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血脂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60例AMI患者,静脉溶栓后分为冠脉再通组(n=31)和未通组(n=29),测定其发病后24h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冠脉再通组和未通组比较TC、LDL-C、HDL-C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未通组TG明显高于再通组(P〈0.05)。【结论】TG水平升高可能影响AMI患者静脉溶栓效果,而TC、LDL-C、HDL-C则时其并无明显影响,其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53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单独治疗组(n=27,阿托伐他汀20mg/d)和联合治疗组(n=26,普罗布考0.5g/d,阿托伐他汀20mg/d)。疗程均为4周。分别测量两组患者服药前和服药1个月后的外周血血脂和hs-CRP等指标变化。【结果】①血脂变化:经治疗4周后,两组总胆固醇(TC)水平均显著下降,其中联合治疗组TC水平下降更明显,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在治疗4周后均显著下降,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联合治疗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下降(P〈0.01);而单独治疗组HDL-C水平无明显变化。②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但联合治疗组降低的幅度较单独治疗组大(P〈0.05)。【结论】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与单用阿托伐他汀均可明显降低AMI患者近期TC、TG及LDL-C水平.联合治疗组同时降低HDL-C水平;联合治疗可显著降低血清hs-cRP水平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本地区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血脂水平,为临床血脂研究及心血管疾病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收集2013年机关单位健康体检人员1292例,采用罗氏P800全自动生化仪对标本进行TC、TG、HDL-C、LDL-C进行检测,判断标准参照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并参考美国“ATPⅢ指南”,利用SPSS17.0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男性中年组TC、LDL-C明显比青年组、老年组高,而HDL-C低于青年组、老年组;TG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女性TC、LDL-C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但中年组TG、HDL-C高于青年组、老年组。同年龄段青年组、老年组不同性别间TC、HDL-C、LDL-C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G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组不同性别间除HDL-C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TC、TG、LDL-C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地区机关工作人员高胆固醇血症约50%,高甘油三酯血症将近30%。青年组与中年组血清TC、TG、LDL-C浓度在合适范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老年组TC、LDL-C浓度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禅城区机关工作人员血脂水平处于较高水平,明显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防治血脂异常有利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4.
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及血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孝玄  黄怡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9):1628-1630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及血脂的关系。【方法】将112例已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分为冠心病组及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比较两组间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及血脂水平,并对胆红素与血脂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清TBIL、DBIL和I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中冠状动脉多支病变者血清TBIL、DBIL和IBIL水平均低于单支病变者(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胆红素与TC、TG和LDL-C呈负相关。【结论】血清胆红素与血脂相关,可能参与血脂代谢。低胆红素血症易患冠心病,血清胆红素水平越低,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5.
衡东地区健康成人血脂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年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2):2322-2323
【目的】了解本地区健康成人血脂水平,以利于临床对检验指标更合理的应用。【方法】抽查衡阳地区健康成人1206例,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血脂水平(mmol)分别为男性:TC:4.52±1.96,TG:1.25±0.90,HDL—C:1.29±0.55,LDL-C:2.80±1.80;女性:TC:4.34±2.OO,TG:1.19±0.98,HDL-C:1.31±0.61,LDLC:2.58±1.92。其中TC、TG和LDL-C的平均水平男性高于女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HDL—C无性别差异(P〉0.05)。【结论】初步得到本地区不同性别成人的血脂水平概貌,有了较合理的血脂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   

6.
