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病例介绍 病人,女,68岁,因劳累后心前区疼痛伴胸闷、气短10年、加重3 d.由门诊步行收入心内科住院治疗.病人近段时间出现无明显诱因夜间心前区疼痛,伴肩部不适,全身大汗,含硝酸甘油及速效救心丸后症状缓解时间延长至1 h~2 h.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病变PCI术中,选择冠脉导引导丝是PCI成功与否最关键的一步,尤其复杂冠脉病变的PCI更是如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4例复杂冠状动脉病变行PCI时,出现冠脉导丝与球囊导管不相容,球囊导管不能通过导丝,造成术中被动。查阅国内外文献未见有类似报道,故我们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体外进行模拟试验,供同仁们参考,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3.
曹雪群  王丽姿 《护理研究》2012,26(28):2651-2653
[目的]总结逆向导丝技术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护理经验.[方法]介入治疗术前采取有效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充分考虑术中出现各种情况做好术前准备和病人的心理护理,术后加强病情观察,严密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做好强化抗凝治疗期间的护理,鼓励病人饮水并做好尿量观察,预防造影剂肾病,做好病人出院指导并嘱病人定期复查.[结果]逆向导丝技术治疗93例取得成功,10例失败,总体手术成功率90.2%,无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本组103例病人全部进行了随访,10例手术失败病人仍存在心绞痛和(或)心功能不全症状,1例手术成功病人术后1年因肺部感染诱发急性左心衰竭死亡,余92例均无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病人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预见性的护理可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出院指导和定期复查是预防冠状动脉内支架再狭窄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逆向导丝技术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逆向导丝技术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护理经验。[方法]介入治疗术前采取有效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充分考虑术中出现各种情况做好术前准备和病人的心理护理,术后加强病情观察,严密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做好强化抗凝治疗期间的护理,鼓励病人饮水并做好尿量观察,预防造影剂肾病,做好病人出院指导并嘱病人定期复查。[结果]逆向导丝技术治疗93例取得成功,lO例失败,总体手术成功率90.2%,无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本组103例病人全部进行了随访,10例手术失败病人仍存在心绞痛和(或)心功能不全症状,1例手术成功病人术后1年因肺部感染诱发急性左心衰竭死亡,余92例均无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病人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预见性的护理可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出院指导和定期复查是预防冠状动脉内支架再狭窄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经桡动脉左主干慢性闭塞病变PCI成功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主干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临床罕见,仅占冠状动脉造影人群的0.04%~0.40%,本文报道经桡动脉成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左主干慢件闭塞病变1例。  相似文献   

6.
随着对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及病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单纯冠状动脉造影在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生理功能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缺陷,通过压力导丝测定并计算心肌部分血流储备(FFR)是近年来开始使用的一种操作简单且特异性地检测冠状动脉病变生理学改变的方法,通过FFR能准确地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的功能严重程度,它对指导冠状动脉内支架优化置入及判定治疗效果有着重要意义。我院2000年5月-2005年12月对92例冠心病患者的106支冠状动脉应用压力导丝测量了FFR,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回顾性总结3例心脏移植术后并发移植心脏血管病变再次行心脏移植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再次移植团队的准备,严格消毒隔离与预防感染,血流动力学监护,体外膜肺氧合的护理,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及排斥反应的监测,患者自我管理指导及远程护理干预。3位患者再次移植手术均成功,在精心护理下心功能均恢复至Ⅱ级(NYHA分级),顺利出院,出院随访6个月生活质量良好。再次心脏移植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大,术后及远期并发症多,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及远程护理干预,及时发现并发症,早期干预,对于提高患者再次移植术后的生存质量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多支血管异常病变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莉 《天津护理》2004,12(5):286-286
当造影显示患者冠脉血管狭窄程度严重,需择期外科冠脉搭桥术,此时患者可出现否认、恐惧焦虑和悲观的心理表现。通过对临床20例冠脉造影显示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的情绪和行为表现观察、分析、判断患者的心理问题,找出原因,并对不同的心理特点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9.
王霞 《护理研究》2007,21(1):176-177
冠状动脉造影术目前已成为诊断冠心病、心绞痛及确定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常见的介入性检查。肺栓塞是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肺栓塞是肺内或肺外血栓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而引起循环障碍的病理生理综合征。若不及时救治,病死率达20%~30%。因此,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极为重要。现就1例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并发急性肺栓塞的抢救和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2006年2月1日,我们对1例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 I),术中出现冠状动脉无再流现象,经积极治疗与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病历资料患者男,78岁,因“反复胸闷、胸痛6年,再发14h,加重2h”入院。入院前2h患者胸闷、胸痛突然加剧,向左上肢  相似文献   

