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分析铜川市无偿献血的发展趋势,为促进铜川市无偿献血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铜川市2006~2011年无偿献血的情况.结果 1)无偿献血人群分布情况:男性献血者明显多于女性;40~45岁的工人是无偿献血的主体人群;初高中学历人群所占比例最高;汉族人群仍占主体;A、B、O血型人群较多,AB型人群献血比例仍较低.2)无偿献血中一次性献血400ml者占主体地位;男性一次献血400 ml率远超于女性.3)献血人群在不断的增加,但是固定献血人群在不断地减少.结论 应加强宣传力度,动员更多的年轻人、文化程度高的人员及公务员、医务人员参加无偿献血,建立扩大固定的献血队伍,确保临床用血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自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烟台市的无偿献血工作取得巨大成就,临床用血实现100%由无偿献血提供。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临床用血量不断加大,本市乃至全国许多地方出现了季节性、阶段性血液短缺情况。笔者通过对烟台市2008~2011年无偿献血情况的分析,探讨烟台市合理有效的血液募集管理策略,以促进无偿献血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1999~2003年金华无偿献血免费用血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后.金华市人民政府根据其精神相继出台了《金华市公民献血管理办法》,制定了无偿献血免费用血的具体优惠政策。如何运用好这一政策,对于巩固并扩大无偿献血者队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笔者就1999~2003年金华市74335人次无偿献血者免费用血情况作一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针对目前本中心无偿献血血液报废率有所增高的趋势,对血液报废原因进行合理分析,探讨降低血液报废方法。方法对2006~2010年海南省无偿献血血液报废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年全血和红细胞总体报废率为4.84%,其中ALT报废率为1.99%,是导致血液报废的首要原因。另外,5年制备血浆总体报废率为9.20%,其中脂肪血浆报废率为5.29%,是血浆报废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献血前的咨询、献血前的宣传、初筛检测以及建立安全和定期的献血群体是降低血液报废,提高血液质量,减少血液不必要浪费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上蔡县无偿献血风险,为无偿献血招募工作提供参考,预防和控制疾病经血传播。方法收集和整理2008~2010年上蔡县和驻马店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0年上蔡县无偿献血血液检测结果不合格顺序基本为:ALT>HCV>抗-TP>HBsAg>HIV,和驻马店市同时期无偿献血不合格顺序基本一致,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1.32、10.44、20.88、15.66、20.88,P>0.05)。结论 ALT阳性是构成检测结果不合格的最主要原因,建议调整招募策略,采前筛查HCV,加强既往病史、献血史的征询。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经血源传播病原的感染情况,为临床用血提供流行病学资料,也为当地卫生部门作健康知识宣传及献血宣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初筛及复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结果 2007~2008年无偿献血者筛查淘汰率按职业特征分析,献血人次2597人,复检淘汰人次112人,淘汰率为23.18%;按不同文化程度分析,献血人次17341人,复检淘汰人次658人,淘汰率为3.79%。筛查病原分别是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梅毒螺旋体。结论当地卫生主管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加强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教育工作,以提高人群的自我防病意识,降低当地人群的感染率,保证血液质量与血源数量。 相似文献
7.
1998-2006年西安市无偿献血血费返还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西安市无偿献血工作取得较好成绩,率先成为自愿无偿献血比例达100%的城市之一。除采取加大宣传等措施外,实施无偿献血免费用血政策.对于巩固并扩大无偿献血者队伍起到重要作用.笔者总结1998-2006年度本市无偿献血免费用血情况并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无偿献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检测结果分析HIV感染人群的现状及探索防治HIV的方法及重要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06~2011年146 985份无偿献血标本进行酶免双试剂检测,初筛呈反应性标本送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认。结果 6年来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率为2.5/1万,其中2006~2009年相对平稳,感染率为1.2/1万,而2010~2011年感染率为4.8/1万,上升明显,感染呈现以中青年、男性、流动人口及向一般人群扩散为特征。结论深圳市宝安区普通人群HIV感染呈扩展趋势,HIV防治形势更加严峻,需各部门、多渠道、更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及防治合作。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余小庆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5,11(10):1468-1469
为了更好地预防食物中毒,保证全体人民的身体健康,现将三水区1990~2004年十五年来食物中毒情况作全面分析,以便找到薄弱环节,有的放矢地进行预防,减少和控制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通过无偿献血血液报废原因的统计分析,探讨采取合适的措施,降低血液报废率,充分利用血液资源。方法 对本市1999-2005年无偿献血血液报废情况进行统计,并对造成报废的原因加以分析。结果 盐城市中心血站1999~2005年血液总报废率为3.61%.检测不合格是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报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ALT〉梅毒〉HBsAg〉抗-HCV〉抗-HIV〉过期〉其他.第三季度报废率高于其他3个季度.亦以ALT报废率为高。结论 血站应采取从低危人群中招募无偿献血者.建立固定的自愿献血队伍.对献血者进行血液传染指标筛查.根据临床用血需要采集和储备血液.加强质量管理和规范操作等多种综合措施,可有效降低血液的报废率。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无偿献血的深入开展,街头采血日益增加,对于克服某些集体献血中的高补贴、长休假等不利于无偿献血发展的弊端大为有利。调查和分析无偿献血状况,探讨不同季节公民参加无偿献血的规律,对于促进本地区无偿献血的可持续性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现将本中心2002年和2003年上半年的无偿献血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无偿献血是献血工作的发展方向,本市的无偿献血工作起步晚、发展快,自1998年10月1日起,实现临床用血全部来源于无偿献血。2000年开始出现血液供过于求的现象,故经常开展选型采血。目前临床用血近80%来源于街头的自愿献血,逐步实现血液征集社会化、完全自愿化。现将本市无偿献血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全面统计江西省血液中心近3年来自愿无偿献血人群的结构比例,为建立相应的献血招募对策、扩大无偿献血队伍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2010年江西省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183307人次的血液采集和检测不合格信息。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献血人群献血时间、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和职业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江西省血液中心自愿无偿献血人次年提高:血液检测不合格率不断降低:献血者中18~25岁年轻人占的比例最高,献血者文化程度与不合格率呈反比。结论要努力宣传发展多种群体参加献血.尽快扩大和加强固定献血者队伍招募和管理这样才能从源头上保证日益增长的临床用血需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全面统计江西省血液中心近3年来自愿无偿献血人群的结构比例,为建立相应的献血招募对策、扩大无偿献血队伍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2010年江西省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183307人次的血液采集和检测不合格信息,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献血人群献血时间、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和职业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江西省血液中心自愿无偿献血人次年提高;血液检测不合格率不断降低;献血者中18~25岁年轻人占的比例最高,献血者文化程度与不合格率呈反比。结论要努力宣传发展多种群体参加献血,尽快扩大和加强固定献血者队伍招募和管理这样才能从源头上保证日益增长的临床用血需求。 相似文献
20.
王宇红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6,12(4):448-449
目的:分析石家庄市结核病控制工作现状和经验。方法:根据全市各县(市、区)上报的结核病报表和有关材料,分析结核病现状、防治对策及效果。结果:石家庄市应用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2002-2005年共接诊可疑肺结核病患者91470例,胸透61450例(67%),拍摄胸片40591例(44%),查痰26522例(29%)。发现并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6747例,其中涂阳病人14070例,涂阳登记率从2002年的25/10万上升到2005年的43/10万。2002-2004年共治愈了9967例涂阳病人,治愈率达85%以上。结论:石家庄市结核病疫情不容乐观,近几年应用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取得了显著成效,证明该策略是控制结核病流行最有效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