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刘雨田 《现代保健》2010,(30):43-44
目的观察小剂量氨茶碱在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效果。方法选择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患者26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130例和对照组130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及特布他林水溶液雾化吸入平喘,部分患者加用甲基泼尼松龙静滴或顺尔宁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氨茶碱[4mg/(kg·d),分2次口服]。结果观察组咳嗽、哮喘的缓解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头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睡眠不安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剂量氨茶碱对缓解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盐酸氨溴索联合氨茶碱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4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追红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8):2837-2838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氨茶碱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8月舟山市岱山中医院收治的85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3例给予吸氧、抗感染、止咳化痰、糖皮质激素、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并给予氨茶碱4 mg/(kg.d)分两次静脉推注,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1.5 mg/(kg.d)分两次静脉推注。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和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9%,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1、PEF、FVC均较治疗前提高,但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氨茶碱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能快速缓解患儿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泻肾法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2月小儿科收治的128例支气管哮喘的患儿,通过大量的文献,结合现代疾病本身的特点,所有患儿均经过中医辨证的肾实证病例,按照患儿入院登记的时间先后顺序,将患儿分为观察组(64例)与对照组(64例),观察组给予大泻肾汤(黄芩、茯苓、细辛、干姜、芍药及甘草),2 d/次,连续服用7 d。对照组服用氨茶碱,在临证中根据患儿的临床症状酌情使用抗生素,连续服用7 d,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随访观察症状有无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疾病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9.06%(57/64)、81.25%(52/64),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比较92.19%(59/64)、79.69%(51/64),观察组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主要按照肾实证加以辨治,通过服用泻肾清热方剂治疗,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涂立德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10):1546-1547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特布他林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把120例支气管哮喘病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用射流雾化吸入特布他林0.055~0.065mg/kg,每天二次;对照组用氨茶碱3~5mg/kg,每天二次,其它治疗两组相同。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总〈0.01,P显〈0.01),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比对照组快(P〈0.01),不良反应较轻(P〈0.01)。结论射流雾化吸入特布他林治疗支气管哮喘有显著疗效,肺部哮鸣音消失明显改善,病程缩短,不良反应也轻微。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盐酸氨溴索联合氨茶碱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30例):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加用氨茶碱治疗,观察组(n=3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联合氨茶碱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4.4%)明显高于对照组(73.3%)(P<0 05);治疗期间未见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盐酸氨溴索联合氨茶碱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王娴 《现代保健》2013,(20):31-32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联合脾氨肽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口服,10mg/(kg·d);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脾氨肽口服冻干粉,1支/d,一月后改为隔日1支;2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P〈0.05);观察组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脾氨肽治疗小儿哮喘疗效显著,患儿恢复快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氨溴索联合氨茶碱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9年1年至2011年2月收治的小儿哮喘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氨茶碱治疗;治疗组给予盐酸氮溴索联合氨茶碱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变化、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井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PaO2和PaCO2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咳嗽、气促及哮鸣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氨溴索联合氨茶碱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池颖静 《现代保健》2012,(32):39-40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舒利迭续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44例患者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舒利迭吸入续贯治疗作为观察组,44例患者采用博利康尼雾化液(特布他林)及万托林治疗,两组患者治疗14d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咳嗽,呼吸困难及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FEV/FVC与PEF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FEV/FVC(85.62±5.12)%,PEF为(81.25±4.32)L/min,对照组分别为(72.56±4.85)%,(74.12±4.21)L/min,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布地奈德,舒利迭序贯治疗,可迅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小剂量布地奈德吸入联合扎鲁司特与大剂量布地奈德吸入治疗轻中度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40例18~70岁轻中度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扎鲁司特组(20例,布地奈德干粉600μg/d吸入;扎鲁司特20mg口服,每天2次)和对照组(20例,布地奈德干粉1200μg/d吸入),持续治疗6周。