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定量评价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封堵前后左心室整体应变。方法 选取介入封堵成功的继发孔型ASD患者35例,分别于术前、术后2天和1、3、6个月接受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及3D-STI检查。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每搏量(SV)。采用3D-STI检查获取左心室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PLS)、左心室整体圆周峰值应变(GPCS)、左心室整体径向峰值应变(GPRS)和左心室整体面积峰值应变(GPAS)。对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参数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示ASD患者术后各时间点LVEDD、LVEDS、LVEDV、LVESV、SV较术前增加(P均<0.05),但术后2天、1、3、6个月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STI检查结果示ASD患者术后各时间点左心室GPLS、GPCS、GPRS、GPAS较术前增加(P均< 0.05),且以术后2天增加最为明显,术后6个月GPLS、GPCS、GPAS较术后3个月增加(P均< 0.05)。结论 3D-STI技术可全面、准确地评价ASD患者封堵前后左心室心肌应变,较常规超声心动图可更客观、有效地评价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采用XPLANE技术测量右心室纵向缩短分数(LSF)评估经皮介入封堵(PI)房间隔缺损(ASD)前后右心室功能变化的应用价值,分析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68例经超声检查诊断ASD并接受PI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XPLANE技术测量并比较其二腔心切面(LSFAP2)和四腔心切面(LSFAP4)图像LSF及其均值(LSFAPM)、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肺动脉高压(PH)分级、右心室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比(RVEDD/LVEDD)分级的差异;分析LSFAP2、LSFAP4、LSFAPM与TAPSE的相关性及LSFAPM的影响因素。结果 术后1、3个月RVEDD/LVEDD(H=76.07、77.74)及PH分级(H=42.02、49.83)均较术前降低(P均<0.05)。3个时间点之间右心室LSFAP2、LSFAP4、LSFAPM及TAPS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11、3.18、8.35、20.28,P均<0.05);术前与术后3个月LSFAP4、LSFAP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SFAP2、LSFAP4、LSFAPM及TAPSE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I前后LSF参数均与TAPSE呈正相关(P均<0.05)。年龄、术前PH分级为LSFAPM的共同影响因素。结论 利用XPLANE技术可有效观察ASD患者PI前后右心室功能变化。PI术后ASD患者右心室形态及功能均获改善,且术前及术后LSF参数与TAPSE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年龄和术前PH分级为ASD患者右心功能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STI)评价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封堵术前后室间隔左右心室面心肌应变的改变,并分析其与右室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ASD封堵术患者38例,于封堵术前1周及术后3 d,应用STI于心尖四腔观测量室间隔左右心室面的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于左室短轴观测量乳头肌水平收缩期径向及圆周峰值应变。于心尖四腔切面测量右室舒张末面积(RVEDA)、收缩末面积(RVESD),计算右室面积变化率(RVFAC)。M型超声测量右室游离壁侧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位移(TAPSE),并与上述应变指标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ASD患者封堵术后室间隔左右心室面纵向及圆周应变较术前减低(P0.05),而径向应变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封堵术前TAPSE与室间隔左右心室面纵向应变呈负相关(r分别为-0.798、-0.480,P0.05)。RVFAC与室间隔左右心室面径向、纵向、圆周应变均无明显相关。结论 ASD封堵术后室间隔左右心室面应变较术前减低。STI可评价ASD患者封堵术前后室间隔左右心室面心肌形变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应变率显像技术研究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对左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28例继发孔型ASD成功进行封堵的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 d、1个月、3个月测量左、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和RVE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脉冲多普勒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期早期峰值流速、舒张晚期峰值流速(E峰、A峰)和三尖瓣口反流压差,并估测肺动脉收缩压(SPAP).应变率显像测量左室壁各节段收缩期应变率、舒张早期应变率和舒张晚期应变率.结果 封堵术后LVED、LVEF、E峰和A峰增大RVED减小;SPAP降低.