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期及部位黔产千里光中总黄酮、绿原酸和金丝桃苷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合生物产量,为确定黔产千里光的采收期和药用部位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和金丝桃苷的含量。[结果]不同采收期黔产千里光总黄酮的含量以6月份含量最高,绿原酸和金丝桃苷含量均以8月份最高,不同部位千里光叶中总黄酮、绿原酸和金丝桃苷的含量最高;8月份千里光的生物产量最大,茎、叶的产量占较大比重。[结论]综合考虑3种活性成分的含量和生物产量,建议黔产千里光在7—9月份采收地上部位为宜。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用Folin-Ciocaileu法测定红腺忍冬叶抗氧化有效部位中总多酚含量的方法,并应用此方法研究不同批次红腺忍冬叶抗氧化有效部位中总多酚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Folin-Ciocaileu法,对红腺忍冬叶水提液中总多酚含量测定进行方法学研究,检测12批红腺忍冬叶水提液及其30%乙醇沉淀物和滤液中总多酚的含量。[结果]测得总多酚含量在6μg·mL-1~16μg·m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重复性RSD为0.31%(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7%,RSD为2.66%(n=9)。不同批次红腺忍冬叶间测得总多酚含量差别较大;同批次红腺忍冬叶中,总多酚含量为水提液〉水提液30%乙醇沉淀后滤液〉水提液30%乙醇沉淀。[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红腺忍冬叶抗氧化有效部位中总多酚的含量。红腺忍冬叶抗氧化有效部位中总多酚含量为水提液〉水提液30%乙醇沉淀后滤液〉水提液30%乙醇沉淀。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红腺忍冬叶抗氧化有效部位中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不同批次红腺忍冬叶抗氧化有效部位中的多糖含量进行测定及比较。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总糖含量,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还原糖的含量,取两者差值为多糖含量,以测定红腺忍冬叶抗氧化有效部位中的多糖含量。结果:15批浙江产红腺忍冬叶水提液中多糖含量为5.045~12.348 mg/mL,水提液30%乙醇沉淀后滤液中多糖含量为4.880~11.944mg/mL,水提液30%乙醇沉淀物中多糖含量为0.015~0.119 mg/mL。结论:建立的多糖测定方法简单、准确、适用性良好,可用于红腺忍冬叶抗氧化有效部位中多糖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不同批次商品金银花绿原酸含量比较李海鹰,周凤琴,张照荣,陈俊英(山东中医学院250014)关键词忍冬,净花菰腺忍冬,绿原酸含量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japonicaThunb.红腺忍冬LonicerahypoglaucaMiq.山银花...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红腺忍冬叶进行黄酮类等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并确定回流提取红腺忍冬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预试验进行定性分析;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采用正交试验法等,考察乙醇回流提取不同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 红腺忍冬叶中含有生物碱和黄酮类化合物;乙醇回流提取红腺忍冬叶总黄酮的最佳条件为12倍量5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h,验证试验测得红腺忍冬叶中总黄酮平均含量为16.6%,RSD=1.52%(n=3).结论 红腺忍冬叶中总黄酮含量较高,红腺忍冬叶和金银花叶在化学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细毡毛忍冬总黄酮和绿原酸的聚酰胺同时富集工艺.方法: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样品中总黄酮含量,HPLC测定绿原酸含量为指标,考察多个参数.结果:聚酰胺对细毡毛忍冬总黄酮和绿原酸有良好的吸附作用,其吸附洗脱工艺:上样溶液浓度0.04g生药/mL,pH 5~6(原液),以1.5 mL/min的吸附流速上样,再依次用10%、50%乙醇对吸附后的聚酰胺进行洗脱,洗脱体积200 mL,洗脱剂pH值9~ 10.结论:聚酰胺可同时用于细毡毛忍冬总黄酮和绿原酸的分离富集.  相似文献   

7.
HPLC对5种新疆地产金银花绿原酸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5种新疆地产金银花(金银忍冬、忍冬、刚毛忍冬、葱皮忍冬、红花金银忍冬)和4批内地商品金银花进行了绿原酸含量测定。结果表明:5种新疆地产金银花绿原酸含量分别为3.13%、1.82%、3.28%、7.44%、3.27%,4批内地商品金银花绿原酸含量分别为1.03%、2.73%、3.69%、3.54%,两者之间无明星差异。  相似文献   

8.
