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目的观察CT导向下经皮臭氧消融联合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13例采用CT导向下经皮臭氧消融联合射频热凝术治疗,观察术前后疼痛VAS评分以及直腿抬高度数的变化,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术后1周,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3个月及6个月较术后1周有改善,但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按改良Macnab疗效判定标准,术后1个周、3个月、6个月的优良率分别为:29.2%、61.1%、53.9%,有效率分别为:83.2%、88.5%、84.9%。结论CT导向下经皮臭氧消融联合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安全,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CT引导下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附22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用医用臭氧(O3)腰椎间盘内,硬膜外间隙注射可降低椎间盘内压力,消除对神经根的压迫症状,改善神经根的无菌性炎症,达到治疗的目的,我院自2006年3月-2007年2月共治疗22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对我院2005年以来CT引导下臭氧髓核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6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椎间盘内医用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6-02-2010-05在CT引导下对1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盘内、突出物及神经根旁,用不同浓度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结果112例患者随访3~12个月,显效69例(61.6%),有效28例(25%),无效15例(13.4%),总有效率为86.6%,术后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经皮椎间盘内医用臭氧注射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安全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CT导向下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CT导向下臭氧注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5-01/2006-10在平顶山煤业集团一矿医院外科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2例,术前均经保守治疗,效果不满意而同意接受臭氧注射治疗。在CT引导下向突出椎间盘内注入臭氧,突出物为旁中央型者,经神经根与硬脊膜囊之间穿刺进入椎间盘内;突出物为外侧型者,经神经根外侧,小关节突内缘穿刺进入椎间盘内。分别于盘内及实物中央注射,剂量为60mg/L,臭氧5~15mL,总量小于30mL。臭氧注射治疗后3个月通过随访及复查CT判定治疗效果,疗效评定标准:①显效:症状完全消失,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②有效:偶有疼痛不适,不影响日常工作生活。结果:32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注射臭氧后CT监视可见臭氧在盘内分布呈裂隙状、树枝状,髓核腔内积聚状及大部分溢出盘外状。②32例患者均随访3个月,无失访病例,显效率为81.2%(26/32),有效率为12.5%(4/32)。结论:CT导向下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定位准确、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为治疗椎间盘突出症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CT引导下臭氧消融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臭氧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是近年来国内外兴起的一项新的介入治疗方法,疗效肯定。但如何提高有效率及长期疗效仍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收集我院2004年8月~2007年10月利用臭氧消融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269例,旨在探讨其适应证、穿刺技术、消融方法,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CT引导下臭氧消融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术中,采用适当噪声指数行自动调节毫安CT扫描降低辐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案。方法通过参考文献和预实验改变噪声指数(NI)调节管电流,获得初步NI值为26 HU。临床行经皮穿刺臭氧消融治疗椎间盘突出症45例,45例连续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常规组,采用固定管电流270 m A;B组、C组为自动调节毫安低剂量组,B组NI为26 HU,C组NI为30 HU,自动毫安范围设置在20~250 m A。两位放射介入医师对图像质量进行三级评分:按照伪影、骨质、软组织和穿刺显示情况1~3分,图像评分2分以上满足手术图像要求;记录各组扫描范围和BMI;辐射剂量评价以m A、CT剂量指数、有效辐射剂量进行比较;统计学处理三组资料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进行两两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三组扫描范围和BMI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图像质量A~C组评分均值分别为2.8±0.4、2.3±0.5、1.4±0.6,C组部分图像未能满足临床要求。A~C组平均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9.8±0.8)、(2.6±0.4)、(1.8±0.1)m Sv,组间两两对比有效辐射剂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在臭氧消融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术中,应用自动毫安低剂量CT扫描NI为26 HU,能够较好地既兼顾图像质量又有效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64例颈椎间盘突出症在CT引导下,采用射频控温热凝仪按操作常规行经皮穿刺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继之注射医用臭氧5~10 ml,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本组经2周~1个月短期随访,显效45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3%,无脊髓、神经、大血管损伤及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联合臭氧注射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具有操作简单、近期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臭氧髓核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2005-04~2006-12应用臭氧髓核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2例88个椎间盘,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突出为常见病,以长期反复腰腿疼痛为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活动。本科运用臭氧联合射频热凝毁损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25例,护理工作密切配合,使手术顺利成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焦虑情绪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入住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脊柱外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拟行手术患者,在术前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筛选出有焦虑的患者(H AMA≥17分),将其纳入观察组(30例),无焦虑的患者(HAMA<7分)纳入对照组(30例)。在术前术后分别用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腰椎功能改善情况,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对患者腰痛、腿痛进行评定,比较两组间疗效的差异。