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运转情况,为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AFP病例进行监测分析。结果龙岩市2008年—2011年共报告37例AFP病例,均为非脊灰AFP病例。发病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72.97%;男女比例为4.3∶1,无地区差异。每年AFP病例报告发病率〉1/10万,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要求。结论目前龙岩市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监测指标维持在较高水平,仍需提高和保持脊髓灰质炎疫苗(OPV)的免疫覆盖率,并保持AFP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及时性、完整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焦作市2004~2012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情况。方法对焦作市2004~2012年AFP病例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焦作市2004~2012年共报告A F P病例187例。未发现本土或输入脊灰野病毒病例(W P V)或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病例。以市为单位,每年<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均>1/10万,2011年起各项及时性指标均>80%。结论焦作市2004~2012年AFP病例监测系统保持较高质量,持续维持无脊灰状态。持续做好临床医生培训和调查人员责任心教育,对保持AFP病例监测系统高敏感性和提高监测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工作质量,巩固无脊髓灰质炎成果。方法:对昆明市2005年AFP病例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昆明市2005年共报告33例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发病率是3.8/10万,监测系统敏感性较好,各项指标均达要求,但个别地区仍有差距。结论:继续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巩固其成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河南省2010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评价AFP病例监测质量.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全省2010年报告AFP病例583例,报告发病率2.46/10万,全省87.0%的县区有病例报告.报告病例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84.2%.男女性别比为2.33:1.全省2010年各项及时性指标均在80%以上.结论河南省2010年AFP病例监测系统保持较高的质量,AFP监测敏感性和及时性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要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河南省2011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评价AFP病例监测质量.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河南省2011年AFP病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全省2011年报告AFP病例701例,报告发病率3.65/10万,全省89.9%的县区有病例报告.报告病例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83%.男女性别比为1.97∶1.全省2011年各项及时性指标均在80%以上.结论河南省2011年AFP病例监测系统保持较高的质量,AFP监测敏感性和及时性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贵州省2007-2011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防范输入性脊髓灰质炎(脊灰)野病毒病例发生.方法:整理贵州省AFP监测系统2007-2011年5年AFP病例数据,分析AFP病例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评价AFP监测系统质量及监测效果.结果:1068例AFP病例报告覆盖全省9个市(州),AFP发病时间无明显的季节性,以4岁及以下儿童为主,男女性别比为1.83∶1.AFP病例以格林巴利综合征(GBS)为主,占35.7%.以省为单位,每年<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均>1/10万,各项及时性指标均>80%.病例就诊2次时,粪便标本不合格率为18.0%,≥3次时,不合格率达到52.4%.结论:贵州省2007-2011年AFP病例监测系统质量较高,病例就诊次数越多标本采集不合格率越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常州市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监测系统的运转状况,为完善监测系统的各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常州市AFP监测系统2004年至2011年报告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该市AFP监测指标各年均达到卫生部的要求,报告病例中脊髓灰质炎疫苗服苗史为88.31%.AFP阳性标本中以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NPEV)为主.在脊髓灰质炎灰病毒中Ⅱ型为该市主要型别.结论 常州市各项AFP监测指标维持在较高水平,应重视流动儿童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接种.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玉溪市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监测系统的运行质量及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生情况。方法对2003—2005年玉溪市八县一区报告AFP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报告AFP病例分别为8例、16例和19例,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78/10万、3.37/10万和4.07/10万。接到报告后48h内调查率100%,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95.35%,粪便标本7d内送到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脊髓灰质炎实验室及时率95.35%。麻痹75d内随访及时率100%。结论玉溪市各项监测评价指标均达到卫生部要求,但个别县AFP监测系统敏感性及报告质量仍有差距。保持AFP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及其报告质量是维持无脊灰的重要技术手段,今后应以持续和加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安康市2011-2016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流行病学特点及AFP监测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提出维持AFP监测系统高质量运转的建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安康市2011-2016年AFP病例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安康市2011-2016年共报告AFP病例43例,确认病例34例,本地报告19例、外地报告15例。