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广东省孕产妇急危重症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病规律,分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和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普查和病例对照相结合的方法,普查采取在全省乡镇以上有产科的医院登记所需数据,然后逐级上报;病例对照研究是选取2家不同级别的妇幼保健院,以2001年和2002年住院的所有妊高征和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病例,采用病历过录的方法获得资料.结果2001-2002年广东省产科急危重症中产后出血(48.22%)和妊高征(43.76%),共占90%以上;从不同级别和不同经济水平的地区发现率来看,除羊水栓塞外,其他各种疾病发现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明在级别较高和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产科急危重症的发现率较高;孕次较少、异常感觉发生的孕周较晚、既往有产科并发症、孕期有内科合并症等是妊高征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较多产次、胎盘较长、人工剥离胎盘、胎盘滞留等是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居住地为平原、阴道产、新生儿早吸吮等为产后出血的保护因素.结论广东省产科处理急危重症的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基层和经济落后地区的医疗保健机构;另外对于妊高征和产后出血的处理和预防需要加强,应该针对高危因素制定合理的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2.
柳建英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7):2599-2600
目的:了解该地产后出血情况,分析存在因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该院2007~2009年间产后出血病例274例进行分析,采用2χ检验。结果:产后出血发病率占所有分娩的3.05%;274例产后出血中流动孕产妇占59.12%,产前检查小于5次病例占44.89%;孕次2次及以上病例占73.36%,早产及过期妊娠与足月产产后出血病例产后出血发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产钳与自然分娩、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子宫收缩乏力为产后出血第一位因素,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前10位为胎膜早破、早产、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病、巨大胎儿、疤痕子宫、过期妊娠、羊水量异常、胎儿窘迫、产程延长。结论:产后出血原因第一位为子宫收缩乏力;影响产后出血相关危险因素为产前检查次数、孕次、疤痕子宫、分娩孕周及本次妊娠期并发症如胎盘异常、妊娠期高血压、巨大胎儿及羊水量异常等;需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加强对人群的宣传教育,提高围产保健质量并避免非意愿妊娠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余姚市产妇产后出血状况,分析高危因素,提出预防措施,促进围产质量。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8年3月179例产后出血产妇,建立Excel数据库,采用2χ检验进行分析。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31%,其中流动产妇占51.96%;产次2次及以上或产前检查少于5次的流动产妇与本地产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后出血病例中自然分娩与剖宫产分别占所有自然分娩数和所有剖宫产数的1.24%、1.2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血病例中有高危因素的病例中剖宫产42例,自然分娩37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危因素前5位依次为巨大胎儿、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过期妊娠、瘢痕子宫;产后出血原因中宫缩乏力134例,显著高于胎盘因素17例(P<0.01);产后出血1 000 m l及以上病例中胎盘因素所致出血占所有胎盘因素导致产后出血病例的70.6%。结论:减少产次,系统的产前检查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剖宫产较自然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高;宫缩乏力为产后出血的第1位原因;产后出血病例中高危因素前5位分别为巨大儿、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过期妊娠、瘢痕子宫;减少高危孕产妇的发生,可避免剖宫产术,并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胎盘早剥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1月在岳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5例妊娠期高血压合并胎盘早剥患者为实验组,选取同期收治的25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表现及妊娠结局。结果: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合并胎盘早剥程度的不同,腹痛、阴道流血、血性羊水、失血性休克、宫底升高、剖宫产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妊娠高血压合并胎盘早剥的患者胎盘卒中、胎儿生长受限、早产、死胎或夭折、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凝血功能障碍、切除子宫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并发胎盘早剥时母婴不良预后的风险显著增加,产妇产后出血风险更高,临床上应积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尽量避免胎盘早剥发生。  相似文献   

5.
