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用原核表达系统获得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主要衣壳蛋白(L1),检测鲍温病和鲍温样丘疹病血清中的HPV16L1IgG抗体。方法PCR方法检测鲍温病和鲍温样丘疹病局部皮损中的HPV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肽性方法进行HPV分型;用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表达HPV16L1蛋白,亲和层析法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获得了HPV16L1蛋白抗原;ELISA法检测鲍温病和鲍温样丘疹病血清中的抗体。结果用原核表达系统和镍柱亲和层析获得了较纯的HPV16L1蛋白。鲍温样丘疹病血清中抗体的检测率为(20/50)40%,鲍温病血清中抗体的检测率为(8/30)26.7%,正常献血员组检测率为(2/50)4%。这两组分别与正常献血员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HPV16DNAPCR检测法与血清HPV16L1抗体检测法有较好的一致性(P0.05)。结论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获得纯化HPV16型L1蛋白,可用于鲍温样丘疹病和鲍温病血清中HPV16抗体的检出,为其临床上血清学诊断提供参考,进一步开发HPV相关皮肤恶性肿瘤高危人群的诊断试剂盒提供前沿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 多中心性色素性类鲍温病(Multicentric Pigmented Bowenoid disease,简称MPBD),亦称鲍温样丘疹病(Bowenoid Papulosis,BP),是一种临床上与Bowen病完全不同,但组织学上极为相似的疾病。目前关于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以及它的病变性质尚无定论。本文报告一例MPBD病人治疗后继发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a,CA),并结合文献分析二者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鲍温样丘疹病(bowenoid papulosis,BP)是指发生于生殖器部位的多发性斑丘疹,1970年由Loyd首先报道,并取名为多中心性色素性Bowen病。临床并不多见。本科近期见到夫妻二人同患鲍温样丘疹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20091805 鲍恩样丘疹病、鲍温病中Survivin表达及其与HPV16感染的实验研究/马俊红(山西医大第一临床医学院皮肤科),安金刚∥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9,40(7).-646~648选取35例鲍温样丘疹病(BP),32例鲍温病(BD),另取12例正常包皮作为对照组。应用原位杂交检测各组织中HPV16DNA,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中Survivin的表达。结果①Survivin在BP、BD中表达率分别为54.3%和57.6%,对照组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BP和BD中HPV16+组与HPV16-组Survivin表达率为79.2%,43.2%,两组比较差异有  相似文献   

5.
目的:归纳鲍温样丘疹病(BP)的临床与病理特征,以达到诊断和鉴别诊断的目的。方法:分析5例BP的临床表现与病理形态。结果:鲍温样丘疹病发病时间短,病变在肛门生殖器部位,局部为多发性微小丘疹,聚集成斑丘疹,灰黑色是其特征。可见病理性核分裂,不典型增生不占棘细胞层全层,其中可显凹空细胞,结论:鲍温样丘疹病可自行消退,组织学上类似于鲍温病,属癌前病变,单纯切除可治愈。  相似文献   

6.
人类乳头瘤病毒(HPV)16型相关DNA与生殖器鲍温病和鲍温样丘疹病发生有关。虽然组织学检查发现非生殖器部位鲍温病(EBD)中有病毒感染的证据,例如:病毒样包涵体和胞浆空泡化细胞,但迄今有关HPV存在于EBD中的报告则少有。为此,作者采用原位杂交技术(ISH)和聚合酶链反应(PCR)对20例EBD进行了HPV检测,调查HPV在EBD中的存在情况。  相似文献   