小于15岁以下儿童非脊髓灰质炎AFP病例报告发病率1.3/10万。发病集中在10岁以下儿童,其中0~4岁组18例,占52.94%;5~10岁组16例,占47.06%。男女之别为1.62∶1。结论安康市2011-2016年未发现脊髓灰质炎野病毒引起的病例,各项工作指标均达国家卫生部要求。病例分类以格林巴利综合征(Green Barry syndrome,GBS)为主,监测到7例残留麻痹病例。要继续保持AFP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高效、敏感运转,加强医务人员知识培训,加强免疫规划工作管理,巩固无脊灰成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长春市2012~201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监测系统的运转情况。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AFP病例的数据分析,并评价AFP病例监测系统。结果:长春市2012~2013年共报告AFP病例43例,平均报告发病率为2.19/10万,48小时内调查及时率为100%,14天内双份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97.67%,标本7天内送检及时率为97.67%,省级实验室28天内病毒分离及时率为100%,病例75天内随访及时率为100%。结论:2012~2013年长春市AFP监测系统运转良好,各项指标均达到卫生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进一步做好大连市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的监测工作,巩固大连市无脊髓灰质炎(脊灰)成果.方法 对大连市2010年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及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全年共报告AFP病例14例,报告发病率为2.34/10万,达到了卫生部要求的大于等于1/10万标准[1],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检测结果除1份为疫苗混合型阳性(I型和II型混合型)外,均为脊灰病毒疫苗型阴性.报告的14例AFP病例中,年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性别分布没有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汕头市2010—2019年急性驰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 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防范输入性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野病毒病例发生,为脊灰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和Excel 2007等软件对汕头市2010—2019年AFP病例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对AFP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汕头市2010—2019年共报告AFP病例273例,2010年报告发病率最低,为1.60/10万;2011年报告发病率最高,为3.19/10万;年均报告发病率2.22/10万,报告273例均为非脊灰病例,无脊灰野病毒病例和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病例;273例AFP病例分布于全市7个区县,病例地区分布没有明显聚集性;273例AFP病例发病年龄最大14岁,最小3个月龄,以1~<5岁组发病率较高,共有142例,占总病例的52.01%;273例AFP病例中男性170例,女性103例,男女比例为1.65∶1,男性报告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4、P<0.05);每月均有病例报告,以5月份发病最多,共31例(占11.36%),发病无明显时间聚集性;273例AFP病例中服苗3次以上者263例(占96.34%),服苗未达3次者10例(占3.66%);273例AFP病例中有269例AFP病例采集到双份合格粪便标本,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98.53%,均未分离到脊灰病毒。结论 汕头市2010—2019年来的AFP监测系统运转良好,监测系统敏感性和及时性的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国家要求,为巩固无脊灰成果,应保持高水平脊灰疫苗免疫接种率,强化医务人员报告意识,提高AFP病例监测系统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提高内蒙古自治区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FlaccidParalysis,AFP)病例监测系统工作质量,继续保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状态。方法对2007年内蒙古AFP病例监测系统报告的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进行评价。结果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病例73例,分布在12个盟(市,下同)的44个旗(县、区,下同)中,占全自治区总旗数的43.6%。<15岁儿童非脊髓灰质炎(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5/10万,报告后48h内调查率98.6%,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89.0%,粪便标本7天内及时送检率91.5%,随访表75d及时送达率为89.5%。结论内蒙古自治区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卫生部的要求,但个别地区监测质量下降,监测工作发展不平衡,应继续加强培训和主动监测工作,进一步提高监测系统的监测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提高内蒙古自治区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工作质量,继续保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下同)状态。方法对2009年内蒙古AFP病例监测系统报告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病例60例,分布在11个盟(市,下同)的33个旗(县、区,下同)中占全自治区总旗数的32.7%(33/101)。15岁儿童非脊髓灰质炎(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24/10万,报告后48h内调查率96.7%,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88.3%,粪便标本7d内及时送检率98.3%,随访表75d及时送达率为91.8%。结论内蒙古自治区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卫生部的要求,但个别地区监测质量下降,监测工作发展不平衡,应继续加强培训和主动监测工作,进一步提高监测质量,防止脊灰的死灰复燃。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状况,不断完善监测系统并提高其工作质量,继续维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成果。方法对2008年内蒙古AFP病例监测系统报告的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疑似病例67例,分布在12个盟(市,下同)所辖41个旗(县、区,下同)中,占全自治区总旗数的40.6%(41/101),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38/10万,全区监测系统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卫生部的要求。但是12盟市监测工作开展不平衡,有待继续提高。结论今后应继续加强培训和AFP病例监测工作,直到全球消灭脊灰。  相似文献   

16.
