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回顾性分析产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建立产后出血危险因素评分表,评价产后出血危险评分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8年1月在瑞安市妇幼保健院行阴道分娩发生产后出血患者1 044例设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行阴道分娩未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1 044例设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产前、产时相关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总结可能导致产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合全国产后出血防治协作组拟定的“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建立改良版产后出血危险评分表及使用说明,并对所有产科相关人员进行培训。2019年将该评分表应用于临床分娩产妇的产前产时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分析,对于高危因素评分超过警戒值的孕妇实施个性化预防产后出血方案。统计2017年、2018年、2019年在该院分娩的产妇产后出血率,并行不同年份比较,评价所建立的产后出血危险评分表对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价值。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显示,产妇年龄、孕前体质指数(BMI)、产次、人工流产刮宫史、产前宫底高度、胎儿体质量、妊娠期高血压、凝血功能异常、贫血、胎盘早剥、胎盘粘连或植入、软产道损伤、晚期产后...  相似文献   

2.
李红霞 《医疗装备》2014,(6):105-106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降低产后出血实施护理干预联合预测评分的应用意义。方法:取我院两年内生产的242例产妇,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实施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联合产后出血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仅实施产后出血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出血产妇的出血量。结果:实验组产妇出血发生率和产后出血产妇的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采取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及联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和出血产妇的出血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的高危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3月钟祥市人民医院接诊的200例阴道分娩产妇的病历资料,其中发生产后出血的80例为观察组,未发生产后出血的12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产后24 h的出血量,并对引起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后24 h出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羊水过多、多胎妊娠、巨大儿、产程延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精神紧张、产次1次、人工流产史均是导致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OR=2.54、2.21、4.40、4.01、7.55、2.70、3.05、2.52,P0.05)。结论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受到多种危险因素的影响,在临床上应针对各危险因素提出合理的防范对策,以降低产后出血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对高危产妇产后出血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对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 519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高危产妇98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的正常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相关资料,分析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观察干预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流产史、凝血功能异常、子宫状况异常、双胎或巨大儿、妊娠并发症、剖宫产、子宫收缩乏力、产道受损以及胎盘异常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因素均为导致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观察组98例患者中,73例给予常规处理即可有效地控制产后出血,另外25例患者给予常规处理、对症治疗和干预后,病情稳定,出血量明显减少,且未出现不良预后。结论对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流产史、凝血功能异常、子宫状况异常、双胎或巨大儿、妊娠并发症、剖宫产、子宫收缩乏力、产道受损以及胎盘异常)进行干预,能够较好地预防产后出血,进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张志容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6):4294-4295
目的 探讨持续子宫按摩在减少产后出血、防止宫腔积血的作用.方法 选择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巨大儿、多胎妊娠、羊水过多、滞产、子痫前期)的孕产妇4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产后出血方法,实验组在采用常规预防产后出血方法基础上胎盘娩出后开始持续按摩子宫30 min,观察两组的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持续子宫按摩可以明显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是预防具有高危因素产后出血的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何兰英 《时尚育儿》2016,(12):282-283
目的:探究产后出血的原因与防治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6年6月收治的136例分娩中出现产后出血患者为观察组,出血量都超过500ml,并选择同期136例没有出现产后出血的患者为对照组,并对两组患者的产前检查结果、手术情况以及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予以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巨大儿或者多胎发生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凝血功能异常发生率都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剖宫产、产道损伤、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异常以及其他等发生率都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108例患者接受子宫按摩以及采用缩宫素等治疗,有7例患者进行子宫切除术或者次全切除术治疗;有21例患者接受髂内动脉或者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出血情况都得到有效控制,病情比较稳定.结论:出现产后出血的原因包括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宫缩乏力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需要强化产前宣教与孕期的全面保健,对高危因素有效筛查,及时干预,使产后出血发生率有效降低,进而使患者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余剑灵 《中国妇幼保健》2014,(32):5231-5232
目的:分析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阴道分娩产妇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实验组采用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预防产后出血。对照组采用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观察两组产妇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实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预防产后出血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寻求一种适宜于在基层产科开展并有效防治产后出血的干预措施。方法对在天河区分娩的3247例产妇进行产后出血率、阴道产及剖宫产后2小时及24小时出血量统计并进行分组列表登记对照干预。分别研究产后出血与卡孕栓+催产素的关系、产后出血与产前评分的关系、产后出血与围产期保健的关系及形成该区急救体系对急危重症孕产妇有效救治的机制进行探讨与效果评价。结果使用干预措施后,孕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比干预前下降11.12%;对阴道产及剖宫产产妇进行产后出血评分并加催产素、卡孕栓干预与对照组对比,分别统计了产后2小时、24小时出血量,结果显示2组出血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孕产妇产前、产时、产后进行单项评分,当大于或等于3分时发生产后出血的可能性较大(P<0.05),提示要做好抢救准备;产后出血与产前、产时评分,当大于或等于3分时有明显出血倾向(P<0.05);产后出血与高危因素评分,当单项评分大于或等于3分、总分大于或等于5分时,出血量增加,(P<0.05);当产妇年龄大于35岁时,产后出血发生率较高。结论产后出血与低学历、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有极大相关(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着重于分析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阴道分娩患者对其护理满意度与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阴道分娩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与产后出血情况。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7.5%,产后出血率为2.5%,产后出血量为(143.5±26.3)ml,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够减少阴道分娩患者的产后出血量,降低其产后出血率,提高其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析顺产后2小时定时按摩子宫和心理干预预防产后出血的治疗价值.