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目的 分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骨髓细胞FLT3基因内部串联重复(ITD)突变情况。方法 采用PCR方法分析103例初发AP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FLT3基因的ITD突变,分析ITD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103例初发APL患者FLT3-ITD突变20例(19.4%)。FLT3-ITD阳性与PML-RARα融合基因短型和变异型异构体密切相关,FLT3-ITD阳性患者中PML—RARα融合基因短型16例,变异型2例,长型2例(P〈0.0001)。FLT3-ITD阳性患者外周血WBC高于FLT3-ITD阴性患者(P〈0.01),其中PML—RAR仅短型和(或)变异型伴FLT3-ITD阳性患者WBC明显高于FLT3-ITD阴性患者(P=0.015)。而PML-RARα长型伴FLT3-ITD阴性患者与阳性患者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LT3-ITD阳性APL患者的诱导缓解率为90%,随访16例(2例失访),中位随访时间26(11~47)个月,均处于第1次完全缓解。结论 FLT3-ITD是APL患者常见的基因突变,其发生与PML—RARα短型和变异型相关。伴FLT3-ITD阳性PML—RARα短型和变异型与发病时WBC增高具有相关性,而对近期疗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鲍氏威酸(BC4)诱导不同融合基因PML/RARα基因型的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细胞分化的能力及对APL细胞分化相关基因c-myc的表达影响,探讨鲍氏威酸诱导分化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RT-PCR检测APL细胞PML/RARα的基因型;运用骨髓干、祖细胞集落培养技术分析各基因型APL细胞分别在生理盐水(NS)对照组,鲍氏威酸(BC4)组,全反式维甲酸(ATRA)组培养体系中增殖与分化能力,测定各组集落与丛的形成率,形态分化率,NBT还原率以及粒细胞吞噬率,培养前后各组APL细胞c-myc表达阳性率。结果:与NS对照比较,BC4和ATRA均使PML-RARα^+组APL细胞丛形成率明显增高(P〈0.01),而集落形成率无明显变化(P〉0.05),3项细胞分化指标增高(0.01〈P〈0.05),c-myc表达阳性率降低(P〈0.05);BC4对PML/RARα^+(L型)诱导分化作用强于PML-RARα^+(S型)APL,BC4对部分ATRA治疗后复发耐药病例有诱导分化能力。BC4及ATRA对PML/RARα^+APL细胞的各项诱导分化指标无明显改变。结论:BC4对APL具有诱导分化作用,下调c-myc基因表达,其诱导分化能力与PML/RARα^-基因型有关,并能诱导部分ATRA耐药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CD117/CD11b在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初诊及治疗后的表达变化,探讨其表达变化对APL诊断和预后的意义,采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进行三色或四色流式细胞术细胞表面及浆内分化抗原分析,应用RT—PCR技术检测骨髓中PML/RARα融合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表明:APL与CML慢性期都高表达MPO、CD13和CD33,而几乎不表达CD34、HLA—DR及T,B淋巴系列标志。有14.5%的APL患者表达cD56,有48,2%的APL患者表达CD15,CD15在APL的表达明显低于CML慢性期(48,2%船95.2%,P〈0.01)。有78.3%的APL患者表达CD117,而在CML慢性期不表达CD117。CD11b在APL的表达率仅为16.9%,而在CML慢性期几乎都表达CD11b。有72.3%的APL患者呈CD117^+CD11b^-表型,而在CML慢性期患者细胞中均未见此表型,它几乎均呈CD117^+CD11b^-表型。11例表型为CD117^+CD11b^-的APL患者经治疗获完全缓解,在2个月以后CD117阳性细胞百分率均小于5%,同时细胞高表达CD11b,呈CD117^-CD11b^+表型。检测31例APL患者PML/RARα融合基因,25例该融合基因阳性,阳性率为80.6%,其中16例(64%)为PML/RARα基因L型,9例(36%)为S型。16例PML/RARα融合基因L型APL患者CD117表达有14例(87.5%),9例S型CD117表达有4例(44.4%),6例PML/RARα融合基因阴性APL患者CD117表达有2例(33.3%)。结论:CD117/CD11b表型分析有助于APL与其它AML亚型及CML慢性期细胞的鉴别,CD117’CD11b一表型有助于APL细胞和APL患者缓解恢复期的良性髓系增生细胞的区分,对APL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预后判断以及发病机理的研究等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探讨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PML/RARα mRNA的方法学,并对46例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骨髓标本进行检测。构建PML/RARα的bcr1型和ber3型转录本以及内参照abl基因转录本的阳性标准品质粒;利用ABI Prism 7500型Q-PCR仪对46例初诊APL患者和40例非APL患者骨髓标本进行检测,PML/RARα mRNA定量结果以校正比值(NQ)表示,NQ=PML/RARα mRNA拷贝数/ABLmRNA拷贝数;应用四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表型。结果显示,Q-PCR结果的日间差和日内差平均变异系数(CV)分别为1.58%和0.88%。可重复敏感度为可以检测5 copies/100ng RNA。