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血脂变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文庄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0):1848-1849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尿毒症患者42例,对照组40例,分别在腹膜透析前、透析后检测血脂水平。【结果】尿毒症患者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较健康人的血脂水平明显升高(P〈0.05);透析后患者血清TG、LDL-C、Apo A较透析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透析前存在血脂异常,腹膜透析可能会加重患者的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235例肝病患者(其中急性肝炎55例、慢性肝炎59例、肝硬化50例、重型肝炎71例)血清TC、TG、HDL-C、LDL-C水平,并与75名健康人进行比较,同时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对重型肝炎患者血清TC、TG、HDL-C、LDL-C浓度与其TBil、Alb、PTA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各型肝病患者血清TC、TG、HDL-C、LDL-C水平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所降低,其中肝硬化和重型肝炎患者以上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或P〈0.05)。重型肝炎组血清TC、TG、HDL-C、LDL-C与TBil呈负相关[P〈0.01],与Alb呈正相关(P〈0.01),与PTA呈正相关(P〈0.01或P〈0.05);血清TC与LDL-C呈正相关(P〈0.05)。重型肝炎组中39例死亡患者与32例存活患者的血清TC、TG、HDL-C、LDL—C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病患者进行定期的血脂水平测定能及时反映体内的脂类代谢状况,对了解肝病患者的肝脏损伤程度、病程进展情况以及重型肝炎的预后判断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血脂水平及特点。方法将本院进行健康体检者5769例根据WHO标准分为青年组(n=1785)、中年组(n=2141)及老年组(n=1843)。检测三组的TG、TC、HDL-C、LDL-C水平,并比较血脂异常检出率。结果TG水平比较:中年组>老年组>青年组;TC、LDL-C水平比较:老年组>中年组>青年组;HDL-C水平比较: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P<0.05)。青年组男性的TG、TC及LDL-C水平均高于女性,HDL-C水平低于女性;中年组男性的TG和LDL-C水平高于女性,TC、HDL-C水平低于女性;老年组男性的TC、HDL-C及LDL-C水平均低于女性(P<0.05)。青年组的血脂异常检出率低于中年组和老年组,且中年组低于老年组(P<0.05)。男性的血脂异常检出率高于女性(P<0.05)。结论老年健康体检者血脂异常率高于中、青年,且中年高于青年,男性高于女性,血脂水平与性别、年龄均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脂代谢特征,探讨其相关病理生理机制。【方法】OSAHS患者87例,包括单纯性OSA HS组45例OSA HS合并冠心病患者组42例,并设置正常对照45例,检测受试者血清间接胆红素(IBIL)、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其组间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纯性 OSAHS患者组 IBIL、HDL-C明显降低(P<0.05),hs-CRP、TC、TG、LDL-C明显升高(P<0.01)。与单纯性 OSAHS 组比较,合并冠心病患者 IBIL 明显降低(P<0.01), hs-CRP、TC、TG、LDL-C明显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OSAHS患者合并冠心病与其血脂代谢异常关系密切,其IBIL浓度降低、hs-CRP水平增高、脂质代谢异常是OSAHS合并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辅酶Q10(CoQ10)与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对冠心病伴血脂增高患者肝脏酶活性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150例冠心病伴血脂水平增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和试验组(n=25)。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睡前服用。试验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CoQ10 30mg/d,分3次服用。连续用药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内CoQ10水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前后体内CoQ10含量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O.05);ALT、AST未见显著性增高(P〉0.05);TC、TG、LDL-C水平明显下降(P〈0.01),HDL-C水平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体内CoQ10含量显著性降低(P〈0.01),ALT、AST水平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脂水平除LDL-C明显降低(P〈0.05)外,其余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CoQ10及血清转氨酶、血脂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外源性补充CoQ10可避免阿托伐他汀引起的转氨酶增高,并能增强他汀的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孙旦晖  张帆  孙亚楠  钱华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2):2262-2264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对脑梗死患者的诊断意义,探讨脑梗死与HCY、血脂、血糖(GLU)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g)的关系.[方法]测定分析98例脑梗死患者及40例正常健康体检人群血清HCY、甘油三酯(TG) 、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GLU及Fg.[结果]脑梗死组的血清TC、血浆Fg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脑梗死组血清HCY、TG、LDL-C、GLU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的血清HDL结果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梗死与HCY升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不同代谢因子组合患者血清Apelin水平的变化。【方法】将MS172例患者按异常代谢因子不同组合分成5个亚纽。A组:肥胖并血脂紊乱并高血糖;B组:肥胖并血脂紊乱并高血压;C组:肥胖并高血糖并高血压;D组:血脂紊乱并高血糖并高血压;E组:肥胖并血脂紊乱并高血糖并高血压。另选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然后将各亚组血清Apelin水平进行比较并与对照组对照。