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小儿脑瘫与双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儿脑瘫高危因素的研究国内外已有报道犤1犦,但多胎儿患脑瘫的病因探讨尚少犤2犦。目前,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促排卵及试管婴儿技术的应用,使多胎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因此,深入探讨多胎与脑瘫的关系,对于脑瘫的预防、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128例脑瘫患儿中12例多胎儿致脑瘫者做一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多胎儿尤其双胎易罹患脑瘫的病因及发病机制。1临床资料128例脑瘫患儿为本科脑瘫中心2000年12月~2001年11月及2001年8月~11月在中国康复中心进修期间所收治的病例,男74例,女54例,诊断及…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脑瘫患儿监护人心理和减少纠纷发生方法.探讨脑瘫患儿工作中的风险因素,提高业务水平,增强服务意识和沟通技巧,开展健康教育及心理干扰,确保患儿及自身安全.结果 纠纷减少,医患、护患、患患关系和谐,满意度提高.结论 医务人员综合素质提高,心理干预可以使患儿监护人心理状况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脑瘫患几由于疾病病程长久,常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而脑瘫患儿的家长也存在很多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障碍会妨碍患儿的治疗.所以,对于脑瘫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支持至关重要,可影响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本文对36例脑瘫患儿及家长进行了心理支持,并观察了心理支持对脑瘫治疗的临床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凤玲  盛茗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8):716-716
我院自1987年以来收治小儿脑瘫4600例。由于脑瘫患儿的生理、心理以及环境变化等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因此,加强脑瘫患儿住院期间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采取防范对策是康复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细菌性肺炎患儿血液中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3例细菌性肺炎患儿分别进行早期及恢复期CRP、WBC水平测定。结果 63例患儿中,93.7%的患儿CRP升高,63.5%的患儿WBC升高。恢复期CRP、WBC下降,CRP下降幅度最大。结论 CRP及WBC检测有助于细菌性肺炎的诊断,检测CRP有助于细菌性肺炎的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脑瘫儿童医疗保健服务利用状况,寻找影响早期诊断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2010年1月—12011年12月住院及门诊康复治疗的脑瘫患儿216例,通过与患儿家长访谈后填写调查表,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延迟诊断率为37.04%,家长的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下、居住地为农村、确诊医院级别为市级以下是造成脑瘫延迟诊断的3种因素。脑瘫患儿医疗保健服务利用存在着从家长到医生对脑瘫缺乏足够的认识、儿童保健管理及高危儿管理不到位现象。结论整个社会存在对脑瘫认识不足的现象,应大力开展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提高各级医院儿科人员鉴别诊断及评估脑瘫患儿的能力,切实做好儿童保健、高危儿的管理以利于脑瘫患儿的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7.
细菌性肺炎患儿血清CRP、ESR、WBC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菌性肺炎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及白细胞计数(WBC)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118例细菌性肺炎患儿分别进行早期及恢复期血清CRP、ESR、WBC水平测定。结果:118例患儿中,93.2%的患儿CRP升高,63.6%的患儿WBC升高,52.5%的患儿ESR升高。恢复期CRP、WBC下降,CRP下降幅度最大。结论:血清CRP及WBC检测有助于细菌性肺炎的诊断,检测CRP有助于细菌性肺炎的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前降钙素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09—2013—09于我院住院治疗的小儿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14例,根据患儿诊断将其分为细菌性肺炎组(进一步划分为普通感染组与重症感染组)和病毒性肺炎组,并选取同期于我院儿童保健科就诊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比较细菌性肺炎组、病毒性肺炎组、对照组三组患儿前降钙素检测结果的阳性率及细菌性肺炎普通感染组与重症感染组前降钙素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前降钙素检查阳性率为83.61%,病毒感染组为13.21%,对照组为0.00%。细菌感染组患儿前降钙素检查结果阳性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细菌性肺炎普通感染组、重症感染组前降钙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重症感染组前降钙素水平明显高于普通感染组,组间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前降钙素含量的高低对于鉴别小儿细菌性肺炎和病毒性肺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且患儿前降钙素检测结果越高,一般细菌感染程度就越重。  相似文献   

9.
