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郁志明  洪侃  杨传高  曹迎翔  冯健  李虹 《临床荟萃》2009,24(18):1628-1629
曲美他嗪通过选择性的抑制线粒体长链3-酮酰辅酶A硫解酶(3-KAT)减少脂肪酸氧化,促进心脏对葡萄糖的利用。保护细胞在缺氧或缺血情况下的能量代谢,保证离子泵的正常功能和细胞膜钠钾流的正常运转,在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方面作用肯定。B型利钠肽(BNP)是一种心脏神经激素,血浆BNP的水平与左心室大小呈正相关,而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呈高度负相关,近年来又有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BNP的水平对其心功能和远期预后的评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观察曲美他嗪对AMI患者BNP以及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旨在探讨其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B型利钠肽(BNP)浓度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49名健康对照者和80例AMI患者急性期的血浆BNP浓度,并对AMI患者在住院期及随后平均16个月进行随访,观察其预后状况。结果AMI患者发作期血浆BNP浓度(1784.40±1593.40n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72.93±32.32ng/L),两者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随访结果显示,其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组在AMI期间的BNP浓度(2230.81±870.28ng/L)明显高于未发生组(1374.50±1011.42ng/L),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并且BNP浓度越高,再发心血管事件的机率越大,BNP浓度<1 500ng/L,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0%,BNP浓度1 500~3 000ng/L,心血管事件发生率42.86%,BNP浓度>3 000ng/L,心血管事件发生率62.5%,且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BNP浓度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子。结论BNP浓度与AMI患者的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发生心血管事件组的BNP浓度显著高于未发生组,并且BNP浓度越高其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概率越高,BNP可作为AMI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B型利钠肽(BNP)与急性心肌梗死(AMI)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46例AMI患者随访3个月,根据随访期间不良心脏事件的有无分成不良心脏事件组(10例)和无不良心脏事件组(36例),比较两组入院时BNP(BNP1)、2周后BNP(BNP2)、2周BNP变化值(△BNP=BNP1-BNP2)、2周BNP变化幅度[△BNP%=(BNP1-BNP2)/BNP1]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LVEF、BNP1、BNP2、△BNP%均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BNP1是3个月不良心脏事件的的独立保护因素(OR=1.76,95%CI=1.22~1.96,P=0.00),而△BNP%是3个月不良心脏事件的独立保护因素(OR=0.27,95%CI=0.12~0.42,P=0,00).结论入院时BNP和2周BNP变化幅度可预测AMI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B型利钠肽(BNP)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方法 收集该院AMI患者50例作为AMI组,将同期体检提示为健康的正常人50例作为对照组.AMI组患者在接受溶栓治疗前检测血清tHcy、BNP;分别于发生AMI后2、24、48、72 h检测血清CRP水平.对照组健康者于同期检测上述指标.将tHcy〉16.0 μmol/L,BNP〉35.0 ng/L,CRP〉0.6 g/L作为异常结果.结果 AMI组患者血清BNP、tHcy分别为(45.6±10.5)ng/L、(19.0±5.5)μmol/L;对照组健康者血清BNP、tHcy分别为(10.6±5.2)ng/L、(8.3±3.3)μmol/L.ANI组患者BNP与tHcy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AMI组患者发生AMI后2、24、48、72 h的血清CRP水平分别为(0.6±0.3)、(3.5±1.0)、(6.0±1.5)、(2.0±0.5)g/L,对照组健康者血清CRP水平为(0.3±0.3)g/L.AMI组患者发生AMI后各时间点血清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RP可作为AMI病情严重程度及变化的重要指标,BNP、Hcy同时异常升高可作为AMI病情判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重组脑利钠肽(新活素)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症介入术后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恢复情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接受急症介入治疗后出现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脑利钠肽组和对照组,脑利钠肽组给予脑利钠肽静脉滴注治疗3 d,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静脉滴注3 d,观察两组患者心肌酶峰值、室壁运动积分、NT-proBNP水平变化情况.治疗前及治疗后6 h测定血管紧张肽Ⅱ和醛固酮水平,观察脑利钠肽对血浆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影响.随诊1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 两组患者基础临床情况和冠状动脉造影治疗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脑利钠肽组心肌酶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CK:(1235.67±821.26)U/L vs.(1677.76±957.63)U/L,P<0.05;CK-MB:(118.94±75.61)U/L vs.