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报告1例额、颞叶非惊厥性癫(癎)持续状态( NCSE)患者的临床资料如下.1病例女,48岁.因"发作性意识模糊状态数小时后抽搐10年"于2010年11月15日入院.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意识模糊,但能够在无意识下自行大小便、行走和避开危险,持续数小时后出现双眼向右凝视和肢体抽搐数分钟后意识恢复.当时未治疗,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逐渐增多,发作时意识模糊,答非所问,偶有咂嘴,伴有腹泻,期间有时伴1至数分钟发作性双眼向右凝视和肢体抽搐,发作频繁时每周发作1次,每次持续2~3d,每次发作均以肢体抽搐、嘴角流涎、两眼上翻数分钟后清醒.2年前开始服用卡马西平,并逐渐加至每天6片,仍有每月1至数次发作.既往体健,无脑外伤、脑炎等病史.家系中无癫(癎)病史.查体:神志清楚,呼吸平稳,体检合作,心肺腹均正常,神经系统无异常体征.  相似文献   

2.
1 病例简介 患者,女性,15岁,主因"反复发作右侧肢体抽搐2年"收住我科.患者于入院1年前开始,在活动以后出现右侧肢体抽搐,症状持续4~10 min,未给予特殊治疗.以后症状常常在活动中、劳累后反复发作,症状严重时可以导致全身强直-阵挛发作,伴有意识障碍.曾于院外行颅脑MRI检查未见异常,脑电图检查发现左侧额颞叶有短程发放的中至极高波幅的3.5~7 Hz波.诊断为局灶性癫(癎),给予抗癫(癎)药物(卡马西平,0.1 g,3次/d)治疗,症状发作明显缓解.为进一步明确病因来我院诊治.  相似文献   

3.
Rasmussen''s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与方法  患儿 男 ,2 5岁。因发热后发作性肢体抽搐3月住院。当时因发热、咳嗽 ,诊断为“支气管肺炎”进行治疗。当上述症状缓解 ,体温基本恢复正常后 2天 ,突然出现全身性强直 阵挛发作 ,静脉点滴安定后癫痫发作停止。以后上述全身性发作消失 ,但出现频繁的右侧肢体节律性、阵挛性抽动 ,每间隔 3~ 6分钟发作一次 ,每次持续 2~ 5分钟 ,每天发作 30~ 10 0余次 ;有时则为持续性的右侧肢体抽动。发作时神志清楚 ,无发热。即使大剂量联合使用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抗癫痫药物 (AED) ,发作也不见缓解。有时甚至需要静脉点滴安定 ,但…  相似文献   

4.
患儿女,4岁,因发作性、交替性肢体瘫痪4年,发作性四肢抽搐10 次,于2002年9月4日入院。患儿自出生后3个月起出现偏侧肢体无力,持续3~7d后自行缓解。相隔1周后又可再次出现另一侧肢体无力,如此反复至今。当双侧肢体同时出现无力时,即出现突发四肢抽搐,双眼上翻,伴意识障碍,持续约1~2min。病程中有数次突然惊恐发作,不  相似文献   

5.
患者 男性,65岁.因发作性肢体无力1周、口角歪斜、左侧肢体活动不利6h,2011年7月24日入院.入院前1周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无力伴抖动、无抽搐,发作约5 min后缓解,无头痛、头晕,无口角歪斜、言语不利等伴随症状与体征.此后逐渐出现左侧肢体无力伴抖动,症状和发作时间同右侧;共发作7次,双侧肢体交替出现,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入院前6h突然出现口角歪斜、言语不清、左侧肢体不利、上肢不能持物、行走困难等症状与体征.患者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脏病病史.偶饮酒,吸烟史40年(20支/d).无高血压及脑血管病家族史.  相似文献   

6.
小脑梗死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眩晕、恶心呕吐、眼震和共济失调等,而以抽搐发作起病者少见,易引起误诊。现报告1例以抽搐发作起病的小脑梗死患者如下。1病例男,58岁。因右侧肢体抽动伴意识不清1h于2005年8月12日入院。入院1h前晨起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抽动,伴有双眼紧闭,口吐白沫,呼之不应,持续约1min缓解,意识恢复。之后又发作3次,每次发作表现相同。无发热、恶心、呕吐,无二便失禁及舌咬伤。高血压病3年,未系统治疗;腔隙性脑梗死2年,未遗留后遗症。有头痛病史多年,自行服用“去痛片”,最多每日达10余片。查体:BP170/100mmHg(1mmHg=0.13…  相似文献   

