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间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5月民权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间断蓝光照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黄疸消失时间、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方法。方法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5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酪酸梭菌活菌散,每次0.25g,每天3次口服。比较两组治疗第3、7天血清胆红素水平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第3、7天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7.079、4.207,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13.925,P0.05)。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光疗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简单随机抽取2020年1月—2022年7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溧阳分院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20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酪酸梭菌活菌散进行治疗;研究组采取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光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胆红素水平、免疫指标和治疗后黄疸消退时间、日均胆红素降低值以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胆红素水平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总胆红素(T-BiL)水平、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免疫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免疫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红细胞衰老后会经过脾脏加以破坏处理而产生胆红素(bilirubin),胆红素经过肝脏作用并由胆管被排至十二指肠中,最后大部分随着粪便而排出体外.当胆红素超过正常值时即可产生黄疸.新生儿胆红素过高导致高胆红素血症,严重者合并胆红素脑病,影响后续神经、听力等发育[1,2].因此,需重视并及时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本研究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2011年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黄疸患儿126例分成对照组及治疗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蓝光治疗及新生儿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酪酸梭菌活菌散口服。分别观察测量并记录两组新生儿胆红素动态变化。结果:治疗组血清胆红素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能够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6.
《医学综述》2016,(3)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活菌散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收治的82例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儿均给予蓝光照射治疗。同时,研究组患儿给予酪酸梭菌活菌散剂1.5 g/d口服。于治疗前、治疗后1、3、5 d测定两组患儿胆红素水平,计算日均下降值及胆红素降至正常水平的时间,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3、5 d两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逐渐降低,治疗后1 d时两组疗效相当,治疗后3 d以及治疗5 d研究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日均下降值显著高于对照组[(31±11)μmol/L比(20±10)μmol/L],疾病消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4.7±1.8)d比(6.2±2.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0%(13/42),研究组为12.5%(5/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显著提高疗效,快速降低血清总胆红素,缩短疾病治愈时间,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酪酸梭菌活菌和茵栀黄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对照组蓝光照射的基础上,治疗组加服酪酸梭菌活菌和茵栀黄,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72 h后2组胆红素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日均胆红素下降值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胆红素消退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口服酪酸梭菌活菌和茵栀黄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降低胆红素水平,缩短黄疸消退时间,未发现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酪酸梭菌活菌散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酪酸梭菌活菌散,通过检测血清胆红素浓度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为(55.43±30.28)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40.34±28.32)mol/L(P0.01)。平均治疗天数,治疗组为(4.55±2.51)d,明显比对照组(6.76±2.86)d短(P0.01)。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用于新生儿黄疸治疗,可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茵枙黄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取随机对照法,将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8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2组新生儿均给予黄疸常规治疗,并口服茵栀黄液,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黄疸消失时间等,并且评价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治疗首日血清胆红素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第3,5天胆红素水平持续下降(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枙黄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确切,能快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实验组采用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黄疸消退速度显著加快,消退程度明显,并发症减少;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蓝光照射疗法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有利于缩短病程,提高疗效,降低严重并发症胆红素脑病的发生。蓝光照射疗法治疗黄疸具有安全、有效、简便、经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的副作用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副作用。方法:回顾164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时出现的副作用,并作初步分析。结果:副作用常见有哭吵、腹泻、血钙降低、发热、贫血等,血红蛋白降低主要表现在G-6-PD缺陷儿。结论:蓝光治疗副作用较常见,但多不严重。需多注射观察、加强护理、积极防治,一般不影响治疗。 相似文献
13.
14.
15.
张文琼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1,24(1):17-17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常见疾病之一,以未结合型最为多见,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重症者黄疸进展迅速,如不及时治疗会出现胆红素脑病,可致残疾或危及生命。目前认为,光疗是控制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光疗主要是使胆红素光异构 相似文献
16.
刘红菊 《实用医学进修杂志》1998,26(1):47-48
作者对2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应用蓝光治疗,并就其护理中注意事项进行了严密观察。20例患儿中原发病为败血症者11例,头颅血肿2例,宫内窘迫窒息5例,母乳性黄疸2例,血清胆红素值均超过了250μml/L,直接胆红素均低于68μmol/L。结果表明,黄疸程度越重,所需光疗时间相对越长,但光疗前准备工作及适应症选择、光疗中体温监测、供氧、保证足够热卡供应及维持水电解平衡、补充核黄素等治疗效果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18.
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八例护理体会田阳县人民医院苏益玲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之一,一旦发展为核黄疸则病情严重,颈后不良。本院自1991年1月至1992年11月共收治早期核黄疸病儿8例,经蓝光灯配合药物综合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 相似文献
19.
20.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指新生儿血清内总胆红素超过2 0 5 .2 μmol/ L(未成熟儿超过 2 5 6 .2 μmol/ L) ,是新生儿常见病症。黄疸出现后治疗不及时或溶血严重 ,可发生核黄疸 ,故应早期治疗 ,精心护理 ,以减少并发症发生。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4年 9月~ 1999年 9月共收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10 8例 ,均属间接胆红素升高。男 6 7例 ,女 41例。早产儿 2 9例 ,足月儿为 79例。生后 2 4h出现黄疸 19例。黄疸持续时间超过 2周 6 2例 ,超过 3周 2 7例。其临床主要特征是全身皮肤呈桔黄色。1.2 方法 将 10 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