(175.45±93.67)U/L,P<0.05],室壁运动积分优于对照组(1.17±0.11 vs. 1.30±0.15,P<0.05),术后随访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 h,脑利钠肽组血管紧张肽Ⅱ和醛固酮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12周后脑利钠肽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脑利钠肽可以改善心肌灌注,减轻神经内分泌激活,减少梗死范围,改善心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的短期和远期存活率取决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左心室功能状态,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B型利钠肽(BNP)浓度的变化,探讨其对AMI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重塑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孟晓京  李晓刚  杨红梅 《临床荟萃》2013,28(4):397-399,402
目的探讨经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血浆B型利钠肽(BNP)水平对远期发生左心室重构的预测价值。方法将110例首发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分为重构组(47例)和非重构组(63例),在胸痛发生第1天、4天及第7天时测定血浆BNP水平,在出院时及出院后12个月时行心脏超声随访,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计算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长率(△LVEDV%)。观察早期血浆BNP水平的变化及与△LVEDV%的相关关系。结果 BNP水平的变化呈单峰曲线,于第4天达高峰;重构组BNP水平明显高于非重构组,(843.69±284.46)ng/Lvs(527.29±176.84)ng/L(P<0.01);4天与7天时BNP水平与△LVEDV%均存在正相关,但4天时BNP水平相关性最密切(r=0.783,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4天及7天时BNP与远期左心室重构的发生均存在相关,尤以4天时BNP水平显著(P<0.01)。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第4、7天血浆B型钠利尿肽水平与12个月后左心室重构的发生明显正相关,且第4天BNP水平可作为远期左心室重构的一个较好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8.
杨平  王昕 《浙江临床医学》2010,12(4):387-388
B型利钠肽(brain/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是由心脏分泌的一种神经激素,容量负荷增加引起的心室压力改变及室壁张力的增加是刺激BNP分泌的主要因素。当心肌缺血、坏死、损伤、心室壁张力和压力过重时可刺激BNP的合成与分泌,它在血循环动力容积和压力调节的保护性代偿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AMI)时BNP水平升高,并且与预后关系密切。本研究旨在探讨AMI患者血BNP浓度的改变及其与近期、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B型利钠肽对急性肺栓塞预后预测价值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对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患者短期全死因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CBM网络版和CNKI等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0年3月,收集BNP和N-终端前BNP(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升高对APE患者预后影响的队列研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Man 5.0和MetaDisc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项研究,合计1126例患者。9个研究报道了BNP水平,7个研究报道了NT-proBNP水平,各组间异质性较小(P=0.94,I2=0;P=0.99,I2=0),且无临床异质性,故将BNP或NT-proBNP升高视为同一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BNP或NT-proBNP水平升高对于短期全死因死亡预测价值的SEN合并为0.89,SPE合并为0.52,+LR合并为1.87,-LR合并为0.20,PPV为0.16,NPV为0.98,SROC曲线下面积为0.8305,SE(AUC)=0.0335。结论 BNP水平升高可以帮助鉴别死亡率高的急性肺栓塞患者,而BNP水平正常的患者阴性预测值高则有助于医生识别出那些不良事件发生可能性较低的患者,以便有选择性地进行患者随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B型利钠肽(BNP)水平与AMI患者早期心功能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008年1月至12月住院的AMI患者80例按心功能分为KillipⅠ级组、KillipⅡ级组及KillipⅢ、Ⅳ级组,按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分为单支组、多支组,选择同期住院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30例为对照组。入院后48h内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BNP浓度。结果 AMI各级心功能患者BNP浓度均高于对照组,且随Killip级别的升高,BNP浓度呈递增,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AMI冠状动脉病变单支组及多支组BN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多支组BNP浓度明显高于单支组(P<0.01)。结论 AMI患者血清BNP水平与患者早期心功能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B型利钠肽(BNP)主要由心室肌细胞分泌的一种神经激素,其临床应用是近年来国际研究的热点,临床研究发现BNP对于心力衰竭的诊断、鉴别诊断、预后判断、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与心肌梗死(AMI)、心绞痛、高血压、心律失常、动脉粥样硬化等有密切关系,本文就BNP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西门子ADVIA Centaur 240化学发光免疫系统检测B型利钠肽(BNP)的检测限值和功能灵敏度.