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通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测定,探讨颈动脉粥样斑块与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 非脑血管病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13例均无冠心病史),心绞痛组(20例),心肌梗死组(27例)。冠心病诊断依据心电图,运动-静息^99mTc-MIBI心肌显像(SPEC)检查结果;颈动脉粥样斑块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结果 对照组颈动脉超声未见狭窄及粥样斑块,其颈动脉内膜厚度/腔内径〈0.1。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组80%(38/47)发现存在颈动脉粥样斑块,颈动脉内膜厚度/腔内径〉0.1,收缩期颈内动脉血流速(IC)/颈总动脉血流速(CC)〉0.8,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但心绞痛组与心肌梗死组上述指标未见显著差异。结论 颈动脉粥样斑块与冠心病密切相关,可能是诊断冠心病的一个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2.
何浩辉  综述  审校 《心脏杂志》2017,29(2):224-227
冠状动脉粥样斑块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基本病理改变,斑块的破裂可以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如何干预动脉粥样斑块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大量研究已证实,药物治疗、内皮祖细胞移植、生活方式干预等方法可以早期干预动脉粥样斑块。本文将从以上方面介绍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治疗方法研究现状及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3.
粥样斑块破裂的病理生理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几种血管放射检查和形态学研究已经揭示尽管冠状动脉狭窄的原因是多样的,但90%以上是动脉粥样硬化。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的主要损害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损伤,发生在动脉硬化部位表面损伤可发生内皮细胞剥蚀,而纵深的损伤可发现一个从腔内到斑块组织延伸的裂缝,斑块的裂缝和破裂可引起急性缺血性冠脉综合征(acuteischemiccoronarysyn-drome;AICS)[1]。本文对影响粥样斑块破裂的因素及其病理生理学内容综述如下:1 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一般认为,粥样斑块是否稳定(或易于破裂)与下述因素有关。1.1 斑块内核的大小[2]:粥样斑块…  相似文献   

4.
摘要:近年来血管内超声(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VUS )连续随访常用于评估动脉硬化进展,可作为药物治疗临床观察终点指标,自从1994年伴随第一项他汀降脂试验4S研究结果公布后,在随后相继结束的以REVERSAL PROVE-IT、TNT、IDEAL、ASTEROID、JUPITER等代表的一系列他汀降脂试验有力证实,应进一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作用(强化降脂治疗),在获得心血管保护作用增加的同时能够逆转斑块的进展。但国内外学者对强化他汀降胆固醇治疗的是非功过一直存在争议,ACCORD强化调脂研究结果公布,可能引起新一轮争论,本文就他汀类药物与动脉粥样斑块逆转的一些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调脂治疗能使冠心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及总死亡率明显降低,并能减少对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需求,还可减少住院次数和天数,减少医疗开支,并且几乎没有重要副作用「‘一人因此,积极要求调脂治疗的患者日益增多,市场供应州同脂药的品种也愈来愈多。若在调脂治疗中用药不当,则可延误治疗及造成巨大医药资源的浪费。调脂治疗的步骤及合理用药,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一、明确诊断治疗前一定要进行血脂测定。受检者在取血化验前的最后一餐,必须忌用高脂食物及不能饮酒,空腹12小时以上取静脉…  相似文献   

6.
主动脉弓重度粥样斑块(≥4或5mm)是卒中的一个危险因素。日本大阪国家心血管中心脑血管科的Tanaka等对主动脉弓粥样斑块对将来发生的心血管事件最有预测性的特征,包括最大斑块厚度(maximalplaque thickness,MPT)进行分析,并对中度动脉粥样斑块(<4mm)是否为脑栓塞的危险因素进行  相似文献   