结果有焦虑情绪的观察组患者术后 ODI评分、腰痛 VAS评分、腿痛 VA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虑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有相关性,术前评定患者的焦虑情绪以指导实施针对性干预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金属椎间融合器(Cage)植入术与椎间植骨融合术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椎间稳定性的临床效果。方法 28例腰椎间盘突出老年患者在椎间盘摘除后,15例19个椎间隙采用Cage植入(A组);13例17个椎间隙采用单纯椎间植骨融合术(B组)。随访比较术后1周、6个月、24个月各患者X线片及C T片,测量施术节段椎间高度变化,评估两种方法的椎间稳定性。结果 术后6个月A组在维持椎间隙高度方面强于B组;术后24个月A组较B组椎间隙高度低;B组2年后融合率(88.24%)大于A组(84.21%);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术后6个月之内Cage植入术对腰椎稳定性效果优于单纯椎间植骨融合术;但其的远期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自本院于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6.11%)高于对照组(63.89%)(P<0.05);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快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VAS评分术后3d、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下降(P<0.05);观察组VAS评分术后3d、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JOA评分术后3 d、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增加(P<0.05);观察组JOA评分术后3 d、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前瞻性对比研究侧卧位与俯卧位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差别。【方法】对47例65岁以上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单节段小切口开窗椎间盘切除手术,23例行俯卧位手术(俯卧组),24例无法耐受俯卧位者行侧卧位手术(侧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疗效的差异,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48个月进行VAS、ODI评分,末次随访按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结果]45例获得术后4年随访。侧卧组比俯卧组术中出血量少(P〈0.01),术后各时间点两组VAs及0DI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4年两组优良率无统计学差异(91.4%VS91.0%,P〉0.05)。【结论】对于不能耐受俯卧体位的老年患者,侧卧位椎间盘切除术仍能取得满意的中期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术后早期深部感染的临床处理方法,评价其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湖南省人民医院骨科2006年5月至2014年5月腰椎间盘术后早期深部感染确诊病例,共17例。实施手术13例,行前路和(或)后路病灶清除+置管灌洗术;非手术4例,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使用抗生素(>4~6周)并卧床。达到感染治愈标准后的1~2周,佩戴外固定支具下床活动。【结果】13例手术治疗者术后24~48 h腰痛VAS评分由术前(8.7±2.1)分改善至术后(3.2±1.3)分,平均抗生素使用时间(35±2) d ,2例患者因减张缝合术后4周拆线,其余均12~16 d一期拆线,切口愈合良好;4例非手术者治疗约4周后症状明显改善,平均抗生素使用时间(28±1)d,腰痛VAS评分由治疗前(7.9±2.2)分改善至治疗后(2.3±1.4)分。所有病例实验室复查白细胞、CRP正常和(或)ESR基本恢复正常,MRI复查信号均正常或有明显改善后予以出院,住院时间平均(74±2.5) d。随访6~60个月,均无感染复发情况,常规复查X线和(或)C T提示骨性融合,脊柱稳定性恢复,MRI提示信号正常或明显改善,达到临床愈合。【结论】腰椎间盘术后早期深部感染确诊后以有效抗生素治疗(>4~6周)和卧床为主,若短期内药物治疗无效,体温和白细胞持续升高、C-反应蛋白(CRP)与血沉(ESR)持续不降或升高,或者影像学显示软组织或终板有破坏信号改变者应及时手术治疗,能迅速缓解疼痛、缩短病程,获得临床愈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及继发病变的术中困难、并发症的对策。方法:回顾分析142例LDH的MED治疗,添制微创器械,对其术中困难、并发症进行个体化处理。结果:术中困难、并发症有:定位错误与出血过多各1例,损伤硬脊膜5例,导针穿破黄韧带3例,工作通道建立困难10例。优良率为95.7%。结论:通过针对性地完善器械,提高操作技巧,能有效地减少术中困难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身化疗配合 CT 定位椎旁抽脓及局部注药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90例脊柱结核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采用全身抗结核治疗18个月,结合 CT定位椎旁抽脓及局部注药治疗时间(55&#177;14)d;其中310例患者有脊柱手术指征,在全身抗结核治疗结合CT定位椎旁抽脓及局部注药治疗2~4周后行病灶清除术。结果980例脊柱结核患者未发生交叉感染及窦道形成,随访3~5年,均达到治愈及停药标准,另310例手术后达到治愈。结论全身化疗配合CT定位椎旁抽脓及局部注药治疗结合全身抗结核治疗,对不伴有严重脊髓损伤或严重脊柱后凸畸形的脊柱结核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靶点射频联合盘内小剂量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12005年8月至2010年2月本院对2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突出物靶点射频联合盘内小剂量胶原酶注射法治疗,结合患者影像诊断资料(X线、CT、MRI),根据突出物形态及脊柱腰段解剖特点设计合适的穿刺路径进行射频和注药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术后2周优良率为66.5%(157/236),术后3个月优良率为88.1%(208/236)。术后3个月复查CT者197例,其中突出物缩小或消失171例,占全部复查病例86.8%。【结论】靶点射频联合盘内小剂量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造影剂注射方案对头颈部动脉 CT 血管造影扫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本院收治的需要进行头颈部动脉造影的112例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观察组采用下肢团注造影剂方法,对照组采用上肢团注造影剂方法。原始数据采用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及多平面重组技术进行后处理,观察各部位血管 CT 值及血管显像质量,对比两组患者头颈部动脉血管显像质量,并采用主观评分3级评分法评估图像质量。【结果】观察组双侧颈总动脉 CT 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双侧锁骨下动脉、颈总动脉起始部、头臂干血管显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不增加造影剂和辐射剂量的前提下,通过下肢静脉团注造影剂,可取得较好血管显像质量,还能得到更多显像质量较好的血管信息,有利于及早发现相关部位的病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双平板DSA及其类CT功能在经皮穿刺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腰腿疼痛或麻木患者,平均年龄(49.38±13.05)岁,共44个病变椎间盘,经CT或MRI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双平板DSA设备透视引导下行经皮穿刺臭氧消融术,术中每个椎间盘内注射臭氧4~25 mL(平均13.82±3.62 mL),盘外神经根周围注射臭氧0~15 mL(平均7.73±2.87 mL),并于盘内外注射曲安奈德水针共5 mL。观察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腰腿疼痛变化情况,同时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7例患者中,34例于臭氧消融术后腰腿疼痛VAS评分明显下降,并且疼痛缓解时间大于1年,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总有效率91.89%;3例疼痛缓解不明显,其中1例出现椎间盘感染。结论双平板DSA引导下经皮穿刺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并发症少,止痛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