方法 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17A文件和有关文献,选择BNP通用稀释液作为空白标本,批内重复测定10次,计算光量子值的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CV),用以确定检测低限(LLD);同时,空白标本每天上、下午各检测1批,每批重复检测3次,连续检测5 d,共获得30个空白结果,用非参数方法确定空白限(LoB).制备接近1~4倍LoB浓度的系列实验标本,各浓度每天上、下午各检测1次,连续检测5 d,计算每个浓度水平光量子值的均数、标准差和CV,用以确定生物检测限(BLD)和CV值为10%条件下的功能灵敏度(FS);同时对所有80个测定结果,按EP-17A文件采用非参数方法确定检出限(LoD).结果 ADVIA Centaur 240检测系统BNP的LLD为1.47 pg/mL,LoB为0.86 pg/mL,均低于厂家声明的灵敏度;BLD为3.27~3.71 pg/mL,LoD为3.54 pg/mL,10%CV条件下的FS为4.64 pg/mL.结论厂商声明的LLD和BLD得到验证,同时建立了实验室BNP检测的LoB、LoD和FS,为临床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建议临床实验室使用EP-17A文件确定LoB和LoD,并确定在一定精密度条件下的F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B型利钠肽(BNP)对急性心肌梗塞(AMI)近期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测量86例AMI患者入院1~3d的BNP水平,随访1个月,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结果:(1)存活组和死亡组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0.15±163.26)pg/ml比(570.63±325.14)pg/ml,P<0.01];(2)单因素分析表明:血BNP≥260pg/ml和Killip分级级以上为1个月内心源性死亡的预测因素(均P<0.01);(3)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惟有血BNP≥680pg/ml为1个月内心源性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OR=10.20,P<0.01)。结论:BNP对AMI患者近期预后的评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标本类型,不同放置时间及不同样本保存温度,对心衰标志物B型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与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检测的影响.方法 采用美国临床与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颁布的EP15-A2文件对NT-proBNP与BNP常用检测仪器“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Roche Cobas E601”和“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SIEMENS ADVIA Centaur”检测NT-proBNP与BNP的精密度进行验证.然后分别对采用肝素抗凝管、EDTA抗凝管、分离胶管和干燥血清管抽取不同浓度BNP和NT-proBNP血样,在不同时间进行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的变化趋势,判断最适标本类型;然后将栓测最适类型的样本在不同温度及不同放置时间对二者的检测稳定性进行探讨,分析不同样本保存温度对BNP和NT-proBNP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 Cobas E601与ADVIACentaur对NT-proBNP与BNP检测均具有良好的重复性,总不精密度小于3.5%,符合临床检测要求.对于BNP而言,分离胶管与干燥管血清检测结果随放置时间的延长而明显下降(t=3.98,P<0.05),EDTA或肝素抗凝血浆在放置2h内对BNP检测稳定(CV<3.79%),EDTA抗凝血浆BNP测定值明显高于肝素抗凝血浆(P<0.05),并与NT-proBNP结果有很好的互通性与相关性,相关系数(r)>0.99,是BNP最适标本类型.而对NT-proBNP而言,不同标本类型均可室温稳定2h(CV<2.28%).非抗凝血清NT-proBNP检测变异程度最小,与EDTA抗凝血浆BNP检测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r) =0.998 5,是NT-proBNP最适标本类型.EDTA抗凝血浆BNP与血清NT-proBNP在不同温度保存48 h内,结果稳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66,P>0.05).结论 不同标本类型对BNP及NT-proBNP的检测有很大影响,正确的选择检测标本类型是获得准确结果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非透析患者血B型利钠肽水平(BNP)与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96例CKD3~5期非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2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清晨空腹取血检测BNP,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KD各期血BNP浓度均增高(P均〈0.01);且随着CKD进展,BNP水平呈逐渐增加趋势;相关分析显示血BNP浓度与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MVI)(r=0.502,P〈0.01)及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r=0.384,P〈0.01)呈正相关,与心脏射血分数(EF)呈负相关(r=-0.593,P〈0.01)。结论CKD患者血BNP浓度随CKD进展而升高,BNP水平对CKD患者心室结构改变及EF下降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脑型利钠肽(BN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I)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122例病程两周内的ACI患者在入院时进行血清BNP水平测定,根据BNP水平,将患者分为:A组(BNP<300 pg/ml);B组(BNP300~900pg/ml);C组(BNP>900 pg/ml).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袁(N1HSS)及Barthel Index(BI)分别对患者入院时及治疗三个月后进行评分,并将BNP水平与NIHSS及BI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患者血清BNP水平与入院时及治疗三个月后的NIHSS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B1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发病后两周内的血清BNP水平可以用于对患者的病情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7.
