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俞小凤  胡宏  张英姿 《职业与健康》2009,25(22):2453-2455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PGE,)联合培多普利(ACEI类药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将96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50例,培多普利组46例。两组控制血压、血糖方法相同,均服用培多普利4mg,每日1次。联合治疗组同时静脉注射PGE1 10μg,每日1次,连续14d。结果联合治疗组于治疗2周后24h尿蛋白及白蛋白排泄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O.01),同时和培多普利组相比,下降也明显(P〈0.01);治疗3个月后尿蛋白仍维持在较低水平。培多普利组仅在治疗3月后尿蛋白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结论在DN早期阶段,联合使用PGE.和培多普利可快速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并使尿蛋白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提示培多普利联合PGE1是治疗早期DN的右前肯洪.  相似文献   

2.
王希宁 《中国医师杂志》2007,9(10):1431-1432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与氯沙坦或与培哚普利合用对糖尿病肾病(DN)疗效及其意义。方法126例2型DN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氯沙坦50~100 mg/d;B组培哚普利4~8 mg/d;C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4粒,3次/d;D组在B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4粒,3次/d。结果治疗12周后尿蛋白均显著减少(P〈0.01),A组与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D组优于A组和B组的疗效(P〈0.05)。结论氯沙坦和培哚普利在减少DN患者尿蛋白的作用方面疗效相当,加服通心络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 IMT)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90例,随机分为氨氯地平组、培哚普利组和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组.各组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行24 h动态血压检测(24-hour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ABP),HRV分析及颈动脉IMT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治疗后血压均明显下降(P< 0.05)氨氯地平组治疗后颈动脉IMT减少(P < 0.05),但HRV无明显差异(P > 0.05).培哚普利组治疗后颈动脉IMT无明显变化(P > 0.05),但HRV显著升高(P< 0.01).氨氯地平联合培嗓普利组治疗后颈动脉IMT减少(P < 0.05),同时HRV显著升高(P< 0.01),[结论]氨氯地平及培哚普利对老年高血压息者降压疗效相似.氨氯地平能减少颈动脉IMT,培哚普利能提高HRV,两药联合应用能使老年高血压患者在降压同时获益更多.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活性维生素D联合ARB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2013年在本院就诊的45例符合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RB治疗组(A组)、活性维生素D治疗组(B组)、ARB联合活性维生素D治疗组(C组)各15例,各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糖尿病治疗。疗程16周,观察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U-mAlb)、血TGF-β1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16周后,各组尿微量白蛋白、血TGF-β1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联合治疗组尿微量白蛋白、血TGF-β1水平下降最明显(P〈0.05)。结论:活性维生素D可以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减轻肾脏纤维化,且联合ARB治疗后疗效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周乃菁  蒲鹏  江洪 《职业与健康》2011,27(8):947-949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万爽力辅助治疗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25)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Ⅰ(n=25)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培哚普利,治疗组Ⅱ(n=25)在治疗组Ⅰ的基础上再加用万爽力。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治疗组Ⅰ总有效率为80%(P〈0.05),治疗组Ⅱ总有效率为88%(P〈0.01);治疗组Ⅰ、Ⅱ在治疗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均明显减小,左室射血系数(LVEF)显著增加,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使用培哚普利、万爽力辅助治疗可明显缓解扩张性心肌病心衰竭患者临床症状,还可显著改善左心结构与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硝苯地平控释片(拜心同)、培哚普利(雅施达)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肾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选择2003年10月~2005年8月的23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硝苯地平控释片组(A组,30mg每日1次口服,116例);培哚普利组(B组,4mg每日1次口服,116例)。疗程6周,用自身对照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指标,评估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降压有效率及降压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均能显著消褪室间隔及左室后壁的心肌肥厚,而使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下降,B组优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均能显著降低24h尿白蛋白、24h尿蛋白(P〈0.0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培哚普利均可显著降低血压,逆转左室肥厚及减少尿蛋白排泄;在逆转左室肥厚方面,培哚普利优于硝苯地平控释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加用丹红注射液。比较两组在UAER、UACR、β2-MG和血脂方面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UAER、UACR、β2-MG和血脂方面均有明显改变,尤其是UAER、UACR、β2-MG更为明显(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片在早期糖尿病肾病,可明显减少尿蛋白,疗效优于单用贝那普利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并用贝那普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将4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0例),对照组为常规西药和贝那普利治疗,治疗组加用丹红注射液。