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高血压是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2次或2次以上非同日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根据血压升高的水平,又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2、3级.  相似文献   

2.
血压是指动脉血压或体循环血压,是重要的生命体征^[1]。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伴有心、脑、肾等器官异常的全身性疾病。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高血压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易被患者忽视,部分患者是在体检或有头晕、眼花、耳鸣等症状查体时被发现^[2]。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一般是指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即成人收缩压≥21.3kPa(160mmHg)或舒张压≥12.6kPa(95mmHg),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或舒张压≥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官性改变,以器官重塑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休息5分钟以上,2次以上非同日测得的血压≥140/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1].近年来我国的高血压患病率明显上升,目前高血压病患者已达2亿,且每年呈上升趋势.虽然近年来我国高血压防治事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但高血压人群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仍较低[2].现将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老年性高血压是指年龄大于65岁,血压值持续或非同一天3次以上超过标准血压诊断标准,即收缩压≥140mmHg(1mm Hg=0.1333kPa)和(或)舒张压≥90mmHg者[1].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高血压发病率可达到50%以上,血压控制欠佳可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冠心病、卒中、主动脉病等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以及生活质量.早诊断、早治疗,尤其是降压治疗达标可防止引起或延缓心、脑、肾等脏器损害,减少其并发症[2].  相似文献   

6.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是心血管领域内重要的课题,也是当今的社会问题.老年高血压是指在年龄>60岁的老年人群中,血压持续或三次非同日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若收缩压≥1140mmHg,且舒张压<90mmHg,并除外其他使心排血量增加的疾病(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瘘、动脉导管未闭、重度贫血、甲亢等所致的收缩压升高)、老年人假性高血压及白大衣高血压等,就可以诊断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老年高血压患病率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有上升的趋势.目前,中国老年高血压患者已超过8000万以上,约每2个老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高血压,占高血压患病总数的60%~70%[1].数量占世界各国首位,其防治问题是当前医学界研究的首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一种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特点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能引起严重的心、脑、肾等脏器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指体循环动脉收缩压(SBP)和(或)舒张压(DBP)的持续增高.其划分标准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 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治疗应采用综合措施,在积极有效的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根据需要联合应用降压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是指病因不明的动脉收缩压(SBP)和(或)舒张压(DBP)持续升主为主要临床表现,并可引起心、脑、肾等器官病变.正常成人血压的SBP≤ 18.67kPa(140mmHg);DBP≤12.00kPa(90mmHg).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SBP≥21.33kPa(160mmHg);DBP≥12.67kPa (95mmHg).血压介于两者之间者称临界高血压.  相似文献   

9.
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所产生的侧压力就是血压,它是由心脏收缩和周围血管阻力相互作用形成的。血压又分为动脉压、毛细血管压和静脉压。人们常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动脉血压又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是指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上升达峰值时的压力;舒张压是指心室舒张  相似文献   

10.
难治性高血压(RH),又称抵抗性高血压(resistant hy-pertension)或抗高血压治疗抵抗(resistant to antihyperten-sive therapy)是指联用足够剂量的三种或三种以上降压药物仍然不能控制血压的情况.一般以舒张压持续在90 mmHg(1mmHg=0.133kPa)以上为标准,也有定为收缩压≥160mmHg或(和)舒张压≥95mmHg.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它的病因目前未完全阐明,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高血压是指未用降压药治疗,收缩压≥140m m H g和(或)舒张压≥90mmHg,在临床表现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点,同时有心脏、脑、肾脏、血管等重要器官的损害,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的病因不清楚,称为原发性高血压,而由其它疾病引起的,称为继发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是指在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 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高血压是伴随终身的疾病,依靠药物来控制血压,最大限度地降低总心血管病死亡率和病残率.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的持续升高,目前我国采用国际上统一标准,即收缩压≥140mmHg(18.6KPa)和(或)舒张压≥90mmHg(12KPa)则为高血压。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亦称症状性高血压,由颈椎病引起的高血压属于症状性高血压的范畴,可称为颈型高血压。  相似文献   

14.
老老年高血压是近几年提出的新名词,其诊断与一般成人高血压病的诊断相同,连续3次非同日血压测定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患者,除外假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年龄若≥80岁,则符合老老年高血压诊断[1].高血压危象患者血压急剧升高往往> 200 mmHg/120mmHg[2],临床上具体治疗存在争议[3].我科2005年10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老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56例,临床救治效果满意,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是指动脉收缩压(SBP)和(或)舒张压(DBP)升高,常伴有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病变的全身性疾病.年龄超过60岁达高血压诊断标准者(老年高血压诊断标准与一般人相同,为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为SBP≥140mmHg,DBP<90mmHg,即为老年高血压.  相似文献   

16.
围产期新生儿血压正常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DINAMAPTM847XT型新生儿生命体征监护仪测定了351例足月新生儿出生7日内血压正常值。此期新生儿血压95%正常值范围为:收缩压57.0~91.2mmHg,舒张压为29.3~55.1mmHg,平均动脉压为43.7~71.5mmHg。根据本文资料,我们提出:出生7日内新生儿收缩压>90mmHg或舒张压>55mmHg,或平均动脉压>7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而收缩压<50mmHg,或舒张压<30mmHg,或平均动脉压<40mmHg,可诊断为低血压。  相似文献   

17.
自1990年以来许多流行病学资料及大规模临床干预实验显示,血压从115/75 mmHg开始每升高20/10 mmHg心血管病危险增加一倍.收缩压每降低10~12 mmHg和(或)舒张压每降低5~6 mmHg脑卒中减少36%、冠心病减少16%,总的心血管事件减少20%[1].抗高血压评价研究(VALE)实验提示尽早控制血压有利于减少血管事件[2].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的疾病或病理过程。正常时动脉血压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情绪,应激、体位、时间、性别、种族、年龄、体力活动等。因此,在划分高血压与正常血压的界限时应考虑到以上的因素。根据WHO的建议,诊断成人高血压的标准是:静患时收缩压等于或超过21.28kPa(160mmHg)和/或舒张压等于或超过12.46kPa(95mmHg)时,才称为高血压;如果收缩压为18.62~21.28kPa(140~160mmHg),舒张压为11.97~12.46kPa(90~95mmHg)时,称临界高血压;  相似文献   

19.
《泸州医学院学报》2005,28(3):207-207
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规定是:成年人收缩压<140mmHg且舒张压<90mmHg为正常血压;收缩压≥140mmHg且/或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如连续3次测血压(不在同1天内)都超过正常标准,就可能是患了高血压,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以器官重构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休息5分钟以上,2次以上非同日测得的血压≥140/90mmHg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临床上很多高血压病人特别是肥胖者常伴有糖尿病,而糖尿病也较多伴有高血压,因此将两者称之同源性疾病.糖尿病人由于血糖增高,血黏稠度增加,血管壁受损,血管阻力增加,易引起高血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