7.
经皮粥样硬化斑块切除术导管是一种附有旋转切割刀或磨锥的导管。该导管能在切割刀或磨锥快速旋转并向前推进时切除或修整斑块。和气囊血管成形术相比,其具有形成的内腔面较光滑、不形成夹层分离以及再狭窄少的优点。本导管对钙化、偏心性或溃疡性狭窄较气囊导管更为适用。多数切除下的碎片能被回收,少数碎片被磨成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床的小颗粒,最后被网状内皮系统清除。目前的导管尚较粗、柔软性亦不理想,因此,经皮法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切除术临床报告尚不多。但就目前临床应用的资料已显示了它的安全性和效果,预见它将是介入性治疗粥样硬化方法中新的一员,并与气囊血管成形术和激光腔内成形术起互相补充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稳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新策略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生物学特性是决定其稳定的主要因素,不稳定斑块块破裂及继发血栓形成,冠脉血管闭塞,是引起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和冠脉性猝死在内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理基础。与防治血栓和再血管化相比,稳定斑块具有更大的临床价值。降脂药物、抗氧化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具有肯定的稳定斑块作用。促进斑块基质合成,阻止降解,抑制斑块内炎症,阻断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合成和活化以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吕玲环  王星等 《山东医药》2001,41(19):25-26
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及脑中风等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其发病率越来越高 ,且具有年轻化趋势 ,病情发展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CAS)斑块形成。我们应用彩超对 2 4 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行颈动脉粥样硬化 ( CAS)斑块检测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本组男 1 74例 ,女 72例 ;年龄 39~ 85岁 ,平均5 3.5岁 ,≤ 5 9岁 71例 ,≥ 60岁 1 75例。伴高血压 1 5 6例 ,高血脂 1 2 1例 ,冠心病 97例 ,糖尿病 5 3例 ,脑中风 5 1例 ,其它 46例 ;部分伴有 2种或 2种以上疾病。应用美国产 SONOS- 1 5 0 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脂及动脉粥样块斑块的影响情况。方法:雄性新西兰白兔34只,体重2.0-2.5kg。随机分为四组:(1)正常对照组(n=7):假手术+正常饲料;(2)病理对照组(n=10);动脉内膜剥脱术+高脂饲料;(3)用药5周组(n=7):动脉内膜剥脱术+高脂饲料+4周后应用氟伐他汀5周(10mg.kg^-1.d^-1)。(4)用药9周组(n=10):动脉内膜剥脱术+高脂饲料+应用氟伐汀9周(10mg.kg^-1.d^-1)。观察实验各阶段各组家兔血脂及血管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实验前各组家兔血清脂质之间均无明显差别。实验9周时,两个用药组HDL浓度均显著高于两个对照组(P<0.05)。病理结果显示两个用药组主动脉及髂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明显轻于病理对照组。结论:氟伐他汀具有明显的降血脂及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7年11月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神经内科220例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另选其他住院患者104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颈动脉采用血管外超声测定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形成,并检验血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尿酸等。结果脑梗死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颈动脉IMT、斑块检出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年龄、血压、血糖、尿酸,高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斑块组与无斑块组比较,年龄低密度脂蛋白、尿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死的动脉斑块发生率高,颈动脉超声可作为检测动脉斑块的无创的敏感性指标,年龄、低密度脂蛋白,尿酸对斑块形成可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包静  李振东 《山东医药》2008,48(31):99-99
为进一步探讨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我们对13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调脂治疗对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影响。方法 2009年3月—2012年2月进行的REACH研究纳入了核磁共振证实有明确颈动脉AS斑块、从未服用调脂药物的无症状患者, 予中等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24个月。分别于基线、治疗后3、24个月检测血脂水平, 行颈动脉核磁共振检查, 并采用图像分析软件测量颈动脉管壁及脂核体积。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REACH研究的患者, 按照病史分为糖尿病组及非糖尿病组, 比较调脂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及颈动脉AS斑块核磁共振参数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颈动脉AS斑块患者38例, 其中糖尿病组13例(34.2%), 非糖尿病组25例(65.8%)。基线时糖尿病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 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自身基线比较, 两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甘油三酯(TG)水平在3、24个月时均下降(P均<0.05), 糖尿病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变化不明显;非糖尿病组该指标在24个月升高[(1.38±0.33)mmol/L比(1.26±0.26...  相似文献   