7.
我科在1989年7月偶对一例愈后复发的尖锐湿疣(CA)病检时发现同时有鲍温病(BD)及CA病理变化,提醒我们对诊断鲍温样丘疹病(BP)的注意.自19B9年7月到1591年2月又确诊了10例BP,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生殖器部位皮肤肿瘤和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es,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通用型引物-PCR方法对89例外生殖器部位皮肤肿瘤进行HPV DNA的检测,应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进行HPV DNA分型。结果:40例鲍温样丘疹病中22例(55%)HPV DNA阳性,其中20例为HPV16,1例为HPV31,1例为HPV6+16;5例鲍温病HPV DNA全部阳性(100%),其中4例为HPV16,1例为HPV6+16;6例Queyrat增殖性红斑中2例(33.3%)HPV DNA阳性,均为HPV16。18例外生殖器鳞状细胞癌中5例(27.8%)HPV DNA阳性,均为HPV16;20例乳房外Paget病HPV DNA为阴性。结论:外生殖器部位皮肤肿瘤中鲍温样丘疹病、鲍温病、Qu-eyrat增殖性红斑的发生可能与HPV16感染有密切关系;外生殖器鳞状细胞癌中,HPV16感染可能是多种致癌因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外生殖器部位乳房外Paget病的发病可能与HPV感染无关。  相似文献   

9.
毛细胞白血病(hairy cell leukemia,HCL)是以脾、骨髓和血液中B细胞谱系浸润为特征的淋巴细胞增生性恶性肿瘤,病人的化脓性和非化脓性的感染率高。本文报道1例广泛发生与人类乳头瘤病毒(HPV)相关的鲍温样丘疹病、鲍温病和局灶性微侵袭性鳞状细胞癌患者。该患者女性,53岁。1983年发现不能解释的白细胞减少,1990年发生多  相似文献   

10.
近来鲍温样丘疹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由于此病的临床表现与尖锐湿疣相似,组织病理学类似原位鳞癌和鲍温病的组织学改变,往往造成误诊。鲍温样丘疹病作为一种具有独立临床、病理特征的疾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现将我院2004年1月~2008年12月诊断为鲍温样丘疹病的32例患者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鲍温样丘疹病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23例鲍温样丘疹病其临床表现为外生殖器皮肤色素性丘疹和斑片,组织病理学呈现鲍温病样的特异性改变。本病的发病与性接触传染有关,女性多于男性,临床上易误诊为尖锐湿疣,CO2激光治疗可以痊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鲍温样丘疹病(BP)皮损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类型与患者疗效的关系。方法用基因芯片法检测BP皮损组织中HPV感染类型,再用艾拉光动力和二氧化碳激光两种不同手段治疗鲍温样丘疹病患者并进行对照。结果92例BP中HPV高危型感染48例,占52.17%;高低危混合感染者28例,占30.43%;低危感染16例,占17.4%;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表明,艾拉光动力是治疗鲍温样丘疹病的有效方法,总有效率达92.75%,其中治愈率为85.5%。结论 BP的发生与发展和HPV感染密切相关。治疗效果与病毒感染类型无直接关系。采用二氧化碳激光加艾拉光动力治疗BP疗效优异,副作用小,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Bowen样丘疹病(bowenoid papulosis,BP)是好发于年轻人外阴部的增生性病变。1978年Wade等[1]将本病定义为临床表现良性而病理形态与原位鳞状细胞癌相似,发生于外阴部的色素性丘疹性病变。目前多数观点认为本病的发生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有关[2]。我们报道41例外阴部Bowen样丘疹病,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近10多年来,鲍温样丘疹病(Bowenoid papulosis,简称BP)作为临床病理学的独立疾患已有报导。它是一种常发生在年轻成人生殖器肛门部位的良性多发性色素性丘疹损害,易与多种疾病混淆,而组织病理学表现为原位鳞癌改变,引起皮肤学界对它的关注,并对它的病因及发病机理进行了一些研究。目前,对本病的认识尚有分歧,有待长期观察进一步积累资料加以阐明。为了使临床医师对本病有所认识,避免不恰当的处理,经复习文献将鲍温样丘疹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相关因子细胞周期蛋白E及其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蛋白p27,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相关的鲍温样丘疹病及外生殖器表皮原位癌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通用型引物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51例外生殖器部位上述病变进行HPVDNA的检测和分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病变中细胞周期蛋白E和p27的表达。结果:40例鲍温样丘疹病、5例生殖器鲍温病及6例Queyrat增殖性红斑HP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55.0%、100.0%和33.3%,HPV16为主要型别;高危型HPV相关的病变中细胞周期蛋白E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上皮,且HPV阳性组明显高于HPV阴性组,而p27表达明显低于正常上皮,且HPV阳性组明显低于HPV阴性组。上述疾病中细胞周期蛋白E与p27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HPV16感染与鲍温样丘疹病及外生殖器表皮原位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并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周期蛋白E和p27表达及两者的相互作用引起感染上皮的增生及恶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hTERT蛋白在鲍温样丘疹病中的表达及与高危型HPV存在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原位杂交法研究HPV的存在和免疫组化法检测hTERT蛋白在鲍温样丘疹病中的表达,并探讨hTERT蛋白表达与高危型HPV存在的相关性。结果在26例鲍温样丘疹病标本中,18例(69.2%)为HPV16/18阳性,其中1例HPV16/18阳性标本也有HPV6/11阳性。3例(11.5%)为HPV31/33/35阳性,2例(7.7%)为未定型HPV阳性,21例有高危型HPV存在的标本是hTERT阳性,16例高危型HPV感染的标本呈现了强而弥漫性hTERT蛋白表达。hTERT蛋白表达与高危型HPV的存在显著相关。结论高危型HPV可能诱导了hTERT蛋白的高表达。  相似文献   