7.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75岁。主因发作性左上肢麻木3个月、左上肢抽动2 d,于2011年2月5日入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接受治疗。患者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左上肢麻木,以左手更为显著,每次发作持续8~10 min,可自行缓解,发作1~2次/d,未曾诊治。发病前2 d出现发作性左侧上肢抽搐,不伴意识障碍、双眼上翻、口角流涎、大小便失禁及肢体无力等症状与体征,持续2~3 min后自行缓解,每日发作20余次;1 d前出现左上肢持续抽搐,不伴意识障碍,但症状  相似文献   

8.
正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26岁,因"发作性肢体抽搐10余年,再发加重3个月"入院。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肢体抽搐,表现为四肢阵挛,双眼向上凝视,牙关紧闭,伴有意识丧失,无大小便失禁,持续10min左右可自行缓解,清醒后不能回忆。10余年来共发作2次,均未重视及治疗。3个月前上述症状再次发作,症状同前。入院前1d晚间休息时再次发生抽搐,性质同前,持续1~2 min缓解。遂来作  相似文献   

9.
发作性运动障碍是一类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其临床特点是反复发作的不自主运动 ,不伴意识障碍。根据诱因、发作持续时间及病因等将本病分为四型 :发作性运动诱发的异常运动(PKD) ;发作性非运动诱发的异常运动 (PNKD) ;发作性持续运动诱发的肌张力障碍 (PED ) ;夜间发作性肌张力障碍(HPD)。现将笔者遇到的 1例PKD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 ,3 5岁。 17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侧上下肢不自主扭动 ,在惊吓或紧张时易发 ,每次持续 1~ 2min ,无意识丧失 ,缓解时肢体活动正常 ,睡眠时不发作 ,但惊醒后易发作 ,患者开始时每天发作…  相似文献   

10.
患儿女,4岁,因发作性、交替性肢体瘫痪4年,发作性四肢抽搐10 次,于2 0 0 2年9月4日入院。患儿自出生后3个月起出现偏侧肢体无力,持续3~7d后自行缓解。相隔1周后又可再次出现另一侧肢体无力,如此反复至今。当双侧肢体同时出现无力时,即出现突发四肢抽搐,双眼上翻,伴意识障碍,持续约1~2min。病程中有数次突然惊恐发作,不伴肢体抽搐。患儿曾在当地治疗,症状未能控制。患儿母亲有“癫”史及发作性偏侧肢体瘫痪史,从未就诊,具体发作情况不详,其父无异常。患儿为足月顺产、第1胎。否认母孕期及生产时异常。患儿发育迟滞,1岁会坐,3岁会走,4岁…  相似文献   

11.
1病例简介 患者女性,82岁,主因“发作性口角歪斜、左侧肢体无力2d”于2009年4月10日收入院。患者入院前2d无明显诱因突发口角歪斜、左侧肢体无力,持续1~2min后症状完全缓解,共发生2次,入院前1d活动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持续约10min后完全缓解,未予药物治疗,急到我院急诊就诊,行颅脑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检查后收入院。人院第3天清晨起床后发现口角歪斜、左侧肢体麻木无力,症状持续未缓解。  相似文献   

12.
1病例简介 患者,女性,79岁,因"发作性右侧肢体无力2个月"急诊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于2010年1月1日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右侧肢体无力,右手持筷困难、右上肢上抬费力,不能到达头顶,右腿抬举不稳,但尚能扶持下行走,症状持续约5 min后自行完全缓解.之后类似症状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13.
1病例简介 患儿女性,7岁,因“反复发作性抽搐9个月,左侧肢体乏力6个月”于2007年11月17日入院。患儿于9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被发现突发双眼向左凝视,嘴角向右抽动,伴傻笑,对周围事物无反应,约20S后自行缓解,之后间断出现3次类似症状。约6个月前,家人发现患儿行走时左下肢拖曳,行走欠平稳,  相似文献   

