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冠状动脉(冠脉)内血栓的发生率高,尽快恢复闭塞冠脉的血流可降低AMI的死亡率。溶栓酶类药能溶解血栓内纤维蛋白,使阻塞的冠脉得以再通。1955年首先报告了链激酶(SK)的纤溶作用,70年代欧美诸国静注SK治疗AMI疗效可观。采用冠脉内给药时疗效更佳,尿激酶(UK)不同给药途径也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药物疗效的循证医学评价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根据大量临床试验结果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溶栓药物从疗效、并发症等进行了比较,发现溶栓药物从第1代到第3代在纤维蛋白选择性、半衰期、给药方式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进,使AMI的病死率降至7%~8%,但新型溶栓药物在有效率方面并没有明显超过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仍存在着颅内出血并发症、价格昂贵等缺点。因此,积极联用抗栓药物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AMI,乃是降低病死率的倡用办法。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研究方面溶血栓疗法在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早期,即起病3~6小时内,应用溶血栓疗法,及时溶解冠状动脉内血栓,使心肌得到再灌注,从而挽救濒死的心肌或缩小心肌坏死范围,是80年代治疗AMI的一大进展。这使AMI病人的急性期病死率从用监护治疗后已降到的15%水平再进一步下降。所用药物有下列五种: 一、链激酶(SK)SK是从C组β溶血性链球菌培养过程中提取的蛋白质,通过形成链激酶纤维蛋白溶酶原复合物,使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化为纤维蛋白溶酶,从而溶解血栓。SK使血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溶栓疗法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认为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AMI)的预后较差,应采用溶拴治疗。文内介绍了溶栓治疗的指征、禁忌症、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正> 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冠状动脉(冠脉)内血栓的发生率高,尽快恢复闭塞冠脉的血流可降低AMI的死亡率。溶栓酶类药能溶解血栓内纤维蛋白,使阻塞的冠脉得以再通。1955年首先报告了链激酶(SK)的纤溶作用,70年代欧美诸国静注SK治疗AMI疗效可观。采用冠脉内给药时疗效更佳。尿激酶(UK)不同给药途径也取得满意疗效。Dewerf和Relman报道组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早期冠脉造影证实,90%病人有血栓存在,这一发现奠定了溶栓治疗的理论基础。据记载1959年Fletcher等首先采用静脉输注溶栓剂治疗AMI.1960年BoyJes等证明局部使用纤溶制剂可迅速溶解大冠脉实验性血栓.1979年Ren-trop等进行冠脉溶栓法治疗AMI取得了显著效果.大量研究证明,溶栓疗法在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塞面积,改善左室功能及降低AMI病死率等均有显著疗效,是一种有希望的治疗方法.一、治疗时机、治疗指征与禁忌症治疗时机:冠脉内血栓形成在症状开始3小时内输注溶栓药物最易溶解,早期给溶栓药使左室功能改善,降低病死率。邵氏报道120例AMI患者,其中发病即开始溶栓者22例,再通率100%;4小时内溶栓60例,再通率86%;而4~6小时溶栓者28例,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危害性极大的心血管急症,尽早实行静脉溶栓是目前国内外治疗AMI使冠状动脉血管再通的重要手段。本文回顾分析69例AMI患者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及国产尿激酶(UK)溶栓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由冠状动脉(冠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性坏死.虽然目前药物溶栓、介入治疗及冠脉旁路移植术等治疗已使AMI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但这些方法均不能使梗死后的心肌细胞再生.近些年随着干细胞治疗研究的深入使心肌再生修复成为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性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急性心肌梗死 ( AMI)早期溶栓治疗可使血管再通 ,显著降低病死率并改善左心室功能 ,但它有许多限制 :在全部 AMI患者中大约仅有 1/ 3适宜并接受溶栓治疗 ,无论何种溶栓剂、给药方法 ,其用药后 90分钟通畅率最多达到 85% ,达到 TMI3级血流者最多达 50 %~ 55% ;溶栓治疗后由于残余狭窄的存在 ,大约在 15~ 30天内有缺血复发 :0 .3%~ 1%发生颅内出血。故 AMI的介入性治疗近年被较广泛应用并取得重要进展。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PTCA) ,是以心导管技术为基础 ,应用球囊机械地扩张…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中医药运用了现代科学技术,使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现代医学治疗冠心病早已超越单纯内科治疗,还有物理治疗,外科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术),内外科和放射科结合的治疗(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PTCA包括激光,班块旋切及血管内膜支架等技术。内科治疗药有以下几类:硝酸脂类,钙拮抗剂,抗心律失常药,抗凝药,溶拴剂,B受体阻滞剂等。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11.
背景 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约10%~30%的患者存在缓再流现象(SRP),致使患者不能实现心肌组织水平的有效再灌注,探讨PCI后SRP防治方法成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内注射山莨菪碱及联合腺苷对AMI患者PCI后梗死相关动脉(IRA)SRP的影响.方法 51例AMI直接PCI后存在SRP者,先以硝酸甘油200 μg冠状动脉内注入确认SRP,再随机分为两组:A组(26例)冠状动脉内注入山莨菪碱500 μg,B组(25例)注入山莨菪碱500 μg 腺苷3 mg,两组于给药后1、3、10 min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应用TIMI血流计帧法和冠状动脉造影计算机测量系统行给药后不同时间点IRA再通后血流速率帧数定量分析比较,并观察用药前后的心率和血压变化.结果 术后基础对照与硝酸甘油给药1、3、10 min时CAG血流帧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A组给药后1、3和10 min时CAG血流帧数分别较给药前减少56 6%,54 4%和52 8%(P均<0 01),平均TIMI血流从(1 75±0 46)级增加到(2 73±0 44)级(P<0 05);B组较给药前减少59 5 %,58 6%和55 8%(P均<0 01),平均TIMI血流从(1 72±0 52)级增加到(2 82±0 36)级(P<0 05),组间差别显著.两组在给药后10 min内连续监测冠状动脉内压、外周血压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A组心率较用药前增加了15~19次/min,B组心率未见增加,两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冠状动脉内注射山莨菪碱联合腺苷可改善AMI直接PCI后SRP,对血压和心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内应用山莨菪碱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含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后梗死相关动脉(IRA)缓再血流现象(slowreflowphenomenon,SRP)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121例AMI直接PCI后再通的IRA存在SRP患者21例,先以硝酸甘油200μg冠状动脉内注入(确认SRP)作为对照,10min后继以冠状动脉内注入山莨菪碱500μg(2min内),于给药后1、3、10min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应用Gibon的TIMI血流计帧法和QCA测量系统分别行硝酸甘油和山莨菪碱冠状动脉内给药后不同时间点IRA再通后血流速率帧数和管腔直径的定量分析比较。结果:①术后基础对照与硝酸甘油给药1、3、10min时CAG血流帧数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山莨菪碱给药后1、3和10min时CAG血流帧数分别较给药前减少58.3%,56.2%和54.6%(均P<0.01),平均TIMI血流增加从(1.76±0.43)级到(2.71±0.46)级,P<0.05;②冠状动脉内给予山莨菪碱后3min时开通IRA中段管径亦较前略有增加[(3.2±0.4)mm∶(3.4±0.5)mm,P>0.05];③山莨菪碱冠状动脉内给药后10min内连续监测冠状动脉内压、外周血压、PR间期、QT间期和QRS时限各参数与给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较用药前增加了15~19次/min,但未引起严重的心动过速和心律失常。结论:冠状动脉内应用山莨菪碱500μg可改善AMI直接PCI后SRP,且安全易行,可作为治疗IRA开通后SRP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3.
溶栓治疗的介入使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早期死亡率明显降低,特别是溶栓加抗凝的治疗不但安全,而且疗效更好,现在已将溶栓治疗列为AMI治疗常规的一部分.虽然近几年大量的研究证实溶栓治疗是可行的和安全的,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何时给药疗效最佳?联合用药问题和溶栓失败后血管手术的介入等问题.目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观点是:①溶栓治疗AMI应尽早进行,且越早越好;②溶栓剂与阿斯匹林合用是最佳溶栓方案;③AMI早期适于单纯无创治疗.  相似文献   

