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关节突外侧横突根部植骨在腰椎融合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29例行腰椎融合术的患者均采取全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及小关节突外侧横突根部植骨,术后随访2~4年,平均2年3个月.根据临床疗效综合评价标准评定手术疗效,并观察术后的植骨愈合情况.结果 术后2年植骨均达骨性融合,优良率达86.2%.结论 脊柱后外侧植骨术中关节突外侧植骨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植骨方式,远期效果确切,结合椎弓根系统治疗腰椎不稳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退变不稳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腰椎间盘切除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与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退变性腰椎不稳的手术疗效。方法:对1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退变性腰椎不稳患者采用腰椎间盘切除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与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结果: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4年。18例患者手术后临床疗效评价,优12例、良5例、可1例,术后4-6个月植骨融合节段骨性愈合17例,1例1年后复查椎间愈合失败,所有椎弓根内固定装置均未失效,患者的症状改善。结论:腰椎间盘切除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与椎间植骨融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退变性腰椎不稳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腰椎间盘切除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与椎间植骨融合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退变性腰椎不稳的手术疗效。方法:对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退变性腰椎不稳患者采用腰椎间盘切除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与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5~8年,平均32.53个月。76例患者手术后临床疗效评价,优57例、良16例、可3例.融合区均骨性愈合,未见假关节形成和根性疼痛复发.椎间高度及复位程度无丢失。结论:腰椎间盘切除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与椎间植骨融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退变性腰椎不稳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钉棒系统加椎间及后外侧联合植骨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钉棒系统加椎间及后外侧联合植骨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25例。结果:随访10~30个月,所有滑脱椎间均骨性融合,优19例,良4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2%。结论:应用钉棒系统加椎间及后外侧联合植骨技术对腰椎前、后柱均起稳定作用,腰椎融合效果确切,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5.
椎间植骨和后外侧植骨是手术治疗腰椎不稳症常用的两种植骨融合方式,其临床疗效报道不一.我们采用腰椎后路固定后椎间融合与后外侧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失稳症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RF椎弓根螺钉系统加椎间后外侧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2010年采用RF椎弓根螺钉系统和椎体间后外侧植骨方法治疗腰椎滑脱患者19例,术后随访观察其临床疗效、滑脱恢复程度、椎间融合情况及并发症.结果:全部19例病例随访3个月~2年,术后有16例滑脱完全复位,17例达到骨性融合,临床疗效的优良率84.2%,仅有2例发生并发症.结论:采用RF椎弓根螺钉系统和椎体间后外侧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能够达到理想的复位和良好的椎间融合,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脊柱通用固定系统(USS)复位固定,后路椎体间及后外侧融合术治疗腰椎不稳症的疗效.方法 对32例腰椎不稳症患者行椎管减压,并用USS椎弓根螺钉系统对不稳滑移椎体进行复位固定,同时行Cage椎体间植骨和后外侧植骨融合,植骨仅用减压时切下的松质骨.结果 术后随访8个月至3年3个月,平均2年2个月,腰腿痛等临床症状消失或减轻,腰椎滑脱完全复位.复查X线片显示,椎间隙高度均获得良好的恢复,术后4~5个月均达骨性愈合.无钉棒松动、折断、复位丢失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USS椎弓根螺钉系统结合Cage椎体间和后外侧融合术治疗腰椎不稳症,能够提供腰椎牢固固定,Cage能有效维持椎间隙高度,椎体间及后外侧融合率高,从而也改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在双侧椎弓根内固定情况下,腰椎后外侧横突间植骨融合、应用融合器行后方椎间融合治疗短节段腰椎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65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短节段腰椎不稳病人资料,对患者术前及随访时症状进行JOA评分,比较PLF术和PLIF术式术前及随访时JOA评分改善程度、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手术节段融合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PLIF组随访的39例患者中,植骨达到100%融合,PLF组随访的12例患者中,确切融合达到41.67%。结论短期随访中,PLF术在患者症状改善情况上与PLIF术相近,融合效果较PLIF术差。  相似文献   

9.
