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救技能评价体系在急诊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急诊护士能级框架,能级准入标准和各能级技能要求,有针对性地制订不同的培训内容、考核标准,实行分小组和分层次培训,比较培训前后各级别护士急救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医患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施培训后,急诊各级别护士急救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医患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培训前(均P 〈 0.05)。结论应用急救技能能级评价体系指导护士培训,能有效提高护士的急救理论及技能,使护士能更好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抢救,从而保证医疗安全和对患者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阶梯式培训模式对年轻护士急救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编制《阶梯式培训手册》,对3年内年轻护士实行阶梯式培训,主要包括基础级培训:时间6个月,以基础急救知识和技能为主;专业级培训:时间1年,注重专科急救模块培训;拓展级培训:时间1年,重点以案例演练综合技能培训为主。比较培训前后护士急救理论知识考试、急救护理综合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及护理工作胜任满意度评价情况。结果培训后年轻护士的急救理论知识、急救护理综合实践技能考核成绩的合格率、优秀率明显高于培训前,护理工作胜任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阶梯式培训模式能提高年轻护士急救理论、急救技能、护理评估、应急处理等护理急救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导师制在急诊护士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2月~2014年11月采用导师制实施急救技能培训考核前的52名急诊护士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12月~2015年11月采用导师制实施急救技能培训考核后的57名急诊护士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季度技能考核成绩及培训效果。结果:观察组每季度技能培训成绩、医护急救配合协调率、护士技能培训参与率、年度护士技术操作合格率、护理服务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采用导师制对急诊护士实施技能培训,可以提高护士技能培训效果,提升培训导师在理论、带教、临床实际操作等方面的能力,以及急诊护理工作质量,保障急救安全。  相似文献   

4.
赵利云 《全科护理》2012,10(27):2577-2578
[目的]探讨对急诊护士进行急救技能培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成立急救技能培训及考核小组,制定培训目标,采用发放急救知识手册,集中急救理论授课、急救流程培训,急救技术、急救仪器操作培训,模拟急救情景演练,带班护士随机指导等方法,制定考核细则,每季进行考核与评价。[结果]培训后,急诊护士急救理论知识、急救技术、急救仪器操作、急救技能应用较培训前有较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加强急诊护士急救技能培训,可以提高急诊护士应激能力、提高急救知识理论及急救技术水平,确保急诊护理工作质量和急诊病人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拓宽院内急诊专科护士岗位培训对象、实施理论与实践交叉培训模式对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医院护理整体急救水平的影响。方法:对56名急诊专科护士实施半脱产院内急诊专科护士岗位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护士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急诊护士核心能力、护士所在护理单元急救管理质量。结果:培训后护士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急诊护士核心能力、护士所在护理单元急救管理质量比培训前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专业发展能力培训后比培训前虽有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拓宽院内急诊专科护士岗位培训模式,采用理论与实践交叉培训方法,可有效提高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充分有效利用人力资源,提升医院护理急救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法在低年资护士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急诊重症医学科工作年限≤5年的76名低年资护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8名,实验组应用"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法进行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培训后理论考试成绩、技能考核成绩及护士对培训方法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培训后技能考核成绩和对培训方法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理论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法能在培训中充分发挥讲授、模拟和实践的作用,可明显提高低年资护士急救技能培训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安徽省急诊急救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效果,以改进培训工作,提高培训绩效。方法根据培训绩效四级评估理论,采用自制调查表,对2008年度安徽省急诊急救培训班34名护士培训前做了培训需求调查,并了解其自评专业核心能力现状。培训结束时了解其自评专业核心能力、专科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以及临床实践教师评价。培训18个月后向其所在单位管理者了解培训效果。结果 34名护士培训后自评急诊急救专业核心能力得分及急诊急救专业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护士的临床实践评价与其考核成绩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培训18个月后其所在单位管理者反馈:参加过培训的护士临床专科工作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均较前提高。结论安徽省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养模式适应急诊急救卫生事业发展现状,可有效提高急诊急救护士的专业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士标准化病人( NSP)在低年资护士自缢、噎食急救护理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参考华西医院筛选NSP的标准筛选出4名NSP,以60名广州市脑科医院护龄在3年内的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分为研究组30名与对照组30名。研究组使用NSP进行培训,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进行培训,用教育环境评估量表( DREEM)、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及满意度评价两组培训效果。结果两组护士干预后急救理论考试成绩均较干预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成绩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士DREEM量表总分、对学习、对教师和对学术的自我认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值分别为7.086,9.443,10.462,8.620;P<0.05)。研究组噎食急救护理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9,P<0.05),但自缢急救护理技能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士对急救技能培训应用NSP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救护理技能培训中应用NSP可以改善教育环境,提高护士的噎食急救护理技能水平,但在提高理论考核成绩、自缢急救护理技能方面与常规培训方法相比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9.
