著相关(P0.05)。结论:合并基础疾病、外科来源的患者、留置导管时间过长、缝线固定、非锁骨下置管、年龄偏高等因素可能是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相关医护人员需要依据这些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而提高患者在中心静脉置管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的发生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1日~2019年1月31日在我院神经外科ICU中心静脉置管的3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出现CRB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探讨CRB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对发生CRB患者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置管次数≥2次、意识状态、导管留置部位、导管留置时间≥7 d、导管类型、静脉营养等因素与神经外科ICU中心静脉置管患者CRB发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5岁、置管次数≥2次、昏迷意识状态、导管留置股静脉、导管留置时间≥7 d、双腔导管、静脉营养是影响神经外科ICU中心静脉置管患者CRB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根据影响神经外科ICU中心静脉置管患者CRB发生的危险因素,实施针对性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并分析综合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选择综合ICU 2009年7月~2010年6月中心静脉置管患者218例,对所有送检的中心静脉导管的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8例样本中细菌培养阳性46例,感染率为21.10%,其中G+球菌占63.04%,真菌占28.26%,G一杆菌占8.70%.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有显著关系的因素有年龄、置管部位、导管留置时间、应用静脉高营养、气管切开应用呼吸机等(P<0.05).[结论]:引起综合ICU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病原菌以葡萄球菌为首位,其次为真菌.严格的无菌操作、缩短置管时间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防止综合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相关因素和病原菌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2013-06收治ICU内行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不同留置部位、留置时间的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及病原菌分布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留置部位、留置时间是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CRBSI与留置时间呈正相关(r=0.225,P〈0.01)。CRBSI的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G+菌)、革兰阴性菌(G-菌)、真菌各占67.16%、26.87%、5.97%,以耐药菌为主。结论:规范CVC无菌操作,加强导管护理,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加强病原学监测,是控制CRBSI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熊彩娟  李素英  刘惠娴 《全科护理》2011,9(27):2445-2447
[目的]探讨ARROW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在肝癌病人合并胸腔积液引流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62例肝癌病人合并胸腔积液需行胸腔穿刺放液的病人应用ARROW中心静脉导管代替传统的胸腔穿刺放液、抽液,观察其疗效、并发症,并对整个细致有效的护理过程进行总结。[结果]本组62例病人均1次置管成功,导管留置时间为3d~21d,未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阻塞及导管脱出等并发症,置管引流后胸腔积液逐渐减少,病人呼吸困难、胸闷、心悸、气促、咳嗽等症状明显改善,病情得到缓解。[结论]本组应用ARROW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无继发感染、血气胸等并发症发生,做好穿刺点的护理,预防感染是保证置管引流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128例的临床分析和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防治措施,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对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行深静脉插管患者中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者进行医院感染相关因素的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发生128例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主要发生科室为ICU、普外科和传染科,68.7%的患者年龄≥60岁,53.9%的患者基础疾病为恶性肿瘤和颅脑疾病;施行侵入性操作(包括手术)和激素使用、合并糖尿病是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导管和血培养结果显示,感染菌属以葡萄球菌类居首位。结论接受侵入性操作多、基础疾病重的老年患者易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须制定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人员的准入制,加强护理人员有关导管类型、置管部位和时间、导管日常维护等的培训,并制定预防导管相关感染的制度,落实护理操作规范,重视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管理。  相似文献   

15.
急诊观察病房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分析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急诊观察病房病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因素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调查448例中心静脉置管病人导管相关性感染与导管留置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类型、病原学的关系。结果:448例病人中,导管培养阳性36例,分离出病原菌39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18株,革兰氏阴性菌16株,真菌5株;发生导管局部定植26例,穿刺部位感染7例,菌血症3例。结论:急诊观察病房病人中心静脉导管感染与导管细菌定植等因素有关。正确选择导管留置静脉和导管类型;加强置管操作与护理;尽可能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加强病人营养,提高免疫力,可降低导管感染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CVC)引发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VC-RBI)的危险因素及预防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25例中心静脉穿刺患者发生导管性感染的资料,并通过导管末端培养与血培养,或通过导管出口部位分泌物培养,分析患者病原菌种类和特点.[结果]25例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中,导管尖端部位感染4例,出口部位感染3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18例.患者的年龄和性别与感染率无关( P >0.05).置管时间与感染发生率呈正相关(R=0.32 ).置管时间<1周,感染发生率为0;≤1周且<1个月感染发生率为24%;≤1个月感染发生率为76%,各时间组之间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CVC-RBI 发生率随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时间延长而增加,并与各种操作、患者自身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17.
化疗期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早期干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护措施。方法 总结2002年9月-2006年10月间为肿瘤内科患者行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术320例,观察和记录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分析其原因及护理注意事项。结果 出现并发症36例,发生率为11.2%,其中气胸4例,误伤动脉3例,臂丛神经损伤2例,感染8例,导管脱落4例,导管堵塞12例,静脉血栓3例。经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加强护理,均顺利恢复并完成治疗。结论 熟练掌握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操作技能,严格把握禁忌证,建立持续监测系统,促进质量改善,实施全面的健康教育,可以大大降低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影响因素,为降低导管堵塞风险及提高护理质量提供循证证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中心静脉导管调查表》和《中心静脉导管评估表》对209例ICU患者置管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209例患者中有39例发生堵塞,堵塞率为18.66%.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股静脉置管、中心静脉压>13mmHg是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危险因素.附加装置正压输液接头为保护因素.结论 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发生与其置管部位、留置时间、封管液种类、附加装置类别、微量泵泵速、患者年龄、中心静脉压、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数量、输液种类以及穿刺次数密切相关.其中股静脉置管和中心静脉压>13mmHg是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危险因素,正压输液接头为保护因素.为降低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风险,临床工作中应综合考虑以上相关因素,做好预见性护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一2012年12月中心静脉留置双腔导管的725例患者中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725例置管患者中15例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2.O%),感染患者中1例为皮下隧道感染,隧道出口分泌物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血培养阴性;其余14例血培养阳性,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9例,大肠杆菌3例,无色杆菌1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例。15例导管感染患者经抗菌药物治疗有效8例,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拔管者7例。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与医疗水平、导管留置部位、留置时间、透析充分性和患者全身情况、个人卫生密切相关,针对上述各个环节采取预防干预措施是减少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胸心外科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13年1~8月182例深静脉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86例和对照组96例。对照组给予中心静脉置管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心静脉置管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降低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