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无复流的疗效。方法 21例PCI中出现无复流患者,冠脉内注入替罗非班注射液12μg/kg负荷量,0.15μg/(kg·min)静脉维持36h,比较给药前与冠脉内给药后10min冠状动脉造影的校正后的计帧数(CTFC)、TIMI血流分级。结果给药前与给药后校正后的计帧数(CTFC)由(62.42±11.60)帧降至(28.62±8.60)帧,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药前后TIMI血流变化比较,显效13例(61.9%),有效7例(33.3%),总有效率达95.2%。结论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PCI术中无复流现象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中,冠状动脉(冠脉)内应用尿激酶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富含血栓病变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行急诊PCI术AMI患者住院和随访资料,7例患者造影发现其梗死相关动脉(IRA)内血栓负荷明显,对这部分患者冠脉内联合应用尿激酶和替罗非班,术后观察患者TIMI血流分级和心肌灌注,住院期间药物不良反应,住院期间以及随访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 用药后患者冠脉内血栓负荷明显减轻甚至消失,前向血流恢复至TIMI 2~3级,支架植入后未发生"无复流"或"慢血流"现象,住院期间无MACE事件、严重出血事件发生,3~9个月随访亦未发生MACE事件,患者心脏彩超提示左室功能良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结论 对于富含血栓病变的AMI患者,在急诊PCI中冠脉内联合应用尿激酶和替罗非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接受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患者中,应用静脉标准剂量比伐卢定的情况下,给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预防术中冠脉无复流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7年3—8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急性STEMI接受PPCI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2)与常规组(n=40)。全部患者均给予标准剂量比伐卢定进行术中抗凝。在梗死相关动脉恢复至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分级≥2级血流的情况下,观察组患者经指引导管、血栓抽吸导管或冠脉微导管一次性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500μg,常规组患者经指引导管、血栓抽吸导管或冠脉微导管一次性冠脉内注射生理盐水10 ml。观察支架植入完成后即刻冠脉血流情况,包括TIMI血流及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CTFC)。结果观察组患者支架植入完成后靶血管即刻出现的无复流(TIMI血流≤2级或CTFC≥40)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急性STEMI接受PPCI患者中,在静脉应用比伐卢定进行全身抗凝的情况下,给予预防性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梗死相关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发生无复流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内给予维拉帕米治疗AMI直接PCI 术中无复流现象的疗效.方法 常规方法 进行AMI直接PCI术,对发生无复流现象的患者,冠状动脉内给予维拉帕米100~200 μg/次,总量不超过600 μg,造影评价给药前后冠状动脉血流TIMI分级和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帧数(CTFC).对比分析术后 30 d时梗死相关血管同为前降支发生无复流组和未发生无复流组的临床及超声心动图资料. 结果 33例AMI直接PCI术中发生无复流的患者,冠状动脉内给予维拉帕米后冠状动脉血流明显改善.TIMI血流:(0.85±0.64)级vs (2.24±0.75)级(P<0.01) ;CTFC:(76.43±13.85)帧vs(37.53±9.81)帧(P<0.01).术后30 d时梗死相关血管同为前降支者,发生无复流组较未发生无复流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减低(46.56%±5 .6%) vs (50.34%±4.76%)(P<0.05).结论 维拉帕米冠状动脉内给药治疗AMI直接PCI术中无复流现象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我院2009-05~2011-05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例,年龄45~80(60.7±7.5)岁,均于发病12 h内行急诊PCI术,未溶栓。随机分为替罗非班治疗组(n=38)和对照组(n=32),两组在介入术前常规给予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300 mg、阿托伐他汀80 mg;PCI术中均给予肝素8 000~10 000 U。替罗非班组PCI术前第10~30分静脉注射替罗非班(商品名欣维宁,武汉远大制药厂,每瓶5 mg/100 mL)10μg/kg(3 min注完),然后以0.15μg/(kg.min)静滴维持36 h~72 h。观察两组PCI术后即刻梗死相关血管(IRA)血流情况(TIMI分级),术后30 d内出血并发症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替罗非班组TIMI 3级血流94.7%(36/38),对照组75%(24/32)(P〈0.05);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替罗非班组5.3%(2/38),对照组25%(8/32)(P〈0.05);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应用盐酸替罗非班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血流,减少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常规抗凝、抗血小板基础上,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联合应用国产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和α1受体阻滞剂乌拉地尔预防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术中无复流的疗效。方法将符合STEMI入选标准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和乌拉地尔,n=100例)和对照组(仅用替罗非班,n=100例)。术前均常规给负荷量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600 mg,试验组、对照组均于术前应用替罗非班[10μg/kg在3 min内推注,然后0.15μg/(kg.min)由微量泵持续泵入36~48 h],试验组在靶血管(IRA)PTCA导丝通过后,于冠脉内推注12.5~37.5 mg乌拉地尔,此后接受PCI治疗。结果两组术后即刻TIMI 3级血流无差异,但试验组TMP 3级明显增高(P<0.05),1周及1个月内两组射血分数相似,对照组有2例术后3 d及23 d发生再梗死,30 d主要不良心脏事件较试验组高。