中国自1995年以来无本土脊髓灰质炎(脊灰)野病毒病例报告,维持无脊灰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保持高水平的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常州市武进区自建立起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情专报系统以来,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工作不断完善,各项指标逐年提高,现将1994~2003年AFP临测结果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全面评价禅城区2004~2009年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工作,巩固无脊灰成果。方法对2004~2009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9年AFP病例监测系统报告AFP病例51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波动在3.78/10万~9.17/10万,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WHO和卫生部的要求。结论为维持无脊灰状态,应加强AFP病例监测和免疫工作,进一步提高合格便采集率和口服脊灰疫苗(OPV)常规免疫接种率。  相似文献   

18.
段术琴 《医学动物防制》2007,23(12):932-933
目的为了评价当前内蒙古自治区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状况,提高监测系统质量,巩固无脊髓灰质炎成果。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年内蒙古自治区AFP病例监测系统报告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进行评价。结果2006年内蒙古自治区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病例87例,分布在11个盟(市)的53个旗(县、区)中,占全自治区总旗数的52.5%。<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8/10万,受地区条件限制,粪便标本7天内送达自治区脊灰实验室及时率未达到80%,其它监测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卫生部的要求。结论今后应继续加强AFP病例监测和免疫工作,直到全球消灭脊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五华县1994-2005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发病和监测系统运转情况,为消灭脊髓灰质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94-2005年报告的AFP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94—2005年报告AFP病例49例。其中1例为非AFP病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1.26/10万;病例大部分为0-4周岁儿童,占总病例教的70.83%;病例多发生于5-8月,占发病总数的47.92%;发病地区无明显聚集趋势;20.83%的病例为零剂次免疫儿童和免疫吏不详儿童;所有粪便标本均未分离出眷灰野毒株。县市级以上医疗单位报告43例,乡镇级医疗单位报告5例,占10.40%。结论 五华县AFP病例监测系统敏感,质量符合国家要求,但镇级监测系统敏感性不够。应全面落实免疫规划工作。进一步提高AFP病例监测系统的敏感性是今后保持和巩固无脊灰成果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全面掌握嘉兴市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病例发病及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巩固和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方法依据嘉兴市1994年-2005年监测系统报告的AFP病例的个案调查表及监测系统的疫情报告数据分析。结果15岁以下儿童AFP病例平均年报告发病率2.06/10万;148名AFP病例中以7月份报告最多(占16.89%),5岁以下病例占大多数(占68.92%);有3次以上免疫史者占84.46%,其中脊灰疫苗相关病例1例、脊灰临床符合病例2例,未发现野毒株。监测系统其他各项监测指标于1996年起全部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无脊髓灰质炎证实要求。结论嘉兴市已具备了敏感、高效的AFP监测系统,今后的监测重点应为小年龄组儿童;全市的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接种率虽已较高,但流动儿童的管理还有待加强,对因使用脊灰减毒活疫苗(OPV)疫苗引起的疫苗相关病例(VAPP)更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