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Pilon骨折16例。据Ruedi—Allgower骨折分型:II型4例,III型12例。按Teeny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2年;骨折愈合平均时间12.5周。踝关节功能评分,优11例、良2例、可2例、差1例。结论: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Hlon骨折,能减少并发症并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学工程》2015,(10):1269-1270
目的探讨单纯内固定与支架外固定治疗复杂性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复杂性Pilon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有限内固定联合支架外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关节面复位情况、临床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关节面复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限内固定联合支架外固定与单纯内固定均能有效复位复杂性Pilon骨折关节面,但前者临床更为确切。  相似文献   

3.
叶楠  王军  王陶  唐诗添  石波  扬衡  张定伟  江婷 《现代保健》2011,(27):164-165
目的观察外固定支架及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收治的64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n=32)采用外固定支架联合VSD治疗,对照组(n=32)采用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0例(93.8%)骨折愈合为优,对照组26例(8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1例出现伤口感染,对照组3例浅表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固定及VSD负压引流用于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治疗中,能提供有效固定,安全地封闭创腔以控制感染,促进骨折愈合,该法操作简单、损伤小、费用低廉,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加压钢板内固定组42例,外固定支架组42例。对两组患者的骨折感染率、骨折平均愈合时间、骨折延迟愈合及不连率进行统计。结果外固定组治疗后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内固定组且骨折感染率、骨折延迟愈合及不连率明显低于内固定组(P<0.05)。结论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对组织损伤小,骨折感染率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负压封闭引流与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疗效及对应激反应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接受清创术+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清创术+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应激指标水平、骨代谢指标水平的差异。结果术后7 d,两组患者Tf水平均比术前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CER、Hp、CRP水平均比术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应激指标NE、Cor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两组患者P1NP、BGP、BALP的水平均高于术前,研究组较对照组高,两组患者β-CTX水平均低于术前,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对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行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疗效确切,可更有效减轻骨折创伤并促进骨折愈合,提高骨折愈合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后Pilon骨折常伴有软组织损伤及粉碎骨折,软组织受累和粉碎性骨折都对治疗提出了挑战。本研究探讨临时外固定支架结合支撑钢板治疗伴有Tscherne Ⅱ度损伤的后Pilon骨折临床疗效,以寻求最佳手术方案。方法选取2015-01-01-2017-12-31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伴有Tscherne Ⅱ度损伤的后Pilon骨折10例。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美国骨科足踝学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标准评估临床疗效。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患者术前VAS评分为(8.70±0.95)分,外固定术后为(2.80±0.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954,P<0.001。终末休息时VAS评分为(0.20±0.42)分,活动时为(0.70±0.67)分,负重状态时为(1.80±0.63)分。患者终末AOFAS评分为(86.60±5.34)分,优5例,良5例。术后钉道均无感染,伤口均愈合,切口无浅表感染及深部感染发生。所有病例最后一次随访时骨折已完全愈合,无内固定失效情况。结论临时外固定结合支撑钢板对治疗伴有Tscherne Ⅱ度损伤的后pilon骨折临床疗效较好,有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外固定器结合有限内固定一期治疗开放性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至2011年4月本院收治的胫骨开放性Pilon骨折、Riiedi-Allgower分型Ⅱ型21例。全部予外固定器结合螺钉,克氏针等有限内固定一期治疗。其中无法直接缝合的同时行局部皮瓣转位修复创面8例,二期邮票植皮7例。结果胫骨远端关节面解剖复位15例,功能复位6例。无一例重度感染患者。外固定器拆除时间10-14(中位数9)周。随访4。1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5-88(644-3.6)d。根据Mazur评分法标准,踝关节功能恢复优3例,良17例,差1例,无一例发生踝关节骨性强直,亦未发生成角及骨折不愈合病例。结论早期应用镶嵌式外固定式器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开放性Pilon骨折疗效好,有利于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ilon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与植骨治疗Pilon骨折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12月收治的Rüedi-AllgowerⅡ、Ⅲ型Pilon骨折患者115例,其中RüediAllgowerⅡ骨折35例,Rüedi-AllgowerⅢ型80例。手术治疗方法采用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和植骨。85例采用自体骨移植,30例采用同种异体骨移植。术后观察创面愈合情况、骨感染、骨不连、骨折畸形愈合情况,并利用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估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0~36个月随访。末次随访示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6~20周,平均(18. 4±2. 1)周;软组织缺损处愈合时间为1~4个月,平均(2. 1±0. 3)个月; 20例术后踝关节X线片示创伤性骨关节炎; 7例患者创面不愈合,经过皮瓣移植或植皮覆盖创面愈合; 6例因骨不连超关节固定时间长,导致踝僵硬活动受限。末次随访时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优80例,良27例,可8例,优良率93. 0%; VAS评分为0~6分,平均(4. 2±0. 3)分。结论 Rüedi-AllgowerⅡ、Ⅲ型Pilon骨折采用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与植骨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开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VSD负压引流结合有限固定对Ⅲ度开放性骨折的感染控制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46例Ⅲ度开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观察两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感染控制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45.40±10.42) d,短于对照组的(50. 87±12. 73) d(t=2. 103,P0. 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感染控制优良率达100.00%,对照组为82.16%,组间差异显著(χ~2=4. 381,P0. 05)。对照组发生4例感染、1例骨折移位,其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1. 74%,采取相应措施后,情况均有所好转;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显著(χ~2=5. 61,P0. 05)。结论 VSD负压引流结合有限固定相比于常规的治疗方式有更好的临床效果,这种联合方式对于患者的感染控制及并发症发生效果良好,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自1993年1月 ̄1996年12月共收治严重胫腓骨开放性损伤52例,按Gustilo分类,Ⅱ型6例,Ⅲ型40例,均在彻底清创的同时行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外固定,52例中49例获6个月 ̄47个月的随访,骨折均愈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VSD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科2009年2月-2012年6月收治的30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按照Gustilo分型,Ⅱ型骨折20例,ⅢA型骨折8例,ⅢB型骨折1例,ⅢC型骨折1例,均急诊行清创、VSD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持续负压引流7~10d,伤口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行植皮或皮瓣修复创面。结果:随访12~24个月,创面中完全愈合30例,无感染病例,骨折骨性愈合28例,骨折延迟愈合2例,再行植骨术,无截肢病例。结论:VSD能够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加速创面的愈合,降低伤口的感染率,缩短治疗时间及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等优点,彻底清创后,采用VSD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有针对性的护理,提高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放置外固定架后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方法:在常规补充血容量、控制休克的基础上,着重抓好出血和感染的观察,预防褥疮,加强营养,保持大小便通畅,功能锻炼和心理安慰环节的重点护理。结果:本组15例患者中,治愈15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着重抓好重点环节护理,能提高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放置外固定架后的治愈率、好转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解剖型胫骨远端支持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闭合性骨折手术治疗的应用。方法采用微创小切口解剖型支持钢板治疗43例胫骨下段闭合性骨折的病人,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诊,平均愈合时间16周。术后X线检查显示复位和内固定位置满意,骨折全部愈合。按Klemm功能恢复分级标准,优23例,良15例,可5例。结论应用微创外科技术治疗闭合性胫骨粉碎骨折,可以达到医源性创伤小,骨折固定牢靠和早期功能锻炼的目的,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解剖型胫骨远端支持铜板治疗胫骨下段闭合性骨折手术治疗的应用。方法采用微创小切口解剖型支持钢板治疗43例胫骨下段闭合性骨折的病人,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诊,平均愈合时间16周。术后x线检查显示复位和内固定位置满意,骨折全部愈合。按Klemm功能恢复分级标准,优23例,良15例,可5例。结论应用微创外科技术治疗闭合性胫骨粉碎骨折,可以达到医源性创伤小,骨折固定牢靠和早期功能锻炼的目的,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可调试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自 2007 年 -2011年行可调试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 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期限6~12 个月,所有病例采用影像评分以及功能评分,优良率达 90%.结论:可调试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是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随访了54例行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干骨折的病例,评价疗效。结果骨折愈合率:91.7%(44/48),延迟愈合率:6.25%(3/48),骨折不愈合:2.05%(1/48)。膝、踝关节功能正常。有10例外固定针孔感染,占20.5%(10/48);2例螺钉松动,占4.1%(2/48)。结论此方法为治疗胫腓骨骨折非常好的方法,但针对感染、影响外观等缺点应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炎性因子和微循环的角度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对胫骨骨折术后创面感染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武警辽宁省总队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胫骨骨折术后出现创面感染的患者8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对感染创面采用常规处理措施,观察组采用VSD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炎性因子和微循环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细胞间黏附因子-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水平低于对照组,而核因子κ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流态积分、管襻积分、襻周积分和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技术可以有效改善胫骨骨折术后创面感染患者的炎症和微循环状态,有利于促进创面恢复。  相似文献   