14.
现报告丙戊酸钠脑病1例如下.1病例男,45岁.因"发作性四肢抽搐40年,加重2d"于2010年6月10日入院.患者5岁始出现发作性四肢抽搐伴意识丧失、尿便失禁,每次发作持续约1 ~3 min,诊断为原发性癫(癎),予口服苯妥英钠治疗;后因控制欠佳逐步调整为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及氯硝西泮联合治疗.入院前1个月患者不规则服药,入院前2d患者抽搐伴意识丧失再发,持续30 min未缓解,拟"癫(癎)持续状态"入急诊室治疗,予地西泮、甘露醇等治疗后症状缓解.但此后2d内患者四肢抽搐反复发作而入院.查体:神志清晰,认知功能正常,查体无异常体征.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及苯妥英钠与苯巴比妥血药浓度均正常.入院后再次出现抽搐伴意识丧失发作持续15 min未缓解,故予丙戊酸钠400 mg静注,继以1 mg/(kg·h)静滴维持;抽搐控制,意识恢复.次日将丙戊酸钠改为1 g/d口服,此后1周无癫(癎)发作.入院第9d患者出现嗜睡及阵发性右上肢抽动,第10 d表现为昏睡,肢体抽动较前频繁;第11d昏迷并反复出现抽搐.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及血糖均正常,血丙戊酸钠浓度为65.34 mg/L(50~100 mg/L),血氨263μmol/L(18~72 μmol/L).EEG示弥漫性高波幅慢波及中等波幅尖波.头颅MRI示两侧额叶、颞叶、岛叶及基底节区片状T2WI高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WI)为高信号病灶,T1WI增强后扫描无强化.  相似文献   

15.
患儿,男,4岁3个月时出现发作性愣神,数秒可缓解.1个月后,开始频繁的右侧肢体单纯部分性运动性发作,100~200次/d.6个月后,发展成简单部分发作持续状态(epilepsia partialis continua,EPC),予德巴金和水合氯醛治疗,发作减轻至约100次/d.10个月后,患儿因再次出现EPC而就诊于宣武医院.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52岁,因"反复发作性行走1w,发作性愣神半天"入院.患者1w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发作性持续绕圈行走,不能自己控制,持续0.5~1min后自行缓解,发作时神志清楚,无肢体麻木、无力,无头晕、头痛等不适,发作后诉四肢乏力,可回忆起发作全过程,诉听到家属说话,但无法回答。无大小便失禁,1~2d发作1次。近2d发作频次逐渐增  相似文献   

17.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1岁,因"发作性左侧肢体抖动4月余,加重2 d"入院。患者于入院4月前(2016年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左侧肢体抖动,每次持续1~2 min,休息后可自行缓解,有时会伴有同侧肢体麻木、乏力感,上述症状每天发作1~2次,在站立、迈步或长距离行走后容易出现。发作时无头痛、头晕,无视物双影,无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无意识不清、肢体抽搐,无二便失禁。6月初至当地医院就诊,考虑"脑梗死",予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18.
<正>1病例报道患者男,16岁。因"发作性四肢无力6年"于2020-08-13入院。患者6年前出现发作性双下肢无力,表现为步态蹒跚,症状持续数分钟后自行缓解;3年前开始累及双上肢,出现发作性抬举费力,及双手精细活动差,每次发作持续1d至1周不等,可自行恢复,发作期间无其他临床症状。患者发病以来肢体无力逐渐进展,表现为发作程度加重,频率增加,严重时可出现一过性晕厥,缓解期间遗留持续性的四肢近端无力。  相似文献   

19.
干燥综合征伴发的脑血管炎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30岁,因发作性意识丧失3个月于2003年12月入院。患者3个月内共有3次无诱因的意识丧失,发作前无头晕、心悸、眼前发黑和肢体抽动,发作时间3~5min,肢体抽动轻微,但非强直阵挛样,一次有舌咬伤。均无大小便失禁,发作后有头昏1h左右。发作期间偶有头晕和头痛,无耳鸣。无自发性流产病史。病前1.5年生育后感轻微记忆力减退,睡眠  相似文献   

20.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54岁。主因发作性左侧肢体无力、言语含糊10 h,于2010年7月14日入院治疗。患者于发病当日凌晨3:30突发左侧肢体无力、言语含糊,无眩晕、恶心、呕吐、心悸,无意识障碍,症状持续约10 min后完全缓解,至清晨4时再次发作2次,每次3~10 min。至外院就诊时再次发作,性质基本同前,持续约3 min自行缓解。发作时体格检查:血压17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70次/min,心律齐。神志清楚,言语含糊,伸舌左偏;左侧肢体肌力3级,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