徐冠英 《现代保健》2009,(17):58-59
目的探讨产前系统化管理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接受过产前系统化管理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06例为观察组,未接受过产前系统化管理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22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类、母亲并发症发生率和胎儿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类、母亲并发症发生率和胎儿并发症发生率上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实施产前系统化管理能明显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例发展至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母亲并发症和胎儿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HDCP)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是l临床上常见的严重危害母婴健康的妊娠合并症,该病可导致围产儿严重的疾病甚至死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指怀孕20周以后出现的高血压、蛋白尿及水肿的综合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在妊娠中的发生率近10%。据全国孕产妇死亡原因调查报道,威胁孕产妇生命安全的有六大疾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仅次于产科出血居第二位。虽然该病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但已有许多研究表明它的发病原因与免疫、胎盘浅着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遗传、营养缺乏、胰岛素抵抗等多种因素有关。对存在高危因素的孕妇定期检查、加强产前保健监测及记录是降低此病发生及改善结局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血小板减少是围产期常见的疾病,可由多种疾病引起,目前主要原因依次为PAT、妊娠期高血压疾病、ITP、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妊娠时可有出血倾向,如处理不当,常导致严重的产前、产时及产后出血、胎死宫内、产褥感染及新生儿颅内出血等,麻醉和手术的风险也增加,而产后出血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对母婴有较大危害。因此,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病因治疗,孕期及围产期处理,对获得良好妊娠结局十分重要。将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纳入高危管理,充分引起产科工作者的重视,系统治疗,计划分娩,产后继续原发病的治疗,对于改善产科质量,减少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产前高危因素,为预防产后出血提供依据。方法: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2年1月~2008年12月间住院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100例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非出血剖宫产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方法,对比两组产后出血相关危险因素的暴露率及结局。结果:高龄、孕次≥3次、经产妇、流产≥2次、文化程度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重度贫血、红细胞3.50×109/L、妊娠合并子宫肌瘤(≥3cm)、前置胎盘、血小板100×109/L、胎盘早剥、宫缩抑制剂的使用、多胎均为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产前应用宫缩抑制剂、经产妇、妊娠合并子宫肌瘤(≥3 cm)、前置胎盘、双胎和文化程度低是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独立高危因素。结论:产前使用宫缩抑制剂者应加强产后出血的防治,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直径≥3 cm者,不建议在剖宫产术中常规实施子宫肌瘤剔除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妊娠中晚期胎盘血管化参数[胎盘容积及胎盘血管化指数(vascularization index,VI)、血流指数(flow index,FI)、血管化血流指数(vascularization-flow index,VFI)]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10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妊娠结局将患者分为正常妊娠结局组(69例)和不良妊娠结局组(31例)。统计两组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测量数据,包括胎盘容积及VI、FI、VFI,分析妊娠中晚期胎盘血管化参数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 10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窒息、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围生儿死亡、早产、剖宫产、低体重儿、巨大儿发生率分别为2.00%(2/100)、1.00%(1/100)、1.00%(1/100)、3.00%(3/100)、1.00%(1/100)、3.00%(3/100)、16.00%(16/100)、2.00%(2/100)、2.00%(2/100)。不良妊娠结局组胎盘血管容积及VI、FI、VFI均低于正常妊娠结局组(P0.05)。经ROC曲线处理,结果显示胎盘血管容积及VI、FI、VFI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均有一定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0、0.932、0.889、0.929。结论妊娠中晚期胎盘血管化参数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密切相关,临床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和围生理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56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血小板计数分为三组,妊娠早、中期发现血小板减少患者,给予口服药物,低于20×109/L时给予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和/或输注血小板等提高血小板计数,终止妊娠。结果:56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38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13例,妊高征3例,再障1例,原因不明1例。阴道分娩35例,剖宫产21例,均有产科指征,产后出血8例,活产新生儿56例。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是产科常见出血疾病,产前适当提高血小板计数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障围产期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讨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围生期处理及分娩方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产后出血率、新生儿患病率、产后血小板恢复状况及分娩方式的选择)。结果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最常见的是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PAT)、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CITP)、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妊娠合并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其产后出血发生率高,分娩方式由产科指征决定。结论对于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应明确病因,针对病因、血小板减少的程度及有无症状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由PAT引起的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妊娠结局较好,血小板减少绝大多数均可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结局较好。  相似文献   

12.