方法:特选取我院接收的伴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7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37例,对照组提供宫体注射缩宫素、静脉滴注缩宫素治疗路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产后2h后为产妇进行手法按摩子宫以及心理干预.观察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产后2h出血量为(204.24±29.12)ml,产后24h出血量为(315.68±28.74)ml,止血时间为(18.68±6.35)min,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输血、不良反应、产后出血的比较上,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伴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产妇的治疗中,按摩子宫和心理干预治疗高危孕妇产后出血的价值显著,能够大幅缩短产后2h、24h出血量、止血时间,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1-2017.7期间待产产妇125例,所有产妇符合阴道分娩要求.将产妇按照分娩顺序分为对照组62例,实施阴道分娩的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阴道分娩产妇63例,在产科一般护理措施基础上增加预见性护理.对比这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产后2小时和24小时的出血量.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产妇;且观察组阴道分娩产妇产后2小时和24小时的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产妇,两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措施在阴道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有效的降低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改善产妇产后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持续子宫按摩在减少产后出血、防止宫腔积血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巨大儿、多胎妊娠、羊水过多、滞产、子痫前期)的孕产妇8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产后出血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胎盘娩出后持续按摩子宫30 min,比较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后24 h平均出血量。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对照组5.75%,实验组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出血量对照组(470±20)ml,实验组(340±23)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子宫按摩可以明显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是预防具有高危因素产后出血的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无痛分娩产妇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作用。方法将30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178例和观察组122例。对照组产前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前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后,产妇产后2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重度窒息率、轻度窒息率以及窒息死亡率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预防新生儿窒息,提高产妇和婴儿的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新产程管理模式与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风险因素与关系。方法 对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产科按照新产程管理模式经阴道分娩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产后出血量≥500mL的151例产妇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产后出血量<500mL的302例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并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第二产程时长≥3小时,引产及产前BMI≥30kg/m2是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而家庭陪伴分娩和产次≥1是产后出血的保护因素。结论 引起产后出血影响因素较多,应加强第二产程及孕妇体重管理,建立家庭分娩陪伴制度,以降低产后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相关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为临床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产科自2014年01月~2016年06月间收治的21例阴道分娩产后出血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收治的230例阴道分娩产后未出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与年龄、孕期检查次数、合并妊高症、宫缩乏力、产道裂伤、第三产程延长、前置胎盘、新生儿体重及会阴侧切具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孕期检查次数、宫缩乏力、产道裂伤、新生儿体重是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孕期检查次数是其保护因素。结论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相关高危因素分析积极进行干预,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引起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该院收治的产后出血产妇100例为产后出血组,未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150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对可能引起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羊水过多、多胎妊娠、巨大儿、产程延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精神紧张、产次1次、人流史为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OR=2.57、2.20、4.40、4.02、7.56、2.71、3.04、2.50)。结论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受多方面危险因素的影响。在临床工作中,应针对不同危险因素采取不同的措施以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肌肉注射和宫颈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两种方式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0例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8例与实验组142例。对照组手臂三角肌肌肉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250μg,而实验组宫颈注射相同剂量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在第三产程结束后2 h内子宫出血量、阴道出血量以及产后不良反应率。结果实验组子宫出血量平均为(71.43±13.96)ml,对照组的子宫出血量为(50.56±10.78)m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的阴道出血量(35.31±6.32)ml,对照组的阴道出血量(44.27±8.31)m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1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6%,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子宫收缩乏力产妇建议采取手臂三角肌肌肉注射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其他类型产妇建议采取宫颈注射预防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产后出血中的护理疗效.方法对200例阴道分娩患者进行分组,以自愿来选择分娩方式并就相关产后指证信息进行记录.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来就两组患者产后出血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5例,发生率5%;产后24h出血量为135.4±28.4ml;对照组发生产后出血18例,发生率18%;产后24h出血量为248.7±25.6ml.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率上具有较高的疗效,应给予推广和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5月我院产科收治的120例阴道分娩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量为1.7%,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产后2h、4h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阴道分娩产妇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降低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后出血率的措施,保证产妇安全。方法:选择2013年至2015年在我院妇产科行再次剖宫产手术的瘢痕子宫产妇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的手术方式一致,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临床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以及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仅有1例产妇出现产后出血,出血率为2.5%,对照组有8例产后出血,出血率为20.0%;观察组产妇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结论:实施临床干预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瘢痕子宫产妇产后出血率,保证产妇的健康,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