肌钙蛋白和B型利钠肽在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的发展,临床检测水平的不断提高,检测心脏标志物的心肌酶谱(天冬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β-羟丁酸脱氢酶)逐渐被替代。现在临床常用的心脏标志物主要有:反映心肌损伤的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反应心脏功能的利钠肽、与心血管炎症疾病有关的C反应蛋白等。肌钙蛋白和BNP联合应用可提供更有效的工具来确定与心衰和急性冠脉综合征有关的临床心脏重要事件的风险增加,提高医生适当筛选心衰高危患者和更合理地鉴别不需要加强评估和治疗的低危心衰患者。本实验旨在探讨肌钙蛋白与B型利钠肽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冯玲 《临床荟萃》2008,23(22):1628-1629
脑钠肽(BNP)作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标记物在AMI患者中均可升高,其与经典的心肌坏死标记物肌钙蛋白T(TnT)的相关性如何,尤其在AMI患者中的预后价值如何,需要加以深入研究。探讨血浆BNP浓度与TnT的相关性及BNP对早发AMI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以期为高危人群的早期筛选、危险分层和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B型利钠肽(BNP)水平在预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对98例CHF患者进行随访[(17.62±3.71)月],记录发生的心血管事件,分为心血管事件组与非事件组,分析不同BNP水平在预测CHF患者预后中的价值。结果事件组的年龄、收缩压和左心室舒张末内经(LVEDD)明显高于非事件组(P0.05),BNP水平[(1156.85±838.16)ng/L]显著高于非事件组[(716.45±182.07)ng/L](P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40.85±6.72)%]显著低于非事件组的[(46.42±5.64)%](P0.01)。以98例CHF患者BNP水平的中位数758 ng/L为分组界值,通过Kaplan-Meier法作不同BNP水平患者在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曲线,可见BNP758 ng/L组的随访曲线明显高于BNP758 ng/L组,计算Log-rank值为15.22(P=0.000);以BNP中位数对CHF患者进行危险分层,中位数以上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是中位数以下患者的3.1倍(P0.01)。结论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的BNP水平显著增高,BNP水平在预测CHF患者的预后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联合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评估老年急性心力衰竭(AHF)预后的价值。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观察性研究,选取我院急诊科确诊为AHF的老年患者150例,根据入院后90 d内是否发生终点事件(患者全因死亡或再次因急性心力衰竭入院)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非预后不良组。比较2组患者RDW、NT-proBNP和其他参数的差异。利用SPSS 19.0和Medcalc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卡方检验。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RDW联合NT-proBNP对老年AHF不良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90 d内发生终点事件56例,终点事件发生率37.3%。包括AHF再入院47例,发生率31.3%;死亡9例,发生率6%。预后不良组RDW值高于非预后不良组[(13.6±1.2) vs.(12.5±1.3),P=0.000]。ROC曲线结果显示入院时血RDW水平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6(95%CI:0.680-0.823,P0.01),截断值为13.2%时的评估预后的敏感度为69.6%,特异度为62.8%,阳性似然比为1.87,阴性似然比为0.48。入院时的NT-proBNP水平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89(95%CI:0.608-0.762,P0.01),截断值为4878ng/mL时的评估预后的敏感度为67.9%,特异度为61.7%,阳性似然比为1.77,阴性似然比为0.52。RDW联合NT-proBN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3(95%CI:0.742-0.872,P0.01),评估预后的敏感度为82.1%,特异度为72.3%,阳性似然比为2.97,阴性似然比为0.25。两者联合较任何单一指标有更高的预后预测价值(P0.05)。结论:入院时RDW联合NT-proBNP可较好预测老年AHF90 d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