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cyclinB1、p34cdc2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yclinB1、p34^cdc2在卵巢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正常卵巢、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及恶性肿瘤中cyclinB1、p34^cdc2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cyclinB1和p34^cdc2在正常卵巢、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呈递增趋势,在恶性肿瘤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卵巢和良性肿瘤(P<0.05);并且cyclinB1和p34^cdc2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预后明显相关(P<0.05)。结论:cyclinB1和p34^cdc2在卵巢肿瘤的进展、诊断和判断预后方面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olo样激酶1(plk1)、p34cdc2在卵巢上皮源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卵巢癌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法对正常卵巢及卵巢上皮良性肿瘤、卵巢癌组织中的plk4、p34cdc2进行检测.结果:卵巢癌组织中的plk1、p34cdc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8%(38/47)和63.8%(30/47).plk1与p34cdc2的表达在正常卵巢、卵巢上皮良性肿瘤及卵巢癌组织中呈明显递增趋势,且两者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余2组,P均<0.01.plk1的表达与卵巢癌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病理学类型无关;p34cdc2的阳性表达与卵巢癌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呈明显相关.在47倒卵巢癌组织中,plk1的表达与p34cdc2的表达呈正相关,r=0.388,P=0.004.结论:plkl和p340de2的高表达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望成为卵巢癌治疗的理想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C—erbB—2基因在人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用LSAB免疫组化方法共检测101例石腊包埋卵巢良恶性肿瘤及卵巢正常组织P185蛋白表达情况,并对其与卵巢上皮癌、交界瘤临床预后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P185蛋白在卵巢上皮癌、和良性肿瘤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9%、10%,二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P185蛋白在卵巢上皮癌中的阳性表达与各临床预后因素如分期、分化、组织学类型及术后残存肿瘤大小无任何相关性,对生存率亦无影响(P>0.05)。(3)P185蛋白阳性表达与早期卵巢癌(Ⅰ—Ⅲ期)、交界瘤的病情进展与否无关。结论 P185蛋白表达可能与卵巢恶性肿瘤发生相关,但无明显临床预后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p2 7、CyclinE与卵巢上皮性肿瘤发生及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 4 0例卵巢恶性上皮肿瘤、6例交界性肿瘤及 18例良性肿瘤中p2 7、CyclinE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p2 7和CyclinE在良性肿瘤与交界性肿瘤中表达差异无显著意义。p2 7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率 (35 0 % )显著低于交界性肿瘤和良性肿瘤表达率 (77 78%、4 6 ) ,P <0 0 1;CyclinE在卵巢上皮恶性肿瘤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良性肿瘤及交界性肿瘤 ,P <0 0 1。p2 7和CyclinE蛋白表达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p2 7阴性 CyclinE阳性者 ,其生物学行为极差。结论 :p2 7、CyclinE与卵巢癌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 ,其异常表达提示卵巢肿瘤预后差  相似文献   

5.