左室壁各节段收缩期和舒张期应变率除室间隔及后壁应变率术后3 d、1个月降低,术后3个月增加外,其余均增强.结论 ASD封堵术后心肌舒缩功能增强,而室间隔与后壁舒缩功能的应变率指标呈先弱后强的变化是其功能改变的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技术评价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左心容积、功能.方法 32例完成治疗(封堵或修补)的ASD患者(ASD组,治疗前及治疗后)及30名健康志愿者(NOR组)作为研究对象.NOR组及ASD组(术前一周内、术后15 d)行常规及RT-3DE检查,对三维图像进行容积参数分析,分析参数包括: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心室每搏量(LV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ASD组治疗前LVEDV、LVESV、LVSV低于NOR组(P<0.05),LVEF与NOR组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LVEDV、LVESV、LVSV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LVEDV、LVESV、LVSV、LVEF与NOR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SD患者治疗前左心容量较正常人减低,但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正常,治疗后左心容量恢复正常;RT-3DE评价左心容积、功能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组织运动瓣环位移自动追踪技术(TMAD)测定三尖瓣环位移(TAD)评价房间隔缺损(ASD)患者介入封堵术前后右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研究对象为25例成功进行介入封堵的伴肺动脉高压的继发孔型ASD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3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行超声检查,测量右心室前后径(RV)、右心房左右径(RA)、主肺动脉内径(MPA)、肺动脉收缩压(PASP);应用TMAD技术测量各时间点三尖瓣环右心室游离壁处、室间隔处及二者连线中点处相对于右心室心尖部的收缩期峰值位移(T1、T2、Tm),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不同时间点RA、RV、MPA、PASP逐渐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T1、Tm较术前逐渐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D患者经介入封堵治疗,既改善了右心系统的几何结构,又改善了右心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患者经皮Amplatzer伞片封堵术前后左、右心室的心肌做功指数(Tei指数)的改变。方法15例行经皮Amplatzer伞片封堵术的继发孔ASD患者分别于术前、术中Amplatzer伞片固定良好释放后即刻及术后30d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测量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三尖瓣口和二尖瓣口的舒张期E峰和A峰比值(E/A ratio)及E峰的减速时间(DT),左、右心室的Tei指数。结果继发孔ASD患者经皮Amplatzer伞片封堵术后30d左心室Tei指数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0.30±0.07和0.22±0.09,P<0.05)。而右心室Tei指数术前、术中即刻与术后30d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0.23±0.08、0.18±0.11和0.24±0.09,P>0.05)。结论经皮Amplatzer伞片封堵术后30d与术前相比左心室Tei指数降低,提示继发孔ASD患者经治疗后能使左心室功能有改善的趋势,容量负荷改变对右室Tei指数不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房间隔缺损及修补术前后右心室壁节段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对29例单纯房间隔缺损患者(I组)修补术前后、10例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Ⅱ组)及17例正常对照组,分别采用心肌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观察心尖四腔心切面右心室游离壁和室间隔基底段、中段和心尖段收缩期峰值速度、应变和应变率。结果I组术前右心室壁各节段收缩期峰值速度高于I组术后、Ⅱ组和对照组(P〈0.05),而收缩期峰值应变、应变率高于Ⅱ组,但与I组术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组术后收缩峰值速度、应变与应变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右心室壁各节段收缩峰值速度、应变、应变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右心室收缩期峰值速度易受容量负荷的影响,而收缩期峰值应变和应变率更能真正反映右心室收缩功能。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能准确定量评价房间隔缺损患者右心室壁节段收缩功能的变化,有望成为评价右心室收缩功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左心房追踪(LAVT)技术评价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S-ASD)患者介入封堵术后左心房容积和功能变化。