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进行临床评估和肺功能检查。结果扎鲁司特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哮喘发作天数百分数及日间和夜间哮喘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沙丁胺醇用量较治疗前显著减少,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扎鲁司特组与对照组之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布地奈德吸入联合扎鲁司特与大剂量布地奈德吸入在改善哮喘症状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小剂量布地奈德吸入联合扎鲁司特与大剂量布地奈德吸入治疗轻中度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加例18-70岁轻中度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扎鲁司特组(20例,布地奈德干粉600μg/d吸入;扎鲁司特20mg口眼,每天2次)和对照组(20例,布地奈德干粉1200μg/d吸入),持续治疗6周。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进行临床评估和肺功能检查。结果扎鲁司特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哮喘发作天数百分数及日间和夜间哮喘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沙丁胺醇用量较治疗前显著减少,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扎鲁司特组与对照组之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布地奈德吸入联合扎鲁司特与大剂量布地奈德吸入在改善哮喘症状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万托林联合普米克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中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4月入住我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小儿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万托林联合普米克治疗、单独万托林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IL-4、IL-10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6%及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EF(89.35±12.65)L/min较治疗前(57.67±14.86)L/min明显改善,对照组治疗后PEF(76.22±13.34)L/min较治疗前(55.87±14.65)L/min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PEF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IL-4、IL-10水平分别为(57.35±5.43)pg/mL、(25.46±6.01)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97.79±10.06)pg/mL、(53.36±5.8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万托林联合普米克可以有效改善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时的症状及肺功能,同时更好的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发作次数、肺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诊治的89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及加用匹多莫德治疗,并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哮喘患儿的疗效及免疫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组治疗的总有效率75.00%(P〈0.01);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中IgA、IgG、IgM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中IgA、IgG、IgM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对照组血清中IgA、IgG、IgM水平与治疗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但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中IgA、IgG、IgM水平,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剂,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疗效,改善患儿的肺功能及免疫功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纳米穴位贴在小儿哮喘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纳米穴位贴在小儿哮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85例为研究对象,将患儿分为观察组43例及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儿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悬液,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纳米穴位贴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呼吸困难、咳嗽、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哮喘日间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日间症状评分及夜间症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同时给予纳米穴位贴治疗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多塞平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伴焦虑、抑郁情绪患者7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多塞平,开始25 mg/次,2~3次/d,以后逐渐增加至总量100~250 mg/d,最大用量不超过300 mg/d。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焦虑和抑郁评分分别为(66.3±5.7)、(63.8±5.3)分,观察组分别为(45.5±2.8)、(43.1±4.0)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600、18.610,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肺功能方面FVC、FEV1/预计值、FEV1/FVC及MVV分别为(3.3±0.2)L、(55.8±8.5)%、(60.3±8.9)%、(48.6±4.1)%,观察组分别为(3.9±0.5)L、(73.2±12.2)%、(78.1±13.3)%、(57.5±6.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603、6.954、6.608、6.878,均P0.05)。对照组控制良好12例,基本控制14例,未控制9例,控制率74.3%;观察组控制良好23例,基本控制11例,未控制2例,控制率94.4%。两组控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08,P0.05)。结论多塞平具有起效快、基本无不良反应等优点,能有效减少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治疗效果,且临床治疗剂量小,作用时间长,药物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巫剑峰 《现代保健》2013,(22):40-41