疤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的妊娠结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吕述彦  曹继蕴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8):3944-3946
目的:探讨有剖宫产史患者再次妊娠并发前置胎盘时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2007年9月在我院终止妊娠的前置胎盘85例,既往有剖宫产史23例,其中合并植入性前置胎盘5例;无剖宫产史62例,合并胎盘植入1例。结果:疤痕子宫组中发生产后出血20例,非疤痕子宫组中发生产后出血50例。共有8例行子宫切除,无孕产妇死亡。结论:剖宫产增加了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的发生率;胎盘形成异常是导致产科子宫切除的重要原因,降低剖宫产率是减少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减少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重要手段;产前早期诊断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最近5年重庆市璧山县产科危重症病种及转诊指征变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产科危重症患者201例的危重症病种分布及其中接受转诊治疗的105例重症孕产妇的病种变化(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201例产科危重症患者中,前置胎盘为67例(33.3%),产后出血为52例(25.9%),重度子痫前期为48例(23.9%),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为15例(7.5%),妊娠急性胰腺炎为5例(2.5%)、妊娠合并急性脂肪肝及重症肝炎为5例(2.5%),胎盘早剥为4例(1.9%),其他产科危重症为5例(2.5%)。105例采取转诊措施的主要病种为:中央型前置胎盘为36例(34.3%),早发重度子痫前期为25例(23.8%),产后出血为23例(21.9%),血小板减少为5例(4.8%),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和妊娠急性脂肪肝为5例(4.8%)。结论最近5年重庆市璧山县产科危重症病种分布及转诊指征均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14.
子宫切除术在难治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术在难治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资料分析方法,对1995年1月~2005年6月10年中因产后出血行子宫切除术患者1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2例均为产后出血伴失血性休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子宫切除手术治疗后抢救成功率100%。其中晚期产后出血2例均为剖宫产术后,双胎妊娠、羊水过多及巨大胎儿致宫缩乏力4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例,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4例。相关因素分析表明,孕产次、病理妊娠及分娩方式与产科子宫切除术密切相关。结论:子宫切除术在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抢救中是一种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 PT)的病因及临床特点、处理方法。方法对90例P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水平血小板减少与剖宫产和产后出血的关系。结果导致PT的主要原因是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67例,占74.44%,其次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14例,占15.56%。轻度和重度PT以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最为多见,重度PT主要见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随着血小板减少程度的增加,剖宫产发生率和产后出血发生率增加(趋势χ2值分别为15.61,371.01,均P<0.01)。结论 PT导致的产后出血与患者自身血小板减少有关。对于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临床应结合产妇的血小板计数水平和产科指征进行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龄妊娠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分娩的高龄孕妇(≥35岁,高龄组)318例及同期非高龄孕妇4202例(〈35岁,非高龄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在妊娠合并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早产、胎死宫内)及分娩期并发症(剖宫产、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畸形、新生儿出生体重异常发病率情况比较结果高龄组妊娠期合并症及分娩并发症的发病率高于对照组.结论高龄是一高危因素,其妊娠期及分娩期并发症增加,对母儿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三亚市2005~2009年孕产妇死亡情况,探索相应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三亚市2005~2009年的孕产妇死亡病例进行逐例调查、分析,查找死亡原因。结果:2005~2009年三亚市共发生孕产妇死亡10例,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35.05/10万。主要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妊娠高血压疾病、羊水栓塞、妊娠合并内科病。产科出血的构成依次为产后宫缩乏力、子宫破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结论:产科出血仍是三亚市孕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疾病与产科高危因素,以及产科并发症相关关系进行的研究.方法 对2006~2010年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03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孕妇与105例正常孕妇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孕妇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为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68.9%)、妊娠高血压疾病(9.7%)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8%).血小板减少孕妇的胎盘早剥、引产、剖宫产、产钳、产后出血和输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孕妇(χ2值分别为3.748、12.491、18.289、6.886、4.801、20.468,均P<0.05).结论 大多数轻度血小板减少孕妇预后良好,无需特殊处理.中重度血小板减少孕妇多与严重的原发病有关,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这些原发病应是关注和治疗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栓前状态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使用PT-der法及流式细胞术测定2008年1月~2010年2月深圳市南山区妇幼保健院产科和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18例(研究组)及正常妊娠晚期患者30例(对照组)的产前、产后静脉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水平.将研究...  相似文献   

20.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及临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妊娠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GT)39例,妊娠高血压疾病引起血小板减少(HDCP)7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4例。在治疗上对GT组不需要特殊处理。HDCP组以皮质激素及输血小板为主,ITP组以皮质激素和免疫球蛋白为主。血小板计数〈50×10^9/L伴有出血倾向者输注血小板并考虑剖宫产分娩。50例中阴道分娩27例,剖宫产23例。发生产后出血3例。产后出血率为6.0%。结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原因较多,在针对病因治疗的基础上,糖皮质激素及血小板制剂是治疗严重血小板减少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