Kai1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Kai1(KangAi 1)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 ,检测 10 8例上皮性卵巢肿瘤和 12例正常卵巢中Kai1的表达情况。结果 :Kai1在卵巢上皮性癌、交界性卵巢肿瘤、良性卵巢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2 6 6 %、71 4 %、73 3%和 83 3% ,在恶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较良性肿瘤明显下降 (P <0 0 5 )。卵巢浆液性囊腺癌较粘液性囊腺癌及子宫内膜样癌Kai1阳性表达率显著下降 (P <0 0 5 ) ,在不同细胞分化等级与临床分期间Kai1表达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但在伴有和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的卵巢上皮性癌中Kai1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Kai1表达下降可能是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一个早期事件 ,有望成为预测卵巢癌发生转移及判断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叶酸结合蛋白(folate binding protein,FOLR1)又称为叶酸受体蛋白,对细胞分裂、增殖和生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FOLR1在正常组织中表达较低,但在卵巢癌中存在过度表达。本研究探讨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FOLR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80例卵巢恶性肿瘤组织、50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及3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FOLR1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卵巢恶性肿瘤临床病理及多药耐药的相关性。结果:FOLR1在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和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量依次增高(P<0.01)。FOLR1在卵巢恶性肿瘤临床分期中Ⅰ~Ⅱ期的表达量低于Ⅲ~Ⅳ期(P<0.05)。FOLR1在铂类药物耐药型卵巢恶性肿瘤中的表达量低于铂类药物敏感型(P<0.01);治疗后肿瘤进展者的表达量低于缓解者(P<0.01)。FOLR1在黏液性肿瘤中的表达量低于浆液性肿瘤(P<0.05),恶性卵巢肿瘤有淋巴结和远处器官转移的高于无转移者(P<0.05),其表达量与患者的不同肿瘤病理分类、是否有大网膜转移和腹水量无明显相关(P>0.05)。取FOLR1表达量界值为3.115时来判断卵巢肿瘤性质,ROC曲线的Youden指数最大,卵巢恶性肿瘤FOLR1表达量的高低与中位生存时间长短差异无明显相关(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FOLR1表达量不是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FOLR1可作为一种新型的卵巢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标志物,并可成为判断卵巢恶性肿瘤多药耐药潜在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亚甲基四氢叶酸 高半胱氨酸甲基转移还原酶(MTRR)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检测80例卵巢恶性肿瘤组织、50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及4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MTRR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卵巢恶性肿瘤临床病理及多药耐药的相关性.结果 (1) MTRR在卵巢正常组织、卵巢良性肿瘤和卵巢恶性肿瘤中的表达量依次增高(P<0.05).(2) MTRR在卵巢恶性肿瘤临床分期中Ⅰ~Ⅱ期的表达量低于Ⅲ~Ⅳ期,在组织分级高分化中的表达量低于中低分化(P<0.05).(3)MTRR在铂类药物耐药型卵巢恶性肿瘤中的表达量高于铂类药物敏感型(P<005);在治疗后肿瘤进展者中的表达量高于缓解者(P<0.01).(4)MTRR在黏液性肿瘤中的表达量低于浆液性肿瘤(P<0.05),在远处器官转移的恶性卵巢肿瘤中高于未有转移者(P<0.01),与患者是否有大网膜转移和腹水量多少无明显相关(P>0.05).(5)MTRR表达量判断卵巢肿瘤性质的ROC曲线Youden指数最大值为0.681,卵巢恶性肿瘤MTRR表达量的高低与中位生存时间长短差别无明显相关(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MTRR表达量不是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MTRR蛋白过表达与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MTRR蛋白过表达可作为判断肿瘤性质和铂类多药耐药潜在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端粒酶作为肿瘤标志物在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肿瘤诊断、鉴别、预后评价方面的意义。方法 用PCR -ELISA法检测 73例卵巢肿瘤组织、2 2例癌旁组织、2 4例癌性腹水及 15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结果 恶性卵巢肿瘤、癌性腹水端粒酶阳性率分别为 87 5 % ( 49/ 5 6)和 79 2 % ( 19/ 2 4) ,较良性肿瘤 11 8% ( 2 / 17)和正常卵巢组织均有显著差别 (P <0 0 5 ) ,癌旁组织也有明显的表达 ( 4 5 % ) ,而 15例正常卵巢组织无一例检测阳性。结论 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对卵巢肿瘤的早期诊断、肿瘤性质鉴别、监测良性肿瘤的恶化及预后估计等方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16及转移抑制基因nm23与卵巢上皮性肿瘤病理特点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正常卵巢,50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及50例卵巢癌组织中P16蛋白和nm23蛋白,并分析其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关系。结果:nm23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率(70.0%)明显高于正常卵巢(43.3%)及良性肿瘤组(44.0%)(P<0.05);在浆液性癌(87.5%)和粘液性癌(47.8%)中的阳性差率也有显著差异(P<0.05);特别是在有淋巴结转移(39.1%)和无淋巴结转移(92.6%)的中检出率相非常显著(P<0.01),而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性。p16蛋白在卵巢癌中的检出率(26.0%)明显低于正常卵巢(80.0%)和良性上皮性肿瘤(52.0%)(P<0.01),在晚期肿瘤中的表达率(20.5%)也远低于早期肿瘤(63.6%),而且在高度恶性组织中表达水平(11.1%)与中低度恶性组织的表达水平(43.5%)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nm23基因的表达与卵巢癌的淋巴结转移等生物学行为有关,p16基因可作为临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nm23、p16基因与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CB)及其组织抑制剂(cystatin C,CC)在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卵巢恶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47例卵巢恶性肿瘤、21例良性卵巢肿瘤和2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CB及CC的表达情况,进行阳性率及相对表达含量的比较,并将其结果与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B在卵巢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水平(0.879 2±0.820 81)明显高于良性肿瘤中的表达水平(0.391 1±0.328 14),P=0.006.