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经内窥镜手术并发症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1998年9月至2001年3月,我院以德国产ZEPPLIN神经内窥镜完成神经外科手术41例,现报告其初步结果,重点分析并发症。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组病人共41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6个月至42岁,平均(16±2)岁,诊断:婴幼儿梗阻性脑积水12例,外伤后脑积水8例,室间孔阻塞致一侧脑室扩大3例,小脑髓母细胞瘤术后脑积水1例,蛛网膜囊肿4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手术5例,脑脊液鼻漏修补4例,高血压脑出血3例,脑室内肿瘤切除1例。1.2手术方法1.2.1内窥镜完成的手术包括脑积水(含室间孔不通)、脑室内肿瘤、蛛网膜囊肿等完全通过内镜工作腔完成手术。有5例梗阻性…  相似文献   

2.
Ⅲ脑室内胶样囊肿产生的最常见症状通常是由于间歇性室间孔阻塞而引起急性颅内压增高.症状主要有:剧烈头痛、突发性呕吐、视力模糊、猝倒,甚至突然死亡.神经源性肺水肿则常并发于头部外伤后的颅内压增高.本文报导一例Ⅲ脑室内胶样囊肿患者,其突出症状之一为急性肺水肿.经脑室引流后,肺水肿迅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6岁。因右侧肢体阵发性抽搐伴短暂意识丧失3年入院。患儿于3岁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阵发性抽搐,抽搐时伴有意识丧失,每年发作2~3次,每次持续5~6小时。按癫痫治疗无效。入院时检查;神清,头围51.5cm,左半侧头颅大于右半侧,右面纹浅,右下肢力弱,右手6指畸形,余检查正常。CT扫描见左侧脑室明显扩大,左脑室康端造影见左侧脑室扩大但对侧脑室及第3脑  相似文献   

4.
单侧性脑积水是一侧室间孔阻塞的结果,通常由于侧脑室或第三脑室肿瘤和急,慢性感染所致.虽然人们认为单侧脑积水也可由室间孔先天性闭锁引起,但以前从未有这方面的报导.作者报告了一例先天性室间孔闭锁病例.患儿11个月,男性,以右眼外斜3个月,右眼睑下垂两周,发热、昏睡、呕吐两天入院.入院前曾在他院进行腰椎穿刺,30分钟后呼吸停止,经插  相似文献   

5.
例1男,20岁。因阵发性头痛、呕吐1年,加重8天入院。检查:双侧视乳头水肿,颅脑CT扫描示三脑室内低密度囊性占位,侧脑室增大。全麻下经右额开颅,额中回切开进入侧脑室,见室间孔增大,显微镜下切开室间孔前缘进一步扩大室间孔,见三脑室内肿瘤,壁光滑,囊性,壁较薄,囊内液黄色胶冻样约10ml。显微全切除肿瘤,并作室间隔造瘘,恢复顺利治愈出院。例2女,29岁。因头痛呕吐8天,伴癫痫发作入院。检查:双侧视乳头水肿,双侧外展神经麻痹。MRI显示三脑室室间孔处长T1长T2均匀信号占位,并左侧脑室积水。全麻下冠状…  相似文献   

6.
一例9个月婴儿因2月来右半身抽搐而作头颅CT检查,发现脑室系统扩大及双侧蛛网膜下腔积液,提示有脑内脑外积水和左侧颞顶部血管畸形。住院后脑血管造影示左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分支明显扩张,动脉直接与左横窦短路相通,于侧裂畸形血管附近有较小动脉参与。患儿头围45cm,在头皮扩  相似文献   

7.
脉络丛乳头瘤系良性肿瘤,好发于儿童,生长缓慢,多因分泌过多脑脊液并且阻塞室间孔引起颅内压增高症状而就医发现。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应尽可能做到全切除。我们报告1例单纯手术未能全切除后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再全切除颅内巨大脉络丛乳头状瘤。1 病例 男,6.5岁,因头痛、呕吐,进行性视力障碍一年余入院。查体:神志淡漠,易激惹,头围明显增大,眼球纵向震颤,双眼黑蒙,双侧视乳头苍白,右侧锥体束征阳性。头颅CI示左侧大脑11cm×8cm大小占位性病变,约10个层面,高密度,边缘清楚而不规则,可见病理性钙化,左侧脑室消失,左侧皮质  相似文献   

8.
<正>1病例资料患儿,男,7个月。3个月前发现头围逐渐增大,不伴呕吐、抽搐等。入院后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头围稍大,发育正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头MRI示左侧额顶部巨大占位(图1A~D)。入院后第3天,在全麻下行左额顶开颅肿瘤切除术,术中见病变与额叶脑组织有明显分界,病变灰黄色,质地韧,血供丰富,囊液为淡黄色清亮液体,病变深部可见淡黄色胶冻样病变组织。术后恢复好,无呕吐,无抽搐,四肢活动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一例极为罕见的第Ⅲ脑室前部纤维细胞脑膜瘤阻塞室间孔,并引起脉络丛增厚钙化。患者男性、43岁,1967年曾因交通事故而住院,头颅平片显示鞍上钙化,入院时无症状和神经系统障碍。行气脑造影和脑室造影示第Ⅲ脑室室间孔区钙化,伴侧脑室对称性扩大和第Ⅲ脑室轻度扩大,未见肿  相似文献   

