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及围生期处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22例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患者中常见的病因是妊娠期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50×109/L而无临床出血表现的病人无须特殊处理,经阴道分娩是安全的.血小板≤50×109/L时应给予综合治疗并在血源准备充分的情况下行剖宫产术.结论:多种原因可引起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治疗上应视不同的病因、血小板减少的轻重程度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分娩方式取决于血小板水平及产科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349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进行病因分析,治疗措施: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输新鲜血及血小板,并采取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349例均母婴平安,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恰当合理的治疗、适宜的护理干预能保证患者平安渡过妊娠期及分娩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9月—2005年8月间64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包括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PAT)、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高征)。治疗方法为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对血小板计数<50×109L-1者于分娩前后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及血小板制剂。64例中阴道分娩37例,剖宫产27例;发生产后出血9例,产后出血发生率14%;无死胎或死产,无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结论在治疗病因的基础上,糖皮质激素及血小板制剂是治疗妊娠合并严重血小板减少的有效手段,剖宫产非手术绝对适应证或禁忌证。  相似文献   

4.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8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常见原因和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对85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妊娠合并良性血小板减少症(BGT)70%、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血小板减少12%、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9%,其他血液疾病8%。BGT组基本未作特殊处理母婴均良好。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I、TP组给予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输注血小板治疗。结论BGT一般不需作特殊处理。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血小板减少及妊娠合并ITP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输注糖皮质激素和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及血小板疗效好。在分娩方式上血小板>50×109L-1者可采取经阴分娩但避免阴道手术助产。对于血小板<50×109L-1者应采取剖宫产为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PT)的病因及分娩期处理。方法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间86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病因及临床处理方法。结果86例患者中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PAD64例(74.42%),子痫前期13例(15.1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TP)9例(10.47%)。阴道分娩45例(52.32%),阴道助产2例(2.32%),剖宫产37例(43.02%),产后出血8例(9.30%),新生儿血小板减少2例(2.33%)。结论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是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最常见类型,产后恢复快,预后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及临床转归。方法:对126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52例(占41.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7例(占21.4%),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5例(占19.9%),巨幼红细胞性贫血11例(占8.7%),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8例(6.3%),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占1.6%),药物导致血小板减少1例(占0.8%)。经阴道分娩56例,输注血小板后剖宫产70例,无1例死亡。产后4例因血小板持续减少转血液科治疗。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以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最多见。对于血小板持续50×109/L的孕妇,宜术前输注血小板后行剖宫产。  相似文献   