结论国产替罗非班联合乌拉地尔在STEMI急诊PCI术前应用能够进一步改善心肌的灌注,减少无复流的发生,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症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不同时间应用替罗非班对于术后CRP水平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急症入院的84例AMI患者随机分为早期治疗组(n=45)与晚期治疗组(n=39),早期治疗组于急症入院即刻静脉给予替罗非班;晚期治疗组于冠状动脉造影后静脉给予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前、术后的TIMI血流分级;测定PCI术前、术后3dCRP水平;记录住院期间及随访3个月时的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早期治疗组术前TIMI前向血流达到3级的比率明显高于晚期治疗组,而术后无差异;早期治疗组术后3d的CRP水平明显低于晚期组;两组术后住院期间MACE事件有明显差异,而随访3个月期间则无差异。结论AMI患者入院时尽早应用替罗非班对急症PCI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且能够明显改善靶血管前向血流TIMl分级,降低CRP水平,减少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的应用时机对行冠脉介入治疗(PCI)的高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近期临床预后的影响. 方法 160例高危NSTE-ACS患者随机分为PCI术前早期应用组(Ⅰ组,冠脉造影前4~6h应用替罗非班)和PCI术前即刻应用组(Ⅱ组,导丝通过冠脉病变后应用替罗非班).分析两组靶血管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和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的差异.随访PCI术后24h、3d、7d和30d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并记录使用替罗非班治疗期间的出血并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 结果 Ⅰ组术前即刻靶血管TIMI血流2~3级(81%)和TMPG灌注2~3级(62%)的比率均显著高于Ⅱ组(分别为62%和33%,P(0.05).两组PCI术后靶血管TIMI血流3级比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Ⅰ组术后TMPG灌注2~3级比率(89%)显著高于Ⅱ组(64%,P<0.05).两组PCI术后24h和3d内均未发生MACE,7dMACE发生率均为1.25%,两组30d内MACE的发生率分别为3.75%和6.25%(P>0.05).使用替罗非班治疗期间,两组重度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2.50%和1.25%(P>0.05),中度出血并发症和轻度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均为1.25%. 结论 在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行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高危NSTE-ACS患者于PCI术前早期(4~6h)应用替罗非班较PCI术前即刻应用,能更显著改善冠脉血流和心肌灌注,并有降低PCI术后30d内MACE发生率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替罗非班是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现已广泛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治疗,并且能改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肌组织供血.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尽管替罗非班抗血小板疗效好、安全性高,但在高龄患者中,常规剂量替罗非班仍显著增加了主要出血事件发生,因此,在高龄患者中,其应用剂量尚有待进一步探讨。本研究旨在探讨75岁以上ACS患者接受PCI治疗时应用替罗非班的剂量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冠脉血流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就诊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组(观察组)60例及单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组(对照组)60例,观察联合治疗对心肌梗死患者心肌血流灌注及预后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在术后心电图2 h STR>50%比例优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心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可明显改善心肌血流灌注,并且有利于恢复心功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内注射硝普钠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中无复流的疗效。方法将同期于我院行PCI且术中出现无复流的79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硝普钠组)和对照组39例(硝酸甘油组),两组手术方法相同,出现无复流现象后分别经冠状动脉内注入硝普钠(每次用0.05-0.1mg)和硝酸甘油(每次用0.1-0.2mg),术中出现低血压给予阿拉明0.5~1mg。观察两组注射药物后首次和末次冠脉造影图像,分析其冠脉特征(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分级);观察两组冠脉内有创血压、心率变化及术后7d的射血分数;记录患者住院期间及随访80d内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MACE)。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脉内注射药物后:实验组TIMI分级达到3级以上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77.5%vs46.2%,P=0.004),TMP分级达到3级以上的比例高于对照组(75.0%vs48.7%,P=0.016);两组冠脉内有创血压及心率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7dLVEF高于对照组(54.6%±9.2%,43.8%±5.9%);实验组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0%vs20.5%,P=0.038);实验组在平均80d随访期间发生总的MACE事件比对照组相对有所减少(7.5%vs25.6%,P=0.030)。结论冠状动脉内注射硝普钠,可以改善AMI患者PCI术中发生无复流后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组织灌注分级,同时改善患者心功能及预后,是治疗此类患者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出现无复流或慢复流时应用血栓抽吸导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行PCI时发生无复流或慢复流患者56例,随机分为抽吸组26例和对照组30例,抽吸组除常规处理外立即使用血栓抽吸导管,分析比较两组术后TIMI分级、TIMI心肌灌注(TMP)分级、心肌酶谱、ST-T改变、LVEF及随访30 d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in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MACE)发生率.