40例非APL患者PML/RARα mRNA均为阴性。46例初诊APL患者PML/RARα mRNA表达量NQ中位值为0.450(0.084—1.082)。比较32例bcr1型和14例bcr3型两组患者的特征表明,PML/RARα mRNANQ中位值分别为0.454(0.084—1、082)和0.386(0.151—0.848)(P〉0.05)。形态学诊断M3v的患者比例分别为9.40%和48.96%(P〈0.05);初诊时WBC中位数分别为2.15(0.2—59.6)和9.35(0.91—122.8)(P〈0.05),而在性别、年龄、初诊时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骨髓中APL细胞比例、DIC指标等方面无差异。流式细胞仪术检测时,CD45/SSC射门情况下,APL细胞群分布可以分为两类:高侧向角(L-SSC,粗颗粒)和非高侧向角(NL-SSC,细颗粒)两类。bcr1型患者中85.70%表现为L—SSC,而bcr3型患者中64.29%表现为NL-SSC。结论:建立的Q—PCR方法稳定可靠,敏感度高;berl型和bcr3型APL患者的PML/RARetmRNA表达量无差异,bcr3型APL患者中形态学M3v比例和WBC数比bcr1型患者高;PML/RARα不同转录本类型和免疫表型以及细胞形态学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ML-RARα融合基因检测在临床检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治疗前后的意义。研究PML—RAR饯融合基因含量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病变进程的关系。方法运用RT-PCR技术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骨髓内PML-RARα融合基因含量。结果所有51例初诊为APL的患者均做PML—RARα融合基因检测,其中阳性4l例,阳性率为80.4%。初诊为APL的51例患者治疗18个月后(进行随访),其中死亡3例,阳性3例,阳性率为5.9%。结论PML-RARα融合基因的检测对APL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定期检测PML—RAR仅基因可尽早发现分子学复发以及时治疗,并避免血液学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白血病患者GATA-2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RT-PCR对各类白血病患者GATA-2的表达进行检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同时检测bcr/abl和PML/RARα的表达。结果 初治/复发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GATA-2的阳性率分别为93%和70%,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CML-CP)为83%。正常人骨髓和外周血未检测到GATA-2。缓解期AML患者GATA-2的表达与初治/复发AML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移植治疗后患者GATA-2的表达率显著下降;移植治疗后的CML患者在bcr/abl转阴后仍可检出GATA-2,而移植治疗后APL患者PML/RARα和GATA-2都为阴性。结论 GATA-2基因转录产物在正常人骨髓和外周血中低表达,在各类白血病中高表达。缓解期骨髓中仍有GATA-2的高表达,移植治疗后GATA-2表达显著下降。GATA-2高表达反映了患者体内残存的白血病干细胞,自体或异基因骨髓移植可以更好地清除白血病干细胞。  相似文献   

7.
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中迅速、准确检出PMI/RARα融合基因对于及时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或亚砷酸(As2O3)提高诱导缓解率、减轻出血导致的早期死亡至关重要,但目前临床上采用的嵌套式RT—PCR方法繁琐且费时,亟待改进以满足临床APL快速、准确诊断的需要。本研究采用TRIZOL快速提取高质量的细胞总RNA,随机引物反转录,热启动单轮PCR,适当控制MgCl2及引物浓度和Taq酶用量,4条引物,3个体系,相同循环参数,对40例初诊APL患骨髓标本同时扩增PML/RARα融合基因及内对照RARα。结果显示,40例APL患标本均扩增出特异条带,非APL标本无特异扩增产物;阳性扩增片段清晰易辩、断裂点类型易于确定,检测可在6小时内完成。结论:此改进的RT-PCR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快速、特异、简便,完全满足临床对初诊APL诊断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D—FISH)技术在骨髓涂片(BMS)上检测PML/RARα基因重排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诊断价值,采用光谱绿(Spectrum Green)和光谱桔红(Spectrum Orange)分别标记PML和RARα两种基因探针对27例临床拟诊为APL的患者进行BMS-D—FISH检测,并与常规细胞遗传学(CCG)、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结果作比较。结果表明:18例初诊患者中,CCG检出t(15;17)者14例,他们的BMS-D-FISH和RT—PCR均证实有PML/RARα基因重排,从而肯定了对APL的诊断;而CCG未检见t(15;17)易位的4例中有1例显示阳性的BMS-D-FISH和RT—PCR结果,证实该例有隐匿易位存在,其余3例的两种检测均是阴性,因而他们被重新诊断为AML而不是APL;9例缓解患者中,CCG查出1例部分缓解患者有t(15;17)易位,其BMS-D—FISH和RT—PCR均为阳性,而8例完全缓解患者(6例伴正常核型,2例未作CCG检测)的BMS-D-FISH和RTPCR检测显示6例阴性,2例阳性,提示该2例患者有微小残留病(MRD)存在。结论:BMS—D—FISH是检测APLPML/RARα基因重排的敏感可靠方法,有助于APL确诊及其MRD检测,适合于CCG检测失败、伴有隐匿易位、RT—PCR检测缺乏材料以及需作回顾性研究者。  相似文献   

