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64排螺旋CTA早期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疑似颅内动脉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2例,在病情允许条件下首先进行64排螺旋CTA检查,随后进行DSA检查,采用自身配对四格表卡方检验,分析CTA与DSA检查结果的差异性. 结果 39例患者经CTA检查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瘤体直径2~26mm),1例患者CTA检查疑似动脉瘤,1例患者CTA检查阴性.41例患者经DSA检查发现动脉瘤,1例患者DSA检查阴性.CTA与DSA动脉瘤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63,P=0.608). 结论 CTA对于直径不小于2 mm动脉瘤的早期诊断较准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疑似颅内动脉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2例,在病情允许条件下首先进行64排螺旋CTA检查,随后进行DSA检查,采用自身配对四格表卡方检验,分析CTA与DSA检查结果的差异性. 结果 39例患者经CTA检查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瘤体直径2~26mm),1例患者CTA检查疑似动脉瘤,1例患者CTA检查阴性.41例患者经DSA检查发现动脉瘤,1例患者DSA检查阴性.CTA与DSA动脉瘤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63,P=0.608). 结论 CTA对于直径不小于2 mm动脉瘤的早期诊断较准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疑似颅内动脉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2例,在病情允许条件下首先进行64排螺旋CTA检查,随后进行DSA检查,采用自身配对四格表卡方检验,分析CTA与DSA检查结果的差异性. 结果 39例患者经CTA检查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瘤体直径2~26mm),1例患者CTA检查疑似动脉瘤,1例患者CTA检查阴性.41例患者经DSA检查发现动脉瘤,1例患者DSA检查阴性.CTA与DSA动脉瘤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63,P=0.608). 结论 CTA对于直径不小于2 mm动脉瘤的早期诊断较准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疑似颅内动脉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2例,在病情允许条件下首先进行64排螺旋CTA检查,随后进行DSA检查,采用自身配对四格表卡方检验,分析CTA与DSA检查结果的差异性. 结果 39例患者经CTA检查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瘤体直径2~26mm),1例患者CTA检查疑似动脉瘤,1例患者CTA检查阴性.41例患者经DSA检查发现动脉瘤,1例患者DSA检查阴性.CTA与DSA动脉瘤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63,P=0.608). 结论 CTA对于直径不小于2 mm动脉瘤的早期诊断较准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疑似颅内动脉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2例,在病情允许条件下首先进行64排螺旋CTA检查,随后进行DSA检查,采用自身配对四格表卡方检验,分析CTA与DSA检查结果的差异性. 结果 39例患者经CTA检查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瘤体直径2~26mm),1例患者CTA检查疑似动脉瘤,1例患者CTA检查阴性.41例患者经DSA检查发现动脉瘤,1例患者DSA检查阴性.CTA与DSA动脉瘤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63,P=0.608). 结论 CTA对于直径不小于2 mm动脉瘤的早期诊断较准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疑似颅内动脉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2例,在病情允许条件下首先进行64排螺旋CTA检查,随后进行DSA检查,采用自身配对四格表卡方检验,分析CTA与DSA检查结果的差异性. 结果 39例患者经CTA检查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瘤体直径2~26mm),1例患者CTA检查疑似动脉瘤,1例患者CTA检查阴性.41例患者经DSA检查发现动脉瘤,1例患者DSA检查阴性.CTA与DSA动脉瘤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63,P=0.608). 结论 CTA对于直径不小于2 mm动脉瘤的早期诊断较准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疑似颅内动脉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2例,在病情允许条件下首先进行64排螺旋CTA检查,随后进行DSA检查,采用自身配对四格表卡方检验,分析CTA与DSA检查结果的差异性. 结果 39例患者经CTA检查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瘤体直径2~26mm),1例患者CTA检查疑似动脉瘤,1例患者CTA检查阴性.41例患者经DSA检查发现动脉瘤,1例患者DSA检查阴性.CTA与DSA动脉瘤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63,P=0.608). 结论 CTA对于直径不小于2 mm动脉瘤的早期诊断较准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疑似颅内动脉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2例,在病情允许条件下首先进行64排螺旋CTA检查,随后进行DSA检查,采用自身配对四格表卡方检验,分析CTA与DSA检查结果的差异性. 结果 39例患者经CTA检查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瘤体直径2~26mm),1例患者CTA检查疑似动脉瘤,1例患者CTA检查阴性.41例患者经DSA检查发现动脉瘤,1例患者DSA检查阴性.CTA与DSA动脉瘤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63,P=0.608). 结论 CTA对于直径不小于2 mm动脉瘤的早期诊断较准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疑似颅内动脉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2例,在病情允许条件下首先进行64排螺旋CTA检查,随后进行DSA检查,采用自身配对四格表卡方检验,分析CTA与DSA检查结果的差异性. 结果 39例患者经CTA检查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瘤体直径2~26mm),1例患者CTA检查疑似动脉瘤,1例患者CTA检查阴性.41例患者经DSA检查发现动脉瘤,1例患者DSA检查阴性.CTA与DSA动脉瘤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63,P=0.608). 结论 CTA对于直径不小于2 mm动脉瘤的早期诊断较准确.  相似文献   

