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尤龙  李皓 《泰山卫生》2009,33(1):1-3
目的探讨中药敷脐疗法对经腹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和T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方法将190例经腹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术后1h脐部外敷中药,比较2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外周血CD3+、CD4+、CD4+/CD8+比值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P〈0.01),结论中药敷脐疗法有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防止肠源性感染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中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对其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到2012年12月间的100例腹部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50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5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活动与腹部热按摩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肛门排便时间和排气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肛门排便时间和排气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数据的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临床中对于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给予早期活动与腹部热按摩及穴位贴敷的护理能够较好地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有效地缩短患者的肛门排便时间和排气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整个操作简单,值得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药敷脐疗法对经腹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和T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190例经腹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术后1 h脐部外敷中药,比较2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外周血CD3+、CD4+、CD4+/CD8+比值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P<0.01).结论 中药敷脐疗法有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防止肠源性感染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健运康复膏穴位贴敷在促进剖宫产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行剖富产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缩宫、体液维持、抗感染等常规处理,不使用任何影响胃肠动力药物;观察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使用健运康复膏穴位贴在足三里进行贴敷。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及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48h、72h、96h胃肠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上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快(P〈0.05)。结论健运康复膏在治疗和促进剖宫产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中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5.
刘小丰 《医疗装备》2023,(22):154-156
目的 探讨电子艾灸仪联合常规护理对胃肠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九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胃肠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电子艾灸仪。两组均干预至患者出院,比较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术后腹胀程度及生活质量[采用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估]。结果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腹胀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F-36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子艾灸仪联合常规护理能够促进胃肠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减少腹胀的发生,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药封包热熨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腹胀程度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在我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86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药封包热熨干预。比较两组的术后腹胀程度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腹胀程度轻于对照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1周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封包热熨可显著改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术后腹胀程度,加快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口服复方大承气颗粒和桥式运动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直接观察和比较90例(大承气组、桥式运动组、对照组各30例)患者的术后肠鸣音、排气、排便恢复时间。结果术后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大承气组短于桥式运动组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服复方大承气颗粒的效果优于桥式运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午流注纳支法穴位敷贴对剖宫产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剖宫产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非择时进行穴位敷贴,观察组采用子午流注纳支法择时进行穴位敷贴。比较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腹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分别为(16.1±3.9)h、(19.3±5.2)h、(52.8±9.1)h,对照组分别为(21.6±5.5)h、(25.8±7.4)h、(68.4±12.7)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腹胀发生率(15.0%)显著低于对照组(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子午流注纳支法进行穴位敷贴,可有效促进剖宫产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穿孔性阑尾炎患儿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并观察早期咀嚼口香糖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12月-2019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穿孔性阑尾炎患儿1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研究自制调查问卷统计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每项临床资料不同分组的患儿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将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资料项目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是否为穿孔性阑尾炎患儿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所有患儿按照是否进行早期咀嚼口香糖干预分为两组,对照组90例常规术后处理,观察组80例增加早期咀嚼口香糖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不同发病时间、不同手术时间、不同照顾者及有无术后干预的患儿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患儿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患儿的手术时间、术后干预是穿孔性阑尾炎患儿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观察组患儿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6.91±3.84)h vs.(20.56±4.11)h,(15.16±4.09)h vs.(21.38±4.35)h,(44.37±5.13)h vs.(51.04±5.42)h,均P0.05]。结论穿孔性阑尾炎患儿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受到手术时间、术后干预因素的影响,通过对术后患儿进行早期咀嚼口香糖干预,促进其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获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Orem自理理论对胃肠功能紊乱患者心理状态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60例胃肠功能紊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Orem自理模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心理情绪状态;记录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及进食流质时间,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SAS分、SDS评分(40.5±4.6分、40.8±4.8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SAS、SDS评分(53.5±5.6分、56.5±5.7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及进食流质时间(12.57±6.42)h、(18.82±6.84)h、(29.14±10.18)h和(48.43±30.23)h,均显著短于对照组(20.56±7.56)h、(26.55±8.87)h、(43.78±12.84)h和(71.18±33.2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rem自理理论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心理状态。Orem自理模式下,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及进食流质时间明显缩短,预后情况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早期床上活动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苑亚军 《中国保健》2009,(15):653-654
目的:观察早期床上活动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指标影响。方法:45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接受了早期床上活动护理干预,并与44例未进行上述活动的腹部手术患者(对照组)比较各项胃肠功能观察指标。结果:早期活动组的留置胃管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总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早期床上活动护理可明显改善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对胃肠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2016年收治的40例胃肠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胃肠术后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胃肠术后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第一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对比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的评分.结果:观察组胃肠手术患者术后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第一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促进胃肠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信任,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向荷 《中国卫生产业》2013,(29):154-155
目的 分析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70例接受腹部外科手术的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西医常规方法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和排便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短,两组护理效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能够有效调节患者的胃肠功能紊乱,和单纯西医护理相比,更容易使腹部外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术后护理干预对胃肠手术患者早期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行胃肠手术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术后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进食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39.20±7.62)h、肠鸣音恢复时间为(34.22±9.73)h、进食时间为(35.31±4.51)h、排便时间为(44.52±8.31)h、住院时间为(5.43±3.22)h,均显著短于对照组[(45.23±8.22)、(40.38±8.64)、(38.25±3.62)、(51.44±8.78)h、(7.38±3.1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护理干预对胃肠手术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早期胃肠功能恢复,缩短出院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联合腹部穴位按摩对泌尿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泌尿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联合腹部穴位按摩,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肠鸣音出现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和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缩短,且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48 h、72 h的舒适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24 h两组患者舒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定向透药联合腹部穴位按摩,可以促进泌尿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使肛门排气时间提前,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舒适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对化脓性阑尾炎术后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患者10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予常规护理加中药灌肠,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恢复肠鸣音、首次排气及排便等时间,随访2年观察其肠粘连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恢复肠鸣音、首次排气及排便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无不良反应,观察组感染率为9.4%,优于对照组的2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灌肠对化脓性阑尾炎术后恢复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胃肠外科采用全麻下腹腔镜结肠或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4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住院天数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首次肛门自主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消失时间和术后进食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腹胀、便秘、肠黏连、肠梗阻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模式促进了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了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促进了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探讨细节护理在胃癌根治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22年5月在江西省肿瘤医院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5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5月—2022年5月实施细节护理干预的25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2016年1月—2018年12月实施常规护理的2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细节护理干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后6 h、24 h、48 h疼痛程度;比较2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胃肠功能恢复指标包括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排便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比较2组患者术后至出院时并发症发生情况。〖JP2〗出院时,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6 h、24 h、48 h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JP〗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排便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节护理干预在胃癌根治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符合子宫切除术适应证,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25例,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和对照组(25例,行传统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试验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排气时间及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有利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早期恢复,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配合音乐疗法对剖宫产后产妇焦虑、疼痛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妇科行剖宫产产妇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实施产科常规护理,观察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同时配合音乐疗法,观察干预后两组产妇VASA评分、NRS评分、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术后胃肠反应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VASA评分、NRS评分明显降低及胃肠功能恢复(P 0.05)。结论:中医护理配合音乐疗法能有效缓解产妇焦虑程度,减轻术后疼痛,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