其相对表达含量与腹水量有关.CC卵巢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水平(1.530 6±1.849 67)明显高于良性肿瘤中的表达水平(0.690 3±0.505 20),P=0.018.其相对表达含量在病理分级、肝转移、大网膜转移以及腹水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生存回归分析显示,CB可以作为卵巢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CB及CC可能与卵巢癌的侵袭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TMEFF1(tomoregulin-1)在卵巢上皮性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卵巢上皮性浆液性囊腺癌、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以及正常卵巢组织中TMEFF1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卵巢上皮性浆液性囊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TMEFF1以胞膜着色为主,亦有胞浆着色.TMEFF1在卵巢上皮性浆液性囊腺癌中的表达率(90.24%)明显高于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45.45%)、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33.33%)及正常卵巢(26.67%) (P均<0.05).在卵巢上皮性浆液性囊腺癌中,TMEFF1表达随FIGO分期增加而逐渐增加(P<0.05),TMEFF1为影响卵巢上皮性浆液性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TMEFF1的表达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2.
夏杨  吴绪峰  陈惠祯 《肿瘤》2007,27(10):825-828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法(RT-PCR)检测32例上皮性卵巢癌、10例良性卵巢肿瘤和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COX-2 mRNA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化疗耐药之间的关系,同时对预后进行多因素的Cox生存分析。结果:COX-2 mRNA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68.8%)显著高于良性卵巢肿瘤(0%)及正常卵巢组织(0%)(P<0.05),COX-2 mRN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术后残留灶直径有关(P<0.05),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有无腹水均无关(P>0.05)。COX-2 mRNA在耐药组和非耐药组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术后残留灶直径和COX-2表达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OX-2基因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和化疗耐药中发挥重要作用,COX-2的表达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肾母细胞瘤基因(Wilms tumor gene,WT1)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卵巢上皮性癌、10例卵巢良性肿瘤和10例正常卵巢石蜡标本中WT1表达情况。应用SPSS13.0软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正常及良恶性上皮性卵巢组织中WT1皆有表达,WT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及良性卵巢组织(P<0.01),正常和良性卵巢组织中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WT1在浆液性卵巢癌中表达率为93%(28/30),随着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增高,WT1表达率逐渐增高。WT1阴性表达者生存时间明显比WT1阳性者长。WT1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及预后明显相关(P<0.05),而与年龄、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WT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及良性卵巢组织,在卵巢癌的浸润和转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卵巢癌恶性程度及评估不良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癌p27和bcl鄄2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100例卵巢上皮癌p27和bcl鄄2蛋白表达,分析其与治疗及预后的关系。[结果]p27和bcl鄄2在恶性卵巢上皮癌组织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卵巢正常组织和良种肿瘤组织(P=0.01,P=0.001)。其表达与卵巢上皮癌分期、分化程度、中位缓解期、2年复发率和总生存时间有关。分期、分化程度、术后残留大小和p27表达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未发现bcl鄄2的表达与卵巢癌的预后相关。[结论]p27和bcl鄄2的表达与卵巢恶性肿瘤相关,能较好预测近期治疗效果。p27可以作为判定预后的相对独立指标,而bcl鄄2间接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分别从蛋白质表达方面比较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与浆液性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乳腺癌易感基因1(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1,BRCA1)与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type 