7.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妊娠合并症,是因为血小板的质和量发生异常而引起的,以出血、贫血和感染为特点的疾病,重症者可危及母婴的健康和生命。现将2007年7月-2008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46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孕产妇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56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由妊娠引起29例(5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6例(29%,重度子痫前期15例、轻度子痫前期1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7例(12%),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对血小板计数<50×109L-1者在分娩前后短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人免疫球蛋白及血小板制剂,分娩方式视血小板多少及产科指征决定。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应视不同病因、血小板减少程度及产科情况而采取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并分析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120例,为研究组,另选同期来院产检的健康孕妇100例,为参照组,分析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并比较两组的分娩结局。研究组中根据血小板计数分为轻度组(40例)、中度组(36例)和高度组(34例),对比三组分娩结局。结果: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排名前三的分别为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占比为58.33%。19.17%、12.50%。研究组的剖宫产、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贫血、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参照组(P 0.05)。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的剖宫产、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贫血、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显著(P 0.05),轻度组的发生率低于中、重度组(P 0.05),中度组早产、新生儿贫血、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低于重度组(P 0.05);中、重度组的剖宫产、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较为复杂,可增加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风险,且血小板数量越少,对母婴健康的影响越大,应引起临床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妊娠期孕妇中医证候及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方法 2010年收治的49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病例,分析妊娠期各种中医体质类型的例数及构成比,总结出它的病因和具体处理方法.结果 娠期的单纯体质类型:实热型12例;虚热型6例;阴血虚型14例;阳虚型0例;痰湿型9例;平和型8例.以阴血虚型和实热型为主,分别占28.6%、24.5%.妊娠PAT发生的概率最高,和其余各病因发生率之间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妊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是最常见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类型,中医体质因素将影响其孕期的健康状态.所以,对女性孕期体质类型进行中医保健,调节或尽量改变其偏颇,使其趋向“阴平阳秘”,对女性生殖健康及优生优育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66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探讨其发病原因寻求较好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66例妊娠期血小板减少孕妇的临床资料,测定其血小板、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监测分娩情况、出血量、及新生儿情况。结果:妊蛛28周前发现血小板减少症有8例,妊娠28周后58例。其中血小板低于50×10^9/L 21例。自然分娩36例,剖宫产30例。1例产后出血量大于500ml。分娩足月)L61例,早产)L5例。发生新生儿窒息3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新生儿颅内出血及新生儿死亡。血小板〈50×10^9/L孕妇的TEG各项指标较其他孕妇组有明显差异。结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原因较多,多发生于妊娠中晚期,应积极合并症和并发症,预防出血倾向及加强胎儿监护。对于血小板〈50×10^9/L患者可予以糖皮质治疗,为避免大出血可在分娩前后输注血小板悬液;TEG可作为观察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孕妇凝血功能状态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2.
摘 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中重度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5 年 1 月至 2022 年 5 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 123 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妊娠期血小板 计数(PLT)最低值分为轻度血小板减少组(79 例)和中重度血小板减少组(44 例),分析妊娠合并中重度血小板 减少病因构成及对母儿结局的影响。结果:妊娠合并中重度血小板减少最常见病因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GT), 其次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妊娠合并中重度血小板减少组与轻度血小板 减少组在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孕次、产次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中重度组患者的 诊断孕周早于轻度组,更易出现皮肤黏膜出血,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妊娠结局方面,中重 度组平均分娩孕周早于轻度组,中重度组产后出血率、早产率及新生儿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均高于轻度组,分娩前及产 后第 1 天 PLT 数值低于轻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间妊娠期及分娩期血制品使用率、剖宫产率、 椎管内麻醉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随着血小板水平的下降,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不 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增高,对于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者,特别是中重度患者需尽早明确病因,合理有效干预,个体 化选择终止妊娠时机及分娩方式,改善母儿结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应用大剂量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HD-IVIG)治疗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PT)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5名PT患者的病因,比较分别用HD-IVIG、地塞米松治疗后PT患者的血小板变化.结果:HD-IVIG较地塞米松可显著升高血小板数量,输注血小板例数减少.结论:HD-IVIG治疗PT可使患者血小板快速升高,可减少血小板次数,是值得推广的治疗PT患者血小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姚石安 《中医杂志》2005,46(4):313-313
答: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又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常发生于育龄妇女,妊娠期易复发,妊娠合并ITP发生率为3%~4%,中医证治需注意如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5.
临床解惑     
中医如何治疗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答: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又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常发生于育龄妇女,妊娠期易复发,妊娠合并 ITP 发生率为3%~4%,中医证治需注意如下几方面。在诊断方面,临床表现出血占90%,主要为紫癜,其它如齿龈、鼻出血等,尤其当血小板计数<50×10~9/L,毛细血管脆性增加,仅轻微的创伤和血压升高,皮肤黏膜即会出现瘀斑,甚至发生自发性出血。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多数在(30~80)×10~9/L,血小板形态及血小板大小不同,有的可见巨大及畸形的  相似文献   

1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孕妇较常见的内科并发症,如处理不当常导致严重的出血、自然流产、胎死宫内和新生儿颅内出血,其围生期护理十分重要。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除了常见的出血症状外,还可导致分娩时失血量增加,造成产后出血发生率的上升,增加了孕产过程的危险性,同时还可使部分新生儿发生血小板减少症,故在临床产科中应着重预防由于血小板减少所致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肝硬化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是临床常见的合并症,血小板的升高或降低是判断肝硬化患者有无出血趋势的主要标志,同时它也是临床难治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主要表现粘膜出血和贫血,合并妊娠者一般不必终止妊娠,只有当严重血小板减少未获缓解者,在妊娠初期(12周以前)就需要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者,可考虑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9.
再生障碍性贫血(下称再障)是一种骨髓功能减退或衰竭导致全血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的一类贫血,属于难治性贫血,而妊娠可使再障病情恶化.2000年10月-2007年4月,本院产科曾收治6例妊娠合并再障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孕妇除少数合并ICP ,有典型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了预先临床处理外,绝大多数产妇产前准备不充分,急诊匆匆接受手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安全、无痛、顺利的手术进程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保障这类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保障手术顺利进行,目前还没有完整的临床麻醉经验可以借鉴,对麻醉工作形成了严峻挑战.近3 a笔者对32例相应病例实施气管插管下的全身麻醉,现将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