不同融合方式在治疗老年腰椎滑脱中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潘勇  初同伟  郝勇  周跃  王卫东  王建  张正丰  张年春 《重庆医学》2008,37(17):1970-1971
目的 对比研究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中后外侧融合与后路椎闻融合治疗老年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 126例采取椎管减压植骨融合附加椎弓根内固定的手术方法,37例获得随访,其中16例采用后外侧融合,其余采用椎间融合,比较两种植骨方式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骨性融合率.结果 椎间融合手术时间较后外侧融合增加24min,出血量增加约231mL,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融合率分别为87.5%、93.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外侧融合与椎间融合手术治疗老年腰椎滑脱的融合率相似.但后外侧融合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小手术创伤,有利于老年患者耐受手术和加快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半椎板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半椎板切除、间盘摘除、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患者8例,按JOA评分标准进行评定,影像学观察术后椎间隙高度恢复情况,同全椎板切除组术后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术后8例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21个月,优6例(75%),良2例(25%),优良率100%;全椎板切除术后9例获随访,优3例(33.3%),良2例(22.2%),可2例(22.2%),差2例(22.2%),优良率55.6%;采用Wilconxon秩和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半椎板切除、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前路结核病灶的清除,后路内固定加后外侧及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结核的特点及疗效。方法:采用前路结核病灶清楚、后路椎弓跟系统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结核患者11例。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局部无窦道形成,临床症状消失。2例后凸畸形患者,后凸角度平均矫正20.2°,随访期间无丢失,畸形矫正满意,2例马尾神经受累病人症状消失,所有患者后外侧植骨4~6个月均融合。结论:术前、术后正规系统的抗痨治疗,术中病灶的彻底清除及有效可靠的后路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是保证脊柱结核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老年腰椎退变病人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植骨融合方式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对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46例老年腰椎退变患者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临床效果、复诊及随访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术后植骨融合方式进行比较。结果:全部46例患者共有44例患者植骨达到融合,总融合率为95.7%,其中,椎间植骨融合、后外侧植骨融合以及环形植骨融合的融合率分别为92.9%、96.2%和100%,三种植骨融合方式植骨融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基础上治疗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后外侧植骨融合以及环形植骨融合的治疗效果相近,都能取得很好的疗效,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腰椎不稳症手术改进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自体切除椎板及棘突椎间植骨加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不稳症或潜在不稳的患者38例。结果:随访1~3年,临床优良率达94.7%,术后6~12个月摄片示38例全部获得骨性融合,融合率达到100%,无固定螺钉松动及滑脱现象。结论:自体切除椎板及棘突椎间植骨加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不稳症是一种操作简单、经济、固定力强、植骨融合率高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杜庆民  王义生 《中原医刊》2007,34(17):15-16
目的探讨采用椎弓根内固定加椎体间与后外侧联合植骨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以来,采用椎弓根内固定加椎体间与后外侧联合植骨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26例。平均年龄49.3(41~65)岁。病史1.5~16年,平均3.8年。腰椎不稳节段为:第2~3腰椎者2例,第3~4腰椎者5例,第4~5腰椎者10例,第5腰椎~第1骶椎者9例。全部患者有腰痛或伴有下肢痛,长期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结果本组平均随访2.3(0.5~4.5)年,疼痛缓解,功能改善。无内固定物折断,无神经损伤,无感染。椎间植骨融合率100%。植骨愈合时间10~16周,平均12周。椎间隙高度恢复,融合节段稳定。按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法进行评定,疗效结果为:优16例,良9例,可1例。总优良率96.2%。结论椎弓根内固定加椎体间与后外侧联合植骨融合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后外侧植骨融合与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两种方法的疗效。方法:将3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分为后外侧植骨融合内固定组15例(A组)与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组17例(B组),对两组的临床疗效、X线影像学结果及并发症进行对比观察。随访1~5年。结果:A组临床疗效优良率86.7%,骨融合率78.2%。13组临床疗效优良率88.2%,骨融合率94.2%。结论:后外侧植骨融合与椎间植骨融合术均是治疗腰椎滑脱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老年腰椎退变病人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植骨融合方式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对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46例老年腰椎退变患者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临床效果、复诊及随访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术后植骨融合方式进行比较。结果:全部46例患者共有44例患者植骨达到融合,总融合率为95.7%,其中,椎间植骨融合、后外侧植骨融合以及环形植骨融合的融合率分别为92.9%、96.2%和100%,三种植骨融合方式植骨融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基础上治疗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后外侧植骨融合以及环形植骨融合的治疗效果相近,都能取得很好的疗效,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RF-Ⅱ复位固定并植骨融合治疗腰椎不稳症的疗效。方法对40例腰椎不稳症患者行RF-Ⅱ进行复位固定,利用减压时切下的松质骨块进行椎体间和后外侧植骨融合。结果40例患者随访6-36个月,所有患者腰腿痛等临床症状缓解,植骨愈合率95%。结论RF-Ⅱ具有操作方便、固定牢靠、复位力强的特点,采用植骨融合,增强术后融合节段腰椎的稳定性,为腰椎不稳症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手术方法,比较后路腰椎管减压固定并后外侧植骨与椎体间联合后外侧植骨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4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B组),A组26例,采用后路减压内固定后外侧植骨;B组21例,采用后路减压内固定椎体间联合后外侧植骨,对两组术后症状改善及植骨融合率进行比较分析。根据JOA评分和术前、术后X线片,评价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及植骨融合率。结果:平均随访38个月。A组JOA评分优良率为91%,B组为94%,两组无显著性差异。A组骨融合率为87%,B组为94%,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后路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后外侧植骨内固定和椎间联合后外侧植骨内固定术均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椎间联合后外侧植骨融合术的骨融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后路半椎板减压、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2010年1月对42例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不稳症的患者采用后路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单侧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椎间植骨融合治疗,术前常规摄腰椎正侧位、腰椎过伸过屈动力位片、CT及MRI,了解椎管狭窄及椎体不稳程度;术后1周带腰围或佩戴支具下床活动。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患者腰痛及下肢麻木、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4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8个月。根据JOA(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改善率的评定标准,优良率85%。X线片显示椎间植骨融合良好。结论经后路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单侧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不稳症效果优良,具有创伤小、风险小、医疗费用少等优点,但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随访及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36例腰椎滑脱患者应用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手术治疗,术中应用椎间融合器进行椎间融合、维持椎间隙高度,对滑脱椎体及其下位椎体行椎弓根钉固定。结果 34例患者术后滑脱完全复位,2例术后残留Ⅰ°滑脱。34例患者获得随访8~24个月,平均14.5个月,术后疗效评价优30例、良4例,34例患者椎间达到坚强融合。结论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理想、椎间融合率高,是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