10.
3D-CTA结合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3D-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7-09~2009-08入院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69例,行3D-CTA、DSA检查,研究比较CTA、DSA影像特点。结果69例患者,阴性3例,余66例患者共检出72个动脉瘤。3D-CTA与DSA准确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颅内动脉瘤影像学诊断上,3D-CTA和DSA各有优势。DSA与CTA两种检查方法互补可提高动脉瘤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3D-CTA在急性破裂颅内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148例疑为颅内动脉瘤破裂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3D-CTA检查,时间分别在发病后2h到4d;其中6例在3D-CTA之前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2D-DSA)检查,142例在3D-CTA之后行DSA检查,扫描图像后经计算机工作站处理。原始图像三维后处理技术采用容积重建(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以VR为主。后处理图像与DSA图像分别由两位放射科医生和神经外科医生用双盲法进行分析。对动脉瘤治疗采用夹闭和血管内栓塞两种技术。结果经3D-CTA、DSA和手术或栓塞证实共发现112例130个动脉瘤,大小自1.1~28mm,其中单发动脉瘤97例,多发15例33个动脉瘤。在112例动脉瘤中,3D-CTA发现112例128个动脉瘤,漏诊多发动脉瘤中的2个,敏感度为98.5%,特异度94.7%,准确度97.6%,阳性预测值98.5%,阴性预测值94.7%;而DSA发现动脉瘤109例127个动脉瘤,漏诊3例3个动脉瘤,敏感度为97.7%,特异度100%,准确度98.2%,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为92.3%。在3D-CTA上均可清晰或较清晰显示出瘤颈与载瘤动脉的关系,占98.4%;而DSA能清晰显示瘤颈与载瘤动脉关系仅占40.9%,两者有统计学意义(x2= 5.545,P<0.05)。结论3D-CTA对颅内动脉瘤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具有快捷、经济和相对无创等优点,对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的诊断优于2D-DSA。  相似文献   

12.
三维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以来7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3D-CTA及DSA影像学资料,3D-CTA及DSA图像分别由两位神经外科医师及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手术证实72例患者共85个动脉瘤,其中单发动脉瘤61例;多发动脉瘤11例,9例发现2个动脉瘤,2例发现3个动脉瘤。3D-CTA发现67例80个动脉瘤,而DSA发现70例83个动脉瘤。动脉瘤体最大径及瘤颈宽度的测量值在CTA与DSA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D-CTA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7.65%及94.12%,而DSA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则分别为98.82%及97.65%,两组间也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 3D-CTA是一种快速、价廉的无创性检查技术,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并可准确显示动脉瘤的位置、形态及大小,较好评估动脉瘤体、载瘤动脉及周围血管之间的关系,从而为选择适当的手术治疗方案提供了可靠的直观依据。  相似文献   

13.
3D-CTA容积重建在诊断颅内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3D-CTA容积重建(VR)图像与DSA结果的对照研究,探讨3D-CTA VR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126例115个动脉瘤的3D-CTA和DSA比较影像学资料,分析3D-CTA VR重建表现。影像学分析诊断采用双盲法。结果126例患者共发现115个动脉瘤,102个病人为单发动脉瘤,5例为2个动脉瘤,1例为3个动脉瘤。3D-CTA VR重建漏诊9例,DSA漏诊2例。17例DSA和3D-CTA VR重建均诊断为阴性。经统计分析3D-CTA VR重建在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达到92.2%、94.4%和92.5%。结论3D-CTA VR技术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中具有较好的诊断方法,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筛检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治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对5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行CTA检查,分析动脉瘤显示情况,并将结果与DSA和/或手术所见比较。部分动脉瘤病例术后行CTA和DSA复查。结果 DSA确诊56例动脉瘤患者,发现68个动脉瘤。CTA显示51例(63个)动脉瘤,敏感性为91.07%(51/56),特异性为100%。CTA能明确动脉瘤的部位、大小、瘤颈及瘤体与载瘤动脉的空间关系,但不能很好地反映动脉瘤夹闭情况。结论 DSA目前仍然是临床诊断颅内动脉瘤及术后随访检查的"金标准"。CTA对于临床疑诊为颅内动脉瘤患者可作为一种筛选方法,但不适合动脉瘤术后的复查。  相似文献   