17.
鲍温病样组织变化的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鲍温病样组织变化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及Ki-67在其中的表达模式。方法:利用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技术系统地分析了52例伴鲍温病样组织变化的不同疾病。结果:组织病理结果显示,本组病例的疾病种类、组织学特征虽异,但均伴有某些共同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结果示Ki-67在鲍温病、恶性外毛根鞘瘤、小汗腺汗孔癌、鲍温样日光性角化病、鲍温样丘疹病中示阳性表达:小汗腺汗孔瘤、增殖性外毛根鞘囊肿和毛囊孔上皮瘤标本中多在鲍温病样组织变化的区域内见稀疏阳性表达的肿瘤细胞。结论:鲍温病样组织变化系由于长期慢性刺激而发生在角化上皮组织的一种进展缓慢的增殖性病变,其生物学恶性度较低。  相似文献   

18.
鲍温样丘疹病是发生在男女生殖器的红碣色丘疹或疣状损害.临床良性,组织学似原位鳞癌(鲍温病).常误诊为扁平苔藓、银屑病、寻常疣、尖圭湿疣等疾病.表皮包涵物囊肿内发生鳞癌、鲍温病的病例曾有过报导,本文首次报导一例鲍温样丘疹病是发生在阴茎表皮的包涵物囊肿内.患者为一做过包皮环切术的黑人,36岁,在阴茎背侧有一2cm非特异性结节,出现的时间不详.病人因臀部脓肿入院,一个月后死于播散性结核病.尸解发现阴茎结节为一表皮包涵物囊肿,内充  相似文献   

19.
原位杂交检测鲍温样丘疹病及Bowen病中HPV16 D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生物素标记的核酸探针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30例鲍温样丘疹病、15例Bowen病中16型人乳头瘤病毒(HPV16)感染的组织定位及染色模式。结果显示,30例鲍温样丘疹病中,HPV16阳性13例;15例Bowen病中,HPV16阳性6例。鲍温样丘疹病、Bowen病中HPV16感染累及棘细胞全层;主要为核内团块状着色。Bowen病中,HPV16感染尚累及基底层细胞且存在HPV的点状染色模式。提示鲍温样丘疹病与Bowen病比较,HPV16感染的组织定位及染色模式均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0.
鲍温样丘疹病(BP)是一种特殊的多发性肛门生殖器疣.大多数病例的损害为色素性丘疹和斑块,但也有红斑或粘膜白斑.组织学上有原位癌变或上皮内肿瘤形成,棘层松解性表皮失去分层,异性细胞及核分裂相.病毒感染的征象——空泡细胞是一种不常见表现.虽然组织学呈恶性表现,但临床却很少恶变,而表现为慢性病程甚至病损可以消退.通过DNA杂交技术鉴定其病原为HPV34、35、39和42,但以HPV16最常见.本文报告1例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