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栗浩  陈永波  王庆生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2):2316-2317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影响。【方法】将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纳洛酮治疗。观察治疗早期病人生命体征、头颅CT变化,治疗后及随访时进行GCS和GOS评分。【结果】观察组呼吸异常率、心律异常率、重度脑水肿率均低于,意识转清醒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10d及3个月随访时GCS和GO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可以降低病人脑水肿,缩短昏迷时间,降低伤残率,促进病人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神经外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比较二组患者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变化情况、治疗结果,并于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进行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定。结果治疗组GCS、GOS评分均较对照组改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有满意的近、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1盘床疗效。【方法】将86例t-SA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快速静点甘露醇脱水降颅内压和营养神经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入院后立即给予静脉泵入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两周后改为尼莫地平片口服,疗程一周。观察创伤后和治疗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指数(GCS),颅内压变化,检测伤后和治疗后大脑中动脉(MCA)收缩期峰值流速(VP)变化,并于治疗后三个月随访记录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治疗组脑血管痉挛(CV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不同时间的VP值、GCS和颅内压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访三个月后治疗组预后不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莫地平能够有效降低GCS、VP,对t-sAH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肿腔内注入盐酸纳洛酮治疗中重度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6例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26)、静脉滴注纳洛酮组(n=30)和血肿腔内灌注纳洛酮组(n=30),观察各组生命体征、意识复苏时间、血浆β-内啡肽(β-EP)的变化,3个月后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纳洛酮治疗组患者的血液及呼吸循环恢复稳定较快。腔内注入纳洛酮组的意识复苏时间比对照组和静脉滴注纳洛酮组明显缩短(P<0.01)。治疗后第10天,纳洛酮治疗组比对照组的 GCS 上升,且血肿腔内灌注组较静脉滴注纳洛酮组升高明显(P<0.05)。而血肿腔灌注纳洛酮组β-EP 含量显著低于静脉滴注组及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后静脉滴注组患者 GOS 比对照组升高,而且血肿腔内灌注组较静脉滴注纳洛酮组升高明显(P<0.05)。结论血肿腔内灌注纳洛酮可能通过拮抗β-EP 的作用,缩短中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时间,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术后BIS监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在颅脑损伤术后昏迷病人预后评估中的应用,分析BIS值与昏迷病人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42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分别于手术前进行GCS评分,手术后进行GOS评分并于麻醉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不同时段监测并记录BIN值,将术前GCS评分、术后GOS评分与BIS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手术前与手术后相比,BIS有明显差异(P〈0.05)。手术前GCS评分与手术前BIS有正相关关系(r=0.783)。手术后GOS评分与术后BIS有正相关关系(r=0.797)。【结论】BIS值与昏迷病人预后有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血清β-内啡肽(β-EP)变化及其与二次脑损伤(SBI)的关系。方法将48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住院期间是否发生SBI,分为SBI发生组与未发生组,对比2组患者血清β-EP含量的变化及出院时2组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SBI发生组入院后第6天血清β-EP高于未发生组,出院时GOS低于未发生组(P〈0.05)。β-EP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OS呈负相关(r=-0.812,P〈0.05)。结论SBI明显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β-EP增高与SBI的发生相关,是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38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使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收治76例重型颅脑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记分(GCS)3~8分、无其他严重并发症。随机分为亚低温组与对照组;患者入院后亚低温组行亚低温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于伤后3个月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GOS评分。【结果】亚低温组38例患者,恢复良好15例,中残7例,重残及植物生存9例,死亡7例。对照组38例患者,恢复良好11例,中残6例,重残及植物生存8例,死亡13例。【结论】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有较好的脑保护作用,患者预后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42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第7、14、21天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及治疗后3个月时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两组患者治疗7、14、21 d后GC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恢复良好率治疗组(57.14%)明显高于对照组(31.43%);两组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有助于缩短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昏迷期,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高压氧综合治疗小儿颅脑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磊  范建中 《中国康复》2001,16(2):74-75
目的:动态观察高压氧(HBO)综合治疗小儿重型闭合性颅脑损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脑损伤患儿随机分为2组,HBO组26例,外科常规治疗加康复治疗和HBO治疗,对照组22例,外科常规治疗加康复治疗,于治疗后20、30和40d时用小儿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价损伤程度,40d后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价预后,结果2组治疗40d后,HBO组GCS及GOS评分均较对照组改变明显(P<0.05)。结论小儿颅脑损伤及早的HBO综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用康复指标评价,结果较完善、统一,对HBO疗效用统一标准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重型脑外伤患者的促醒作用。 方法对本科2007年1月以来收治的40例重型脑外伤患者按照住院先后次序自然配对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接受外科常规手术、降颅压、营养神经、支持和对症治疗及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后1,4周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结果,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治疗后1周对照组和治疗组的GCS评分分别为(8.22±1.36)分和(10.71±1.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治疗组苏醒人数为8例,对照组苏醒人数为5例,对照组和治疗组的GCS评分分别为(9.99±1.61)分和(12.71±1.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1,4周的GCS评分与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重型脑外伤患者具有促醒作用。  相似文献   

11.