18.
《临床医学工程》2015,(11):1407-1409
目的探讨分析VSD联合外固定支架用于治疗下肢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下肢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31例,均在8小时内彻底清创修复软组织,试验组患者采用VSD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及常规二期换药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Neer评分情况及其出现骨感染、软组织感染、骨组织和软组织二者同时发生感染等并发症的情况,综合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半年下肢骨Neer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手术治疗显效率(58.06%)及总有效率(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22.58%、61.29%),且试验组患者术后半年出现骨感染、软组织感染、骨组织和软组织二者同时发生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3.23%、0.00%、3.2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9.03%、25.81%、32.2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联合外固定支架用于治疗下肢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并发症少见,较常规外固定支架分期治疗操作简便,临床效果显著,且其术后Neer评分情况良好,能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患者病程,对于改善患者的负重情况和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技术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的早期效果。方法82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观察组给予腕关节镜技术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以及术后1年的腕关节活动范围、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及腕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年,观察组的腕关节活动度(屈曲、背伸、尺偏、桡偏),前臂旋前、旋后活动范围,以及腕关节功能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腕关节镜技术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促进关节面恢复。  相似文献   

20.
王学茂  祖先中 《现代保健》2012,(18):117-118
目的:比较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联合外痔剥离术与传统外切内扎术治疗急性嵌顿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8例急陛嵌顿环状?昆合痔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A组给予PPH联合外痔剥离术的治疗,B组给予传统外切内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及平均住院时间,术后严重疼痛、水肿、肛门狭窄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A组治愈率、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00%、(7.1±0.8)d、14.7%,B组为97.1%、(12.2±1.1)d、70.6%,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联合外痔剥离术与传统外切内扎术相比,疗程较短,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较低,患者痛苦较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