9.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特征性染色体改变形成了t(15;17),涉及PML—RARα融合基因。由于全反式维甲酸、砷剂的使用,目前APL患者的生存期大大延长,但是缓解期的患者仍存在复发的危险性。我们利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了56例APL患者PML—RARα融合基因转录本的表达,以便动态观察这些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治愈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维甲酸受体α(PML/RARα)融合基因,筛查变异易位并对变异易位产物测序,以进一步了解变异易位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取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骨髓,RT-PCR检测L亚型和S亚型,发现的变异易位经全自动测序仪测定其碱基序列。结果:11例PML/RARα融合基因表达的患者中,S亚型1例、L亚型8例、变异S亚型合并L亚型2例;变异S亚型产物测序得到206bp的碱基序列,检索证实是一种新的变异易位。结论:发现了一种新的S亚型变异易位,证实同一个体可有S和L二种不同亚型并存;提示PML/RARα融合基因的RT-PCR检测中,识别变异易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基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经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细胞毒药物及异基因骨髓移植(alo-BMT)治疗后融合基因的变化。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对22例APL患者治疗前后RARα/PML融合基因进行检测。其中12例患者为单纯化疗,10例接受了alo-BMT,9例患者于第1次完全缓解(CR1)期、1例于第1次复发(RR1)期接受了alo-BMT。结果:单纯维甲酸诱导完全缓解时,75%APL患者融合基因仍然阳性;继用强化疗后83%患者融合基因转为阴性,RT-PCR转阴时间为发病后1~39个月;alo-BMT后4个月内及4个月后,分别有62.5%及85.7%患者融合基因转阴。结论:化疗及BMT均可使患者融合基因转阴,alo-BMT似乎能更快地清除体内白血病细胞  相似文献   

12.
13.
14.
实时定量RT-PCR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RARa融合基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研究旨在建立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PML-RARa mRNA的方法,探讨APLPML-RARa融合基因表达水平与疗效的关系。用RT-PCR扩增培养的NB4细胞的PML-RARa融合基因,取1μgNB4细胞的总cDNA进行10倍的梯度稀释,作为标准品,建立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方法的灵敏性、稳定性、重复性进行了测定。定量检测4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治疗前后骨髓内PML-RARa融合基因转录本水平,并对1例经治疗完全缓解后又复发的患者PML-RARa转录本水平(拷贝数)进行动态监测。结果表明:用本研究建立的实时定量RT-PCR方法可检测出10-5μgNB4细胞cDNA中的PML-RARa融合基因,其重复性的CT值,管间、批间变异系数(CV)分别为2.1%、3.8%。4例患者初治骨髓PML-RARa基因转录本水平的分别为1884、5533、1803、4677拷贝,平均为3475拷贝。经ATRA+化疗治疗后其PML-RARa基因转录水平下降至40、135、79、229拷贝,平均为121拷贝。还有1例患者治疗前PML-RARa基因转录本水平为8600拷贝,经过4个月治疗,虽然此时患者处于完全缓解期,但其转录水平拷贝数仍有730。3个月后患者出现复发,转录本水平升至为11000拷贝。经过ATRA+化疗治疗后转录本水平又逐渐下降至1200拷贝。结论;建立的实时定量RT-PCR灵敏、重复性好。治疗后APL患者的PML-RARa融合基因转录本水平明显下降,复发时基因转录本水平又升高。融合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与临床疾病进展关系一致,这有助于监测白血病微小残留病,评价疗效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RARα融合基因的亚型、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筑巢式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初治APL患者PML-RARα融合基因,监测完全缓解者微小残留病灶。结果 32例初治APL患者PML-RARα融合基因均为阳性(100%),其中S型为25%,L型为75%。L型的复发率及早期病死率分别为12.5%、12.5%,显著低于S型的复发率及早期病死率(25%和37.5%)。L型患者的预后比S型患者好。采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及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诱导治疗,缓解后分别用化疗与维甲酸交替进行强化治疗,使PML-RARα阳性率随缓解期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同时监测16例APL缓解患者,PML-RARα融合基因阴性患者可长期生存。结论 PML-RARα融合基因的检测对APL的确诊、预测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