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肺血栓塞症(PTE)危险因素和预见性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住院治疗的61例PTE患者的资料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处理.结果 PTE的危险因素有:骨折、创伤、手术、恶性肿瘤、围产期、长期卧床及老年心脑血管病,尤其是既往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和静脉曲张者.结论 对高危人群进行全面评估制定详细护理的护理计划,加强早期监护,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是减少PTE发生、降低死亡和促进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维汉两民族住院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环境危险因素是否存在民族差异及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1996~2007年12年间共93例PT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分析93例确诊的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伴有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维吾尔族多于汉族,且维吾尔族患者下肢肿痛症状明显,而肿瘤发生率汉族高于维吾尔族.结论 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往往存在明确的环境危险因素,各环境危险因素在维汉两民族中可能存在差异.护士应加强对高危患者全面评估,及早发现症状,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密切配合溶栓或抗凝治疗,才能降低肺血栓栓塞症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维汉两民族住院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环境危险因素是否存在民族差异及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1996~2007年12年间共93例PT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分析93例确诊的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伴有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维吾尔族多于汉族,且维吾尔族患者下肢肿痛症状明显,而肿瘤发生率汉族高于维吾尔族.结论 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往往存在明确的环境危险因素,各环境危险因素在维汉两民族中可能存在差异.护士应加强对高危患者全面评估,及早发现症状,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密切配合溶栓或抗凝治疗,才能降低肺血栓栓塞症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维汉两民族肺血栓栓塞症环境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维汉两民族住院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环境危险因素是否存在民族差异及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1996~2007年12年间共93例PT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分析93例确诊的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伴有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维吾尔族多于汉族,且维吾尔族患者下肢肿痛症状明显,而肿瘤发生率汉族高于维吾尔族.结论 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往往存在明确的环境危险因素,各环境危险因素在维汉两民族中可能存在差异.护士应加强对高危患者全面评估,及早发现症状,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密切配合溶栓或抗凝治疗,才能降低肺血栓栓塞症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维汉两民族住院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环境危险因素是否存在民族差异及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1996~2007年12年间共93例PT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分析93例确诊的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伴有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维吾尔族多于汉族,且维吾尔族患者下肢肿痛症状明显,而肿瘤发生率汉族高于维吾尔族.结论 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往往存在明确的环境危险因素,各环境危险因素在维汉两民族中可能存在差异.护士应加强对高危患者全面评估,及早发现症状,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密切配合溶栓或抗凝治疗,才能降低肺血栓栓塞症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维汉两民族住院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环境危险因素是否存在民族差异及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1996~2007年12年间共93例PT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分析93例确诊的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伴有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维吾尔族多于汉族,且维吾尔族患者下肢肿痛症状明显,而肿瘤发生率汉族高于维吾尔族.结论 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往往存在明确的环境危险因素,各环境危险因素在维汉两民族中可能存在差异.护士应加强对高危患者全面评估,及早发现症状,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密切配合溶栓或抗凝治疗,才能降低肺血栓栓塞症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维汉两民族住院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环境危险因素是否存在民族差异及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1996~2007年12年间共93例PT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分析93例确诊的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伴有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维吾尔族多于汉族,且维吾尔族患者下肢肿痛症状明显,而肿瘤发生率汉族高于维吾尔族.结论 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往往存在明确的环境危险因素,各环境危险因素在维汉两民族中可能存在差异.护士应加强对高危患者全面评估,及早发现症状,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密切配合溶栓或抗凝治疗,才能降低肺血栓栓塞症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维汉两民族住院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环境危险因素是否存在民族差异及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1996~2007年12年间共93例PT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分析93例确诊的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伴有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维吾尔族多于汉族,且维吾尔族患者下肢肿痛症状明显,而肿瘤发生率汉族高于维吾尔族.结论 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往往存在明确的环境危险因素,各环境危险因素在维汉两民族中可能存在差异.