14.
80年代以来,对于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溶栓治疗已在国内外广泛开展。已应用的溶栓药有链激酶(S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甲氧苯酰纤溶酶原-链激酶激活剂复合物(APSAC)、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SCU-PA),尿激酶(UK)以及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等等。在我国,这些制剂,或因尚未生产,或因供不应求,或因价格昂贵,或因副反应大等等,以致应用受到限制。以蛇毒制剂作为AMI溶栓治疗药物的研究及应用便  相似文献   

15.
藏红花素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线粒体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藏红花素(Crocin)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缺血区心肌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将15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AMI组和藏红花素7.5、15、30 mg/kg组,各30只;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复制AMI大鼠模型,藏红花素各组于造模手术前10 min腹腔注射给药,假手术...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当前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现有的治疗措施(药物、冠状动脉介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一定程度上可恢复心肌灌注,改善心功能,但对于已坏死的心肌却无能为力.随之而来的心肌细胞凋亡及心室重构使心功能进行性恶化,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死(AMI)即心肌缺血性坏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急诊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是尽早、持久开通梗死相关血管(IRA)最有效的方法,可以使病死率明显下降,成为AMI治疗的首选方法[1]。现报道42例AMI患者进行PCI治疗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急性肺血栓栓塞的溶栓治疗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急性肺血栓栓塞 (APE)的溶栓治疗始于 30年前。长期以来 ,人们一直在探求能够提高疗效、降低出血风险的药物和治疗方法。随着优质溶栓药物的开发及溶栓方案、给药途径的改进 ,APE的溶栓治疗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现有溶栓剂主要有链激酶 (SK)、尿激酶 (UK)、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 -PA) ,均为纤溶酶原激活剂 ,是具有启动 -放大纤溶系统的有效药物。它通过激活纤溶酶原而溶解血栓 ,使其降解成可溶性肽类。目前新一代溶栓剂如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 -PA缺失突变体 (r -PA)、TNK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初,De Wood 等用冠脉造影证实,大约80%以上的急性透壁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在梗塞早期(4~6小时)冠脉内有血栓形成。Rentroop 等首次报告冠脉内滴注溶栓剂链激酶(SK),约使80%病例的阻塞冠脉再通。溶栓剂治疗不仅可使冠脉再通,且可改善心功能,降低死亡率。但是目前常用的溶栓剂——SK 和尿激酶(UK),不管静脉给药还是冠脉内给药,均可引起全身性纤溶状态,易致出血并发症。由于 SK 的半衰期长,这种出血倾向持续的时间也较长,从而耽搁后续的侵入性治疗。此  相似文献   

20.
溶栓疗法的主要目的是溶解不能自发纤溶的病理性血管内血栓或栓子.在急性心肌梗塞和大块肺栓塞时对血栓溶解的速度要求很严格,因为只有早期再灌注才能缩小梗塞面积,改善功能.局部直接给药虽能增强药物的溶栓疗效,但冠状动脉和脉动脉插管势必推迟给药时间.不论全身或局部给药,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