周杏雯  任玉琴 《妇幼护理》2022,2(22):5265-5267
目的 探讨急诊护士急救技能训练中团队式急救模式培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10 月至 2022 年 10 月本院急诊 科在职护士 40 名作为研究对象。2021 年 10 月至 2022 年 4 月所有护士的培训工作均采用常规培训模式。2022 年 5 月至研究结 束所有的护士接受团队式急救模式进行培训。在研究过程中对相关案例进行明确,主要包括急性中毒、创伤性休克、心脏骤停、 急性心梗、急性脑出血等。统计培训前后相关病例的抢救时间,护士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并对护士满意度进行统计。 结果 培训前相关案例抢救中所需要的时间长于培训后抢救所用时间(P<0.05)。培训前护士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低于 培训后(P<0.05)。培训前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低于培训后的满意度(P<0.05)。结论 采用团队式急救模式进行急诊护士急救技 能训练,不仅能够提高急诊护士的专业能力及实践操作水平,还能够缩短相关疾病抢救的时间,有利于提高护士的急救技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能级进阶模式下的儿科护士分层次培训管理实践的效果.方法 通过调研儿科护士培训需求,制订各级护士培训手册,健全在职教育课程设置,实施临床专业能力评价,完善临床专业能力进阶审核程序.结果 培训后护士的技术操作、护理理论和急救技能考核成绩均提高、全院护理质量及患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提高(P<0.01或P<0.05).结论 能级进阶模式下的儿科护士分层次培训有助于儿科护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骨干院内ICU进修实施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8月~2012年8月各科室工作5年以上的70名护理骨干(含护士长),分批到ICU进行为期3~4个月的院内进修。结果:70名受训临床护理骨干院内进修后三基理论及重症监护理论成绩优于进修前(P<0.05),常用操作及急救技能掌握情况优于进修前(P<0.05),所在科室科主任或护士长对70名受训护理骨干院内进修后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进修前(P<0.05)。结论:临床护理骨干院内ICU进修可提高进修护理人员的危重症专科理论知识、急救技能操作水平和对危重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抢救能力,从而提高整个医院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情景模拟培训在ICU专科护士培训中的效果。方法: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拟定培训内容进行培训,在后期进行情景模拟的培训,观察培训前后护理人员岗位胜任力得分、ICU临床护理工作质量以及医生、护士长和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培训后,护理人员岗位胜任力得分、ICU临床护理工作质量以及医生、护士长和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均有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情景模拟培训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更加注重培训效果,能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以及应急救护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刘协娣  蒋亚芬 《全科护理》2009,7(32):2993-2994
[目的]了解乡镇卫生院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制订有效的整改措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在镇江地区的7家乡镇卫生院2008年1月—2008年12月,每月各家乡镇卫生院选取30例住院病人进行问卷调查,有效问卷2580份。[结果]病人对护理人员的环境介绍、医生护士介绍、病区制度等入院介绍满意率较高(〉90%);护理人员在操作熟练、病情观察、及时巡视发现病情方面满意率不尽如人意(〈85%);用药指导、应急处理满意率较低(〈80%)。[结论]应调动护士主动巡视病房的意识与积极性,加强专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优化护理服务的工作流程,加强和病人的沟通,采取健康教育个性化的教育形式,以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军队医院军人护士及聘任制护士灾害救护知识与技能掌握现状及需求,为开展针对性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通过目的抽样法对上海市两所军队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106名护士的灾害救护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灾害救护知识与技能获取途径及需求进行调查。结果共98名护士有效填答问卷,军人护士(17名)与聘任制护士(81名)的灾害救护知识及技能总体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灾害应急处置、心理评估及干预知识等知识维度,以及灾害救护基本技能、灾后疫病预防、护理管理等技能维度,军人护士得分均高于聘任制护士(P0.01)。目前护士获取和提高灾害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是观看视频资源(62.5%),64.2%的护士认为培训是最有利于护士提高灾害救护水平的途径。结论应强化军队医院聘任制护士的灾害救护培训,有针对性地拓宽军人护士灾害救护知识的培训范围,并丰富灾害救护培训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组内合作式培训在实习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名急诊实习护士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模式,观察组采用组内合作式培训模式,比较两组的培训效果。