护士应加强对高危患者全面评估,及早发现症状,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密切配合溶栓或抗凝治疗,才能降低肺血栓栓塞症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维汉两民族住院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环境危险因素是否存在民族差异及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1996~2007年12年间共93例PT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分析93例确诊的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伴有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维吾尔族多于汉族,且维吾尔族患者下肢肿痛症状明显,而肿瘤发生率汉族高于维吾尔族.结论 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往往存在明确的环境危险因素,各环境危险因素在维汉两民族中可能存在差异.护士应加强对高危患者全面评估,及早发现症状,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密切配合溶栓或抗凝治疗,才能降低肺血栓栓塞症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维汉两民族住院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环境危险因素是否存在民族差异及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1996~2007年12年间共93例PT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分析93例确诊的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伴有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维吾尔族多于汉族,且维吾尔族患者下肢肿痛症状明显,而肿瘤发生率汉族高于维吾尔族.结论 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往往存在明确的环境危险因素,各环境危险因素在维汉两民族中可能存在差异.护士应加强对高危患者全面评估,及早发现症状,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密切配合溶栓或抗凝治疗,才能降低肺血栓栓塞症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肺核素影像扫描检查及肺动脉造影等其它临床手段,对肺血栓栓塞症(PTE)进行明确诊断;从临床基础探讨PTE致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993~2002年问,我院37例肺血栓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在37例患者中,进行核素影像明确诊断32例(86.4%)。在21~50岁年龄段,女性发病率小于男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19例(51.4%)患者存在深静脉血栓。结论:核素影像仍是目前首选的诊断肺栓塞的筛选手段,其结果有较重要的诊断或排除诊断意义。女性PTE的发病年龄晚于男性,与雌激素降低胆固醇血浓度及月经周期改变凝血机制等有关。下肢深静脉血栓作为主要的危险因素,与PTE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BACKGROUND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 is a seriou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that can occur after a fracture. Generally, PTE is caused by the falling off of 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 (LEDVT) after lower limb fracture surgery. LEDVT and PTE after upper extremity fracture surgery are very rare. PTE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linical causes of sudden death. Venous thromboembolism includes PTE and DVT. We experienced one case of LEDVT and PTE after distal ulna and radius fracture surgery. The purpose of our report is to raise awareness for orthopedic surgeons that PTE can occur after distal ulna and radius fracture surgery, and patients with high risk factors should be considered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thrombosis in a timely manner.CASE SUMMARYWe report a 51-year-old Chinese male who had severe fractures of the left distal ulna, radius and little finger after a motorcycle accident. The patient underwent external fixation,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On the third post-operative day, computed tomographic pulmonary angiography showed PTE.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showed thrombus formation in the bilateral posterior tibial veins. After a period of anticoagulation therapy, on the 25th d after the PTE, computed tomographic pulmonary angiography showed that thrombus in both sides of the pulmonary artery disappeared. Furthermore, about 4 mo after the PTE, thrombosis in the deep veins of the lower limbs disappeared. About 1 year after the surgery, X-rays showed good fracture healing, and the function of the wrist joint recovered well.CONCLUSIONThough rare, PTE can occur after distal ulna and radius fracture surgery and patients with high risk factors should be considered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thrombosis in a timely manner.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电图(ECG)和21-Daniel ECG评分在肺血栓栓塞症(PTE)危险分层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5-01-2009-07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51例确诊的PTE患者。根据PTE的危险分层标准分为高危、中危、低危3组。分析251例患者入院48h内的标准12导联ECG,按照Daniel ECG评分系统计算得分。考察3组间ECG波形改变及Daniel ECG评分的差异,并使用ROC曲线评估Daniel ECG分值预测高危PTE、中高危PTE的准确性。结果:251例PTE患者中ECG出现异常者占82.9%,其中最多见为胸前导联T波倒置。Daniel ECG评分中位数为3分。与低危组相比,高危组与中危组PTE的ECG评分均显著增高。在ROC曲线分析中,Daniel ECG分值预测高危PTE和中高危PTE的准确性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1和0.837。取Daniel ECG分值为3.5分时,预测高危PTE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8.6%、62%、19.4%、92.9%;预测中高危PTE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9%、86.1%、74.1%、76.8%。结论:Daniel ECG评分对中高危PTE有较好的预测价值;Daniel ECG分值<3.5分时对高危PTE有较高的排除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张慧  裔欣  宋国敏 《天津护理》2022,30(1):41-45
目的:分析探讨上肢骨折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33例上肢骨折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有静脉血栓形成,将其分为血栓组(n=82)和非血栓组(n=751),对上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833例上肢骨折患者DVT发生率为9.84%.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  相似文献   

15.