1,SIRT1)表达的变化,探讨BRCA1与SIRT1在浆液性上皮性卵巢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明确浆液性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预防及药物治疗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BRCA1和SIRT1在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与浆液性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BRCA1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3.33%,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组织为66.67%,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为47.50%,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SIRT1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6.67%,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组织为50.00%,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为40.00%,正常与恶性、良性与恶性组织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与良性组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中,BRCA1在不同年龄、淋巴结转移分组中,阳性表达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不同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分组中,阳性表达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SIRT1在不同年龄、手术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分组中,阳性表达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不同组织学分级中,阳性表达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BRCA1、SIRT1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664,P<0.001).结论:BRCA1、SIRT1的低表达与浆液性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关,SIRT1可能是BRCA1的下游靶分子,未来有可能成为诊断与治疗浆液性上皮性卵巢癌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诱骗受体3(decoy receptor 3,DcR3)是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家族的成员,影响着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本实验研究探讨其与卵巢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8例正常卵巢组织、29例卵巢良性肿瘤及86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DcR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DcR3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DcR3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Ⅰ-Ⅱ期表达较Ⅲ-Ⅳ期明显减弱;在高中分化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低分化组织;在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cR3蛋白表达越强,患者生存时间越短(P<0.05)。结论:DcR3表达水平与卵巢上皮性癌临床分期、组织分化、肿瘤浸润、转移及预后有关,有可能成为一种卵巢癌肿瘤特异性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KP2(Plakophilin 2)在卵巢上皮性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KP2在卵巢上皮性浆液性囊腺癌(76例)、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23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15例)和正常卵巢(15例)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卵巢上皮性浆液性囊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MYOF(Myoferlin)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并探讨MYOF的表达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基因表达谱的动态分析,选取TCGA和GTEx数据集,分析比较MYOF在正常卵巢组织和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免疫组化SP法检测55例卵巢上皮恶性肿瘤、13例卵巢上皮交界性肿瘤、19例卵巢上皮良性肿瘤及14例正常卵巢组织中MYOF的表达情况,利用单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与卵巢上皮恶性肿瘤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MYOF在卵巢上皮恶性肿瘤阳性率为(98.2%),高于卵巢上皮交界性肿瘤(92.3%)、卵巢上皮良性肿瘤(31.6%)及正常卵巢组织(13.2%)(P均<0.05);MYOF在卵巢上皮恶性肿瘤中高表达率为(76.4%),也显著高于卵巢上皮交界性肿瘤(23.1%)、卵巢上皮良性肿瘤(5.3%)及正常卵巢组织(0%)(P均<0.05)。在卵巢上皮恶性肿瘤中,MYOF 的表达随着FIGO分期增加而增加(P均<0.05)。结论:MYOF的表达可用于卵巢癌的预后标记物。  相似文献   

19.
We examined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typing and the status of ATM, chk2, CDC25C, cdc2 and cyclinB1 in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 and invasive cancer (IC). A total of 93 samples [normal: 10; CIN: 34 (CINI:9, CINII:12, CINIII:13); IC: 49 (stage I:10, stage II:21, stage III:15, stage IV:3)]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HPV status was evaluated by the PCR non-radioactive HPV detection system. We analyzed ATM, chk2, CDC25C, cdc2 and cyclinB1 protein expression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HPV DNA was detected in 73.5% of 34 CINs and 89.8% of 49 ICs. Detection of HPV subtypes 16 and 18 was more frequent in ICs (46.9%) than in CINs (23.5%) (p=0.0387). Abnormal expression of ATM, chk2, CDC25C, cdc2 and cyclinB1 were 2.9%, 32.4%, 2.9% 20.6% and 0% in CINs and 8.2%, 30.6%, 10.2%, 46.9% and 12.2% in ICs. The alteration of cdc2 was higher in ICs than in CINs (p=0.0198). Altered expression of cdc2 was higher in HPV16 and 18 cases (69.6%) than in other cases (26.9%) (p=0.0042). Howev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PV typing and ATM, chk2, CDC25C and cyclinB1 expression was not significant. Cdc2 is implicated in cervical carcinogenesis and may be related to p53 inactivation by HP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