15.
颅内动脉瘤3D-CTA诊断效能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9,自引:8,他引:31  
目的 评价三维CT血管成像(3D—CTA)在外科治疗颅内动脉瘤中的诊断效能。方法 24例可疑动脉瘤患者行脑血管造影、3D—CTA、MRA和DSA检查。结果 本组共发现28个动脉瘤。21例病人有一个,2例有两个,1例有三个动脉瘤。3D—CTA发现瘤体呈球形为20个、椭圆形5个、分叶形3个。手术暴露的24个动脉瘤,其瘤体形态与3D—CTA发现完全吻合。动脉瘤颈平均直径为5.9mm,最小为1.6mm,最大为13.7mm。根据3D—CTA计算的动脉瘤颈结果与手术发现非常接近。3D—CTA对载瘤动脉和分枝动脉的形态描述明显优于脑血管造影、MRA和DSA。结论 3D—CTA在了解动脉瘤的三维结构和制定手术治疗方案有重要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6.
3D-CTA诊断和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成像(3D-CTA)取代DSA,作为颅内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依据的可能性。方法42例患者行3D-CTA与DSA检查,两者对照研究并以术中发现为准评估图像质量。结果本组动脉瘤35个,3D-CTA准确检出32个,DSA准确检出34个,两者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小动脉瘤诊断上3D-CTA尚不及DSA;根据术中发现,3D-CTA在瘤壁钙化、载瘤动脉的显示、瘤周解剖标志等方面,明显优于DSA(P<0.05)。结论随着CT机及软件的更新,3D-CTA可能取代DSA成为颅内动脉瘤诊断和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17.
CT血管造影指导颅内破裂动脉瘤超早期手术   总被引:5,自引:10,他引:5  
目的研究单一依靠CT血管造影(CTA)资料,在超早期手术夹闭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从2004年6月至2007年2月,共有125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行CTA检查。其中有78例在出血后72h内完成CTA检查,并对57例患者单一依靠CTA资料急诊行超早期动脉瘤夹闭术。结果125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有78例在出血后72h内完成CTA检查,71例发现颅内动脉瘤,其中有57例行超早期开颅动脉瘤夹闭术。57例超早期开颅手术动脉瘤患者,多发动脉瘤4例,共61个动脉瘤,术中夹闭动脉瘤60个,动脉瘤包裹1个。CTA能很好地显示动脉瘤的大小、形态、同载瘤动脉及周边骨性结构的关系,为手术提供了足够的有用信息。结论容积重建成像CTA是一种可靠、无创的快速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方法,能为破裂动脉瘤的超早期夹闭手术提供详实的影像学资料,满足在急诊状况下开颅夹闭手术所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3D-CTA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3D-CTA检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16例,根据造影结果决定是否手术,部分患者进一步查3D-DSA血管造影.结果 592例患者共发现640个动脉瘤,23例查3D-CTA及3D-DSA均未发现动脉瘤.3D-DSA发现1例漏诊的动脉瘤.3D-CTA在估计动脉瘤大小及形态方面与术中+3D-DSA结果相似.3D-CTA清晰显示了动脉瘤的自身形态和周边的关系.结论 3D-CTA是诊治颅内动脉瘤的一种快捷、安全、操作简便的方法.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了详细的资料,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three - dimensional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pontaneous subarachnoid hemorrhage.Method 616 cases were diagnosed as suspect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 in 3D - CTA system.Computed tomographic scans and CTA studies were first reviewed by the treating surgeon, along with neuroradiologist and a decision to proceed to 3D - DSA or directly to surgery was made on the basis of the type and quality of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CTA.Results In 23 patients, both 3 D - CTA and 3 D - DSA were negative for a source of subarachnoid hemorrhage.640 Intracranial aneurysms was identified in 592 patients.There was an excellent correlation between aneurysms size assessed using 3D - CTA and that determined by 3D - DSA and the operation.That method displayed great accuracy in characterizing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eurysm.Conclusions Three - dimensional CT angiography is a quick, reliable and relatively noninvasive method for diagnosing intracranial aneurysms.It delineates detailed aneurismal morphology, and provides useful information for planning microsurgical approaches.  相似文献   

19.
3D-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3D-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3D-CTA检查疑似颅内动脉瘤病人52例,根据造影结果决定直接手术或进一步行3D-DSA检查。术后均复查3D-CTA。结果共发现58个动脉瘤,6例查3D-CTA及3D-DSA均未发现动脉瘤。3D-CT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似然比分别是94.8%、100%、0.052。诊断颅内动脉瘤病人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似然比分别是97.8%、100%、0.022。术前3D-CTA在估计动脉瘤大小及形态方面与术中所见 3D-CTA结果相似。3D-CTA清晰显示了动脉瘤的自身形态和周边的关系。结论3D-CTA是诊治颅内动脉瘤的一种快捷、安全、操作简便的方法,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了详细的资料,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三维血管CT造影(3D-CTA)在颅内动脉瘤破裂开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手术证实的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或颅内血肿患者65例,术前均行3D-CTA检查并进行动脉瘤手术模拟,部分患者术前行DSA检查。将患者术前3D-CTA、术前DSA、术中所见进行比较,分析3D-CTA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65例患者共有动脉瘤68枚,3D-CTA发现65枚,诊断阳性率为95.59%,特异性为100%。3D-CTA可清晰显示动脉瘤位置、大小、形态、瘤顶指向、瘤颈宽窄、载瘤动脉、动脉瘤与周围血管及骨结构关系,且与术中所见基本一致。结论 3D-CTA是一种准确、快捷、微创的诊断颅内动脉瘤方法,能够提供足够信息指导动脉瘤的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