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手术治疗巨大纵隔肿瘤29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大纵隔肿瘤临床少见,手术治疗中危险性及难度均较大,术中、术后并发症多。1991~2004年,我们共手术治疗巨大纵隔肿瘤患者29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各类复杂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方法及特点。方法对13例复杂纵隔肿瘤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取颈部低位领状(和胸骨半劈开)切口切除巨大胸骨后甲状腺肿6例;3例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分别行纵隔肿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或自体心包修补术;再次手术完整切除纵隔肿瘤2例;手术治疗因肿瘤反复破溃引起纵隔感染、冻结2例。结论一些复杂纵隔肿瘤的手术难度及危险性较大,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当术式,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巨大纵隔肿瘤15例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冉鹏  张舰 《山东医药》2009,49(7):56-56
纵隔内组织和器官较多,来源于三个胚层,胎生结构复杂,肿瘤种类多,解剖结构复杂,巨大肿瘤手术难度及风险明显增加。2002年8月-2008年10月,我们对15例巨大纵隔肿瘤患者行手术治疗,现介绍体会。  相似文献   

4.
畸胎瘤是最常见的先天性纵隔肿瘤,此类肿瘤多位于前纵隔。居心脏、大血管的前方,早期无症状,随着肿瘤生长,肿瘤体积增大,易对气管、心脏或上腔静脉形成压迫,才出现压迫症状。肿瘤一经发现应尽早手术。2006年4月我院成功地治疗了1例重症巨大纵隔畸胎瘤患儿,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张东海  许静  金延武 《山东医药》2007,47(24):74-74
纵隔巨大肿瘤患者实施手术时,在全麻诱导过程中,尤其在使用肌松药物时,有一定的风险。本院曾对2例纵隔巨大肿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麻醉过程顺利。现将麻醉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巨大纵隔肿瘤的手术技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龙 《山东医药》2002,42(2):57-58
手术切除是巨大纵隔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因其临床症状明显 ,术中解剖层次不清 ,操作困难 ,术后并发症多 ,故被认为是胸外科手术中难度较大的手术。笔者体会如下。1 术前准备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 ,包括摄胸部 X线正侧位片、CT强化造影片等 ,以了解肿瘤的位置、大小 ,以及与周  相似文献   

7.
150例纵隔肿瘤及囊肿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院近 15年治疗纵隔肿瘤及囊肿 150例 ,认为其病理有着多样性及复杂性 ,本组病例以畸胎类肿瘤、胸腺肿瘤及神经源性肿瘤为主 ,共占 73.3%。纵隔肿瘤的诊断目前仍以X线、CT、MRI及肿瘤穿刺活检、纵隔镜等为主要手段。本文就手术适应症及手术进路、对巨大肿瘤处理方法及并发症预防提出我们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50例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0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原发性纵隔肿瘤。其中:胸腺肿瘤及囊肿26例,占52%;神经源性肿瘤12例,占24%;畸胎样瘤4例,占8%。全组均完整切除或大部切除,无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在原发性纵隔肿瘤中,病率最高为胸腺肿瘤及囊肿,其次为神经源性肿瘤及畸胎样瘤。无论肿瘤良恶性,外科手术均是确诊及治疗的第一选择。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恶性纵隔肿瘤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国范 《山东医药》2002,42(2):60-61
纵隔肿瘤分为原发性肿瘤和继发性肿瘤。原发性肿瘤中良性多见 ,恶性约占 1/ 4(以恶性胸腺瘤为主 ,恶性神经性肿瘤和恶性畸胎瘤次之 ) ,良性纵隔肿瘤恶变者较少见。继发性肿瘤多为纵隔外的恶性肿瘤纵隔转移所致 ,多继发于肺、胃肠道、肾、睾丸、子宫颈、乳腺癌等。现仅讨论原发性恶性纵隔肿瘤的综合治疗。1 基本治疗原则依据 X线胸片、CT等胸部影像学检查 ,结合症状和体征等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能够对大多数纵隔肿瘤的部位、起源、良恶性做出初步诊断 ,并据此制定手术方案 ,术后再依据病理诊断施行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对于恶性神…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纵隔内胚窦瘤的诊断与治疗(附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善政  田辉 《山东医药》1996,36(8):17-17
报告2例原发性纵隔内胚窦瘤,均经组织病理学证实。1例手术如术后化疗存活4个月,另1例手术切除肿瘤加术后放疗和化疗,已生存8个月。结合文献对本病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颈后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赵玉屏  孙仁华 《山东医药》2004,44(30):74-74