目的:探讨小剂量的福莫特罗干粉联合茶碱缓释片治疗中度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安全性以及药物经济学。方法:选取58例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其分成A、B两组,每组29例。A组的治疗方式为:福莫特罗干粉吸入(80、4.5μg/吸)早、晚各1次,茶碱缓释片0.2g/次、1次/12h口服;B组为:单纯福莫特罗干粉吸入(160、4.5μg/吸)早、晚各1次;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药物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基本控制率、哮喘控制测试评分、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均优于治疗前(P〈0.01),而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不良反应产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费用上,A组的治疗人均药物治疗费用比B组低(P〈0.05)。结论: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联合茶碱缓释片治疗中度支气管哮喘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且费用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特异性免疫对儿童支气管哮喘血清白细胞介素4 (IL-4)、白细胞介素18(IL-18)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75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特异性免疫治疗,治疗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FVC、呼气峰流速(PEF)等肺功能指标及血清IL-4、IL-18和TGF-β1水平,并比较不同治疗效果患儿血清IL-4、IL-18和TGF-β1水平.结果 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患儿FEV1、FEV1/FVC、FVC和PEF肺功能指标分别为(2.82±0.35)L、(81.65±5.38)%、(3.46±0.45)L和(5.61±1.44) L/s,对照组分别为(2.17±0.29)L、(72.84±4.82)%、(3.24±0.41)L和(5.08±1.35) L/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IL-4、IL-18和TGF-β 1水平分别为(5.94±4.76) ng/L、(192.85±54.06)ng/L和(6.17±0.42)μg/L,对照组分别为(7.26 ±5.33) ng/L、(259.61±67.83) ng/L和(6.83±0.48)μ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治疗效果患儿血清IL-4、IL-18和TGF-β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4、IL-18和TGF-β1均参与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炎性反应,检测血清IL-4、IL-18和TGF-β1水平能够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郑家红 《职业与健康》2014,(8):1147-1149
目的探讨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20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情绪状态、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抑郁、焦虑、负性情绪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正性情绪则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干预后的自尊、人际安全感、确定控制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情感孤独得分则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哮喘症状、活动受限、对刺激原反应、心理功能状态、对自身健康关心等指标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可明显改善情绪状态和心理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析6~14岁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生相关因素。方法 对2019年郑州市某医院全年收治的6~14岁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观察组)和健康儿童(对照组)及其家长进行调查,对2组儿童的体质指数(BMI)、家族哮喘史、饲养宠物、家中使用地毯、家人吸烟、室内居住环境、个人食物过敏史、上呼吸道感染史等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支气管哮喘儿童(观察组)176例、健康儿童473人进行调查。观察组男、女童分别占54.55%、45.45%,对照组分别占59.41%、40.59%,2组儿童年龄、性别构成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重、肥胖(OR=3.537,2.956)、家族哮喘史(OR=4.536)、家人吸烟(OR=3.764)、室内居住环境有霉斑(OR=3.679)、个人食物过敏史(OR=4.403)、上呼吸道感染史(OR=7.043)的6~14岁儿童发生支气管哮喘的风险更高。结论 家族哮喘史、肥胖与支气管哮喘发病密切相关,个人食物过敏史、上呼吸道感染史为儿童支气管哮喘高危因素,家人吸烟、居住环境有霉斑等均与此年龄段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生相关,因此家庭及社会应加强危险因素的防控,远离哮喘过敏源与诱因,预防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南平市6~14岁支气管哮喘儿童家庭因素对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影响,并研究健康教育管理效果。方法 以2017年1—12月在福建省南平市某医院就诊的全部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病例组,随机选择同时期在同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非支气管哮喘儿童为对照组,对2组儿童进行家庭因素对支气管哮喘影响的问卷调查,并对病例组儿童进行教育管理,比较病例组儿童在6个月的健康教育管理前后的自我管理量表评分、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以及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支气管哮喘儿童(病例组)1 000例,健康体检非哮喘儿童(对照组)500人,病例组男童654例,女童346例,年龄6~14岁,平均(8.44 ± 1.43)岁,病程6个月至7年,平均(5.41 ± 1.37)年。对照组男童314人,女童186人,年龄6~14岁,平均(5.31 ± 1.06)岁,2组儿童的性别构成和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被动吸烟(OR=16.494)、非呼吸系统的过敏体质(OR=10.425)、家族哮喘史(OR=3.548)、家里饲养带毛宠物(OR=1.361)的儿童患支气管哮喘的风险较高。6个月的健康教育管理后,病例组儿童自我管理量表各项评分及总分、ACT、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呼气峰值流速均高于干预前(均P<0.01)。结论 家族哮喘史、非呼吸系统的过敏体质、家里饲养带毛宠物、被动吸烟是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健康教育管理可明显提高患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并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