方法 运用LAVT技术获得30例介入封堵成功的S-ASD患者术前3天、术后3天、术后3个月时的左心房容积-时间曲线和容积变化速率曲线,记录容积-时间曲线上的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左心房收缩前容积(LAVpre)、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并用体表面积(BSA)进行校正,得到相应的容积指数LAVImax、LAVIpre、LAVImin,计算左心房总体、被动、主动排空量(LAVItotal、LAVIpass、LAVIact),左心房被动、主动排空分数(LAVIpEF、LAVIaEF),记录左心房容积变化速率曲线上的收缩期充盈速率峰值(dv/dtS),舒张早期、舒张晚期的排空速率峰值(dv/dtE、dv/dtA)。比较术前3天、术后3天、术后3个月各参数的差异。结果 术后3个月,LAVImax、LAVIpre、LAVImin及LAVItotal较术前3天明显降低(P均<0.05),LAVIaEF、dv/dtA较术前3天明显升高(P均<0.05);LAVIpass、LAVIpEF、LAVIact、dv/dtS、dv/dtE在术后3天、术后3个月及术前3天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介入封堵S-ASD可有效改善心房功能;LAVT技术能够准确、快速加以评价。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Tei指数早期评价小儿房间隔缺损(ASD)修补术前后右室功能。方法手术治疗单纯ASD组患儿30例,体检健康儿童30例为对照组。超声测量右房横径(RA)和右室横径(RV),Simpson法测得右室容积,计算右室射血分数;并测量三尖瓣射血间隔时间,计算Tei指数。结果@ASD组术后1个月复查房间隔水平无残余分流。@ASD组术前RA和RV较对照组增高,术后1、3个月RA和RV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ASD组术前及术后1、3个月右室Tei指数均较对照组增高,术后1、3个月右室Tei指数较术前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i指数可用于评价患儿ASD修补术前后右室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间隔缺损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用超声心动图检测28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及40例正常人左心室收缩功能(LVSF)。结果表明:ASD患者左室射血分值(LVEF)、短轴缩短分数(LVFS)、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主动脉瓣口血流速度(AV)、速度时间积分(AVI)均较正常人明显降低(P<0.001~0.05),左室射血前期(LPEP)延长(P<0.01)、射血时间(LVET)缩短(P<0.05)、LPEP/LVET增大(P<0.01),且LVEF、LVFS、SV、CO、AV、AVI与肺/体循环量比值(Qp/Qs)呈中度负相关(r=-0.39~-0.78,P<0.05)。结论认为:ASD患者LVSF存在一定程度的减退,并推测其机理可能与ASD患者因右室容量超荷所致的左室扩张性降低、舒张末容积减小、室间隔运动异常及左室几何形态改变等有关  相似文献   

12.
房间隔应变率成像评价左室舒张功能下降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应变率成像技术检测房间隔的运动变化,探讨其在不同阶段左室舒张功能下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测量40例正常人与60例左室舒张功能下降患者的房间隔应变率(SR)曲线和应变(S)曲线的各期峰值速度并观察彩色曲线解剖M-型变化。结果各指标除松弛性下降组舒张晚期峰值SRa,舒张早期波Se与正常组对照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指标各组与正常组对照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房间隔应变率成像可评价不同阶段的左室舒张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室内收缩同步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DCM患者25例和健康志愿者30例,在系列心尖长轴及胸骨旁短轴观上,VVI成像得到左室16节段速度、应变、应变率达峰时间等图像或曲线。心尖长轴观测量左室16节段收缩期纵向速度达峰时间(Tvl)和纵向应变达峰时间(Tsl),胸骨旁短轴观测量收缩期径向速度达峰时间(Tvr)和环向应变达峰时间(Tsc),计算左室16节段各达峰时间的标准差(Tvl-SD,Tsl-SD,Tvr-SD,Tsc-SD)及左室16节段任意两节段间最大达峰时间差值(Tvl-dif,Tvr-dif,Tsc-dif)。结果(1)DCM组各节段Tvl、Tvr、Tsc测值及Tvl-SD、Tsl-SD、Tvr-SD、Tsc-SD、Tvl-dif、Tvr-dif、Tsc-dif测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相应测值(P&lt;0.05或0.01)。DCM组Tvl测值后壁基底段最高,前间隔心尖段最低;Tvr、Tsc测值下壁最高,Tvr、Tsc测值前壁最低;(2)DCM组Tvl-dif与LVEF高度负相关(r=-0.859,P&lt;0.01),Tvl-dif与LVIDd、LVE...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评价房间隔缺损患者右心室整体及节段收缩功能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使用RT-3DE采集27例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患者和32例健康志愿者心脏全容积图像,应用Tomtec公司的Manual4D RV-Function CAP分析软件测量右心室整体及3节段收缩功能,得到右心室整体和节段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射血分数,并通过软件自动生成右室节段容积-时间变化曲线。结果RT-3DE可以同步评价右心室整体及节段收缩功能。ASD患者的右室收缩功能下降(P=0.017),3节段中流出道部和小梁部的收缩功能下降最为明显(P=0.036,0.008),流入道部收缩功能下降无统计学意义(P=0.554)。