高压氧治疗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研究高压氧(HBO)治疗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77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按外伤后是否进行HBO治疗分为HBO组47例和对照组30例,2组患者在人院24h内和4个月后分别采用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定,同时4个月后采用Glasgow结局量表(GOS)进行评定。结果:人院4个月后,HBO组及对照组GCS评分均有提高(P〈0.01,P〈0.05),HBO组优于对照组(P〈0.05);GOS评定比较,HBO组达4—5级为68.1%,对照组为40.0%,HBO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度颅脑外伤后进行HBO治疗后患者的清醒程度、独立性及进入正常社交生活等均优于未进行HB0的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在急性中重型颅脑外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98例急性中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分为用药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用药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连续14 d.根据GCS评分、GOS评分以及经颅多普勒(TCD),包括大脑中动脉(MCA)及颈内动脉(ICA)的血流传播速度,比较两组患者病情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第7 d、14 d GCS评分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伤后3个月预后按GOS评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TCD结果显示治疗组脑血流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早期应用马来酸挂哌齐特,可降低颅脑外伤后的病残程度以及病死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刘志凡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4):2991-2991,2993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后24h血糖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1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分为两组:A组31例(GCS 3~5分),B组50例(GCS 6~8分);测定入院12h和24h内血糖,出院时根据GCS预后评分表(GOS)标准分为:预后良好组49例(C组,GOS 4~5级),预后较差组32例(D组,GOS 1~3级)。结果 A组伤后12h血糖均值为(10.87±3.94)mmol/L,B组为(6.43±2.30)mmol/L,A组伤后24h血糖均值为(14.46±2.83)mmol/L,B组为(8.53±3.0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CS评分愈低者血糖值愈高,持续时间愈长,两者呈负相关;C组伤后12h血糖均值为(6.37±2.51)mmol/L,D组为(10.73±3.76)mmol/L;C组伤后24h血糖均值为(8.76±2.12)mmol/L,D组为(14.32±2.5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糖值高者预后较差。结论颅脑损伤后血糖值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则伤情越严重,预后越差,及时有效地控制血糖能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屈家虎  胡观成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1):2098-2100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影响.[方法]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20万U,每天3次,治疗10 d.分别于入院后d1、d3、d7、d14进行GCS评分,治疗d14时记录应激性溃疡、神经源性肺水肿、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发生率;于治疗后6个月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d7、d14GC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病情稳定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d14应激性溃疡、神经源性肺水肿、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6个月后的观察组神经功能恢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乌司他丁能够有效地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并可降低其并发症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重型脑外伤患者脑觉醒的早期康复治疗效果.[方法]将122例重型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在神经外科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穴取水沟、内关,三阴交为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30 d后比较两组的昏迷转清醒率、苏醒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昏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及脑脊液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36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分为轻度损伤组(n=15)和中重度损伤组(n=21),另选择19例同期非神经系统疾病的外科手术前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对患者脑脊液和血清的IL-1β浓度进行检测。结果中重度损伤组患者血清IL-1β浓度为(11.17±3.68)μg/L,明显高于轻度损伤组[(5.78±1.89)μg/L](t=5.305,P=0.000)和对照组[(3.91±1.10)μg/L](t=8.245,P=0.000)。中重度损伤组患者脑脊液IL-1β浓度为(9.24±4.01)μg/L,显著高于轻度损伤组[(5.09±1.97)μg/L](t=3.771,P=0.001)和对照组[(2.40±1.13)μg/L](t=7.153,P=0.000)。患者血清IL-1β浓度高于脑脊液(t=4.426,P=0.000)。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和血清IL-1β水平与颅脑损伤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严重程度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45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颅脑损伤组)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标准分为3组,轻型组(13例)、中型组(20例)和重型组(12例);另选择健康成人30例为正常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血清IL-2、TNF-α的含量,分析颅脑损伤程度与血清IL-2、TNF-α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颅脑损伤组患者血清IL-2、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O.01)。颅脑损伤轻型组血清IL-2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TNF-α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中型组和重型组血清TNF-α、IL-2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轻型组(均P〈0.05);重型组血清TNF-α、IL-2水平均显著高于中型组(均P〈0.05)。颅脑损伤组患者血清IL-2与TNF-α水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669,P〈0.05),颅脑损伤患者血清IL-2、TNF-α水平与GCS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0.701,-0.686,P〈O.05)。结论IL-2和TNF-α参与了急性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其测定可作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诊断、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神经生长因子(NGF)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临床观察。方法63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分为NGF治疗组(n=33)和常规治疗对照组(13=30),观察治疗后患者生命体征、意识转归、CCS评分变化、伤后半年GOS评分情况。结果NGF治疗组的GCS评分从治疗第7天起明显好于对照组,伤后半年门诊随访GOS评分NGF治疗组(4.31±1.05)明显优于对照组(3.12±0.97)(P〈0.05),未观察到与NGF有关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NGF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及改善预后起到明确、肯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