14.
积极开展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在100多年前,人类就认识到在动脉内膜上有两种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病理学改变。一种被称作脂纹,这种病变儿童期就可出现;另一种被称作纤维脂质斑块。纤维脂质斑块病理进展缓慢,大多出现在成年以后。有学者认为脂纹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表现,而纤维斑块是进展期的表现。但这一观点并没有得到公认。德国病理学家Aschoff提出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由两种成分组成,一种是脂质,一种是胶原组织。在病变早期,脂质沉积在动脉内膜上,Aschoff将这种损害称为“动脉粥样化”,在病变晚期出现了组织纤维化(也可称之为硬化),只有在这个阶段才能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65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TIA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简称他汀组)和对照组;他汀组口服辛伐他汀和阿斯匹林6个月,对照组仅口服阿斯匹林,治疗前后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检测血脂水平,比较治疗6个月内两组患者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他汀组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脂水平比治疗前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均P〈0.01);颈动脉IMT变薄及斑块面积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0.01);他汀组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9.7%,对照组为20.6%,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辛伐他汀不仅有调整血脂的作用,还具有抗脂质氧化、保护血管内皮等多种作用,并能消除或稳定TIA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  相似文献   

16.
血脂康对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体表颈动脉超声(CU)检测,观察血脂康对颈动脉粥样斑块消退的影响。方法经超声检查发现存在颈动脉粥样斑块的34例病人,给予血脂康1.2g/d,治疗12周,治疗前后测定粥样斑块的厚度和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4例病人经血脂康治疗12周后,粥样斑块厚度由(2.01±0.24)mm下降为(1.56±0.21)mm,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密度脂蛋白由(4.22±0.35)mmol/L下降为(3.04±0.29)mmol/L,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密度脂蛋白有所提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脂康通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作用,可以逆转动脉粥样斑块进程。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概述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发展和破裂的机理,以及增加斑块的稳定性、防治斑块破裂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合有关报告,说明斑块切除术引起的管腔扩大系斑块组织切除和机械性扩张的共同结果。切除术应取得残余狭窄近于0%的手术效果以达到术后较低的再狭窄率,并提出为达到上述效果的手术原则。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至2011年2月收住泰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的冠心病患者67例,平均年龄(59.48±5.70)岁,男43例,女24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23列,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22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 22例.选择同期住院、无器质性心脏病且心功能正常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20例作为对照,平均年龄(44.35±5.41)岁;其中,男10例,女10例.均于患者入院第二天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Hs-CRP.结果 SA、UA及AMI患者的Hs-CRP显著高于对照组.Hs-CRP在AMI患者体内明显升高,显著高于SA和UA患者,而在SA和UA患者之间则无明显差异.结论 Hs-CRP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有关.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检测Hs-CRP对疗效和预后评价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多层螺旋CT观察血脂,尤其是TG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的变化情况的关系。方法:选择多层螺旋CT及血脂化验检查并复查的患者,观察冠状动脉斑块CT图像的变化并分析与血脂尤其是TG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中,冠状动脉斑块面积减少者TG水平和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斑块面积增加者[1.42(0.92,1.88)vs.1.63(1.26,2.75)mmol/L,P=0.0443;(2.04±0.49)vs.(2.45±0.7)mmol/L,P=0.0091]。逐步回归分析斑块面积增加与TG、LDL-C水平正相关(B=-1.7193,P=0.0014;B=-2.4409,P=0.0352)。结论:TG与LDL-C均与冠状动脉斑块进展有关,LDL-C影响较TG更为明显,但是在当前强调强化控制LDL-C后,TG逐渐成为心血管病剩余风险的重要原因,在临床工作中应该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