结论RT-3DE可有效评价右室整体及节段收缩功能,对于房间隔缺损患者的手术治疗及预后评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QTVI)技术在评价心衰患者左室局域收缩及舒张功能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 QTVI技术测定 2 7例健康者 (对照组 )及 30例心衰患者 (异常组 )的左室壁各节段的收缩期峰值速度 (Vs)、收缩期运动位移 (Ds)及快速充盈期、心房收缩期的心肌运动速度 VE、VA 和 VE/ VA 比值 ,测定二尖瓣口血流频谱的快速充盈速度(E)、左房收缩充盈速度 (A)和 E/ A值 ,并将异常组与对照组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 心衰患者的左室壁各节段的 Vs、VE、Ds比正常人显著减低 ,VE/ VA<1,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0 .0 1)。结论 QTVI可快速及无创的定量评价心衰患者的左室壁节段收缩及舒张功能 ,对心衰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丰富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合并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进行介入封堵治疗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及疗效。方法:对36例合并AF的继发孔型ASD患者进行介入封堵治疗。术前发现有左心房或者左心耳血栓者予华法林治疗,当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维持在0.89~2.63(1.21±0.38),且经TEE证实无左心房及左心耳血栓时,在X线及体表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的引导下使用国产房间隔缺损封堵器(atrialseptal defect occluder,ASDO)进行封堵治疗。术后24h及1、3、6个月随访心电图、胸X线片和TTE。结果:2例患者术前TEE未见左心房血栓,但术前出现大脑前动脉和中动脉栓塞而未行介入封堵。其余34例患者均完成了介入封堵术,其中1例术后2h因心包填塞转至心外科手术,证实为左心房顶穿孔;1例使用2个封堵器,3例术中更换封堵器。手术后即刻成功率为97.1%,一次成功率88.2%。本研究中选用ASDO的直径为12~42(28.9±7.9)mm。在33例成功封堵的患者中,封堵术后半年内自行转复为窦性节律者8例,占22.2%;1例行心脏电复律治疗后也转复并维持窦性节律。随访中术后有残余分流者有3例,2例在术后6月、1例在术后1年随访TTE见残余分流消失。结论:合并AF的继发孔型ASD患者,在经TEE筛选并在术前进行充分抗凝治疗后对其进行介入治疗是有效和相对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研究房间隔缺损(ASD)患者手术前后左心室容积及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 采集59例ASD患者(其中封堵术28例,修补术31例)及33例正常对照者的左心室全容积成像,测量左心室容积及射血分数,比较手术前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结果 ASD组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每搏输出量(LVSV)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P<0.01),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ASD封堵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修补组较术前改善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ASD患者术前左心室容积及收缩功能降低,术后封堵组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修补组较术前改善但仍降低.  相似文献   

19.
房间隔缺损患者左心室几何形态的二维超声心动图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观察了28例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左心室几何形态及偏心指数(LVEI),并与40例正常人对比研究。结果表明:ASD患者舒张末室间隔变平、左移或凸向左室腔,左室腔形态由正常的圆形变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LVEI较正常组明显增大(P<0.0005),收缩末左室腔几何形态及LVEI均恢复正常。结论认为:ASD患者舒张末左室腔几何形态存在异常、LVEI增大,其机理可能与左、右心室充盈失衡及两室间舒张末跨隔压力阶差的逆转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联合使用腺苷负荷试验(ASE)与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TVI)对冠心病局部纵向心肌的收缩功能进行定量分析,为临床诊断冠心病提供可靠的超声定量方法.方法 对55例疑诊冠心病者进行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基础状态和负荷6 min时所测得的心肌收缩期峰值(Vs)和达峰时间(TQ-S)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1例完成检查的患者中30例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阳性,21例阴性.负荷后,对照组Vs增大(P<0.05),与静息状态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Q-S、Tei无显著性差异;冠心病组缺血节段Vs值降低(P<0.05),与静息状态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Q-S值延长,Tei值增大(P<0.05),有显著性差异.负荷后,冠心病组缺血节段与非缺血节段及对照组相应节段比较,Vs、TQ-S、Tei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QTVI与ASE相结合可精确地评价局部纵向心肌收缩功能,Vs、TQ-s、Tei可作为ASE诊断冠心病的量化指标,提高超声诊断冠心病的早期检出率,并可评估冠心病纵行心肌的局部收缩功能状态.为冠心病局部心肌功能异常的超声诊断提供了新的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