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宁 《中国乡村医生》2006,22(19):13-15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的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临床主要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粪便性状异常(稀便、黏液便/硬结便)、腹痛及腹胀等症候群。IBS尽管不危及人的生命,却可不同程度地影响工作与生活,降低生活质量。IBS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疾病,患病率极高,西方国家约15%~20%的人患病,我国IBS就诊人数占消化科的25%~50%。  相似文献   

2.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伴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改变,持续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指标异常的症候群,属于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西方国家的IBS患病率约为4.4%~22%,  相似文献   

3.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慢性功能性胃肠疾病,是消化系统疑难杂证之一,是一种与胃肠功能改变有关,以慢性或复发性腹痛、腹泻、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为主要症状而又缺乏胃肠道结构或生化异常的综合征,易被误诊并且有较高的发病率。此外还会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浪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据西方统计,IBS约占成年人群的14%~22%,1996年北京市城乡18-70岁的普通人群调查结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腹泻、腹胀、排便习惯及性状改变为主的慢性肠功能紊乱性疾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笔者于2000年~2005年.以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肝郁脾虚腹泻型IBS 8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持续或间歇发作,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改变为临床表现,而缺乏胃肠道结构和生化异常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以排便异常为典型症状,可分为腹泻为主型IBS(IBSC)、便秘为主型IBS(IBSD)、腹泻便秘混合型(IBSM)和腹泻便秘交替型(IBSA)。  相似文献   

6.
肠胃康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72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异常为特征的功能障碍性肠病,约占成年人群的14%~22%。我院从2000年以来运用自定协定处方肠胃康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7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肠易激综合征诊断和治疗的共识意见(2007,长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排便后可改善,常伴有排便习惯改变,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世界各地流行病学研究报道显示IBS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多发病。西方国家人群患病率达10%-20%,我国的一项按罗马Ⅱ标准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社区人群IBS患病率为5,7%,其中22%曾因IBS症状而就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培菲康治疗前后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肠道相关益生菌群的变化。方法选取符合罗马Ⅲ标准的IBS患者60例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对照人群20人,IBS患者包括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未分型4种类型,再将IBS患者随机分为2亚组,治疗组予以培菲康治疗,2片,3次/d,疗程为4周,对照组予以安慰剂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粪便中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的变化。结果腹泻型IBS患者粪便中双歧杆菌及乳杆菌含量均小于正常人群(P〈0.01),混合型IBS患者粪便中双歧杆菌含量小于正常人群(P〈0.01);服用培菲康4周后,患者粪便中双歧杆菌及乳杆菌含量均高于治疗前(P〈0.01);以腹泻为主的IBS患者中,治疗有效者,治疗后粪便中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含量都要少于治疗无效者(P〈0.01)。结论IBS患者存在某种肠道菌群的量的变化,且外源性补充相关益生菌制剂时,患者病情的变化伴有粪便中益生菌群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组以腹痛、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或腹泻便秘交替)及大便性状异常为特征的临床症候群,缺乏可以解释症状的形态学、细菌学及生化代谢等异常的证据。IBS的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本病的发生与社会心理因素、遗传易感性、胃肠道运动异常、内脏敏感性增加、炎症、肠道菌群失调及脑一肠轴的改变等有关。近年来,中医药治疗IBS取得较好的疗效。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复方谷氨酰胺联合思密达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常见的消化系统功能性疾病之一。IBS病人约占消化门诊病人的1/4—1/3。临床表现为腹痛和/或腹部不适、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性状异常等症状,经检查排除可引起这些症状的肠道及相关脏器的器质性病变。目前诊断多采用罗马Ⅱ标准,根据临床表现不同而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混合型。尽管目前对IBS的治疗研究较多,但尚无特效方法。我科近年来对复方谷氨酰胺联合思密达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进行了临床观察,以单用思密达作为对照,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季峰  焦春花 《浙江医学》2008,30(3):207-209
肠易激综合征(im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以腹痛、腹部不适、排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及粪便性状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临床形态学及病理生理的改变,症状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病因尚不明确的一种慢性功能性肠道疾病。其发病率高,在西欧及北美约20%的成年人患有此病,在亚洲国家发病率约为0.8%~11%,女性多于男性。IBS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胃肠动力异常、内脏敏感性增加、精神社会、遗传、胃肠道感染、肠道菌群失调等综合因素有关。由于IBS缺乏客观诊断依据,诊断以临床表现为基础,排除其它器质性胃肠道疾病。治疗以对症、调节内脏敏感性为主,同时予饮食调整、改善患者精神症状、心理行为干预、微生态及中医中药等综合治疗,尚无特效药物根治。  相似文献   

12.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等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根据临床特点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由于病因、发病机制复杂,虽然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均不确切。2003年1月-2005年12月我们治疗、观察30例腹泻型IBS,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辨证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以与排便有关的腹部不适或腹痛为主证的功能性肠病。往往伴有排便习惯改变与大便性状异常.症状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本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约占消化道疾病门诊的30%~50%。根据临床主导症状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混合型。其中又以腹泻型最为多见。西药多用解痉药、止泻药、导泻药、抗抑郁药等对症治疗。但存在副作用大、价格昂贵、复发率高等缺点。根据主症的不同,本病应归属于中医“泄泻”、“便秘”、“腹痛”、“腹胀”等范畴。在临床中,笔者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疗效满意.现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以腹痛和(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改变为主要特征。根据粪便性状将IBS分为便秘型、腹泻型、混合型和不定型[1]。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目前研究认为与肠道动力异常、内脏感觉异常、炎症、感染、神经内分泌、遗传、饮食等多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有关。内脏高敏感性是其主要病理基础,腹痛是其内脏高敏感性的主要临床症状,是诊断IBS的必需症状,是患者最迫切解决的问题,是临床科学研究的重点。因此与腹痛相关的信号通路都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近期研究的热点是钙离子( Ca2+)通路介导的疼痛在 IBS 中的地位,且其与 TRPV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illoid 1)信号通路介导的内脏高敏感性有一定的相关性。现就上述内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 blebowel syndrome,IBS)是以腹痛、腹部不适、排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及粪便性状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临床形态学及病理生理的改变,症状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  相似文献   

16.
正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肠功能紊乱性疾病,以腹痛、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改变等症状为主要表现,但无肠道器质性病变[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欧美国家IBS发病率约10~15%[2],我国IBS发病率约为6.5%,呈逐年增高趋势,发病高峰年龄为30~59岁[3]。依据罗马Ⅲ标准,IBS分为腹泻型(IBS-D)、便秘型(IBS-  相似文献   

17.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大量流行病学调查显示,IBS在人群中患病率约在30%~50%之间,我国约在5%左右,且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应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培菲康治疗肠易激综合征10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和(或)粪便性状异常的功能性肠病,一般认为该病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因其病因、发病机理迄今尚未完全阐明,所以缺乏理想的药物和方法。近年笔者在临床中运用健脾抑激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张艳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7):2304-2305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是十分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与排便或排便习惯改变相关的腹痛或不适,有排便紊乱的特点[1],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多发症状。该病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目前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闼,一般认为其是多因素的生理、心理性疾病。根据I临床特点分为IBS合并便秘型(IBS-C)、IBS合并腹泻型(IBS-D)、混合型(IBS-M);  相似文献   

20.
肠易激综合征(IBS)为一种与胃肠功能改变有关,以慢性或复发性腹痛、腹泻、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为主要症状而又缺乏胃肠道结构或生化异常的综合征,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据北京协和医院报道,1996年北京市城乡18~70岁的普通人群调查结果,具有IBS症状符合Manning标准的人群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