10.
例1 患儿,女,3岁。出生时难产,疑有颅内出血。近半年来,头围渐大,查头部CT示三脑室及双侧侧脑室扩大,梗阻性脑积水。术前检查颅骨形态尚正常。1995年4月7日在全麻下行脑空腹腔分流术,手术经过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术后2周复查头部CT示脑室形态及大小恢复正常,但颅骨形态发生变形,左侧顶结节变平,左颞枕部骨质自然弯曲消失。肉眼观见头颅前后经变长,左侧颞、枕、顶部外观较平坦。家属自诉患儿术后一直左侧卧位。  相似文献   

11.
1965年Raymond Adams和他的同事描述了一个新的伴有精神运动迟缓,步态不稳和尿失禁的临床痴呆综合征。系隐袭发病,有特征性气脑影像:脑室扩大,因蛛网膜下腔阻塞,大脑皮质表面则无气体显示。腰穿时脑脊液压力正常。脑脊液分流术后病人临床症状改善。其病原学和病理生理学尚未明了。可能于脑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手术,脑血管疾病,脑膜脑炎之后发生,也可能与伴有脑干胶质瘤,第三脑室囊肿,小脑血管母细胞瘤,导水管狭窄,以及异位基底动脉压迫第3脑室等有关。约半数病人没有明显病因。所有病因均与脑脊液的循环和吸收障碍有关;从而导致脑室内压力增高,并因脑室扩张而压力减低。由于脑室周围纤维通道  相似文献   

12.
患儿男,4岁.因"头颅增大、左眼斜视4年"入院.查体:患儿智力正常,头围55 cm,左眼睑下垂,眼球轻度突出、内斜,向上、向下及外展运动受限,瞳孔直径略大于右侧,对光反应灵敏,左眼视力0.1、右眼视力0.3,视野正常.感觉、肌力、共济运动等均正常.CT见左额颞大片状液性低密度区,大小约111 mm×63 mm×110 mm,脑实质受压,侧脑室变形,中线结构右偏.诊断为左额颞巨大蛛网膜囊肿,脑发育异常.在全麻下行囊肿-腹腔分流术,术中见囊液清澈透亮.术后正常出院.术后第13个月,发现患儿右侧阴囊肿大,阴囊内可触及条状物,腹部X线提示分流管末端疝人阴囊(图1),请普外科会诊考虑并发右腹股沟斜疝,拟入院行疝修补及分流管调整术.  相似文献   

13.
急性脑积水可由脑出血、肿瘤、炎症、中脑导水管或第四脑室孔迅速阻塞引起。中脑导水管阻塞可因异物或游离脂肪所致但脑室内游离结石所致者罕见,本文报告一例。 患儿,男,10岁,突起头痛、呕吐、几小时后意识障碍,CT扫描示急性脑积水收入院手术治疗。入院时呈半昏迷状态(GCS 6分),除肌腱反射亢进外无神经系统局灶体征,甘露醇静脉点滴后意识呈木僵状态。颅骨平片正常,CT示两侧脑室及第三脑室扩张,第三脑室后部见一椭园形高密度影,CT复查发现结石在导水管上口嵌顿。行脑室引流术后次日,  相似文献   

14.
1 病例介绍 患儿,男,18个月,因头部外伤后呕吐四日入院,入院查体:神清、痛苦面容,头颅前后径明显增大。颅脑CT示枕大池及颅后窝蛛网膜下腔明显扩大。入院诊断为枕大池蛛网膜囊肿。第一次手术行左侧颅后窝旁正中切口,术中见囊肿内压力很高,天幕明显受压抬高。手术切除壁层蛛网膜,见囊肿下壁为软脑膜,有脑脊液不断从枕大池流出。术后第5天,切口出现脑脊液漏,经加强缝合、腰穿等治疗一月后伤口愈合,但减压窗张力高,再次行手术治疗。取左枕部直切口、钻孔扩大骨窗直径3cm,抬起左枕叶,于天幕无血管区作一直径0.5cm切口见脑脊液自切口涌出,于枕叶一脑沟处,切开蛛网膜,使幕下脑脊液能通过天幕窗进入幕上蛛网膜下腔。术后第10天拆除头部切口缝线,痊愈出院,随访一年,患儿无不适表现。  相似文献   