比较两组血压、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浆白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β2微球蛋白(β2-MG)的改变。结果两组在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经4周治疗后,两组血压、UAER、尿β2-MG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结论丹红注射液并用贝那普利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早期DN临床疗效比常规西药联合贝那普利疗效显著,其机理与降低TGF—β1改善DN早期的肾脏高灌注、高滤过等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氯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72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氯沙坦、联合使用氯沙坦和贝那普利组、贝那普利组。疗程均为18周。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尿素氮、肌酐、24h尿蛋白及尿白蛋白排泄率,并观察药物的毒副作用。结果三组治疗后尿自蛋白排泄率较治疗前显著减低,三者与治疗前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三组问治疗后比较也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氯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2015年1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75例。全部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术后75例接受培哚普利治疗者作为培哚普利组,75例接受福辛普利钠治疗者作为福辛普利钠组,全部患者均持续用药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检测并比较两组左室舒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功能指标;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等肾功能指标;记录并比较两组肾功能异常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LVESD、LVEDD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LVEF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组间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血清SCr、BUN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但福辛普利钠组各指标水平低于培哚普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3、2.900,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福辛普利钠组肾功能异常发生率低于培哚普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福辛普利钠与培哚普利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均能改善患者心功能,但福辛普利钠的应用较培哚普利带来的肾功能方面的影响更小,肾功能异常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好,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术后首选ACEI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培哚普利加黄连素治疗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疗效及对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138例高血压并高脂血症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培哚普利组68例和氨氯地平组70例,培哚普利组服用培哚普利和黄连素,氨氯地平组服用氨氯地平.治疗前后监测血压、血脂、血常规等指标.结果 培哚普利组降压效果优于氨氯地平组(P<0.01);培哚普利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P<0.01);与氨氯地平组治疗后比较,TC、TG、LDL-C降低,HDL-C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哚普利组治疗后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均低于氨氯地平组(P<0.01 ~0.05).结论 培哚普利加黄连素治疗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可以协同有效降压、降脂,降低RDW,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把87例符合人选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血压被控制在130/80mmHg以下,疗程为12周,治疗前后测定24h尿蛋白定量,同时测定肾功能、血糖、血钾。结果治疗12周后,三组治疗前后血压均显著下降(P〈0.05),三组24h尿蛋白定量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组尿蛋白下降程度明显优于贝那普利组与缬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贝那普利和缬沙坦联合用药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疗效优于单一用药,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在预防偏头痛方面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9年4月~2010年3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62例偏头痛患者(男28例,女34例)经过四周基线期后,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培哚普利2 mg每日一次,另一组给予安慰剂每日一次,治疗12周.记录基线期4周和治疗最后4周的头痛发作日数(每天症状发作时间大于等于1小时记为1日)、小时数、需要服药克服头痛患者人次数.结果 培哚普利组减少发作日数为1.9,安慰剂组为0.3(P〈0.05).两组均未发生重要不良反应事件.结论 培哚普利在预防偏头痛方面有效,为预防治疗偏头痛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健脾益肾活血中药对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机理.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高脂饲料诱导糖尿病肾病(DN)大鼠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贝那普利组和中西药结合治疗组.贝那普利组给予贝那普利10 mg/kg灌胃,中药组加予中药煎剂,连续给药20周后观察大鼠一般状态,检测血清和尿液中BUN、Cr、TC、TG、24 h尿蛋白、HbAlc和FINS水平,并取肾组织染色后行病理检验,观察其组织学改变,测定肾组织内TGF-β1、Col-Ⅳ的表达.