结果:观察组急救理论知识、单项急救操作、仪器操作及综合急救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进入工作后,抢救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急诊手术准备时间、急诊后入病房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培训满意度(除提高急救能力外)、医生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组内合作式培训可激发实习护士团队合作意识,调动学习自觉性,提高护理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情景缺陷教学法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专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6月天津市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201名ICU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102人)和对照组(N=99人)。对两组护理人员进行5项专科技能的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模式即教师授课、自行训练相结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情景缺陷教学法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对两组护士理论知识得分、操作技能得分、急救能力等3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护士在理论知识得分、操作技能得分、急救能力上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情景缺陷教学法能提高ICU护士的理论和操作技能水平,提高其急救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安徽省急诊急救专科护士的工作现状,为完善专科护士培养制度,加强专科护士使用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经安徽省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培训并取得资格的92名急诊急救专科护士的工作现状进行调查。结果:①92名急诊急救专科护士中有6名已离开急救护理岗位,离岗率为5.71%。②22名(34.78%)专科护士担任护士长职务,其中有20名是培训后升为护士长职务的,角色改变率为21.74%。③专科护士在教学方面发挥了较多的作用,但在急救技能、抢救流程、转运模式、各种规范的修订与完善、院外急救知识培训等高级临床实践方面作用发挥得不明显。④护士缺编、护士未分层次使用、职责不明确是影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发挥的主要因素。⑤经培训后,专科护士查阅文献和科研能力提高。⑥100%专科护士认为需要得到管理层支持和经常参加学术会议以促进其核心能力持续养成。结论:发挥专科护士高级临床护理实践作用,科学地使用专科护士,加强专科护士岗位管理,进行资格再认证,真正使专科护士学有所用,是目前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分层责任包干制在优质服务示范病房中使用的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验证护士分层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在优质服务示范病房中使用的有效性,改变护理模式,最大程度地满足病人的护理需求,提高护理人力的使用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方法全院实行护士分层级管理,设立专科护士(N4)一责任组长(N3)一高级责任护士(N2)一初级责任护士(N1)一助理护士(N0)五层分层级管理模式,做好护士分层级培训与考核,职责明确,实行责任包干制,改革护士排班模式,实施层级的工作权限与绩效考核。比较实施前后护理工作质量、患者满意度、直接护理时间、护士的职业价值观等改善情况。结果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后,基础护理合格率、健康教育落实率、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率、护理差错缺陷发生率等各项护理工作质量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1),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护士对患者的直接护理时间明显增加(P〈0.01),护士的职业价值观得到明显提高(P〈0.05)。结论实施护士分层责任包干制护理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直接护理时间及护士的职业价值观,提高了护理人力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科总值班护士长制度对护理质量的控制效果。方法设立总值班护士长,负责内科各个护理单元晚夜班及节假日的护理质量管理,督导护理工作落实情况,协助科室进行危重患者的抢救并解决各类疑难护理问题,实现护理质量24h无缝隙管理。对总值班护士长制度实施前(2005年)和实施后(2010年)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总值班护士长制度后,各项护理质量指标达标率逐年提高,且实施后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90%的标准,实施前后内科护理工作满意度达标率分别为81.25%、97.7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5年来,共协助科室完成125次危重患者抢救,解决102例疑难护理问题。结论总值班护士长能够有效提高特殊时段的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提高医院整体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