15.
1 病例报告 病人,男性,24岁。汉族,农民。因颅内高压月余,伴右侧动眼神经麻痹,左上肢乏力,神智不清2d于1986—12—24入院。查体:神志朦胧,右侧瞳孔扩大至6mm,光反应消失,左瞳正常。双侧视神经乳头水肿,左上肢肌力Ⅱ级,余无明显异常。CT示第三脑室肿瘤脑疝形成。迅速术前准备,即日在全麻插管下开颅探查行肿瘤切除术。经右额入路进入侧脑室内,吸出胶样淡黄色液体约200m1,见室间孔扩大,钝性剥离囊壁至第三脑室后部,完整切除。囊肿约10cm×12cm×6cm大小。快速冰冻切片,结果为第三脑室巨大胶样囊肿。出院时病人神志清楚,语言流利,右侧动眼神经麻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二例向三脑室生长的颅咽管瘤的CT扫描所见。例一,男,45岁,头痛,行为紊乱伴遗忘症,时间、空间定向力障碍及阵发性白天嗜睡三个月。CT扫描显示三脑室前中部有一巨大囊性肿块,无脑积水。注入造影剂后见鞍上区有一巨大的局限性影像,其中一部分呈实质性影像,一部分呈囊性影像,据此虽无钙化仍可考虑为颅咽管瘤向脑室内生长。手术见一囊性肿块使三脑室底前分明显凸起。但三脑室后分无阻塞故能解释无脑积水。穿刺囊肿抽出油状黄色液体,囊壁组织学检查证实为颅咽管瘤。一年后复查无特殊,已恢复工作。例二,男,27岁,记忆力差,行为紊乱一年,颅内压增高及水平复视4个月。检查发现左侧有霍纳氏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囊壁上附着异位脉络丛的鞍上池囊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并探讨囊肿增大的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2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神经外科收治的19例鞍上池囊肿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的中位年龄为9.4个月(1~48个月)。17例在母亲孕检中发现鞍上池囊肿并行胎儿MRI明确诊断, 另2例分别在出生后6、42个月发现并确诊。术前MRI显示, 17例患儿的囊肿呈进行性增大。19例患儿中, 2例囊肿仍局限于鞍上池生长, 另17例自鞍区向周边扩大并压迫颞叶、顶叶、枕叶、小脑或脑干。2例伴中度脑积水, 7例脑室受压变小, 另10例脑室大小在正常范围内。8例在神经内镜下经颞部行囊肿-脑池开窗术, 11例在神经内镜下经额叶行囊肿-第三脑室-桥前池开窗术。术后定期门诊随访, 进行影像学复查以评估囊肿的变化及有无复发。结果术中发现, 19例患儿的鞍区部位囊壁上均有散在的珊瑚状脉络丛结构。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 无手术并发症发生。19例患儿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为(12.8±7.0)个月(3~24个月), 17例患儿生长发育良好, 且囊肿缩小>50%, MRI检查...  相似文献   

18.
1病例 患儿,男,2岁。因头痛、厌食半月,加重伴呕吐3d入院。患儿为顺产,其母怀孕期间未患任何疾病。查体:智力、发育无异常,头围51cm,神志清楚,双眼球活动自如,落日征(-),颅神经阴性,Romberg征(+),步态不稳。CT示后颅窝巨大扇形囊肿与四脑室相通,脑干前移,小脑两半球分离向前外移、蚓部缺失,横窦及窦汇上移,幕上脑室对称性扩大;MRI示双侧脑室及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第四脑室极度扩张,其后方小脑皮质菲薄,胼胝体发育不良,中线结构居中。  相似文献   

19.
中颅窝蛛网膜囊肿多为先天异常,儿童、男性多见,多发生于左侧,可无任何症状或轻微的神经系统体征和/或癫痫发作,也可出现颅内压增高,常发生囊内或硬膜下出血。手术治疗有时无效,从而常行保守治疗,但从未考虑有自发消失的可能性。本文首次报道了一例大型中颅窝蛛网膜囊肿“自愈”的病例。男、14岁,1980年6月出现额部头痛数周,全身性癫痫发作。入院时神经系统检查未见颅内压增高征,无任何症状。EEG:有轻度弥漫性异常,头颅X线片示左颞骨局部变薄隆起。同年12月CT示左中颅窝巨大积液,呈卵园形边界清楚,周围无水肿,脑室向对侧移位明显。诊断为左侧中颅窝蛛网膜囊肿。81年7月CT示原囊肿明显缩小,无脑室受压。同年  相似文献   

20.
神经内镜治疗不对称性脑积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对称性脑积水的原因、诊断、治疗和愈后。方法全部病例应用神经内镜治疗,19例行囊肿壁电凝切除或行囊肿脑室造瘘术,5例行室间孔肿瘤切除术,7例行透明隔穿通造瘘术。结果侧脑室内囊肿切除及囊肿脑室造瘘术19例,一侧室间孔肿瘤切除术并打通室间孔5例,室间孔粘连闭塞行透明隔造瘘7例;全部病例获得良好的近远期效果,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神经内镜治疗不对称性脑积水既解除梗阻的原因,也能建立新的脑脊液的循环通路,且为微创性手术,是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