脑瘫患儿龋齿现状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学斌  杨文军 《广东医学》2004,25(8):973-974
目的 了解脑瘫患儿龋齿的患病情况及特点 ,同时为脑瘫患儿龋齿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可能的参考及建议。方法 对 5 0 0例 36~ 71个月住院治疗的脑瘫患儿进行龋齿的检查 ,了解龋齿的患病率、龋均、性别差异 ,以及龋齿的分布 ,龋齿的龋坏程度 ,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 0 0例 36~ 71个月脑瘫患儿的龋患率为 77% ,龋均为 4 2 2 ,其中 6 0~ 71个月脑瘫患儿患龋率最高 ,为 79% ;从男、女各年龄组观察 ,男性患龋率略高于女性 ,但两者差异无显著性。从龋齿在牙位上的分布看 ⅣⅣ 龋率最高 ,其次是 ⅤⅤⅤⅤ ;从龋坏的程度上看 ,ⅠⅠ Ⅰ度龋患病率最高约占 84 % ,其次为Ⅴ度 ,约为 4 8%。结论  6 0~ 71个月脑瘫患儿患龋齿最高 ,龋患率随年龄的增高而增加。其中上颌孔中切牙 ,侧切牙患龋率高于下颌同各牙。下颌孔磨牙患龋率高于上颌 ,并且在检查中Ⅰ度龋最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心肌损害的特点以及与肺炎支原体是否直接相关。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临床确诊支原体肺炎患儿52例及细菌性肺炎患儿40例,对比研究了两组患儿的心电图、临床心脏体格检查、血清心肌酶学检查等临床资料。结果支原体肺炎组患儿出现ST-T段改变及期前收缩的概率明显高于细菌性肺炎组,心脏听诊支原体肺炎组第一心音低钝及心衰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细菌性肺炎组(P<005)。血清心肌酶CK-MB、LDH、LDH1在两组间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存在明显的心肌损害,该心肌损害和肺炎支原体病原对心脏的直接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
细菌感染性肺炎是成人死亡的重要原为。据估计,美国每年约有1,200,000人患细菌性肺炎,55,000人死亡。通常由吸入口咽的细菌而致病。依赖“常规”的痰培养每易误诊。本文旨在回顾成人细菌性肺炎的致病因素、诊断方法及各种以细菌为病原体所引起的肺炎。一、容易引起肺炎的因素: 肺炎致病菌是感染肺炎的因素。医院外和医院内感染肺炎的致病菌是不同的。前者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以及大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分析病毒性肺炎与细菌性肺炎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探讨PCT测定在细菌性肺炎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126例肺炎患儿,其中病毒性肺炎58例(病毒性肺炎组),细菌性肺炎68例(细菌性肺炎组).采用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患儿血清中的PCT水平.以PCT≥0.5 μg/L作为阳性阈值,比较2组患儿血清PCT的阳性率.结果 细菌性肺炎组患儿血清PCT阳性率明显高于病毒性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PCT是小儿细菌性肺炎的敏感标志物之一,血清PCT检测有助于小儿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可作为临床抗生素的使用依据。  相似文献   

13.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内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损伤或发育缺陷所致的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常见的原因有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颅内出血、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以及母亲的一些因素,这些因素称为脑瘫高危因素,具有脑瘫高危因素的患儿称为脑瘫高危儿,不一定成为脑瘫患儿,但是患脑瘫的概率远远大于普通婴幼儿[1,2].随着新生儿医学和急救医学的发展,高危儿的存活率明显上升,与此同时伤残儿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那么追踪观察脑瘫高危儿,及时发现脑瘫早期患儿,及早实施系统化早期干预是脑瘫康复的关键,也是近年来被关注的问题.2009年7月~2010年12月收治脑性瘫痪患儿34例,采用早期综合干预治疗观察,现将疗效及随访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脑瘫患儿中早产儿所占的比例很大。本文通过对早产脑瘫患儿的病史并结合CT检查结果分析,表明部分早产儿在妊娠期已存在脑神经系统发育障碍,这可能是由于妊娠前和/或插妊娠期各种高危因素所致,而且这些高危因素也会引起早产。提示妊娠前和妊娠期因素是造成早产儿脑瘫不可忽视的因素,遗传也与脑瘫有关。  相似文献   

15.