11.
1例急诊PCI术后并发肾动脉栓塞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泰兴市有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2006年5月23日收治了1例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并发肾动脉栓塞的患者,经精心救治与护理,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是临床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是目前冠心病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CAG及PCI术后可产生多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手术效果和预后。本文将近几年我院CAG及PCI术后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陈欣  王瑞红 《护理研究》2006,20(1):278-278
冠状动脉造影(CAO)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CAG术后的并发症主要是伤口出血和血栓形成,但出现肺动脉栓塞(PTE)的较少。我科1例CAG术后出现PTE病人经溶栓、抗凝等积极抢救处理,病情得到稳定转外科手术治疗。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高芳  刘颖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4):3775-3775
我院于2011-09收治了1例PCI术后1h内并发急性血栓形成,经积极抢救实施心肺复苏的同时于导管室再次行急诊PCI治疗的患者,抢救成功.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PCI前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影响.方法 将95例在心内科准备行PCI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7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进行PCI前1 d下午护士进行访视,手术前由访视护士接病人进入介入室,术前1 d和术前30 min评估病人观察指标.结果 干预组患者焦虑水平、心率、血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PCI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心理和生理应激反应,有利于PCI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1例急诊PCI术后并发肾动脉栓塞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江苏省泰兴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2006年5月23日收治了1例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并发肾动脉栓塞的患者,经精心救治与护理,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53岁,机关干部,因持续性心前区疼痛10 min,即来院就诊。急诊查心电图提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于导管室行急诊PCI手术,术后入住CCU病房。查体:体温37.2℃,脉搏112次/min,血压110/70 mmHg;神志清,予术后常规护理。术后第1天清晨,患者咳嗽伴黄脓痰,随后出现呼吸急促,咳粉红色泡沫痰,两肺可闻及广泛湿性罗音,体温38.9℃,心率124次/min,血压89/58 mmHg,诊断…  相似文献   

17.
张烨 《全科护理》2012,10(7):649-649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导致冠心病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尽早恢复心肌的正常血液供应。随着介入心脏病学的迅速发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成为治疗AMI的重要方法之一,早期介入治疗可带来更大的临床获益[1],其主要目的在于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恢复血液灌流,抢救濒死心肌,缩小  相似文献   

18.
正下肢水肿是腹腔肿瘤病人常见并发症,其主要原因是肿瘤压迫下腔静脉或淋巴清扫术后淋巴、静脉回流受阻以及长期癌症消耗致低蛋白血症。疼痛是癌症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常伴随癌症治疗过程中出现各种的症状而产生不同部位、不同性质和强度的疼痛。任何的不良并发症状和不舒适感都可能加重癌症病人的恐惧、焦虑及抑郁情绪,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病人的生存质量比生存率和死亡率更能反映病人治疗  相似文献   

19.
双核素心肌显像对老年冠心病CTO病变PCI术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99 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 Tcm-sestamibi,99 Tcm-MIBI)/18F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 glu-cose,18F-FDG)双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技术(DISA)检测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导致心力衰竭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老年患者存活心肌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心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 4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至少1支以上冠脉闭塞导致心力衰竭型冠心病的老年患者,PCI术前1周行99 Tcm-MI-BI/18F-FDG双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检查,根据DISA结果,分为有心肌存活组和无心肌存活组。分别比较PCI术前后2组患者血浆BNP值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功能指标。结果有心肌存活组经PCI术后LVEF由41.12±5.97升至47.12±4.86,LVFS由16.79±5.64升至25.86±7.43,血NT-proBNP值由4287.25±401.56ng/L降至427.43±91.47ng/L;术前与术后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无心肌存活组经PCI术后LVEF由40.03±3.48升至41.31±3.56,LVFS由16.35±5.86升至18.75±3.51,血NT-proBNP值由4495.32±347.72ng/L降至3827.53±97.28ng/L,术前与术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核素心肌显像能有效检测冠状动脉完全闭塞致心力衰竭型冠心病老年患者存活心肌,而有存活心肌者PCI术后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故双核素心肌显像对老年冠心病CTO病变行PCI术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沈颖  李凌 《护理研究》2007,21(11):3098-3099
冠状动脉自发夹层(SEND)是一种罕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心肌缺血少见原因之一。通常认为SCAD是由于冠状动脉壁内滋养血管破裂出血所致。出血量较多时可在动脉壁中膜外三分之一或中膜与外膜间形成大的夹层压迫冠状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其滋养血管密度增加,更容易破裂出血引起血管夹层。一旦SCAD形成,它可以表现为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脏性猝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