纵隔外伤引起纵隔占位性影像学改变较为少见,容易被误诊为纵隔肿瘤而手术治疗。现将近年遇见的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3年5月至2001年5月,我院共收治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131例。现结合其临床资料,分析探讨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微创小切口在胸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附9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95例胸部肿瘤患者经微创小切口行手术治疗。其中68例为右胸切口,27例左胞切口;切口长度为6—14cm,平均为9.8cm;手术时间29—130分钟,平均为48.5分钟;平均失血100ml。5例配合电视胸腔镜进行操作。本组无死亡。认为对于心肺功能不良的周围型肺癌,通过小切口行肿瘤切除术加术后综合治疗可以取得根治性疗效;对于周围型肺良性病变、小的纵隔肿瘤(<6cm)及食管平滑肌瘤,也可应用小切口手术;经小切口可行肺叶切除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经小切口行肺内微小结节切除可达明确诊断和根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探讨体外循环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现状和进展。随着体外循环技术的不断发展,ECC不仅广泛用于心脏大血管手术,也可应用于胸外科的气管肿瘤切除、纵隔巨大肿瘤、肺癌食道癌等手术中,使过去单纯胸外科无法切除的部分肺癌、食道癌和气管肿瘤的手术切除得以实现。不但保证了麻醉和手术的安全,明显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而且使患者获得了长期生存和良好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纵隔内有许多重要脏器。有大血管。气管,主支气管,心包,食管等组织。胸腔内肿瘤可压迫心、肺及胸腔内大血管,导致呼吸循环功能障碍。甚至危机生命。因此一旦诊断,不论良恶性生长缓慢或恶性病态严重。都应近早采取手术治疗。我院于2004年4月20日急诊情况下成功地为1例儿童切除了纵隔内的巨大肿瘤.挽救了患儿的生命。现将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腋下微创小切口术治疗胸部肿瘤的手术方法以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腋下微创小切口术治疗58例胸部肿瘤患者,其中肺癌32例,肺部良性肿瘤11例,食管癌9例,纵隔肿瘤6例。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无死亡病例。平均手术时间为3.5 h;清除淋巴结6.5枚/例;开胸时间平均6.8 min;关胸平均17.4 min;胸腔引流管平均放置时间3.75 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8.32 d。术后疼痛分级:1级56例,2级1例,3级1例。3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经治疗后全部治愈。结论腋下微创小切口术治疗胸部肿瘤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疼痛程度轻,可作为临床治疗胸部肿瘤的方法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腔巨大肿瘤外科手术治疗以及术中、术后特殊疑难问题的处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心外科手术治疗的50例胸腔巨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完整切除肿瘤43例,大部切除肿瘤7例,单纯肿瘤切除46例,联合上腔静脉、无名静脉成形术1例,肺切除3例;正中切口纵劈胸骨8例,胸部侧切口39例,单侧胸部侧切口+横断胸骨切口1例,单侧胸部侧切口+横断锁骨切口1例,颈部横切口1例;切除肿瘤重628~2 586 g,平均1 973 g,术中出血400~1 500 ml。采用预防复张性肺水肿措施后术后并发肺水肿2例,其中1例因合并DIC死亡,1例治愈出院;其余患者术后均治愈出院。结论胸腔巨大肿瘤患者往往症状较重,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差,手术能彻底改善症状;手术切口要以接近瘤体、同时便于伸延为原则,要充分显露术野;术中可采用完整、分块、大部切除等手术技巧,注意术中避免大出血;术后尽早采用预防复发性肺水肿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胸腔镜剑突下切口入路与单侧肋间切口入路治疗老年纵隔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老年纵隔肿瘤患者60例,使用胸腔镜剑突下切口入路手术患者29例为观察组,单侧肋间切口入路31例为对照组。随访两组手术患者,随访时间平均7~20个月。统计两组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总量、术后疼痛性及住院时间。结果 6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胸,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疼痛性小,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剑突下切口入路治疗老年纵隔肿瘤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性小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后纵隔哑铃型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后纵隔哑铃型神经源性肿瘤的相关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16例中男9例,女7例,12例有胸闷、胸痛、咳嗽和肢体麻木等临床症状,1例双下肢瘫痪,3例无症状。全部病例经胸部CT和磁共振检查提示诊断,均行一期完整切除肿瘤,治愈出院。结论手术方案应根据肿瘤大小、部位和生长形态等因素选择手术方案。采用后正中切口联合胸腔镜辅助手术是治疗后纵隔哑铃型神经源性肿瘤较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老年恶性胸腺瘤16例放射治疗初步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腺瘤是前纵隔内最常见的肿瘤之一,约占前纵隔肿瘤的50%,占胸腺肿瘤的90%。恶性胸腺瘤因侵犯胸膜,心包膜及纵隔内大血管而无法彻底手术切除,术后放射治疗必不可少。本院自1999年起收治≥60岁老年恶性胸腺瘤16例,通过回顾性分析,了解放射治疗对于老年恶性胸腺瘤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