金银花及其叶中有效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研究同一株金银花来源的金银花及其叶中的绿原酸、总黄酮的含量。方法均采用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的提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银花及其叶中绿原酸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金银花及其叶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绿原酸在金银花及其叶中的含量分别为2.72%和2.30%;总黄酮在金银花及其叶中的含量分别为6.46%和7.85%。结论同一株金银花来源的金银花叶中所含的绿原酸略低于花中的含量,叶中总黄酮明显高于花中的含量。因此资源丰富的金银花叶也同样具有药用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小儿柴芩清解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大青叶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主药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的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大青叶的TLC鉴别专属性强,绿原酸进样量在0.12-0.6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绿原酸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RSD=1.35%。[结论]该文所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操作简便,稳定可靠,重现性好,能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黄褐毛忍冬花蕾、白花、黄花生晒品及蒸晒品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 采用HPLC法,反相HypersilC18柱,以乙腈-0.4%磷酸溶液(13:8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nm。结果 黄褐毛忍冬花蕾、白花、黄花生晒品绿原酸含量分别为0.54%,0.81%,0.57%;蒸晒品中绿原酸含量分别为2.14%,1.65%,2.04%。结论 蒸晒法较生晒法炮制的黄褐毛忍冬中绿原酸含量高。  相似文献   

11.
红腺忍冬叶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红腺忍冬叶的抗氧化作用,为红腺忍冬叶的开发利用奠定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时红腺忍冬叶不同溶剂提取物进行体内外抗氧化实验研究:(1)以Vc、二丁基羟基甲苯(butylated hydroxytoluene,BHT)为对照品,通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diphenyl-2-picrylhy drazyl,DPPH)法和铁离子还原法考察样品的体外抗氧化活性.(2)以Vc为阳性时照,由D-半乳糖至衰的小鼠为模型,通过测定血清、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过氧化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考察样品的体内抗氧化活性.[结果](1)在0.5~2mg·mL-1范围内,水提液、50%乙醇提取液和95%乙醇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与Vc无显著性差异或优于Vc,多与BHT尚有差距,三种提取液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0.1~5mg·mL-1范围内,三种提取液对Fe3+的还原能力随着浓度上升显著增强,但与Vc、BHT尚有差距,三种提取液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综合SOD结果:水提液高剂量组作用优于其他各药物组,且其血清SOD活力与V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脏中SOD活力只有该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效果.综合GSH-PX活性结果:除50%醇提高低剂量组外,其余各组均具有较好活性;其中水提液高剂量组在血清中的GSH-PX活性显著高于Vc组.综合MDA结果:水提液高低剂量组和50%、95%醇提高剂量组均具有较好的效果,而且这些组在血清和肝脏中的MDA含量与Vc组相比,降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红腺忍冬叶的不同溶剂提取物都具有一定的体内外抗氧化效果,特别是对提高GSH-PX活性和对MDA的清除效果较强.其中水提液抗氧化效果优于醇提物,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红腺忍冬叶的抗炎解热作用,为红腺忍冬叶的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和棉球致小鼠肉芽肿模型,考察红腺忍冬叶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炎作用;通过酵母性发热大鼠模型,考察红腺忍冬叶不同溶剂提取物的解热作用。结果抗炎实验中,与模型组比较,红腺忍冬叶不同溶剂提取物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等3种模型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均能降低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炎症组织中PGE2含量和炎症血清中NO含量(P〈0.01或P〈0.05),综合肿胀抑制率、PGE2和NO含量指标,95%醇提高剂量组效果较好。解热实验中,与模型组比较,红腺忍冬叶水提高剂量组在给药后1 h体温显著降低(P〈0.01),水提高、低剂量组在给药后3 h体温显著降低(P〈0.05);50%和95%醇提高剂量组在给药后1 h体温显著降低(P〈0.05)。结论红腺忍冬叶具有一定的抗炎、解热作用,95%醇提取物的抗炎作用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3.