结果 中西药结合治疗组实验大鼠一般状态较模型组改善较为明显,贝那普利组和中西药结合治疗组BUN、Cr、TC、TG、24 h尿蛋白、HbA1c和FINS均有所下降,其中中西药结合治疗组指标下降更明显(P<0.05,P<0.01),模型组肾脏形态学病理检测结果观察有明显病变,中西药结合治疗组和贝那普利组有不同程度改善,中西药结合治疗组的TGF-β1、Col-Ⅳ的表达下降明显,与模型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 健脾益肾活血中药可改善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损害,延缓肾功能损害进程,对DN大鼠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苯那普利联合丹参对2型糖尿病蛋白尿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77例2型糖尿病尿蛋白患分别用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将患分为三组,治疗观察2个月。对照组:应用常规的糖尿病治疗药物。苯那普利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苯那普利。联合组:在苯那普利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结果 苯那普利组尿蛋白排泄减少,肾功能稳定;联合组尿蛋白排泄减少,血肌酐、尿素氮也有明显下降。结论 苯那普利有明显的降低蛋白尿改善肾功能的作用,与丹参注射液联合应用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是否可通过抗氧化应激作用发挥治疗脑梗死大鼠的作用。方法实验分假手术组、脑梗死组、福辛普利组、培哚普利组、贝那普利组,后4组建立MCAO模型,造模第3 d开始给药。第1 d、第3 d、第7 d、第14 d、第21 d行Bederson评分;第7 d、第21 d采血检测SOD、MDA、NO;第21 d取脑行TTC染色计算脑梗死体积。结果第14 d,福辛普利组Bederson评分较脑梗死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30,P=0.044);第21 d,福辛普利组、培哚普利组Bederson评分均低于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70、2.053,P0.05)。第7 d,福辛普利组、培哚普利组对比脑梗死组,SOD、NO有所上升,MDA水平下降;第21 d,对比脑梗死组,3个治疗组的SOD、MDA、NO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TC染色后计算发现,培哚普利组梗死体积较脑梗死组缩小。结论 ACEI可能通过抗氧化应激改善大鼠神经功能、缩小梗死面积,从而治疗脑梗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b>探讨盐敏感性高血压和非盐敏感性高血压对靶器官损害及联合药物治疗的差异.方法 <\b>选取120例轻中度高血压住院患者,经盐负荷试验测试,60例定为盐敏感性高血压组(SS),另选择60例为非盐敏感性高血压组(NSS),将此两组再分别随机分为两小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非洛地平片联合培哚普利片以及吲达帕胺缓释片联合培哚普利片治疗12周,测量治疗前后24 h动态血压、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左室重量指数(LVMI)、尿微量白蛋白(MAU)、BMI、血清肌酐(Cr)、血清尿酸(UA)的变化.结果 <\b>SS组与NSS组相比,FPG和Cr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INS、LVMI、MAU、BMI、HOMA-IR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SS组中使用培哚普利联合吲达帕胺治疗的患者,各项相关检测指标更趋于正常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S组中使用培哚普利联合非洛地平治疗的患者,其各项检测指标更趋于正常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损害更明显,适于培哚普利与吲达帕胺联合药物治疗,而非盐敏感性患者适于培哚普利与非洛地平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联合辛伐他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23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DN1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DN2组),并设正常对照组30例.DN1、DN2组均予常规降糖、降压治疗,并在随访中维持血糖、血压良好控制.DN2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150 mg/d,辛伐他汀40 mg/d,疗程12周.治疗前、后检测血浆中白细胞介素-6等的变化.结果 DN1组各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变化无差异(P〉0.05),而DN2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TG、TC、白蛋白/Cr、UAER均明显降低(P〈0.05) 治疗后DN2组与DN1组比较ALB/Cr、UAER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CRP、IL-6、TNF-α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DN1组治疗前后各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 DN2组治疗前后各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均有显著下降(P〈0.01),且与DN1组治疗后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早期DN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且厄贝沙坦联合辛伐他汀可明显改善早期DN的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ARB和ACEI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尿蛋白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0例DN患者,随机分为4组,分别予贝那普利、缬沙坦或两药高、低剂量联合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血压、尿蛋白及血钾和血肌酐等的变化.结果 上述两药均能有效降低DN的血压和尿蛋白且作用相似,联合治疗的降尿蛋白作用更明显(P<0.05),高、低剂量联合治疗效果无差异.4组的降压效果相似(P>0.05).治疗前后的血钾、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对于早期DN患者,ACEI和ARB联合治疗与单药相比具有更强的降尿蛋白作用,在高、低剂量联合用药间无差别.  相似文献   

20.
水华  王群  高苹 《中国医师杂志》2007,9(8):1028-1030
目的观察苯那普利和缬沙坦联合应用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成3组:苯那普利组,缬沙坦组和联合治疗组。观察治疗6个月前后各组患者的血压,24 h尿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 c)和血清胰岛素变化。结果单独用苯那普利或缬沙坦,和联合应用两药均可明显降低血压,减少UAER。尽管降低血压各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应用组降低UAER更明显(P均〈0.05)。各组治疗后血清胰岛素均有明显降低(P均〈0.05),而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无显著性变化。结论苯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较单独应用这两种药物能更有效地降低血压,减少UAER,阻止或延缓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发展,也可能通过降低血清胰岛素改善代谢而达到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