景江琳  程临玉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8):3925-3926
目的:探讨脑瘫患儿听性脑干反应(ABR)与听损伤高危因素的关系,为早期治疗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CHARTR-EP听性脑干反应检查仪对230例脑瘫患儿进行ABR检查和分析。结果:脑瘫患儿ABR异常率为26.5%,高危因素中颅内出血、极低出生体重与ABR异常发生有密切关系;脑瘫并发听神经通路损伤的发生率较普遍。结论:当脑瘫患儿与颅内出血、极低出生体重高危因素同时存在时,听损伤的几率相应增加,此类患儿应做ABR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6.
脑瘫患儿中早产儿所占的比例很大。本文通过对早产脑瘫患儿的病史并结合CT检查结果分析,表明部分早产儿在妊娠期已存在脑神经系统发育障碍,这可能是由于妊娠前和/或插妊娠期各种高危因素所致,而且这同危因素也会引起早产。提示妊娠前和妊娠期因素是造成早产儿脑瘫不可忽视的因素,遗传也与脑瘫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支原体肺炎及细菌性肺炎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诊断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两年收治的241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与230例细菌性肺炎患儿的临床检验结果,应用ELISA法测定两组患儿血清MP-IgM含量,同时检测C-反应蛋白(CRP)、ALT、AST、CK-MB.结果: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MP-IgM阳性率为63.5%显著高于细菌性肺炎患儿5.2%(P<0.01);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沉与CRP检验结果均处于相对正常范围,而细菌性肺炎患儿两项数据均显著偏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支原体肺炎三种血清酶均较细菌性肺炎显著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P-IgM测定结合血清酶、血沉与CRP检验是提高支原体肺炎诊断可靠性与准确率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新生儿细菌感染性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肺炎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原体的不同分为细菌性肺炎组(n=46)与非细菌性肺炎组(n=44),比较两组患儿血清PCT和hs-CRP阳性率,以及细菌性肺炎患儿治疗后血清PCT和hs-CRP阳性率的变化.结果 细菌性肺炎组患儿的hs-CRP、PCT阳性率分别为71.74%、91.30%,明显高于非细菌性肺炎组患儿的18.18%和4.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肺炎患儿治疗1周后,PCT阳性率为32.61%,高于hs-CRP的13.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PCT和hs-CRP阳性率分别为4.35%和2.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PCT对于新生儿细菌性肺炎具有更好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且PCT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并指导抗菌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婴幼儿细菌性肺炎血清抗体及补体检测的意义,揭示婴幼儿细菌性肺炎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以婴幼儿细菌性肺炎病例为研究对象(肺炎组),选择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婴幼儿为对照组,入院后送检细菌性肺炎患儿的痰液进行培养,并测定两组受检儿的静脉血清抗体IgA、IgG、IgM及补体C3、C4的水平。结果 47例细菌性肺炎患儿培养出细菌50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9株,革兰阳性球菌16株,其他细菌5株。肺炎组Ig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组C3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体的体液免疫及补体系统功能紊乱与婴幼儿细菌性肺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PCT、hs-CRP及WBC联合检测在诊断小儿细菌性肺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62例细菌性肺炎患儿分别计算PCT、hs-CRP及WBC诊断小儿细菌性肺炎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约登指数,并通过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分析3个指标单独和联合检测对小儿细菌性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 PCT诊断细菌性肺炎的灵敏度为88.71%,特异度为92.50%,阳性预测值为94.83%,阴性预测值为84.09%,约登指数为0.79;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PCT对细菌性肺炎的诊断效能明显大于hs-CRP和WBC;PCT、hs-CRP、WBC单独及联合诊断细菌性肺炎时AUC分别为0.898、0.658、0.653和0.902,3个指标联合检测较单独诊断细菌性肺炎的AUC大。结论 PCT对小儿细菌性肺炎诊断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诊断效能,PCT、hs-CRP及WBC联合检测对小儿细菌性肺炎有更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