8个不同种质忍冬叶中绿原酸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绿原酸的含量为指标,评价不同种质忍冬叶的质量,为忍冬种质的划分和忍冬叶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8个种质忍冬叶绿原酸含量为0.79%~2.43%。结论:不同种质忍冬叶中绿原酸含量存在差异。其中含量达到《中国药典》中金银花标准的有24,32,34三个种质,含量在1%以上的有19,21,27,36四个种质,种质17叶片中绿原酸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处理山银花后对其所含绿原酸转移率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对SFE处理后的山银花水提液中绿原酸含量进行测定,同时与酶解法进行对比。结果经过SFE处理过的山银花,水提取绿原酸的转移率(95.1%)高于酶解法处理过的山银花中绿原酸的转移率(90.5%),高于未做任何处理的山银花中绿原酸的转移率(72.5%)。结论 SFE技术处理有利于提高山银花水提液中绿原酸的转移率,为SFE应用于山银花中绿原酸的提取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提取蜂胶总黄酮的新工艺。方法采用醇提酯萃法提取蜂胶总黄酮,并采用硅胶柱层析对乙醇提取的总黄酮进行精制。结果在室温下乙醇冷浸法对蜂胶总黄酮进行提取,得到蜂胶浸膏,总黄酮含量达到30.70%;采用硅胶柱层析对蜂胶浸膏进一步纯化,最终得到含量达70.94%的蜂胶总黄酮。结论醇提酯萃法结合硅胶柱层析,可大大提高蜂胶总黄酮的纯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不同对照品测定不同产地及不同部位的亚贡叶中总酚酸的含量。方法:选用绿原酸和咖啡酸为对照品,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通过测定吸光度计算不同产地及不同部位的亚贡叶中总酚酸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地及不同部位亚贡叶中总酚酸的含量有所差异。结论:亚贡叶总酚酸的含量测定可作为亚贡叶的质量控制和定量分析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用HPLC-ELSD法测定红腺忍冬叶提取物中葡萄糖和果糖含量的方法,并应用此方法研究红腺忍冬叶不同溶剂提取物中葡萄糖和果糖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Lichrospher NH2色谱柱,乙腈-水(90:10)为流动相,柱温25℃,流速0.8mL/min;ELSD漂移管温度70℃,载气为氮气,流速1.6L/min。[结果]红腺忍冬叶提取物中的葡萄糖和果糖能够得到较好地分离,葡萄糖和果糖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5840~1.168mg·mL-1、0.8256~1.8576mg·mL-1,r分别为0.9994、0.9991;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88%、97.55%,RSD分别为1.11%、1.15%;葡萄糖和果糖的稳定性(RSD)分别为2.12%、0.38%,重复性(RSD)分别为1.31%、0.24%。其中,水提物中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最高(分别为2.19mg·mL-1、4.10mg·mL-1),50%醇提物次之(含量分别为1.13mg·mL-1、2.12mg·mL-1),95%醇提物中含量最低(分别为0.45mg·mL-1、0.65mg·mL-1)。[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红腺忍冬叶提取物中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该批次红腺忍冬叶中,葡萄糖和果糖含量为水提液〉50%乙醇提取物〉95%乙醇提取物。  相似文献   

18.
青银注射液中总绿原酸的紫外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青银注射液中总绿原酸的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324nm处测定吸收度,并用绿原酸的吸收系数计算其含量.结果:青银注射液中总绿原酸的平均含量为19.38mg/ml.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速,稳定性,精密度,重现性和回收率均较好,可用于青银注射液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白菊花内总氨基酸、总黄酮、绿原酸和挥发油等有效成分为指标,探索山西芮城白菊花质量与采收期、加工方法的关系并与原产地白菊花比较质量。方法运用水蒸气蒸馏法测定挥发油的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和总氨基酸的量以及HPLC法测定绿原酸的量。结果胎菊除绿原酸外各指标显著高于各花期,可作为高等茶饮,普通茶饮品以半开菊和盛开菊适合,产量较高,指标适合。加工方法以机械加工更快、更适宜大生产。结论白菊花质量与采收期和加工方法有很大的关系。山西引种白菊花主要有效成分的量与原产地相当;挥发油量受采收期和加工方法的影响大于产地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