围手术期患者静脉血栓分级护理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勤  贺文  宁宁  陈忠兰 《华西医学》2012,(8):1240-1243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患者静脉血栓预防的分级护理方法,为静脉血栓的预防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2009年5月-2012年1月,以某市级乙等综合性医院各科室手术患者为对象,引入量化工具评估患者围手术期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分级护理方法进行防治,并在患者出院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判断是否存在静脉血栓,以验证分级护理防治效果。结果纳入的318患者经评估均存在发生静脉血栓的风险,其中低度危险患者65例,中度182例,高度危险71例。经分级护理治疗,出院时均未发生静脉血栓症状、肺栓塞。结论分级护理方法安全、简便,可操作性强,便于围手术期患者静脉血栓的早期、普遍预防,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陈丹丹  邱晨 《中国康复》2007,22(3):194-196
目的:分析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为PTE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140例PTE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住院日期、确诊方法、PTE类型及合并的危险因素。结果:近10年PTE年住院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89.3%的患者存在PTE相关的危险因素,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依次为年龄≥40岁(82.9%)、高血压(32.1%)、手术(18.6%)、冠心病(12.9%)、脑卒中(12.2%)、2型糖尿病(11.4%)、呼吸衰竭(9.3%)、高脂血症(7.9%)、深静脉穿刺(5.7%)和创伤(4.3%)。大面积及次大面积PTE患者中手术的构成比明显高于非大面积(除外次大面积)相应危险因素的构成比(31.6%、9.6%,P〈0.001)。结论:PTE发病率逐年上升,大多数患者存在明确的危险因素,手术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在大面积和次大面积PTE患者中,深静脉穿刺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外科护士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认知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脑外科护士42名,采用自行编制的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调查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脑外科护士对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认知水平,采用单因素分析认知水平的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认知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脑外科护士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基础知识认知平均分为(20.6±4.7)分,风险因素认知平均分为(26.4±3.2)分,预防及护理措施认知平均分为(34.7±3.9)分,总分为(82.6±4.1)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护士的学历、护龄、职称、护理层级、管理岗位、培训或学习及护理过深静脉形成血栓患者均为护士对深静脉血栓形成认知水平的相关因素(均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称、护理层级、培训或学习、护理过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均是护士对深静脉血栓形成认知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脑外科护士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认知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年资、培训和学习及护理经验能够提高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妇科手术患者并发血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妇科住院的手术患者1623例,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血栓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并制定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结果 1623例妇科手术患者中发生血栓并发症184例,发生血栓和未发生血栓的患者年龄、BMI、文化程度、合并基础...  相似文献   

19.
高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是脑卒中的主要发病因素,也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临床护理工作中加强对高危患者的评估观察、及时准确的健康宣教、各种运动等物理治疗改变肢体静脉血流滞缓、避免对下肢静脉的有创操作以及防止血液的高凝状态可以有效预防脑卒中患者DVT的发生;合理饮食、患肢正确体位、局部溶栓、介入术后护理以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是DVT患者护理的要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基于信息化的全院联动静脉血栓形成(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防治体系,提升医护人员对VTE的防治能力,改善VTE患者疾病管理现状。方法成立VTE防治管理团队,建立以信息化为基础的VTE防治流程,实行强制性节点管理控制,如术前强制性风险评估、快速反应智能预警系统、护理智能决策系统及结构化随访等,实现全院联动的VTE防治体系,2018年9月—12月在全院范围内实施该体系,与2017年9月—12月对比,分析该防治体系实施前后医院VTE风险的评估率、出血评估率、VTE相关措施落实率、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及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的发生率、VTE相关病死率等的变化。结果防治体系实施前后,VTE的评估率从0.5%上升到75.5%,出血评估率从1.4%上升至75.8%;防治体系实施后VTE相关措施落实率中基础预防落实率达100%,中高危患者中使用物理预防落实率达15.7%,药物预防落实率达25.9%;全院患者的PTE的发生率从2.87‰上升至4.35‰,DVT的发生率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