结果 抽吸组TIMI及TMP分级,心肌酶谱及LVEF均优于对照组,出现缺血性ST段抬高的患者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ACE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CI时出现无复流或慢复流时应用血栓抽吸导管有助于改善罪犯血管远端的心肌灌注及术后心功能,减轻慢复流或无复流对心肌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注射小剂量尿激酶+合贝爽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梗死相关动脉(IRA)无再流现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实施PCI,其中急性心肌梗死150例,PCI术中38例出现IRA的无再流;不稳定型心绞痛310例,7例出现无再流。45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小剂量尿激酶+合贝爽组24例,交替给予尿激酶及合贝爽冠脉内注射,尿激酶总量20万U,合贝爽总量2 mg;合贝爽组21例,给予合贝爽冠脉内注射,总量2 mg。结果:小剂量尿激酶+合贝爽组24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hrombolysis inMyocardial Infarction,即TIMI)血流明显改善,P<0.005;合贝爽组21例TIMI血流亦明显改善,P<0.005。对4例TIMI血流Ⅰ级者继续给予尿激酶10-20万U推注后,TIMI血流Ⅲ级者3例,TIMI血流Ⅱ级者1例,术后24h死亡2例,静点多巴胺1周维持血压1例。两组相比,术后TIMI血流改善以小剂量尿激酶+合贝爽组更为显著,P<0.005。结论:无再流现象与IRA远端的冠脉微血栓形成及痉挛均有关,PCI中给予冠脉内小剂量尿激酶+合贝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PGE1)对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无复流患者左心室功能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102例确诊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并完全性RBBB的患者,且所有患者均从发病至到达我院行直接PCI时间〈12h,术后血流只达到TIMI2级,且完全性RBBB仍存在,予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予生理盐水20mL加Lipo-PGE120μg静脉缓慢推注2次/d,共3d;对照组予硝酸甘油用5%葡萄糖稀释(糖尿病患者用生理盐水)50~100μg/min持续静脉缓慢滴注3d。两组患者均予心电监护、心电图检查及彩色多普勒二维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术后住院期间LVDd、LVEF均无显著性差异。随访1年,治疗组患者的LVDd明显降低,LVEF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术后1周内治疗组中完全性RBBB消失的例数多于对照组,室性心动过速的病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PCI术后存在无复流现象,经应用Lipo-PGE1可改善心肌微循环,挽救更多濒死心肌,减少心律失常发生,从而达改善心泵功能,提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血管内皮细胞(VEC)的改变及腺苷与硝酸甘油的保护作用.方法 对60例AMI行PCI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腺苷组、硝酸甘油组和对照组.3组患者在行PCI罪犯血管开通后分别立即给予冠脉内注射:腺苷组:腺苷注射液240 μg +生理盐水10 ml.硝酸甘油组:硝酸甘油200 μg+生理盐水10 ml.对照组:生理盐水10 ml.3组患者皆测定用药前后冠状动脉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一氧化氮(NO)含量,同时测定血管开通即刻和用药后5 min冠脉血流帧数.结果 3组患者vWF在术后均高于术前含量(P<0.05).但腺苷组和硝酸甘油组vWF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组患者在术后NO血浆含量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但术后腺苷组和硝酸甘油组NO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冠脉给药后5 min冠脉血流计帧数腺苷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PCI可造成血管内皮的功能损伤,PCI术后冠脉内应用腺苷与硝酸甘油对病变血管内皮功可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替罗非班(欣维宁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86例ACS患者,随机分为2组:替罗非班组40例,对照组46例.除常规药物治疗外,替罗非班组予替罗非班注射液10 μg/(kg·min)负荷剂量,静脉推注3 min,而后以0.15 μg/(kg·min)匀速持续静脉泵入48~72 h;对照组予生理盐水静脉泵入.入院后即刻抽血测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用药24 h后,抽血复查上述指标,并用高频超声探头分别测量两组患者肱动脉基础内径、反应性充血内径、含服硝酸甘油后内径,计算血流介导的动脉血管舒张功能(flow-mediated dilation,FMD)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nitroglycerin-mediated dilation,NMD).最后比较两组间及组内上述参数的差异.结果 用药后替罗非班组与对照组比较,其FMD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3.0% vs 4.6%±2.1%,P=0.008),然而两组在NMD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替罗非班组NO水平显著升高[(38.63±16.42) μmol/L vs (44.74±2.77) μmol/L,P=0.017],ET水平显著降低[(117.61±14.25) pg/ml vs(107.57±16.45)pg/ml,P=0.006].结论 应用替罗非班可以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FMD,显著升高NO水平,降低ET水平,提示替罗非班对血管内皮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经桡动脉与股动脉入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可行性、安全性及其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2005年10月~2007年6月期间,123例发病在12h内的STEMI患者,为常规股动脉组。2007年7月~2009年6月中行急诊PCI术的患者共126例发病在12h内的STEMI患者,为选择性桡动脉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成功率、球囊扩张时间、手术手术时间、穿刺局部出血并发症。结果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手术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96.83%vs97.56%,P〉0.05),两组手术时间和第一次球囊扩张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桡动脉组穿刺局部出血并发症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桡动脉直接PCI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