【结果】血清Apelin水平Ms各亚组与对照组比较:A、c、D、E四组均显著升高(P〈0.05),B组显著降低(P〈0.05);MS各亚组比较:A组高于E组,C组高于D组,D组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Apelin水平与各亚组患者的FBS、HOMA—IR、TC、LDLC均呈正相关、与有高血压组分各组的SBP、DBP呈负相关、与有肥胖组分A、C、E组的BMI、腰围呈正相关、与有血脂紊乱组分A、B、E组的TG呈正相关、HDL—C呈负相关、与对照组的FBS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Apelin水平可作为不同组合MS患者风险评估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瘦素、脂联素及血脂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6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2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2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2例,并选择同期门诊体检健康人30名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血清瘦素、脂联素、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应用Gensini评分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结果①SA组、UA组、AMI组血清瘦素水平逐渐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组、UA组、AMI组血清脂联素水平逐渐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MI组、UA组、SA组TG、TC、LD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UA组HD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随Gensini评分升高而逐渐降低,瘦素、TG、TC、LDL水平随Gensini评分升高而逐渐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瘦素、TG、TC、LDL水平异常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异常降低,两者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IL-18与IL-10水平,探讨其与ACS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75例ACS患者[包括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和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组)]、33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和28例正常对照组血清IL-18和IL-10水平.[结果]IL-18水平AMI组明显高于UAP组(P<0.05)、SAP组(P<0.05)和对照组(P<0.01),UAP组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SAP组高于对照组(P<0.01).IL-10水平AMI组和UAP组显著低于SAP组(P<0.05)和对照组(P<0.01).IL-18水平和IL-10水平为负相关关系(r=-0.595,P<0.001).[结论]IL-18水平可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稳定性,IL-18与IL-10水平呈负相关,炎性因子与抗炎因子的失衡可能在ACS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0PD)患者血清1,25羟-维生素D3[1,25(OH)2D3]水平与肺功能等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年龄、性别、吸烟史及体重指数(BMI)具可比性的稳定期COPD患者133例及对照组(健康体检者)61例,测量受试者血清1,25(OH)2D3、血清钙水平及肺功能,比较COPD组与对照组,以及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cOPD患者间上述测量指标的差异。【结果】COPD组血清1,25(OH)2D3及血清钙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按病情严重程度分级后,轻度cOPD患者1,25(OH)2D3水平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中度、重度及极重度cOPD患者1,25(OH)2D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COPD患者1,25(OH)2D3水平随病情严重程度分级的增加而降低(各组间P〈0.05)。线性相关分析显示,COPD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流量(FEV1%)与年龄、BMI无关(P〉0.05),而与1,25(OH)2D3、血清钙水平相关(P〈0.01)。校正年龄、BMI、血清钙后,COPD组患者FEV1%与1,25(OH)2D3正相关(P〈0.01)。【结论】COPD患者血清1,25(OH)2D3水平低于健康对照者,并和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老年男性血清生长激素(GH)水平与年龄的变化关系;中老年男性血清生长激素缺乏(GHD)与机体组分的关系;GHD对生活质量有何影响。方法选取干部病房住院或体检的中老年男性患者120例,按年龄段分成三组,40~59岁:中年组,60—79岁:老年组,80岁以上:高龄组,比较三组之间血清GH水平的关系;将该120例患者按照有无GHD分成两组,GHD组和GH正常组,比较两组之间体质量指数(BMI)、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SF-36量表评分有无差异;比较所有检测指标与GH有何相关性。结果随着年龄的改变血清GH平均值发生改变,中年组与高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年龄与血清GH水平呈负相关;GHD组与GH正常组比较:BMI、TC、TG、LDL—C均升高,HDL—C降低(P〈0.05);FBG、HbA,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GHD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H与检测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中,GH与年龄、BMI、TC、TG、LDL—C呈负相关(r〈0,P〈0.05),与HDL—C及生活质量各维度呈正相关(r〉0,P〈0.05),与FBG、HbA1c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随着年龄的变化中老年男性血清GH水平逐渐降低,GHD可参与BMI、TC、TG、LDL—C增高,HDL—C减低,生活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7.
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文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6):1102-1104
【目的】通过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75例DN患者随机分为不同剂量治疗组(A组、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5例。C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A组在C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d,B组则40mg/d。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的变化。【结果】A、B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FBG、SCR、BUN及TC、TG水平均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B组TNFld、SCR、BUN及TC、TG均低于C组(P〈0.05或P〈0.01),且B组TNF-α、SCR及BUN优于A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不但能降低DN患者的血脂水平。而且可能通过降低血清TNF—α的含量,达到对DN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